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29864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8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43994.4

申请日:

2014.09.03

公开号:

CN104173645A

公开日:

2014.12.0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1K 36/888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廖玉兰变更后:廖玉兰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浆水泉路4号5号楼1单元201号变更后:723000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莲湖路莲湖小区6号楼2-60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888申请日:20140903|||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888; A61P25/20; A61P25/00

主分类号:

A61K36/8888

申请人:

廖玉兰

发明人:

廖玉兰

地址: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浆水泉路4号5号楼1单元2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及制备方法,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赤芍12-22,地龙6-9,党参20-40,罗布麻5-12,白术18-32,夏枯草5-12,泽泻10-18,龙骨25-35,制桃仁5-15,羌活6-12,白芷6-16,野菊6-15,钩藤5-15,炒枣仁12-22,益母草25-35,泽兰10-20,细辛2-6,响铃草3-9,生石膏18-28,青黛12-28,羚羊角6-12,柴胡10-25,半夏10-14,琥珀3-5,荷叶12-20,代赭石8-18。本发明具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功效,对血管性头痛疗效好、治愈率高,且安全无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赤芍12-22,地龙6-9,党参20-40,罗布麻5-12,白术18-32,夏枯草5-12,泽泻10-18,龙骨25-35,制桃仁5-15,羌活6-12,白芷6-16,野菊6-15,钩藤5-15,炒枣仁12-22,益母草25-35,泽兰10-20,细辛2-6,响铃草3-9,生石膏18-28,青黛12-28(研冲),羚羊角6-12,柴胡10-25,半夏10-14,琥珀3-5(研冲),荷叶12-20,代赭石8-18。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赤芍14-20,地龙7-8,党参25-35,罗布麻6-11,白术20-30,夏枯草7-10,泽泻12-16,龙骨27-33,制桃仁8-12,羌活8-10,白芷8-14,野菊8-13,钩藤8-12,炒枣仁15-19,益母草28-32,泽兰12-18,细辛3-5,响铃草4-8,生石膏20-26,青黛16-24(研冲),羚羊角7-11,柴胡15-20,半夏11-13,琥珀3.5-4.5(研冲),荷叶14-18,代赭石10-16。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赤芍17,地龙7.5,党参30,罗布麻8.5,白术25,夏枯草8.5,泽泻14,龙骨30,制桃仁10,羌活9,白芷11,野菊10.5,钩藤10,炒枣仁17,益母草 30,泽兰15,细辛4,响铃草6,生石膏23,青黛20(研冲),羚羊角9,柴胡17.5,半夏12,琥珀4(研冲),荷叶16,代赭石13。

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将该药物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散剂、丸剂或膏剂。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琥珀和青黛去杂,粉碎过90-110目(优选100目)筛,得细粉,备用;
(2)将柴胡、野菊和羌活用药材重量6-8倍(优选7倍)的无水乙醇浸渍,浸渍15小时后,70℃下加热回流2小时,过滤收取滤液,重复操作两次,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浓度1.13-1.15(优选1.14)(50℃)的清膏,备用;
(3)将羚羊角去杂,粉碎成粗颗粒,放入砂锅,加水,密闭煎煮,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2-4小时(优选3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备用;
(4)将龙骨、生石膏和代赭石打碎,用纱布包紧,放入非铁质容器内,加所有药材总重4-6倍(优选5倍)的凉开水浸渍2-3小时(优选2.5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30分钟,然后加入赤芍、地龙、党参、罗布麻、白术、夏枯草、泽泻、制桃仁、白芷、炒枣仁、益母草、泽兰、细辛、响铃草、半夏和荷叶,继续煎煮30-40分钟(优选35分钟),关火前15分钟加入钩藤,过滤得上清液,余渣兑水煎煮第二次,过滤,合并两次上清液,备用;
(5)将上述步骤(1)-(4)所得细粉、清膏、滤液和上清液混合均匀,灭菌分装,即得药物汤剂。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加水量为羚羊角重量4-6倍(优选5倍)的温水。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琥珀、青黛、羚羊角和细辛去杂,粉碎过90-110目(优选100目)筛,得细粉,备用;
(2)将柴胡、野菊和羌活用药材重量6-8倍(优选7倍)的无水乙醇浸渍,浸渍15小时后,70℃下加热回流2个小时,过滤收取滤液,重复操作两次,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浓度1.13-1.15(优选1.14)(50℃)的清膏,备用;
(3)将龙骨、生石膏和代赭石打碎,用纱布包紧,放入非铁质容器内,加所有药材总重4-6倍(优选5倍)的凉开水浸渍2-3小时(优选2.5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30分钟,然后加入赤芍、地龙、党参、罗布麻、白术、夏枯草、泽泻、制桃仁、白芷、炒枣仁、益母草、泽兰、响铃草、半夏和荷叶,继续煎煮30-40分钟(优选35分钟),关火前15分钟加入钩藤,过滤得上清液,余渣兑水煎煮第二次,过滤,合并两次上清液,备用;
(4)将步骤(2)和(3)所得清膏和上清液混合均匀,然后真空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药粉,备用;
(5)将步骤(1)和(4)所得细粉和药粉混匀,得混合药粉,按照2-3g/袋(优选2.5g/袋)计量,按照散剂的加工制备方法加工成散状剂型。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丸剂的制备方法是:将权利要求7步骤(5)中所得混合药粉,按照0.08-0.10g/颗(优选0.09g/颗)计量,按照丸剂的加工制备方法加工成丸状剂型。

9.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膏剂的制备方法是:将权利要求7步骤(5)中所得混合药粉,以黄酒调制成糊,摊于小敷贴上,直径约2cm,外敷以薄膜,密封包装。

10.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药物在制备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药物时的应用。

