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日用化工产品。 本发明涉及何氏药物牙膏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何氏药物牙膏是由溴化苄烷铵(俗称新洁而灭)(BENZALKONII BROMIDI)(注一)、柠檬酸(ACIDUN CITRICUM)(注二)、石膏(GYPSUM FIBROSUM)(注三)、月桂硫酸脂钠(Natrii Lauyylis Suifas)(注四)、五倍子(GALLA CHINENSIS)(注五)、甘草(RADIX CLYRRHIZAE)(注六)、甘油、水和甜味剂、香料等调制而成。PH=5.5-6.5,外观为乳白色粘稠膏状。
目前人类的口腔患疾,以龋齿和牙周组织疾病为最多,占口腔患疾的90%,前者以儿童为最多,后者多见于成年人。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治的第三大类疾病。牙齿患疾在人们的一生过程中极少幸免,只不过是发生的迟早而己。由牙齿患疾而继发的患疾如胃溃疡、胃炎及扁桃体炎等,亦非少数。因此,防治牙本质和牙周组织疾病的工作,是极重要的一环。
口腔的温度约在36℃左右,水份充足,食物的残留和处于缺氧状态,极适宜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也是良好的培养基地。食物的咬磨咀嚼、气体的进出(呼吸、说话),增加了菌种的来源和接触机会,其中以乳酸杆菌、致病性球菌、杆菌及幽门螺旋菌等,对牙本质和牙周组织的致病最为突出。
乳酸杆菌是耐酸的,必需在偏酸和缺氧的条件下才能繁殖,口腔唾液的PH为6.6-7.1,当食物的糖类及淀粉在咬磨过程中,残留在牙缝里,在缺氧状态下,被乳酸杆菌进行无氧酵解,其反应方程如下:
从上述的方程来看,结果糖类经过无氧酵解反应后,生成乳酸。乳酸的酸性比组成牙釉质的羟磷灰石、氟化钙强,能发生取代羟磷根和氟根而与相应的钙形成乳酸钙。公知乳酸钙是能溶解于水的,因而溶蚀成洞而暴露牙本质,出现临床上的龋齿。当牙本质暴露之后,出现对冷、热、酸、甜产生过敏反应,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牙周组织地患疾,则由致病性球菌引起的牙周组织发炎、疼痛和不适、肿胀、严重时会形成化脓性病灶。由于该菌能被胃酸杀灭,细菌在胃部一般不引起症状,但是,在咽喉上极易传染给扁桃体,引起扁桃腺炎,经常反复发作,甚至最后被逼手术摘除,其原因就在于牙周培养的细菌,不断重复感染扁桃体之故。如果在牙周组织中混有幽门螺旋菌时,则沿食道传染给胃部。幽门螺旋菌属耐酸菌种,该菌随唾液吞到胃部,它能把胃壁分泌的粘蛋白,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氨中和胃酸中的盐酸,致使胃酸对它的杀灭失效,久之导致胃壁暴露,受到胃酸的刺激而产生不适和疼痛,形成炎症和溃疡,其特点是经常复发作和很难根治,原因在于该菌不断的传染之故。所以,有“胃病无灵药”之说。据有关资料报道,约有50%的胃炎和溃疡,是由该菌所导致。
总结前述得出:1、口腔容易感染和培殖细菌,包括革兰氏染色阳性和阴性细菌;2、能呈混合性细菌感染;3、呈连续性、重复性感染。因此,口腔卫生的清洁工作中,刷牙显得极为重要,而且是人们每天必需的一道口腔卫生工作,在刷牙用的牙膏中,加入一定的杀灭细菌(含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的药物,就能有效地控制细菌在口腔感染和繁殖,因而牙本质和牙周组织的疾病,也因之消失,由它而引起的扁桃体和胃部炎症也不药而愈。本发明的何氏药物牙膏,就是在这前提下创制出来的。
本发明何氏药物牙膏的特征是由:1、溴化苄烷铵1-1.5%、2、柠檬酸0.5-1%、3、石膏粉(280-325目)63-76%、4、月桂硫酸脂钠6-8%、5、五倍子0.1%、6、甘草1.5%(原药用水提取甘草皂甙后,将水提取物加入),7、甘油10-15%、8、水5-10%、9、糖精2-3‰、香料适量,混合调而成PH=5.5-6.5、外观为乳白色粘稠状牙膏体。
本发明何氏药物牙膏材料之一溴化苄烷铵(俗称新洁而灭),是一种高效、无毒的杀菌剂,又是一种清洁剂(注七)。其分子中含有憎水基团和亲水基团,前者对细菌的胞膜有很大的亲和、吸附力,其作用机理是吸附于细菌的胞膜上,使之变性、内容物外漏而死亡,起到杀灭作用。它是外科手术时,手术野和手术器械的清毒杀菌剂,目前仍在普遍使用。其杀菌能力和安全性,已是举世公认了的。另外它能起乳化作用而去污,又是口腔的清洁剂。不过,它必需在偏酸性和没有金属离子存在下(不锈钢除外),性质才能稳定。
本发明何氏药物牙膏材料之二是柠檬酸,其作用1、调节膏PH值,使之处于偏酸性环境,以稳定溴化苄烷的性质和保持高效杀菌能力;2、消除牙结石。人们口腔唾液中,每天都分泌一定的可溶性钙盐,其中以酸性碳酸钙为主,当它分泌后分解为碳酸钙放出二氧化碳、水,变成不溶性钙盐,反应方程如下:
不溶性钙盐沉积于牙周组织的牙龈部位,成多孔状的结石,细菌在其中滞留、繁殖,引起牙周炎,柠檬酸的偏酸性,有利于牙齿结石在漱刷中溶除。
本发明何氏药物牙膏材料之三是天然石膏,即硫酸钙二水化合物,纤针状结晶,不溶于水和酸(盐酸除外),无毒、副作用,经研磨成280-325目(俗称石膏“双飞粉”),是本发明中的固体基质,在刷牙过程中起到摩擦作用,将牙齿上的附着物磨去擦净,保持牙齿的光洁。
本发明何氏药物牙膏材料之四是月桂硫酸脂钠,是本发明的增稠剂和发泡剂。其化学性质稳定,和石膏、柠檬酸及溴化苄烷铵等不起化学作用。通过其泡沫作用,将食物残屑和分泌物带走,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本发明何氏药物牙膏的材料之五是五倍子。五倍子的主要成份为水解单宁(鞣酸)。在漱口刷牙中,它能和唾液中酶的微量粘蛋白结合,以消除吲哚臭素而致的口臭。
本发明何氏药物牙膏材料之六是中药甘草,因为溴化苄烷铵味极苦,使人们难于接受,甘草的甜味(即甘草皂甙和甘草次酸的甜味)能将苦味彻底除去,另外甘草的甜味,在漱刷之后,仍残留极弱的清新、甘甜的感觉。
本发明何氏药物牙膏的辅助材料为甘油、水和糖精、香料。均属赋型和香味材料。
本发明何氏药物牙膏,除了具有一般牙膏功效之外,寓消炎杀菌药物于牙膏之中,通过口腔的日常卫生清洁工作,起到治疗和预防牙本质及牙周组织的患疾,根据临床观察1、牙本质及龋齿引起的对冷、热、酸、甜过敏、牙周组织出现的疼痛、发炎和松动、出血及口臭,用本品刷牙漱口1-3次,症状立刻缓解和消失(刷牙后一分钟显效)。2、清除牙结石及茶烟锈斑、控制扁桃腺炎及胃炎、胃溃疡(幽门螺旋菌引起者),则需15天见效,以上效果是现行的牙膏所不能比拟的。但是,由于口腔的特殊环境条件,与其它器官不同,重复感染的机会极高,因此,必须强调使用本品的连续性,才能彻底保证牙齿及牙周组织的健康。“偶用则治,常用则防”是本品的特点。当然极个别在初用时因脓肿极为严重,不排除内服一些消炎药物,以加快治愈过程,事实上99%以上的患者是不需内服药的。
根据本发明何氏药物牙膏的配方特征,配制四十公斤,每支125g共计320支用于临床观察,主要是用于牙本质及牙周组织患疾,其它患疾不计在内,临床统计如下表:
病名牙周炎牙本质过敏松动出血口臭人数3201055812761-3次症状缓解3181055712763-6次症状缓解2无效1有效率100%100%98.3%100%100%备注1、指证状消失2、两人需加内服消炎药1、其中12人需填补龋洞2、兼患牙周炎1、无效一例原因不明2、兼患牙周炎1、兼患牙周炎2、刷牙时渗血兼患牙周炎
上述临床患者,自开始使用本品取代现行的牙膏,用于口腔清洁卫生工作,到现在已连续使用6个月左右,未见临床复发和重复感染,目前还在继续随防观察。这个临床统计的患者,都是单纯性的牙齿患疾,没有牙齿以外的疾病。
本发明何氏药物牙膏的制作实例(按产品50kg计)。取中药甘草0.75kg,五倍子0.05kg,加去离子水20升,煮沸一小时后滤取滤液,滤渣再加去离子水15公升煮沸一小时,滤取滤液,弃去残渣。两次滤液合并加热浓缩至10公升,加入甘油15kg,加热到100℃,撤去热源,搅拌下加入柠檬酸0.5kg,糖精钠0.15kg,溶解后,加入溴化苄烷铵0.75kg,再加月桂硫酸脂3.5kg,全部溶解后待液温下降到60℃时,加入已经稀释过的桔子香精搅拌。用PH计检查酸碱值,用轻质碳酸钙和柠檬酸,调整到PH值为6时,加入细度为280-325目的石膏粉,搅拌。之后上胶体磨(调整细度为20微米),磨成胶体状,入搪瓷锅中加热到70-80℃,保温6-8小时,以消除在胶磨过程中所混入的空气泡。消泡后灌装入聚乙烯塑料牙膏中,热封管尾即成产品。
本发明何氏药物牙膏的材料中,因含有溴化苄烷铵,故不能采用金属膏管包装,理由是金属能破坏它的灭菌能力,使用塑料膏管,即可避免破坏。
附注一,见《外科学》8-9页,全国医学专科学校试用教材,张家口医学专科学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二部275页。
附注二,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815页,一九九0年版。
附注三,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76页,一九九0年版。
附注四,见《药物化学》90页,南京药学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附注五,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91页,一九九0年版。
附注六,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71页,一九九0年版。
附注七,见《生物化学》106页,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北京医学院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