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清热解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303733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6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00602.3

申请日:

1993.01.01

公开号:

CN1077640A

公开日:

1993.10.2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主分类号:

A61K35/78

申请人:

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买凯

地址:

450052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4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郭中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高浓清热解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改变了现有清热解毒口服液只采取加水煎煮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而采用先用乙醇回流提取再煎煮,并对煎煮药渣和醇提药渣再次煎煮的方法来提取中药中有效成分,提高了总黄酮含量。同时,可制成口服液、冲剂、片剂、胶囊等多种方便服用的剂型。药效学显示,该制剂抗菌作用和临床疗效增强,对体液免疫的兴奋作用增强。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高浓清热解毒制剂,含有金银花、黄芩、栀子、板蓝根、生地黄、玄参、生石膏、连翘、紫花地丁、龙胆、知母、麦冬清热解毒中药有效成分,其特征在于为口服液、胶囊、冲剂、片剂剂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清热解毒制剂,其特征在于依分光光度法,在50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总黄酮含量以芦丁计算为口服液8-15mg/ml,胶囊10-25mg/g,冲剂7-15mg/g,片剂10-27mg/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浓清热解毒制剂,其特征在于口服液剂型每ml所相当的生药量为
2: 5-3.0g。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清热解毒制剂的制备方法,以清热解毒中药金银花、黄芩、板蓝根、生地黄、玄参、栀子、生石膏、连翘、紫花地丁、龙胆、知母、麦冬为原料,经煎煮提取中药中有效成分、过滤、浓缩、醇沉等工序,其特征在于用乙醇提取金银花、黄芩、板蓝根、生地黄、玄参、栀子中有效成分,过滤,收集醇提液和醇提药渣,另将生石膏、连翘、紫花地丁、龙胆、知母、麦冬六味中药加水煎煮提取有效成分,过滤,煎煮滤液与醇提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易于进行醇沉操作的程度,加入乙醇醇沉除去杂质。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即得浓缩液,最后按常规口服液、胶囊、冲剂、片剂的制备工艺制成上述各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醇提时用浓度为50-80%的乙醇回流提取中药中有效成分1-4次,每次1-3小时,煎煮方法为加适量水煎煮20分钟至1小时,过滤,煎煮药渣与醇提药渣的混合渣或醇提药渣再加水煎煮1-4次,每次煎煮20分钟至1小时,过滤,合并各次煎煮滤液,减压浓缩至易于进行醇沉操作的 程度后加入乙醇并搅匀,使含醇量达60-90%,静置醇沉完全后过滤,滤液再与醇提液合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清热解毒中药的配比(重量比)为金银花∶生石膏∶玄参∶生地黄∶连翘∶栀子∶紫花地丁∶黄芩∶龙胆∶板蓝根∶知母∶麦冬=1∶4.3~5.7∶0.8~1.0∶0.5~0.7∶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3~0.5∶0.3~0.5。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生石膏670g,金银花134g,玄参107g,生地黄80g,连翘67g,栀子67g,紫花地丁67g,黄芩67g,龙胆67g,板蓝根67g,知母54g,麦冬54g,制成1000ml高浓清热解毒口服液。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热解毒中药剂,特别是一种多剂型的高浓清热解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目前的清热解毒口服液对配方中各中药成分只采用加水煎煮方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工艺落后,质量不高,且剂型单调。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成分含量增加,疗效提高,工艺先进、方便使用的清热解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

    一种高浓清热解毒制剂,含有金银花、黄芩、栀子、生地黄、板蓝根、玄参、生石膏、连翘、紫花地丁、龙胆、知母、麦冬十二味清热解毒中药有效成分,其剂型为口服液、片剂、冲剂、胶囊。

    依分光光度法,在50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各剂型的总黄酮含量(以芦丁计)为:口服液8-15mg/ml,片剂10-15mg/g,冲剂7-15mg/g,胶囊10-25mg/g。