说明书

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通窍安神药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大部分病人为两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头痛性质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生活中,激动、生气、失眠、焦虑或忧郁等因素都会使头痛加剧。病人多伴有头晕、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心慌、气短、恐惧、耳鸣、失眠多梦、腰酸背痛、颈部僵硬等症状,部分病人在颈枕两侧或两颞侧有明显的压痛点。神经性头痛源于头部与颈部肌肉紧张收缩,头部呈紧束或压迫样,有沉重感,常为跳扯痛,吸烟饮酒过度时会加剧。多因生活不规律、烟酒无度、睡眠不足引起。神经性头痛在传统医学属于“头痛”、“头风”、“偏头痛”范畴,属“内伤头痛”。《内经》认为“高巅之上,惟风可到”,《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久病多瘀,神经性头痛病因在于风邪阻络、瘀血阻络,血流不畅久而成瘀,瘀血阻滞脑窍,清窍不利,致使脑失所养。
目前,对于神经性性头痛的治疗,大都采用一些镇静止痛及解除血管痉挛类药物。但诸如此类的药物会引起人体的不良反应,如头昏、嗜睡、胃肠道不适等症状,长期反复服用,严重时则会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外周血白细胞减少。中医药治疗神经性头痛具有较好疗效,多采用辨证施治,因人施治的办法,临床上常用的药剂有养血平肝汤、通络头风汤等。但这些药剂存在见效慢、疗程长、效果不好等缺点。使患者不能及时被治疗,使其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
公开号CN 102178851A(申请号201110087550.8)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药物,配方由以下原料组成:艾叶200-300克、菊花100-200克、茶叶70-90克、菩提叶40-60克、薄荷叶15-25克、天麻10-20克、白芷10-20克、羌活8-12克、细辛8-12克。公开号CN 103735975A(申请号201410017717.7)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治疗神经性头痛的外用药物组合物,由香叶、红木香、龙涎香、迷迭香、九节菖蒲、白芷、沉香、益智仁、苏合香、川芎、肉桂、合欢花十二味药物组成。公开号CN 103948870A(申请号201410187272.7)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由盘龙草10-60g,黑蚂蚁10-30g,胆南星5-20g,郁金10-20g,朱砂2-6g,人工牛黄1-5g,
珍珠母20-35g,土元10-20g,川芎10-40g,蒺藜10-30g,蜈蚣5-20g制成。
长期服用西药,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其他不适症状,影响着患者康复。中医药已被证实对于治疗神经性头痛有很好的效果,但有些药剂配伍不够合理,使得治疗效果不是很显著,因此,需要寻求一种对神经活性头痛治疗见效快、治愈率高和服用方便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见效快、安全有效的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及制备方法。该中药制剂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取下列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材料制备而成:赤芍12-22;地龙6-9;党参20-40;罗布麻5-12;白术18-32;夏枯草5-12;泽泻10-18;龙骨25-35;制桃仁5-15;羌活6-12;白芷6-16;野菊6-15;钩藤5-15;炒枣仁12-22;益母草25-35;泽兰10-20;细辛2-6;响铃草3-9;生石膏18-28;青黛12-28(研冲);羚羊角6-12;柴胡10-25;半夏10-14;琥珀3-5(研冲);荷叶12-20;代赭石8-18。
优选方案中,赤芍14-20;地龙7-8;党参25-35;罗布麻6-11;白术20-30;夏枯草7-10;泽泻12-16;龙骨27-33;制桃仁8-12;羌活8-10;白芷8-14;野菊8-13;钩藤8-12;炒枣仁15-19;益母草28-32;泽兰12-18;细辛3-5;响铃草4-8;生石膏20-26;青黛16-24(研冲);羚羊角7-11;柴胡15-20;半夏11-13;琥珀3.5-4.5(研冲);荷叶14-18;代赭石10-16。
更优选的方案为,赤芍17,地龙7.5,党参30,罗布麻8.5,白术25,夏枯草8.5,泽泻14,龙骨30,制桃仁10,羌活9,白芷11,野菊10.5,钩藤10,炒枣仁17,益母草 30,泽兰15,细辛4,响铃草6,生石膏23,青黛20(研冲),羚羊角9,柴胡17.5,半夏12,琥珀4(研冲),荷叶16,代赭石13。
本发明还提供了将前述中药制剂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散剂、丸剂或膏剂的制备方法。
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琥珀和青黛去杂,粉碎过90-110目(优选100目)筛,得细粉,备用;
(2)将柴胡、野菊和羌活用药材重量6-8倍(优选7倍)的无水乙醇浸渍,浸渍15小时后,70℃下加热回流2小时,过滤收取滤液,重复操作两次,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浓度1.13-1.15(优选1.14)(50℃)的清膏,备用;
(3)将羚羊角去杂,粉碎成粗颗粒,放入砂锅,加水,密闭煎煮,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2-4小时(优选3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备用;
(4)将龙骨、生石膏和代赭石打碎,用纱布包紧,放入非铁质容器内,加所有药材总重4-6倍(优选5倍)的凉开水浸渍2-3小时(优选2.5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30分钟,然后加入赤芍、地龙、党参、罗布麻、白术、夏枯草、泽泻、制桃仁、白芷、炒枣仁、益母草、泽兰、细辛、响铃草、半夏和荷叶,继续煎煮30-40分钟(优选35分钟),关火前15分钟加入钩藤,过滤得上清液,余渣兑水煎煮第二次,过滤,合并两次上清液,备用;
(5)将上述步骤(1)-(4)所得细粉、清膏、滤液和上清液混合均匀,灭菌分装,即得药物汤剂。
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3)加水量为羚羊角重量4-6倍(优选5倍)的温水。
所述散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琥珀、青黛、羚羊角和细辛去杂,粉碎过90-110目(优选100目)筛,得细粉,备用;
(2)将柴胡、野菊和羌活用药材重量6-8倍(优选7倍)的无水乙醇浸渍,浸渍15小时后,70℃下加热回流2个小时,过滤收取滤液,重复操作两次,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浓度1.13-1.15(优选1.14)(50℃)的清膏,备用;
(3)将龙骨、生石膏和代赭石打碎,用纱布包紧,放入非铁质容器内,加所有药材总重4-6倍(优选5倍)的凉开水浸渍2-3小时(优选2.5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30分钟,然后加入赤芍、地龙、党参、罗布麻、白术、夏枯草、泽泻、制桃仁、白芷、炒枣仁、益母草、泽兰、响铃草、半夏和荷叶,继续煎煮30-40分钟(优选35分钟),关火前15分钟加入钩藤,过滤得上清液,余渣兑水煎煮第二次,过滤,合并两次上清液,备用;
(4)将步骤(2)和(3)所得清膏和上清液混合均匀,然后真空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药粉,备用;
(5)将步骤(1)和(4)所得细粉和药粉混匀,得混合药粉,按照2-3g/袋(优选2.5g/袋)计量,按照散剂的加工制备方法加工成散状剂型。
所述丸剂的制备方法是:将散剂制备步骤(5)所得混合药粉,按0.08-0.10g/颗(优选0.09g/颗)计量,按照丸剂的加工制备方法加工成丸状剂型。
所述膏剂的制备方法是:将散剂制备步骤(5)所得混合药粉,以黄酒调制成糊,摊于小敷贴上,直径约2cm,外敷以薄膜,密封包装。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药物时的应用。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赤芍:性味:苦,微寒。归经:归肝经。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主治: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瘾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地龙:性味:咸,寒。归经:归肝、脾、膀胱经。功效: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主治: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水肿尿少。
党参: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肺经。功效: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主治: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罗布麻:基原:为夹竹桃科罗布麻属植物罗布麻的叶。成分:叶含槲皮素,异槲皮苷,金丝桃苷,三叶豆苷,云英苷,芸香苷,右旋儿茶素,蒽醌,以及谷氨酸、丙氨酸等多种氨基酸。性味:甘、微苦,凉。功效:清热,平肝,安神,利水。主治:高血压病,眩晕,头痛,心悸,失眠,水肿尿少。
