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草鸭精的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304064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2108241.X

申请日:

1992.08.07

公开号:

CN1082413A

公开日:

1994.02.2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主分类号:

A61K35/78

申请人:

重庆中药厂三分厂;

发明人:

奚建国; 文全炳

地址:

630000四川省重庆市石桥铺兰花村马厂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保健药品的制造方法,主要采用虫草、圆肉、当归、枸杞等中药,经水煮、醇沉、浓缩而制得中药浓缩液,其独特之处是将上述中药浓缩液与鸭肉水解液混合,制得澄清透明的虫草鸭精口服液,具有生产成本低、稳定性好,营养成分高,防腐、防霉能力强等特点。在调节身体免疫机能的同时,具有滋补肝肾、补气生血、健脾和中的明显疗效。用于年老体衰、久病虚弱或体质长期欠佳、免疫功能低下以及小儿营养发育不良等。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中药保健药品的制造方法,包括中药的水煮、醇沉、浓缩,其特征在于将中药浓缩液与有机蛋白质物质的水解液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鸭肉作为有机蛋白质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鸭肉水解液含氮量为0.42~0.46%。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配比为:虫草20%,圆肉4.4%,当归5.5%,枸杞18%,山楂8.5%,生地5%,熟地12.6%,鸭肉水解液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中药浓缩液的相对密度(热测)为:
2: 06~1.0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中药浓缩液醇沉后的相对密度(热测)为:1.15~1.18。
3: 6%,鸭肉水解液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中药浓缩液的相对密度(热测)为:1.06~1.0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中药浓缩液醇沉后的相对密度(热测)为:1.15~1.18。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保健药品领域,是将有机蛋白质物质鸭肉进行水解,与预先制得的虫草中药浓缩液混合,该虫草鸭精口服液在调节身体机能的同时补充易于吸收的营养成份,具有滋肝补肾、补气生血、健脾和中的明显疗效,用于增强老幼病弱者的身体免疫机能。

    现有的中药保健药品,例如中华乌鸡精和太阳神口服液,虽然分别含有鸡肉和蛇肉这些有机蛋白质物质,但据了解,其制造过程中采取蒸或煮的方法来提取其中的营养成份,通俗地说就是取其汤而弃其肉,因蛋白质不溶于水,蒸煮地方法提不出多少有效的营养成份,最多能提出少量的游离性氨基酸;另外,如乌鸡白凤丸可能是采取鸡肉干燥粉化摄取其营养成份,这种方法虽保留了蛋白质营养成份,但人体要将其转化为氨基酸的形式才能充分吸收,对于老幼病弱等身体机能不佳的人来说,很难达到充分吸收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制取一种中药保健药品,既能以中药调理人体身体机能,同时又能提供利于人体充分吸收的营养物质,方法上采用生产成本较低的途径。

    本发明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将鸭肉转化为氨基酸的形式,既利于机体的吸收,增强身体免疫机能,同时又提高了鸭肉的利用率。采用虫草、圆肉、当归、枸杞等中药制成中药浓缩液,与鸭肉水鲜液混合,制得澄清,透明的口服液剂型,机体消化、吸收快,且服用方便,另外,根据市场情况不同,也可制成饮料型、瓶装型或旅游型。

    根据中医学理论,虚症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肾精亏损,脾肾虚衰,为此,本发明确立了补肾益精、补气生血、健脾和胃、综合调理的医治原则,所采用的中药皆为补虚益损一类的中药,具有减轻人体内分泌失调、增强身体免疫机能的作用,考虑到人体虚亏的同时往往伴有营养缺乏或吸收不良等症状,因而采用于中药制剂中加入营养成份的办法。

    鸭肉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与性属阳燥的鸡肉相反,性属阴平,可用来滋五脏之阴;又以虫草补肺肾阳气,两者双补阴阳,作为主药。此外,生地清热凉血,熟地、当归、圆肉补血,枸杞子补肾益精,佐以山楂活血,则补而不滞。本发明的虫草鸭精还兼取虫草化痰、鸭肉水解液利水之效,可滋阴而不碍湿,综观全方,具有双补阴阳和气血,滋阴而不碍湿,补血而不滞血的特点,如果另配处方,还可加入黄芪、刺五加等中药。