    口服液为棕红色液体,味微苦,每ml口服液相当于含生药量1.5-3.0g。冲剂为棕黄色颗粒、片剂可为糖衣片。

    一种制备上述高浓清热解毒制剂的方法,以清热解毒中药金银花、黄芩。板蓝根、生地黄、玄参、栀子、生石膏、连翘、紫花地丁、龙胆、知母、麦冬为原料,用乙醇提取金银花、黄芩、栀子、板蓝根、生地黄、玄参中有效成分,过滤,收集醇提液和醇提药渣,另将生石膏、连翘、紫花地丁、龙胆、知母、麦冬加水煎煮提取有效成分,过滤,煎煮滤液与醇提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易于进行醇沉操作的程度(以尽量减少下步醇沉操作时乙醇用量为标准),加入乙醇醇沉以除去杂质,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即得浓缩液,最后按口服液、片剂、冲剂、胶囊常规制备方法制成上述各剂型。

    浓缩液PH值可调到PH4~7,但以调到PH6~7时较为稳定。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达到。

    用乙醇提取有效成分时,可采用浓度为50-80%的乙醇回流提取中药中有效成分1-4次,每次1-3小时,煎煮方法为加适量水煎煮20分钟至1小时,过滤,煎煮药渣与醇提药渣的混合渣或醇提药渣再加水煎煮1-4次,第次20分钟至1小时,过滤并合并各次煎煮药液,减压浓缩至易于进行醇沉操作的程度后加入乙醇并搅匀,使含乙醇量达60-90%,静置醇沉完全后过滤,滤液与醇提渣合并,再进行后面操作。

    各清热解毒中药的配比(重量比)为:

    金银花∶生石膏∶玄参∶生地黄∶连翘∶栀子∶紫花地丁∶黄芩∶龙胆∶板蓝根∶知母∶麦冬=1∶4.3~5.7∶0.8~1.0∶0.5~0.7∶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3~0.5∶0.3~0.5。

    其最佳配比(重量比)为:

    金银花∶生石膏∶玄参∶生地黄∶连翘∶栀子∶紫花地丁∶黄芩∶龙胆∶板蓝根∶知母∶麦冬=1∶5∶0.9∶0.6∶0.5∶0.5∶0.5∶0.5∶0.5∶0.5∶0.4∶0.4。

    本发明制备方法,改变了现有清热解毒口服液只采取加水煎煮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增加了先用乙醇回流提取,再用水煎煮提取六味主药中有效成分的方法,而且对已煎煮的药渣和醇提药渣再次煎煮提取有效成分,从而使中药中的醇溶性和水溶性有效成分尽量被提出,提高了药物中地有效成分含量。同时,在原口服液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冲剂、片剂、胶囊等多种服用方便的剂型。经限度检查(以芦丁作对照品),本发明口服液剂型总黄酮含量8-15mg/ml,为原清热解毒口服液的二倍以上。药效学显示,抗菌作用增强(见表一)。

    表一  高浓清热解毒口服液抗菌试验结果

    金葡菌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  肺炎克雷白

    氏杆菌

    高浓清热解毒口服液  -  -  -  -

    1:2稀释液  -  -  -  -

    1:4稀释液  -  -  -  -

    1:8稀释液  +  +  +  +

    1:16稀释液  +  +  +  +

    细菌对照  +  +  +  +

    空白对照  -  -  -  -

    注:“+”表示细菌生长;“-”表示抑制细菌生长。

    表一说明,本发明制备方法所获得的“高浓清热解毒口服液”,对呼吸道常见细菌:金葡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克雷白氏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最小抑制浓度(MIC)均为0.375克生药/毫升(稀释1∶4)。

    高浓清热解毒制剂用于治疗流感、上呼吸道感染及各种发热疾病,增强了临床疗效,对常见呼吸道病毒如流感、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见表二、三)。

    表二  高浓“清热解毒口服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腺病毒3型抑制作用试验结果(细胞培养法)

    高浓清热解毒  呼吸道合胞  腺病毒  细胞毒性

    口服液浓度  病毒

    1:10  +

    1:100  +  +  -

    1:500  +  +  -

    1:1000  +  +  -

    1:10000  +  +  -

    1:100000  -  -  -

    注:“+”表示有作用,“-”表示无作用。

    表三  高浓清热解毒口服液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鸡胚培养法)