白术:性味:苦、甘,温。归经: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治: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夏枯草:性味:辛、苦,寒。归肝、胆经。功效: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主治: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乳癖,乳房胀痛。
泽泻:性味:甘、淡,寒。归经:归肾、膀胱经。功效: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主治: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
龙骨:基原: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成分:主含羟基磷酸钙Ca5(PO43(OH)(羟磷灰石);尚含少量碳酸钙及铁、铝、镁、锰、锶等元素。性味:甘涩,平。归经:入心、肝、肾、大肠经。功效: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平肝潜阳,固涩,收敛生肌,敛疮。主治:主惊痫癫狂,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头晕目眩,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久泻久痢,溃疡久不收口及湿疮。
制桃仁:桃仁除去硬壳杂质,置沸水锅中煮至外皮微皱,捞出,浸入凉水中,搓去种皮,晒干,簸净。性味:苦、甘,平。归经:归心、肝、大肠经。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主治: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羌活(川羌):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膀胱、肾经。功效:散寒祛风、除湿止痛。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项强,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白芷:性味:辛,温。归经:归胃、大肠、肺经。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主治: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
野菊:基原:为菊科菊属植物野菊或岩香菊的根或全草。性味:苦、辛,寒。归经:归肝、心经。功效:清热解毒,明目。主治:感冒,痢疾,痈肿,疔疮,目赤肿痛,眩晕,瘰疬,湿疹。
钩藤:性味:甘,凉。归经:归肝、心包经。功效:息风定惊,清热平肝。主治: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感冒夹惊,小儿惊啼,妊娠子痫,头痛眩晕。
炒枣仁: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种子。炒酸枣仁:取洁净的酸枣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外皮鼓起并呈微黄色,取出,放凉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脾、肝、胆经。功效:养肝,宁心,安神,敛汗。主治:用于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
益母草(坤草):性味:苦、辛,微寒。归经:归肝、心包、膀胱经。功效: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主治: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
泽兰:性味:苦、辛,微温。归肝、脾经。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主治: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疮痈肿毒,水肿腹水。
细辛:性味:辛,温。归经:归心、肺、肾经。功效:祛风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主治: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响铃草:基原:为豆科野百合属植物假地蓝或条叶猪屎豆的根或全草。性味:苦、微酸,平。归经:归肺、肝、肾经。功效:养肝肾,止咳喘,利湿。主治:耳鸣,耳聋,头目眩晕,遗精,月经过多,白带,久咳痰血,哮喘,肾炎,小便不利,扁桃体炎,腮腺炎,疔疮肿毒。     生石膏:石膏是单斜晶系矿物,主要化学成分是硫酸钙(CaSO4)的水合物。生石膏既天然二水石膏(CaSO4·2H2O)。性味:辛、甘,微寒。归肺、胃经。有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收敛生肌的功效。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褥金 疮。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结气,解肌发汗, 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做浴汤。治伤寒头疼如裂。和葱煎茶, 去头疼。 治天行狂热,头风旋,下乳,揩齿益齿。除胃热肺热,散阴邪,缓脾益气。止阳明经头疼,发热恶寒,日哺潮热,大渴引饮,中暑潮热,牙疼。
青黛:性味:咸,寒。归经:归肝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主治: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
羚羊角:基原:为牛科羚羊属动物赛加羚羊的角。成分:赛加羚羊角含角蛋白,磷酸钙,不溶性无机盐,赖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等。性味:咸,寒。归肝、心经。功效: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清血解毒。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筋脉拘挛;肝阳头痛眩晕,肝火目赤肿痛以及血热出血,温病发斑,痈肿疮毒。     琥珀:性味:甘,平。归经:心、肝、小肠、膀胱、肺、脾经。功效:镇静,利尿,活血。主治:用于惊风,癫痫,心悸,失眠,小便不利,尿痛,尿血,闭经。
荷叶:性味:凉、苦、辛,微涩。归经:归心、肝、脾经。功效:消暑利湿,健脾升阳,散瘀止血。主治:暑热烦渴,头痛眩晕,水肿,食少腹胀,泻痢,白带,脱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产后恶露不净,损伤瘀血。
代赭石:基原:为氧化物类刚玉族矿物赤铁矿矿石。成分:主要含有三氧化二铁,其中铁70﹪,氧30﹪,并含有硅、铝、钛、镁、锰、钙、铅、砷等杂质。性味:苦、甘,微寒。归经:归肝、胃、心经。功效:潜阳,镇逆,止血。主治:头痛,眩晕,心悸,癫狂,惊痫,呕吐,噫气,呃逆,噎膈,咳喘,吐血,鼻衄,崩漏,便血,尿血。
本发明提供的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不仅组方科学,而且各种剂型的制备方法简单,所得产品安全无毒副作用。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
1、本发明疗程短、疗效好、治愈率高;
2、本组方以通窍安神为主要功效治疗神经性头痛,具有标本兼治的功效;
3、本组方是完全基于对神经性头痛发病机理的了解,并参考中医药原则配制而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赤芍12g,地龙6g,党参20g,罗布麻5g,白术18g,夏枯草5g,泽泻10g,龙骨25g,制桃仁5g,羌活6g,白芷6g,野菊6g,钩藤5g,炒枣仁12g,益母草25g,泽兰10g,细辛2g,响铃草3g,生石膏18g,青黛12g(研冲),羚羊角6g,柴胡10g,半夏10g,琥珀3g(研冲),荷叶12g,代赭石8g。
上述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琥珀和青黛去杂,粉碎过90目筛,得细粉,备用;
(2)将柴胡、野菊和羌活用药材重量6倍的无水乙醇浸渍,浸渍15小时后,70℃下加热回流2个小时,过滤收取滤液,重复操作两次,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浓度1.13(50℃)的清膏,备用;
(3)将羚羊角去杂,粉碎成粗颗粒,放入砂锅,加入其重量5倍的温水,密闭煎煮,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2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备用;
(4)将龙骨、生石膏和代赭石打碎,用纱布包紧,放入非铁质容器内,加所有药材总重4倍的凉开水浸渍2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30分钟,然后加入赤芍、地龙、党参、罗布麻、白术、夏枯草、泽泻、制桃仁、白芷、炒枣仁、益母草、泽兰、细辛、响铃草、半夏和荷叶,继续煎煮30分钟,关火前15分钟加入钩藤,过滤得上清液,余渣兑水煎煮第二次,过滤,合并两次上清液,备用;
(5)将上述步骤(1)-(4)所得细粉、清膏、滤液和上清液混合均匀,灭菌分装,即得药物汤剂。
本发明汤剂的服用方法:汤剂为5天一个疗程,每天服用2次(温热),每次150m1-200m1。
典型病例:xxx,男,50岁。患者自述,近十来天,常犯头痛病,开始发作时,头痛急烈,稍后平和,但要持续1小时左右,每天如此,发作时间夜间为多。诊查,无其它异样症状,体温稍偏高。初步诊断为神经性头痛。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汤剂,每天2次(温热),每次200ml,5天一个疗程。服用3天后,头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继续服用2天,患者痊愈,半年内未见复发。
