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猪饲料发酵剂及其发酵技术 (一)一种新型的猪饲料发酵剂及发酵技术属于应用微生物和饲料科技领域。
(二)现有技术及其不足
饲料发酵技术在我国70年代初曾一度曾行。当时的中粬发酵饲料主要以发酵秸杆、草粉为主。但由于其发酵产品的消化吸收率不甚明显,故目前已基本不再使用此技术。
对我国农村养殖所用饲料现状的研究表明:多数饲料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碳水化合物,而牲畜对这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很低。近年来,国内外已有采用纤维分解菌(包括放线菌,霉菌的某些类群)发酵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饲料的技术。此技术对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提高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的利用率有一定作用,但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在全国未能广泛地推广使用。至于对碳水化合物进行发酵则未见任何报道。
(三)发明目的
本发明针对现有国内外饲料发酵技术中的某些不足,主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提高猪饲料的消化吸收率,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含量较高的粗饲料的消化吸收率。
2,增加饲料中的益生菌含量。有利于维持猪消化道的微生态平衡,从而提高饲料地消化吸收率和机体免疫力,防治猪消化道传染病。
3,改善猪饲料的适口性。
(四)本发明核心内容
1,一种新型的猪饲料发酵剂是由下面三个菌系组成的发酵菌种组合:
(1)采用从国外引进的用于食品或饲料的“EM-1”菌系(其中含光合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
(2)国内常用的益生菌系,包括:蜡样芽孢杆菌(好氧菌)和双岐杆菌(厌氧菌)共二株。
(3)酵母菌:扣囊拟内孢霉。
上述三组发酵菌种的比例为:(1)∶(2)∶(3)=8∶1.5∶0.5,此菌系组合比例是按正交实验结果得到的。
2,以上述发酵剂为菌种的猪饲料发酵技术:
(1)针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猪饲料部分地进行发酵:对价配合饲料,发酵其中的70%;对浓缩饲料与能量饲料的混合饲料,只发酵其中的能量饲料;对精饲料与粗饲料的混合饲料,发酵精饲料中的能量饲料及粗饲料。
(2)本发明的技术关键是发酵物的含水量。为达到最佳效果,采用本发酵剂发酵时,在发酵物料中只加30%左右的水。
(五)本发明具体实施步骤
1,本发酵剂制作
(1)进口“EM-1”菌系培养:
①培养流程:
市售二级菌种(液体)→三级菌种(液体扩大培养)→四级菌种(固体培养)→低温干燥(80℃以下)→粉碎。
②三级菌种制作:
以土豆(10%),麸皮(2-5%),水(85-88%)为培养基(液态),煮汁;煮汁后过滤;滤液高压灭菌;接种;静置培养。
③四级菌种制作
以豆粕粉(60%);鱼粉(10%);(玉米20%);(麸皮10%)为培养基;原料粉碎;按比例混合;润水;高压灭菌;接三级菌种;在无菌条件下培养;低温干燥;粉碎。
(2)国内益生菌系培养:
对好氧的蜡样芽孢杆菌和厌氧的双歧杆菌进行分别培养,发酵产物固化后按1∶1比例混合即得。
①培养流程:
斜面→二级菌种(液体培养)→三级菌种(固体培养)→低温干燥(80℃以下)→粉碎。
②各级菌种制作:
A,斜面(固体):
以蛋白胨(0.5%),琼脂(2%),牛肉膏(0.3%),酵母膏(0.3%),Nacl(0.5%),KH2PO4(0.3%),MgSO4(0.1%)为培养基,PH为7.2;原料高压灭菌;接种;培养。
B,二级菌种(液体):
培养基配方同斜面,只是不加琼脂,PH仍为7.2;装瓶;高压灭菌;接斜面菌种;静置培养。
C,三级菌种(固体):
以豆粕(20-25%),玉米(30-40%),麸皮(10-20%),大米(5-10%),绿豆蛋白粉(10-20%)为培养基;原料经粉碎后按比例混合;润水;高压灭菌;接二级菌种;在无菌条件下发酵;低温干燥;粉碎。
(3)酵母--扣囊拟内孢霉的培养
①培养流程:
斜面→二级菌种(固体培养)→三级菌种(固体扩大培养)→低温干燥→粉碎。
②各级菌种制作:
A,斜面:
以麦芽汁、琼脂为培养基,经高温灭菌后接种培养。
B,二级菌种(固体);
以玉米(40%),豆粕(20%),麸皮(10%),玉米蛋白粉(20%),棉籽饼(10%)为培养基;原料经粉碎后,按比例混合;润水;灭菌;接种;分装于具盖的搪瓷盘中。无菌条件下培养;低温(80℃以下)干燥;粉碎。
C,三级菌种(固体):
配方及操作工艺皆同二级菌种,不同的是发酵工具使用面积较大的发酵盘。
(4)菌种混合:
按“EM-1”菌系∶国内益生菌系∶酵母菌=8∶1.5∶0.5的比例将菌种混合均匀,即成为一种新型的猪饲料发酵剂。
2,以上述发酵剂为菌种的猪饲料发酵技术:
将要发酵的饲料,按30%左右的比例加入无菌水,同时接种,搅拌均匀,装入缸或水泥池或塑料编织袋均可。密封发酵24-48小时(时间视气温而定),待发酵物料积温达760℃时,中止发酵。将不发酵部分按比例混入发酵部分,用于喂饲,在两天内喂完。
针对三种不同的猪饲料,我们分别操作如下:
①对全价配合猪饲料:
只发酵其中70%。加30%水;接种量0.3%;发酵24-48小时。
②对浓缩饲料的加能量饲料的混合饲料:
只发酵其中的能量饲料。加水30%;接种量0.3%;发酵24-48小时。
③对精饲料加粗饲料的混合饲料:
只对粗饲料及精饲料中的能量饲料(如大米,玉米)发酵。对蛋白饲料成分(鱼粉,豆粕等)及微量元素及其它添加剂、矿物质等均不发酵。加水30%;接种量0.3%;发酵24-48小时。
(六)优点及主要技术指标:
1,使用本发酵剂发酵的猪用饲料具有以下优点:
①饲料消化吸收率可提高10-20%;
②在料肉比不变情况下,猪的长肉率提高10-20%;
③适口性好;
④猪的消化道传染病减少90%左右。
⑤用户经济效益提高15%左右;
⑥由于发酵时加水量较少,饲料不会成团,适用于机械化饲养。
2,使用本发酵剂发酵的猪用饲料的主要技术指标:
①外观及感官指标
(1)外观:颜色比原物料颜色稍深。
(2)气味:具有发酵物特殊气味,略带酒气味。
(3)滋味:略带甜酸味。
②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40亿/克干物料,
酵母总数≥2.0亿/克干物料。
(干物料系指饲料的发酵部分)。
参考文献:
1,[英]R.F.斯坦伯里、A,惠特克著:《发酵工艺学原理》周光邵,陈代杰译,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
2,潘林阳、关新富主编:《饲料学》,湖北科技出版社,1993。
3,李炳坦、赵书广、郭传甲主编:《养猪生产技术手册》,农业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