    高浓清热解毒口服液浓度  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  鸡胚毒性

    原液  +  +  无

    1:10  +  +  无

    1:100  +  +  无

    1:500  +  +  无

    1:1000  +  -  无

    1:5000  +  -  无

    1:10000  -  -  无

    注:“+”表示有作用,“-”表示无作用。

    高浓清热解毒制剂对体液免疫的兴奋作用增强(见表四、表五)。

    表四  对ConA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组别  剂量  OD值  P值

    (g/ml)  (X±SD)

    对照  0.40±0.06

    A液  5%  0.41±0.07  >0.05

    20%  0.30±0.07  >0.05

    B液  5%  0.45±0.08  >0.05

    20%  0.36±0.13  >0.05

    表五  对LPS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组别  剂量  OD值  P值

    (g/ml)  (X±SD)

    对照  0.28±0.14

    A液  5%  0.33±0.12  >0.05

    20%  0.38±0.06  >0.05

    B液  5%  0.36±0.13  >0.05

    20%  0.48±0.08  >0.05

    本实验采用溶血素形成。溶血空斑细胞实验证明,“高浓清热解毒口服液”对体液免疫有增强作用。其中B液即本发明制备方法所制备的高浓清热解毒口服液具有显著性差异。

    采用体外ConA和LPS诱导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实验亦发现,老工艺“清热解毒口服液”(即A液)对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不明显,而仅本发明工艺的“高浓清热解毒口服液”对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有显著的增殖作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将金银花134克,黄芩57克,栀子57克,板蓝根60克,生地黄68克,玄参92克加适量浓度为75%乙醇回流提取有效成分1次,提取2.5小时,过滤,收集药液(醇提液)和药渣(醇提药渣)。另将生石膏570克,连翘58克,紫花地丁57克,龙胆59克,知母47克,麦冬46克,加水煎煮2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煎汁1),煎煮药渣与醇提药渣合并,再煎煮3次,每次25分钟,过滤,滤液(煎汁Ⅱ和Ⅲ、Ⅳ)与煎汁Ⅰ合并,减压浓缩至本剂生药量的1/3(V/W),加入乙醇,搅匀,使乙醇含量为85%,静置24小时,过滤,滤液与醇提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约相当于配方生药量的1/4(V/W),加入乙醇,搅匀,使含醇量达85%,静置醇沉24小时,减压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至无醇味,加入洁净蒸馏水1.5倍,置密闭容器中加热灭菌30分钟,放至室温,冷藏48小时,过滤,滤液用NaOH溶液调整PH至6-7,加入防腐剂、增溶剂、矫味剂,拌匀后过滤,即得浓缩液。再按制备口服液、片剂、冲剂、胶囊的常规方法制得上述各剂型。如将浓缩液添加蒸馏水至1000ml,分装即得高浓清热解毒口服液。该口服液PH值为6.4,照分光光度法,在50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总黄酮含量(以芦丁计)为9.4mg/ml。如浓缩液加赋形剂制粒制成1500g冲剂,则冲剂的总黄酮含量为7.7mg/g,制成500g片剂,其总黄酮含量为13.6mg/g,制成500g胶囊,其总黄酮含量为16.2mg/g。

    实施例二。取金银花134克,黄芩77克,栀子75克,板蓝根75克,玄参122g,生地黄91克,加适量浓度为55%的乙醇回流提取有效成分3次,每次均为1小时。另取生石膏765克,连翘76克,紫花地丁77克,龙胆77克,知母62克,麦冬60克,加水煎煮1小时,过滤,煎煮滤液与醇提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约相当于配方生药量的1/4(V/W),加入乙醇,使含乙醇量达到65%,静置48小时,以后操作同于实施例一。此例所制得制剂总黄酮含量(以芦丁计)口服液为13.2mg/ml,片剂26.5mg/g,冲剂11.5mg/g,胶囊25mg/g。

高浓清热解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浓清热解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浓清热解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浓清热解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浓清热解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高浓清热解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改变了现有清热解毒口服液只采取加水煎煮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而采用先用乙醇回流提取再煎煮,并对煎煮药渣和醇提药渣再次煎煮的方法来提取中药中有效成分,提高了总黄酮含量。同时,可制成口服液、冲剂、片剂、胶囊等多种方便服用的剂型。药效学显示,该制剂抗菌作用和临床疗效增强,对体液免疫的兴奋作用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