实施例2  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赤芍22g,地龙9g,党参40g,罗布麻12g,白术32g,夏枯草12g,泽泻18g,龙骨35g,制桃仁15g,羌活12g,白芷16g,野菊15g,钩藤15g,炒枣仁22g,益母草35g,泽兰20g,细辛6g,响铃草9g,生石膏28g,青黛28g(研冲),羚羊角12g,柴胡25g,半夏14g,琥珀5g(研冲),荷叶20g,代赭石18g。
上述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散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琥珀、青黛、羚羊角和细辛去杂,粉碎过110目筛,得细粉,备用;
(2)将柴胡、野菊和羌活用药材重量8倍的无水乙醇浸渍,浸渍15小时后,70℃下加热回流2个小时,过滤收取滤液,重复操作两次,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浓度1.15(50℃)的清膏,备用;
(3)将龙骨、生石膏和代赭石打碎,用纱布包紧,放入非铁质容器内,加所有药材总重6倍的凉开水浸渍3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30分钟,然后加入赤芍、地龙、党参、罗布麻、白术、夏枯草、泽泻、制桃仁、白芷、炒枣仁、益母草、泽兰、响铃草、半夏和荷叶,继续煎煮40分钟,关火前15分钟加入钩藤,过滤得上清液,余渣兑水煎煮第二次,过滤,合并两次上清液,备用;
(4)将步骤(2)和(3)所得清膏和上清液混合均匀,然后真空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药粉,备用;
(5)将步骤(1)和(4)所得细粉和药粉混匀,得混合药粉,按照2-3g/袋(优选2.5g/袋)计量,按照散剂的加工制备方法加工成散状剂型。
散剂采用每天两次,每次1-2袋,用温开水冲服,5天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xxx,女,43岁,患病3年。常年不定时头痛,发作时,带有恶心、全身无力、失眠,严重时无法入睡;经医院检查结果是脑神经疼,属于由脑神经受损引发的神经性头痛,因休息不适等引起。曾针灸多次,但总是复发。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散剂,每天两次,每次2袋,用温开水冲服,5天一个疗程。服用4天后,患者头痛减轻,发作时产生的不是症状也有改善,睡眠改善,继续服用4天,患者头痛消失,睡眠正常,三个月内未见复发。
实施例3  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赤芍14g,地龙7g,党参25g,罗布麻6g,白术20g,夏枯草7g,泽泻12g,龙骨27g,制桃仁8g,羌活8g,白芷8g,野菊8g,钩藤8g,炒枣仁15g,益母草28g,泽兰12g,细辛3g,响铃草4g,生石膏20g,青黛16g(研冲),羚羊角7g,柴胡15g,半夏11g,琥珀3.5g(研冲),荷叶14g,代赭石10g。
上述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丸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琥珀、青黛、羚羊角和细辛去杂,粉碎过100目筛,得细粉,备用;
(2)将柴胡、野菊和羌活用药材重量7倍的无水乙醇浸渍,浸渍15小时后,70℃下加热回流2个小时,过滤收取滤液,重复操作两次,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浓度1.14(50℃)的清膏,备用;
(3)将龙骨、生石膏和代赭石打碎,用纱布包紧,放入非铁质容器内,加所有药材总重5倍的凉开水浸渍2.5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30分钟,然后加入赤芍、地龙、党参、罗布麻、白术、夏枯草、泽泻、制桃仁、白芷、炒枣仁、益母草、泽兰、响铃草、半夏和荷叶,继续煎煮35分钟,关火前15分钟加入钩藤,过滤得上清液,余渣兑水煎煮第二次,过滤,合并两次上清液,备用;
(4)将步骤(2)和(3)所得清膏和上清液混合均匀,然后真空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药粉,备用;
(5)将步骤(1)和(4)所得细粉和药粉混匀,得混合药粉,按照0.09g/颗计量,按照丸剂的加工制备方法加工成丸状剂型。
丸剂采用每天三次,每次3-5颗,用温开水冲服,5天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xxx,男,21岁。反复发作性头痛2年,近半年来发作频繁,平均每周发作4-5次,每次发作2小时左右,发作时头痛剧烈,主要为右侧颞部,严重时伴恶心呕吐,长期服用止痛药。发病原因是由于高考时过于紧张,压力太大造成的,除头痛外病人还有情绪抑郁,一上课就头痛,身体各项检查都正常,医院最终诊断为神经性头痛。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丸剂,每天三次,每次5颗,温开水冲服,5天一个疗程。服用一个疗程后,患者头痛减轻,发作次数也减少为每周2次左右,发作时间也大大缩短。发作时伴随的不适症状减缓,继续服用本品一个疗程,头痛完全消失,无不适症状,患者痊愈,半年后未见复发。
实施例4  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赤芍20g,地龙8g,党参35g,罗布麻11g,白术30g,夏枯草10g,泽泻16g,龙骨33g,制桃仁12g,羌活10g,白芷14g,野菊13g,钩藤12g,炒枣仁19g,益母草32g,泽兰18g,细辛5g,响铃草8g,生石膏26g,青黛24g(研冲),羚羊角11g,柴胡20g,半夏13g,琥珀4.5g(研冲),荷叶18g,代赭石16g。
上述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琥珀、青黛、羚羊角和细辛去杂,粉碎过100目筛,得细粉,备用;
(2)将柴胡、野菊和羌活用药材重量7倍的无水乙醇浸渍,浸渍15小时后,70℃下加热回流2个小时,过滤收取滤液,重复操作两次,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浓度1.14(50℃)的清膏,备用;
(3)将龙骨、生石膏和代赭石打碎,用纱布包紧,放入非铁质容器内,加所有药材总重5倍的凉开水浸渍2.5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30分钟,然后加入赤芍、地龙、党参、罗布麻、白术、夏枯草、泽泻、制桃仁、白芷、炒枣仁、益母草、泽兰、响铃草、半夏和荷叶,继续煎煮35分钟,关火前15分钟加入钩藤,过滤得上清液,余渣兑水煎煮第二次,过滤,合并两次上清液,备用;
(4)将步骤(2)和(3)所得清膏和上清液混合均匀,然后真空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药粉,备用;
(5)将步骤(1)和(4)所得细粉和药粉混匀,得混合药粉,以黄酒调制成糊,摊于小敷贴上,直径约2cm,外敷以薄膜,密封包装。
膏剂采用选头部穴位,每天选2个穴位,每次敷7-9小时,第一周,每天一次,后期一周三次。
典型病例:xxx,女,30岁,头痛5年,为前额部及双颞部痛,呈持续性,有时为搏动性,伴心烦、心慌、失眠、多梦,肩背部痛,整日昏昏沉沉,经常反复发作。医院CT检查正常,治疗数年未见效。诊断:神经性头痛。
敷用实施例所得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膏剂,选头部太阳、头维、风池、百会等穴位,每天选2个穴位,每次敷7-9小时,第一周,每天一次,后期一周三次。使用一周后,头痛基本消失,其他不适症状也减缓,精神状态恢复正常,继续使用1个疗程,以巩固疗效,头痛完全消失,睡眠质量提高,精神状态良好。
实施例5 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赤芍17g,地龙7.5g,党参30g,罗布麻8.5g,白术25g,夏枯草8.5g,泽泻14g,龙骨30g,制桃仁10g,羌活9g,白芷11g,野菊10.5g,钩藤10g,炒枣仁17g,益母草 30g,泽兰15g,细辛4g,响铃草6g,生石膏23g,青黛20g(研冲),羚羊角9g,柴胡17.5g,半夏12g,琥珀4g(研冲),荷叶16g,代赭石13g。
上述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丸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琥珀、青黛、羚羊角和细辛去杂,粉碎过100目筛,得细粉,备用;
(2)将柴胡、野菊和羌活用药材重量7倍的无水乙醇浸渍,浸渍15小时后,70℃下加热回流2个小时,过滤收取滤液,重复操作两次,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浓度1.14(50℃)的清膏,备用;
(3)将龙骨、生石膏和代赭石打碎,用纱布包紧,放入非铁质容器内,加所有药材总重5倍的凉开水浸渍2.5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30分钟,然后加入赤芍、地龙、党参、罗布麻、白术、夏枯草、泽泻、制桃仁、白芷、炒枣仁、益母草、泽兰、响铃草、半夏和荷叶,继续煎煮35分钟,关火前15分钟加入钩藤,过滤得上清液,余渣兑水煎煮第二次,过滤,合并两次上清液,备用;
(4)将步骤(2)和(3)所得清膏和上清液混合均匀,然后真空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药粉,备用;
(5)将步骤(1)和(4)所得细粉和药粉混匀,得混合药粉,按照0.09g/颗计量,按照丸剂的加工制备方法加工成丸状剂型。
丸剂采用每天三次,每次3-5颗,用温开水冲服,5天一个疗程。
试验例1 实施例5所得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丸剂的临床应用:2010年12月-2012年6月,在3所医院筛选2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组情况如下:
表1随机分组情况

