本发明属于含有原材料与不分明结构之反应产物的医用配制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来源于植物的材料。 艾滋病是严重地威协人类生存的一种传染病。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唯一药物是迭氮胸苷(AZT),它能改善艾滋病和艾滋病相关症候群患者的临床和免疫学状态。然而,迭氮胸苷能抑制人体的红细胞、颗粒细胞、巨噬细胞和原始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并能引起贫血和中性白细胞的减少,患者长期使用这种药物,还能使病毒产生抗药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药物的缺点,提供一种对艾滋病和艾滋病相关症候群治疗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的药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它是由土贝母苷甲、葡萄糖、盐酸利多卡因、注射用水组成。在混合组份中,其各组份的百分比含量为:
土贝母苷甲 0.2~2% 葡萄糖 3~4.8%
盐酸利多卡因 0.2~0.5% 注射用水 92.7~96.6%
发明人将本发明混合组份中的土贝母苷甲进行了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土贝母苷甲肌肉注射的LD50为40.28mg/kg、灌胃给药的LD50为315.8mg/kg;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土贝母苷甲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它地毒副作用很低。发明人将土贝母苷甲委托美国纽约血液中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了土贝母苷甲存在下人艾滋病毒1型(HIV-1)核心蛋白P24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土贝母苷甲能明显地抑制人艾滋病毒1型(HIV-1)核心蛋白P24的产生,并能有效地中和人艾滋病毒1型(HIV-1)分离株(HTLV-Ⅲ B)的感染。
发明人给出了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以生产本发明产品1000毫升为例)配方为:
土贝母苷甲 5克 葡萄糖 45克
盐酸利多卡因 3克
注射用水 加至1000毫升
其制备工艺如下:
将葡萄糖45克加入到300毫升的注射用水中,加热至50℃,放入活性炭3克,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30分钟,待冷至45~50℃时,减压抽滤,在滤液中加入土贝母苷甲5克和盐酸利多卡因3克,充分搅拌直至全部溶解,趁热用保温漏斗过滤,加注射用水至1000毫升,搅拌均匀,溶液再经微孔滤膜过漏直至澄明,灌封为2毫升/支,每毫升含土贝母苷甲5毫克,100℃,30分钟流通蒸气灭菌。
质量标准:性状为微黄色澄明液体,PH值为5.5~6.5,含土贝母苷甲为标示量的94%,无局部刺激性反应。其它各项均应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一般注射剂质量要求。
发明人还给出了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以生产本发明产品1000毫升为例)配方为:
土贝母苷甲 10克 葡萄糖 40克
盐酸利多卡因 3.5克
注射用水 加至1000毫升
其制备工艺与第一个实施例的制备工艺完全相同。按此配方制备的注射液,每毫升药液中含土贝母苷甲10毫克。
本发明也可制成片剂,其制备工艺按片剂的制备工艺进行。
发明人将本发明混合组份中的有效成份土贝母苷甲进行了药物作用机理试验、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并委托美国纽约血液中心进行了药效试验,各种试验结果如下:
1.作用机理试验
发明人用同位素试验法进行了药物作用机理试验。
试验结果:土贝母苷甲能抑制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合成,但它并不靶向作用于病毒被膜糖蛋白的高度易变区。
2.急性毒性试验
选用ICR小鼠用肌肉注射和灌胃给药法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肌肉注射的LD50为40.28mg/kg,灌胃给药的LD50为315.8mg/kg。
3.亚急性毒性试验
选用健康狗12只,雌雄兼有,分为对照组和土贝母苷甲不同剂量的实验组,剂量分别为1.6mg/kg、0.8mg/kg、0.4mg/kg。实验组每周给药5次,即用药20次,对照组同时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前、给药结束时、停药一个月后测狗的体重,每周测定血清蛋白、血象、红细胞脆性、以及肝肾功能。末次给药后24小时,各组分别处死1只狗,进行大体解剖,并取各种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其余狗继续观察,每周做上述化验检查一次,为期二个月,最后处死狗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组织和器官包括:心、肝、胃、胰腺、甲状腺、肾上腺、淋巴结、睾丸(卵巢)、前列腺、膀胱、肾、脑和骨髓。