    本发明不仅所针对的病症及采用的原料与现有的保健药品不同,且独特地采用有机蛋白质物质水解的方法,将蛋白质转化为易于人体吸收的氨基酸。

    由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是一系列复杂的生化过程,最终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同时,蛋白质易腐败变质,受热易凝固变性,若直接制成液体产品则外观质量差,稳定性也不好,生产和贮藏均不便,故而想到将蛋白质水解应用到保健药品的制造上。本发明将鸭肉等蛋白质物质水解成氨基酸,既利于病人的吸收又利于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同时保证了产品的外观质量,水解蛋白质所使用的酶应符合中国药典一九九0年版二部583页胰酶项下的规定。

    以虫草为主药的中药浓缩液具有滋补强壮的药效,这类药性的药剂制法多采用煎剂,因而考虑到鸭肉等营养物质的有效成份最好是水溶性物质,同时,生地、山楂等中药须采取醇沉等方法去除其中的不溶性物质,以免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

    煎煮时间和加水量则是依据既保证有效成份充分提出,又能提高工效、节约能源的原则,醇沉则按照常规的含醇60%的条件,以去掉淀粉和粘液质,保存有效成份。

    下面是虫草鸭精的制造方法。

    1.称取虫草20kg,当归5.5kg,圆肉4.4kg,枸杞18kg,山楂8.5kg,生地5kg,熟地12.6kg,分别检视,去除杂质,其中山楂切成片状,各种药材必须达到检验指标。

    2.将上述中药混合,加水煎煮两次,每次两小时,煎出液为药材量的12倍,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热测)1.06~1.07。

    3.待药液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搅匀,静置24小时,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将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热测)1.15~1.18。

    4.将鸭宰杀后去毛、皮、骨及内脏,绞碎,加入蛋白酶水解24小时,滤取上清液,测定总氮含量后,加蒸馏水调节含氮量至0.42~0.46%。

    5.称取前述醇沉后的中药浓缩液74kg,鸭肉水解液26kg,两者混合搅匀,过滤,加入防腐剂苯钾酸,搅匀,煮沸灭菌,待冷至室温,抽真空装瓶,包装。

    6.依照质量标准按规定抽样检测,并按卫生部规定的卫生标准进行检测,合格后入库。

    本发明的虫草鸭精口服液产品系浅棕色透明澄清液体,有微微的中药气味,无刺激气味,可采用茶色安瓶按一次剂量包装,注意封口密封,保存置阴凉干燥处。

    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前述制造方法,实际数据分别为:

    实施例1:药材27kg,药液7.2kg,鸭肉11kg,鸭肉液50kg,获成品103000ml,每10ml相当于生药2.62g。

    实施例2:药材135kg,药液36kg,鸭肉52kg,鸭肉液270kg,获成品501300ml,每10ml相当于生药2.68g。

    实施例3:药材270kg,药液70kg,鸭肉100kg,鸭肉液500kg,获成品1000500ml,每10ml相当于生药2.69g。

    本发明的虫草鸭精口服液具有滋补强壮,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中虫草的含量低于口服常规用量,不会影响人体内分泌平衡,小儿食用不会造成发育过早,且该虫草鸭精口服液不含任何激素,用于各种虚衰症状,疗效明显。

    经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动物试验表明,虫草鸭精能够明显改善脾虚和肾虚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急、慢性毒性试验均无毒性和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经重庆医科大学附二院等临床单位212例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96.1%,3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在服药后的2~3周症状开始明显好转,长期服用,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虫草鸭精是一种新型中药保健药品,其生产成本低,稳定性好,营养成份高,防腐、防霉能力强,特别利于机体的吸收。虫草鸭精具有滋补肝肾、强精明目、补气生血、健脾和中、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疗效,用于年老体衰、久病虚弱或长期体质欠佳、免疫功能低下、小儿营养发育不良等病症,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虫草鸭精的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虫草鸭精的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虫草鸭精的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虫草鸭精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虫草鸭精的制造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保健药品的制造方法,主要采用虫草、圆肉、当归、枸杞等中药,经水煮、醇沉、浓缩而制得中药浓缩液,其独特之处是将上述中药浓缩液与鸭肉水解液混合,制得澄清透明的虫草鸭精口服液,具有生产成本低、稳定性好,营养成分高,防腐、防霉能力强等特点。在调节身体免疫机能的同时,具有滋补肝肾、补气生血、健脾和中的明显疗效。用于年老体衰、久病虚弱或体质长期欠佳、免疫功能低下以及小儿营养发育不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