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神经性头痛症状全部消失;好转——神经性头痛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用药1个疗程后,神经性头痛症状毫无消失。
表2 两组精神性头痛患者治疗情况

由结果可知,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治愈148例(80.4%), 好转33例(17.4%),无效4例(2.2%),总有效率97.8%。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80%。实验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7天后患者症状及其精神变化如表3所示。
表3 治疗7天后患者症状及其精神变化

本发明使用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为原料,并通过临床试验反复验证配制而成的,符合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本发明以通窍安神为主要功效,可加工成多种剂型,方便服用,还可作为中药穴位敷贴,促进血液循环,使药物通过体表吸收。能标本兼治,远期临床疗效好。方中赤芍清热凉血,通络止痛;罗布麻和龙骨镇惊安神;野菊、生石膏清热泻火;代赭石和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柴胡清利头目,退热镇痛。从表3可见,治疗7天,实验组99%的患者痊愈,头痛消失,发作次数减少,精神状态良好,而对照组只有78%的患者头痛发作减少,可见实验组所服用的实施例5中的产品对于神经性头痛的治疗效果好于其他常规药物。
应当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发明所明确公开的或根据文件的书面描述毫无异议的得到的,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

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及制备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73645A43申请公布日20141203CN104173645A21申请号201410443994422申请日20140903A61K36/8888200601A61P25/20200601A61P25/0020060171申请人廖玉兰地址250014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浆水泉路4号5号楼1单元201号72发明人廖玉兰54发明名称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及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及制备方法,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赤芍1222,地龙69,党参2040,罗布麻512,白术1832,夏枯草512,泽泻1018,龙骨2535,制桃仁5。

2、15,羌活612,白芷616,野菊615,钩藤515,炒枣仁1222,益母草2535,泽兰1020,细辛26,响铃草39,生石膏1828,青黛1228,羚羊角612,柴胡1025,半夏1014,琥珀35,荷叶1220,代赭石818。本发明具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功效,对血管性头痛疗效好、治愈率高,且安全无副作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9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9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73645ACN104173645A1/2页21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赤芍1222,地龙69,党参2040。

3、,罗布麻512,白术1832,夏枯草512,泽泻1018,龙骨2535,制桃仁515,羌活612,白芷616,野菊615,钩藤515,炒枣仁1222,益母草2535,泽兰1020,细辛26,响铃草39,生石膏1828,青黛1228(研冲),羚羊角612,柴胡1025,半夏1014,琥珀35(研冲),荷叶1220,代赭石81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赤芍1420,地龙78,党参2535,罗布麻611,白术2030,夏枯草710,泽泻1216,龙骨2733,制桃仁812,羌活810,白芷814,野菊813,钩藤812,炒枣仁1519,益母草283。

4、2,泽兰1218,细辛35,响铃草48,生石膏2026,青黛1624(研冲),羚羊角711,柴胡1520,半夏1113,琥珀3545(研冲),荷叶1418,代赭石101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赤芍17,地龙75,党参30,罗布麻85,白术25,夏枯草85,泽泻14,龙骨30,制桃仁10,羌活9,白芷11,野菊105,钩藤10,炒枣仁17,益母草30,泽兰15,细辛4,响铃草6,生石膏23,青黛20(研冲),羚羊角9,柴胡175,半夏12,琥珀4(研冲),荷叶16,代赭石13。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将该药物制成药学上可接。

5、受的汤剂、散剂、丸剂或膏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是(1)将琥珀和青黛去杂,粉碎过90110目(优选100目)筛,得细粉,备用;(2)将柴胡、野菊和羌活用药材重量68倍(优选7倍)的无水乙醇浸渍,浸渍15小时后,70下加热回流2小时,过滤收取滤液,重复操作两次,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浓度113115(优选114)(50)的清膏,备用;(3)将羚羊角去杂,粉碎成粗颗粒,放入砂锅,加水,密闭煎煮,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24小时优选3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备用;(4)将龙骨、生石膏和代赭石打碎,用纱布包紧,放入非铁质容器内,加所有药材总重46倍(优选5倍)的凉开。

6、水浸渍23小时(优选25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30分钟,然后加入赤芍、地龙、党参、罗布麻、白术、夏枯草、泽泻、制桃仁、白芷、炒枣仁、益母草、泽兰、细辛、响铃草、半夏和荷叶,继续煎煮3040分钟(优选35分钟),关火前15分钟加入钩藤,过滤得上清液,余渣兑水煎煮第二次,过滤,合并两次上清液,备用;(5)将上述步骤(1)(4)所得细粉、清膏、滤液和上清液混合均匀,灭菌分装,即得药物汤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加水量为羚羊角重量46倍(优选5倍)的温水。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剂的制备方法是(1)将琥珀、青黛、羚羊角和细辛去杂,粉碎过90110目。

7、(优选100目)筛,得细粉,备用;(2)将柴胡、野菊和羌活用药材重量68倍(优选7倍)的无水乙醇浸渍,浸渍15小时后,70下加热回流2个小时,过滤收取滤液,重复操作两次,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浓度113115(优选114)(50)的清膏,备用;(3)将龙骨、生石膏和代赭石打碎,用纱布包紧,放入非铁质容器内,加所有药材总重46倍(优选5倍)的凉开水浸渍23小时(优选25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30分钟,然权利要求书CN104173645A2/2页3后加入赤芍、地龙、党参、罗布麻、白术、夏枯草、泽泻、制桃仁、白芷、炒枣仁、益母草、泽兰、响铃草、半夏和荷叶,继续煎煮3040分钟(优选35分。

8、钟),关火前15分钟加入钩藤,过滤得上清液,余渣兑水煎煮第二次,过滤,合并两次上清液,备用;(4)将步骤(2)和(3)所得清膏和上清液混合均匀,然后真空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药粉,备用;(5)将步骤(1)和(4)所得细粉和药粉混匀,得混合药粉,按照23G/袋(优选25G/袋)计量,按照散剂的加工制备方法加工成散状剂型。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丸剂的制备方法是将权利要求7步骤(5)中所得混合药粉,按照008010G/颗(优选009G/颗)计量,按照丸剂的加工制备方法加工成丸状剂型。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膏剂的制备方法是将权利要求7步骤(5)中所得混合药粉。

9、,以黄酒调制成糊,摊于小敷贴上,直径约2CM,外敷以薄膜,密封包装。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药物在制备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药物时的应用。权利要求书CN104173645A1/9页4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通窍安神药物制剂及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大部分病人为两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头痛性质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生活中。

10、,激动、生气、失眠、焦虑或忧郁等因素都会使头痛加剧。病人多伴有头晕、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心慌、气短、恐惧、耳鸣、失眠多梦、腰酸背痛、颈部僵硬等症状,部分病人在颈枕两侧或两颞侧有明显的压痛点。神经性头痛源于头部与颈部肌肉紧张收缩,头部呈紧束或压迫样,有沉重感,常为跳扯痛,吸烟饮酒过度时会加剧。多因生活不规律、烟酒无度、睡眠不足引起。神经性头痛在传统医学属于“头痛”、“头风”、“偏头痛”范畴,属“内伤头痛”。内经认为“高巅之上,惟风可到”,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久病多瘀,神经性头痛病因在于风邪阻络、瘀血阻络,血流不畅久而成瘀,瘀血阻滞脑窍,清窍不利,致使脑失所养。0003目。

11、前,对于神经性性头痛的治疗,大都采用一些镇静止痛及解除血管痉挛类药物。但诸如此类的药物会引起人体的不良反应,如头昏、嗜睡、胃肠道不适等症状,长期反复服用,严重时则会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外周血白细胞减少。中医药治疗神经性头痛具有较好疗效,多采用辨证施治,因人施治的办法,临床上常用的药剂有养血平肝汤、通络头风汤等。但这些药剂存在见效慢、疗程长、效果不好等缺点。使患者不能及时被治疗,使其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0004公开号CN102178851A(申请号2011100875508)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药物,配方由以下原料组成艾叶200300克、菊花100200克、茶叶7090克、菩提叶4。

12、060克、薄荷叶1525克、天麻1020克、白芷1020克、羌活812克、细辛812克。公开号CN103735975A(申请号2014100177177)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治疗神经性头痛的外用药物组合物,由香叶、红木香、龙涎香、迷迭香、九节菖蒲、白芷、沉香、益智仁、苏合香、川芎、肉桂、合欢花十二味药物组成。公开号CN103948870A(申请号2014101872727)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由盘龙草1060G,黑蚂蚁1030G,胆南星520G,郁金1020G,朱砂26G,人工牛黄15G,珍珠母2035G,土元1020G,川芎1040G,蒺藜1030G,蜈蚣520G制。