试验结果:
剂量为0.4mg/kg和0.8mg/kg的两组狗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
剂量为1.6mg/kg的狗在用药期间出现流涎、食量减少、体重明显减轻,药停后逐渐恢复并有所增加。
剂量为0.8mg/kg和1.6mg/kg的两组狗,用药后,谷丙转氨酶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且停药后即逐渐恢复。证明土贝母苷甲对狗的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试验表明土贝母苷甲的毒副作用很低。
4.药效试验
发明人将土贝母苷甲委托美国纽约血液中心进行了药效试验,试验结果在图中给出。
图1是本发明土贝母苷甲抑制人艾滋病毒1型(HIV-1)的复制图。
图2是本发明土贝母苷甲抑制人艾滋病毒1型(HIV-1)介导的细胞病变图。
图3是本发明土贝母苷甲抑制人艾滋病毒1型(HIV-1)几种分离株的效果比较图。
图4是本发明土贝母苷甲的细胞毒性试验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混合组份中有效成份土贝母苷甲的药效试验结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图1中,试验单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人艾滋病毒1型(HIV-1)核心蛋白P24的方法测试出土贝母苷甲对人艾滋病毒1型(HIV-1)复制的抑制作用。图中横坐标为土贝母苷甲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毫升,纵坐标为土贝母苷甲抑制人艾滋病毒1型(HIV-1)的百分率。
试验结果:当土贝母苷甲的浓度为5微克/毫升,测出对人艾滋病毒1型(HIV-1)的百分抑制率为2.0%;当土贝母苷甲的浓度为10微克/毫升,测出对人艾滋病毒1型(HIV-1)的百分抑制率为6.7%,当土贝母苷甲的浓度为20微克/毫升,测出对人艾滋病毒1型(HIV-1)的百分抑制率为32.0%;当土贝母苷甲的浓度为40微克/毫升,测出对人艾滋病毒1型(HIV-1)的百分抑制率为77.3%;当土贝母苷甲的浓度为80微克/毫升,测出对人艾滋病毒1型(HIV-1)的百分抑制率为96.7%。
在图2中,试验单位采用比色法检测了土贝母苷甲对人艾滋病毒1型(HIV-1)介导的细胞病变的影响。图中横坐标为土贝母苷甲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毫升,纵坐标为人艾滋病毒1型(HIV-1)介导的细胞病变的百分抑制率。
试验结果:当土贝母苷甲的浓度为5微克/毫升,对人艾滋病毒1型(HIV-1)介导的细胞病变的百分抑制率为4.0%;当土贝母苷甲的浓度为10微克/毫升,对人艾滋病毒1型(HIV-1)介导的细胞病变的百分抑制率为16.0%;当土贝母苷甲的浓度为20微克/毫升,对人艾滋病毒1型(HIV-1)介导的细胞病变的百分抑制率为38.7%;当土贝母苷甲的浓度为40微克/毫升,对人艾滋病毒1型(HIV-1)介导的细胞病变的百分抑制率为88.5%。
在图3中,试验单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人艾滋病毒1型(HIV-1)核心蛋白P24的方法,测试出土贝母苷甲抑制人艾滋病毒1型(HIV-1)几种分离株的效果比较。图中横坐标为人艾滋病1型(HIV-1)几种分离株的名称,纵坐标为半数有效中和量(ED50),单位为微克/毫升。
试验结果:当人艾滋病毒1型(HIV-1)的分离株为HTLV-ⅢB,半数有效中和量(ED50)为24.1微克/毫升;当人艾滋病毒1型(HIV-1)的分离株为HTLV-ⅢRF,半数有效中和量(ED50)为19.7微克/毫升;当人艾滋病毒1型(HIV-1)的分离株为HTLV-ⅢMN,半数有效中和量(ED50)为24.9微克/毫升。
在图4中,试验单位采用比色法测试了土贝母苷甲对培养细胞的毒性作用。图中横坐标为土贝母苷甲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毫升,纵坐标为细胞毒性的百分率。
试验结果:当土贝母苷甲的浓度为10微克/毫升,细胞毒性的百分率为2.0%;当土贝母苷甲的浓度为20微克/毫升,细胞毒性的百分率为6.0%;当土贝母苷甲的浓度为40微克/毫升,细胞毒性的百分率为12.0%;当土贝母苷甲的浓度为80微克/毫升,细胞毒性的百分率为95.3%。
上述各项试验表明本发明混合组份中有效成份土贝母苷甲的毒副作用很低,对人艾滋病毒1型(HIV-1)及其变异株的复制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并能抑制人艾滋病毒1型(HIV-1)所引起的细胞病变,可进行临床观察试验。
本发明的用途:主治艾滋病及艾滋病相关症候群。
本发明的用法与用量:肌肉注射,成人每日10~40毫克,10~30天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的注意事项:肝脏功能严重损坏者慎用。
本发明的有效期: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