13、成。0005长期服用西药,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其他不适症状,影响着患者康复。中医药已被证实对于治疗神经性头痛有很好的效果,但有些药剂配伍不够合理,使得治疗效果不是很显著,因此,需要寻求一种对神经活性头痛治疗见效快、治愈率高和服用方便的中药制剂。发明内容说明书CN104173645A2/9页50006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见效快、安全有效的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及制备方法。该中药制剂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000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取下列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材料制备而成赤芍1222;地龙69;党参2040;罗布麻512;白术1832;夏枯草5。

14、12;泽泻1018;龙骨2535;制桃仁515;羌活612;白芷616;野菊615;钩藤515;炒枣仁1222;益母草2535;泽兰1020;细辛26;响铃草39;生石膏1828;青黛1228(研冲);羚羊角612;柴胡1025;半夏1014;琥珀35(研冲);荷叶1220;代赭石818。0008优选方案中,赤芍1420;地龙78;党参2535;罗布麻611;白术2030;夏枯草710;泽泻1216;龙骨2733;制桃仁812;羌活810;白芷814;野菊813;钩藤812;炒枣仁1519;益母草2832;泽兰1218;细辛35;响铃草48;生石膏2026;青黛1624(研冲);羚羊角711;。

15、柴胡1520;半夏1113;琥珀3545(研冲);荷叶1418;代赭石1016。0009更优选的方案为,赤芍17,地龙75,党参30,罗布麻85,白术25,夏枯草85,泽泻14,龙骨30,制桃仁10,羌活9,白芷11,野菊105,钩藤10,炒枣仁17,益母草30,泽兰15,细辛4,响铃草6,生石膏23,青黛20(研冲),羚羊角9,柴胡175,半夏12,琥珀4(研冲),荷叶16,代赭石13。0010本发明还提供了将前述中药制剂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散剂、丸剂或膏剂的制备方法。0011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是(1)将琥珀和青黛去杂,粉碎过90110目(优选100目)筛,得细粉,备用;(2)将柴胡、野。

16、菊和羌活用药材重量68倍(优选7倍)的无水乙醇浸渍,浸渍15小时后,70下加热回流2小时,过滤收取滤液,重复操作两次,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浓度113115(优选114)(50)的清膏,备用;(3)将羚羊角去杂,粉碎成粗颗粒,放入砂锅,加水,密闭煎煮,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24小时优选3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备用;(4)将龙骨、生石膏和代赭石打碎,用纱布包紧,放入非铁质容器内,加所有药材总重46倍(优选5倍)的凉开水浸渍23小时(优选25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30分钟,然后加入赤芍、地龙、党参、罗布麻、白术、夏枯草、泽泻、制桃仁、白芷、炒枣仁、益母草、泽兰、细辛、响铃草、半夏和荷叶,继。

17、续煎煮3040分钟(优选35分钟),关火前15分钟加入钩藤,过滤得上清液,余渣兑水煎煮第二次,过滤,合并两次上清液,备用;(5)将上述步骤(1)(4)所得细粉、清膏、滤液和上清液混合均匀,灭菌分装,即得药物汤剂。0012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3)加水量为羚羊角重量46倍(优选5倍)的温水。0013所述散剂的制备方法是(1)将琥珀、青黛、羚羊角和细辛去杂,粉碎过90110目(优选100目)筛,得细粉,备用;(2)将柴胡、野菊和羌活用药材重量68倍(优选7倍)的无水乙醇浸渍,浸渍15小时后,70下加热回流2个小时,过滤收取滤液,重复操作两次,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浓度113115(优选。

18、114)(50)的清膏,备用;说明书CN104173645A3/9页6(3)将龙骨、生石膏和代赭石打碎,用纱布包紧,放入非铁质容器内,加所有药材总重46倍(优选5倍)的凉开水浸渍23小时(优选25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30分钟,然后加入赤芍、地龙、党参、罗布麻、白术、夏枯草、泽泻、制桃仁、白芷、炒枣仁、益母草、泽兰、响铃草、半夏和荷叶,继续煎煮3040分钟(优选35分钟),关火前15分钟加入钩藤,过滤得上清液,余渣兑水煎煮第二次,过滤,合并两次上清液,备用;(4)将步骤(2)和(3)所得清膏和上清液混合均匀,然后真空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药粉,备用;(5)将步骤(1)和(4)所得细粉和。

19、药粉混匀,得混合药粉,按照23G/袋(优选25G/袋)计量,按照散剂的加工制备方法加工成散状剂型。0014所述丸剂的制备方法是将散剂制备步骤(5)所得混合药粉,按008010G/颗(优选009G/颗)计量,按照丸剂的加工制备方法加工成丸状剂型。0015所述膏剂的制备方法是将散剂制备步骤(5)所得混合药粉,以黄酒调制成糊,摊于小敷贴上,直径约2CM,外敷以薄膜,密封包装。0016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药物时的应用。0017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赤芍性味苦,微寒。归经归肝经。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主治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

20、痛经,瘾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0018地龙性味咸,寒。归经归肝、脾、膀胱经。功效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主治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水肿尿少。0019党参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肺经。功效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主治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0020罗布麻基原为夹竹桃科罗布麻属植物罗布麻的叶。成分叶含槲皮素,异槲皮苷,金丝桃苷,三叶豆苷,云英苷,芸香苷,右旋儿茶素,蒽醌,以及谷氨酸、丙氨酸等多种氨基酸。性味甘、微苦,凉。功效清热,平肝,安神,利水。主治高血压病,眩晕,头痛,心悸,失眠,水肿尿少。

21、。0021白术性味苦、甘,温。归经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治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0022夏枯草性味辛、苦,寒。归肝、胆经。功效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主治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乳癖,乳房胀痛。0023泽泻性味甘、淡,寒。归经归肾、膀胱经。功效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主治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0024龙骨基原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成分主含羟基磷酸钙CA5(PO4)3(OH)(羟磷灰石);尚含少量碳酸钙及铁、铝、镁、锰、锶等元素。性。

22、味甘涩,平。归经入心、肝、肾、大肠经。功效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平肝潜阳,固涩,收敛生肌,敛疮。主治主惊痫癫狂,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头晕目眩,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久泻久痢,溃疡久不收口及湿疮。0025制桃仁桃仁除去硬壳杂质,置沸水锅中煮至外皮微皱,捞出,浸入凉水中,搓去种皮,晒干,簸净。性味苦、甘,平。归经归心、肝、大肠经。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主治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说明书CN104173645A4/9页70026羌活(川羌)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膀胱、肾经。功效散寒祛风、除湿止痛。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项强,风湿痹痛,肩。

23、背酸痛。0027白芷性味辛,温。归经归胃、大肠、肺经。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主治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0028野菊基原为菊科菊属植物野菊或岩香菊的根或全草。性味苦、辛,寒。归经归肝、心经。功效清热解毒,明目。主治感冒,痢疾,痈肿,疔疮,目赤肿痛,眩晕,瘰疬,湿疹。0029钩藤性味甘,凉。归经归肝、心包经。功效息风定惊,清热平肝。主治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感冒夹惊,小儿惊啼,妊娠子痫,头痛眩晕。0030炒枣仁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种子。炒酸枣仁取洁净的酸枣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外皮鼓起并呈微黄色,取出,放凉性。

24、味甘,平。归经归心、脾、肝、胆经。功效养肝,宁心,安神,敛汗。主治用于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0031益母草(坤草)性味苦、辛,微寒。归经归肝、心包、膀胱经。功效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主治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0032泽兰性味苦、辛,微温。归肝、脾经。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主治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疮痈肿毒,水肿腹水。0033细辛性味辛,温。归经归心、肺、肾经。功效祛风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主治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0034响铃草基原为豆科野百合属植物假地蓝或条。

25、叶猪屎豆的根或全草。性味苦、微酸,平。归经归肺、肝、肾经。功效养肝肾,止咳喘,利湿。主治耳鸣,耳聋,头目眩晕,遗精,月经过多,白带,久咳痰血,哮喘,肾炎,小便不利,扁桃体炎,腮腺炎,疔疮肿毒。生石膏石膏是单斜晶系矿物,主要化学成分是硫酸钙(CASO4)的水合物。生石膏既天然二水石膏(CASO42H2O)。性味辛、甘,微寒。归肺、胃经。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的功效。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褥金疮。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结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做浴汤。治伤寒头疼如裂。和葱煎茶,去头疼。治天行狂热,头风旋。

26、,下乳,揩齿益齿。除胃热肺热,散阴邪,缓脾益气。止阳明经头疼,发热恶寒,日哺潮热,大渴引饮,中暑潮热,牙疼。0035青黛性味咸,寒。归经归肝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主治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0036羚羊角基原为牛科羚羊属动物赛加羚羊的角。成分赛加羚羊角含角蛋白,磷酸钙,不溶性无机盐,赖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等。性味咸,寒。归肝、心经。功效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清血解毒。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筋脉拘挛;肝阳头痛眩晕,肝火目赤肿痛以及血热出血,温病发斑,痈肿疮毒。琥珀性味甘,平。归经心、肝、小肠、膀胱、肺、脾经。功效镇。

27、静,利尿,活血。主治用于惊风,癫痫,心悸,失眠,小便不利,尿痛,尿血,闭经。0037荷叶性味凉、苦、辛,微涩。归经归心、肝、脾经。功效消暑利湿,健脾升阳,散瘀止血。主治暑热烦渴,头痛眩晕,水肿,食少腹胀,泻痢,白带,脱肛,吐血,衄血,咯血,便说明书CN104173645A5/9页8血,崩漏,产后恶露不净,损伤瘀血。0038代赭石基原为氧化物类刚玉族矿物赤铁矿矿石。成分主要含有三氧化二铁,其中铁70,氧30,并含有硅、铝、钛、镁、锰、钙、铅、砷等杂质。性味苦、甘,微寒。归经归肝、胃、心经。功效潜阳,镇逆,止血。主治头痛,眩晕,心悸,癫狂,惊痫,呕吐,噫气,呃逆,噎膈,咳喘,吐血,鼻衄,崩漏,便血。

28、,尿血。0039本发明提供的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不仅组方科学,而且各种剂型的制备方法简单,所得产品安全无毒副作用。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1、本发明疗程短、疗效好、治愈率高;2、本组方以通窍安神为主要功效治疗神经性头痛,具有标本兼治的功效;3、本组方是完全基于对神经性头痛发病机理的了解,并参考中医药原则配制而成。具体实施方式0040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0041实施例1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赤芍12G,地龙6G,党参20G,罗布麻5G,白术18G,夏枯草5G,泽泻10G,龙骨25G,制桃仁5G,羌活6G,白。

29、芷6G,野菊6G,钩藤5G,炒枣仁12G,益母草25G,泽兰10G,细辛2G,响铃草3G,生石膏18G,青黛12G(研冲),羚羊角6G,柴胡10G,半夏10G,琥珀3G(研冲),荷叶12G,代赭石8G。0042上述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汤剂的制备方法是(1)将琥珀和青黛去杂,粉碎过90目筛,得细粉,备用;(2)将柴胡、野菊和羌活用药材重量6倍的无水乙醇浸渍,浸渍15小时后,70下加热回流2个小时,过滤收取滤液,重复操作两次,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浓度113(50)的清膏,备用;(3)将羚羊角去杂,粉碎成粗颗粒,放入砂锅,加入其重量5倍的温水,密闭煎煮,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2小时,过滤,收。

30、集滤液,备用;(4)将龙骨、生石膏和代赭石打碎,用纱布包紧,放入非铁质容器内,加所有药材总重4倍的凉开水浸渍2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30分钟,然后加入赤芍、地龙、党参、罗布麻、白术、夏枯草、泽泻、制桃仁、白芷、炒枣仁、益母草、泽兰、细辛、响铃草、半夏和荷叶,继续煎煮30分钟,关火前15分钟加入钩藤,过滤得上清液,余渣兑水煎煮第二次,过滤,合并两次上清液,备用;(5)将上述步骤(1)(4)所得细粉、清膏、滤液和上清液混合均匀,灭菌分装,即得药物汤剂。0043本发明汤剂的服用方法汤剂为5天一个疗程,每天服用2次(温热),每次150M1200M1。0044典型病例XXX,男,50岁。患者自述,近十。

31、来天,常犯头痛病,开始发作时,头痛急烈,稍后平和,但要持续1小时左右,每天如此,发作时间夜间为多。诊查,无其它异样症状,体温稍偏高。初步诊断为神经性头痛。0045服用本实施例所得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汤剂,每天2次(温热),每次200ML,5天一个疗程。服用3天后,头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继续服用2天,患者痊愈,半年内未见复发。说明书CN104173645A6/9页90046实施例2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赤芍22G,地龙9G,党参40G,罗布麻12G,白术32G,夏枯草12G,泽泻18G,龙骨35G,制桃仁15G,羌活12G,白芷16G,野菊15G,钩藤15G,炒枣仁。

32、22G,益母草35G,泽兰20G,细辛6G,响铃草9G,生石膏28G,青黛28G(研冲),羚羊角12G,柴胡25G,半夏14G,琥珀5G(研冲),荷叶20G,代赭石18G。0047上述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散剂的制备方法是(1)将琥珀、青黛、羚羊角和细辛去杂,粉碎过110目筛,得细粉,备用;(2)将柴胡、野菊和羌活用药材重量8倍的无水乙醇浸渍,浸渍15小时后,70下加热回流2个小时,过滤收取滤液,重复操作两次,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浓度115(50)的清膏,备用;(3)将龙骨、生石膏和代赭石打碎,用纱布包紧,放入非铁质容器内,加所有药材总重6倍的凉开水浸渍3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30。

33、分钟,然后加入赤芍、地龙、党参、罗布麻、白术、夏枯草、泽泻、制桃仁、白芷、炒枣仁、益母草、泽兰、响铃草、半夏和荷叶,继续煎煮40分钟,关火前15分钟加入钩藤,过滤得上清液,余渣兑水煎煮第二次,过滤,合并两次上清液,备用;(4)将步骤(2)和(3)所得清膏和上清液混合均匀,然后真空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药粉,备用;(5)将步骤(1)和(4)所得细粉和药粉混匀,得混合药粉,按照23G/袋(优选25G/袋)计量,按照散剂的加工制备方法加工成散状剂型。0048散剂采用每天两次,每次12袋,用温开水冲服,5天一个疗程。0049典型病例XXX,女,43岁,患病3年。常年不定时头痛,发作时,带有恶心、全。

34、身无力、失眠,严重时无法入睡;经医院检查结果是脑神经疼,属于由脑神经受损引发的神经性头痛,因休息不适等引起。曾针灸多次,但总是复发。0050服用本实施例所得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散剂,每天两次,每次2袋,用温开水冲服,5天一个疗程。服用4天后,患者头痛减轻,发作时产生的不是症状也有改善,睡眠改善,继续服用4天,患者头痛消失,睡眠正常,三个月内未见复发。0051实施例3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赤芍14G,地龙7G,党参25G,罗布麻6G,白术20G,夏枯草7G,泽泻12G,龙骨27G,制桃仁8G,羌活8G,白芷8G,野菊8G,钩藤8G,炒枣仁15G,益母草28G,泽兰12。

35、G,细辛3G,响铃草4G,生石膏20G,青黛16G(研冲),羚羊角7G,柴胡15G,半夏11G,琥珀35G(研冲),荷叶14G,代赭石10G。0052上述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丸剂的制备方法是(1)将琥珀、青黛、羚羊角和细辛去杂,粉碎过100目筛,得细粉,备用;(2)将柴胡、野菊和羌活用药材重量7倍的无水乙醇浸渍,浸渍15小时后,70下加热回流2个小时,过滤收取滤液,重复操作两次,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浓度114(50)的清膏,备用;(3)将龙骨、生石膏和代赭石打碎,用纱布包紧,放入非铁质容器内,加所有药材总重5倍的凉开水浸渍25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30分钟,然后加入赤芍、地龙、党。

36、参、罗布麻、白术、夏枯草、泽泻、制桃仁、白芷、炒枣仁、益母草、泽兰、响铃草、半夏和荷叶,继续煎煮35分钟,关火前15分钟加入钩藤,过滤得上清液,余渣兑水煎煮第二次,过滤,合并两次上说明书CN104173645A7/9页10清液,备用;(4)将步骤(2)和(3)所得清膏和上清液混合均匀,然后真空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药粉,备用;(5)将步骤(1)和(4)所得细粉和药粉混匀,得混合药粉,按照009G/颗计量,按照丸剂的加工制备方法加工成丸状剂型。0053丸剂采用每天三次,每次35颗,用温开水冲服,5天一个疗程。0054典型病例XXX,男,21岁。反复发作性头痛2年,近半年来发作频繁,平均每周发。

37、作45次,每次发作2小时左右,发作时头痛剧烈,主要为右侧颞部,严重时伴恶心呕吐,长期服用止痛药。发病原因是由于高考时过于紧张,压力太大造成的,除头痛外病人还有情绪抑郁,一上课就头痛,身体各项检查都正常,医院最终诊断为神经性头痛。0055服用本实施例所得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丸剂,每天三次,每次5颗,温开水冲服,5天一个疗程。服用一个疗程后,患者头痛减轻,发作次数也减少为每周2次左右,发作时间也大大缩短。发作时伴随的不适症状减缓,继续服用本品一个疗程,头痛完全消失,无不适症状,患者痊愈,半年后未见复发。0056实施例4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赤芍20G,地龙8G,党参35。

38、G,罗布麻11G,白术30G,夏枯草10G,泽泻16G,龙骨33G,制桃仁12G,羌活10G,白芷14G,野菊13G,钩藤12G,炒枣仁19G,益母草32G,泽兰18G,细辛5G,响铃草8G,生石膏26G,青黛24G(研冲),羚羊角11G,柴胡20G,半夏13G,琥珀45G(研冲),荷叶18G,代赭石16G。0057上述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膏剂的制备方法是(1)将琥珀、青黛、羚羊角和细辛去杂,粉碎过100目筛,得细粉,备用;(2)将柴胡、野菊和羌活用药材重量7倍的无水乙醇浸渍,浸渍15小时后,70下加热回流2个小时,过滤收取滤液,重复操作两次,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浓度114(50)。

39、的清膏,备用;(3)将龙骨、生石膏和代赭石打碎,用纱布包紧,放入非铁质容器内,加所有药材总重5倍的凉开水浸渍25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30分钟,然后加入赤芍、地龙、党参、罗布麻、白术、夏枯草、泽泻、制桃仁、白芷、炒枣仁、益母草、泽兰、响铃草、半夏和荷叶,继续煎煮35分钟,关火前15分钟加入钩藤,过滤得上清液,余渣兑水煎煮第二次,过滤,合并两次上清液,备用;(4)将步骤(2)和(3)所得清膏和上清液混合均匀,然后真空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药粉,备用;(5)将步骤(1)和(4)所得细粉和药粉混匀,得混合药粉,以黄酒调制成糊,摊于小敷贴上,直径约2CM,外敷以薄膜,密封包装。0058膏剂采用选。

40、头部穴位,每天选2个穴位,每次敷79小时,第一周,每天一次,后期一周三次。0059典型病例XXX,女,30岁,头痛5年,为前额部及双颞部痛,呈持续性,有时为搏动性,伴心烦、心慌、失眠、多梦,肩背部痛,整日昏昏沉沉,经常反复发作。医院CT检查正常,治疗数年未见效。诊断神经性头痛。0060敷用实施例所得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膏剂,选头部太阳、头维、风池、百会等说明书CN104173645A108/9页11穴位,每天选2个穴位,每次敷79小时,第一周,每天一次,后期一周三次。使用一周后,头痛基本消失,其他不适症状也减缓,精神状态恢复正常,继续使用1个疗程,以巩固疗效,头痛完全消失,睡眠质量提高,精神。

41、状态良好。0061实施例5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赤芍17G,地龙75G,党参30G,罗布麻85G,白术25G,夏枯草85G,泽泻14G,龙骨30G,制桃仁10G,羌活9G,白芷11G,野菊105G,钩藤10G,炒枣仁17G,益母草30G,泽兰15G,细辛4G,响铃草6G,生石膏23G,青黛20G(研冲),羚羊角9G,柴胡175G,半夏12G,琥珀4G(研冲),荷叶16G,代赭石13G。0062上述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丸剂的制备方法是(1)将琥珀、青黛、羚羊角和细辛去杂,粉碎过100目筛,得细粉,备用;(2)将柴胡、野菊和羌活用药材重量7倍的无水乙醇浸渍,浸渍15小时。

42、后,70下加热回流2个小时,过滤收取滤液,重复操作两次,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浓度114(50)的清膏,备用;(3)将龙骨、生石膏和代赭石打碎,用纱布包紧,放入非铁质容器内,加所有药材总重5倍的凉开水浸渍25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30分钟,然后加入赤芍、地龙、党参、罗布麻、白术、夏枯草、泽泻、制桃仁、白芷、炒枣仁、益母草、泽兰、响铃草、半夏和荷叶,继续煎煮35分钟,关火前15分钟加入钩藤,过滤得上清液,余渣兑水煎煮第二次,过滤,合并两次上清液,备用;(4)将步骤(2)和(3)所得清膏和上清液混合均匀,然后真空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药粉,备用;(5)将步骤(1)和(4)所得细粉和药。

43、粉混匀,得混合药粉,按照009G/颗计量,按照丸剂的加工制备方法加工成丸状剂型。0063丸剂采用每天三次,每次35颗,用温开水冲服,5天一个疗程。0064试验例1实施例5所得神经性头痛通窍安神药物丸剂的临床应用2010年12月2012年6月,在3所医院筛选2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组情况如下表1随机分组情况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神经性头痛症状全部消失;好转神经性头痛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用药1个疗程后,神经性头痛症状毫无消失。0065表2两组精神性头痛患者治疗情况说明书CN104173645A119/9页12由结果可知,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治愈148例(804),好转33例(174),无效4例(2。

44、2),总有效率978。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80。实验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0066治疗7天后患者症状及其精神变化如表3所示。0067表3治疗7天后患者症状及其精神变化本发明使用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为原料,并通过临床试验反复验证配制而成的,符合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本发明以通窍安神为主要功效,可加工成多种剂型,方便服用,还可作为中药穴位敷贴,促进血液循环,使药物通过体表吸收。能标本兼治,远期临床疗效好。方中赤芍清热凉血,通络止痛;罗布麻和龙骨镇惊安神;野菊、生石膏清热泻火;代赭石和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柴胡清利头目,退热镇痛。从表3可见,治疗7天,实验组99的患者痊愈,头痛消失,发作次数减少,精神状态良好,而对照组只有78的患者头痛发作减少,可见实验组所服用的实施例5中的产品对于神经性头痛的治疗效果好于其他常规药物。0068应当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发明所明确公开的或根据文件的书面描述毫无异议的得到的,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说明书CN104173645A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