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打字与听力的语言学习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语言学习系统及其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听力与打字练习相结合的语言学习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交通运输十分通畅的今日,全世界几乎成为一个没有孤立角落的「村落」,此时此刻,各国、各色人种的交流日趋频繁,语言摇身一变成为现代人为符合世界潮流的自我提升工具之一,进而造就语言学习成为热门话题。
在语言学习中,听力训练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其中最常见的语言学习工具至今主要仍停留在借用磁带反复聆听的方式,专注在学习语言听、说的部分,学习者于听完一段或一章节后,再自己进行发音、声调揣摩,通过累积反复的练习,企图通过学习者单方面吸收,以求达到语言学习的成效,通常学习者会花大量时间重复揣摩教材语音的发声内容,但是学习者本身总是无法明确清楚自己的吸收状况是否良好,在求好心切地心态下,往往牺牲了语言学习的效率,有时候甚至容易发生类似「鹦鹉学说话」,仅专注于语调的揣摩,于词意方面却忽略其相对含义的理解,以至于导致语言学习上的盲点。
近来亦有通过所谓的「跟读系统」,在学习者反覆诵读教材所指定章节以及片段后,通过分析学习者的语调波形,对学习者提出修正的建议进而修正学习者的发音,从而达到语言学习听、说的效果,但是碍于语音技术的瓶颈,以至于在判断学习者跟读的语音与标准的语音是否吻合,直至目前为止还不能做出精确的对比;此外对于现有的打字,是通过打字输入者先在脑海里存留文字意象以及其顺序,通过打字动作将文字通过序列精确方式逐一呈现,亦即打字者必先在脑海内嵌入文字的意象以及序列,才可以精确通过打字表达出其要表达的内容,此大脑内的文字排序过程可为训练语言解析的较佳方法,然市面上却尚未出现结合打字的语言学习方法,因此,研发出一套通过打字有效帮助学习者以最短时间,测试自己的吸收并且有效修正自己语言听力的方法,是语言学习上发展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结合打字与听力的语言学习系统及其方法,主要的目的在于:通过打字以及而后的判断对比方式,于使用者聆听系统播放语言学习教材后,根据其输出作答的内容,输出数量化的对比结果以及双语文字样版内的文字序列,用以修正使者的听力,而且通过双语对照模式的结果输出,来加强学习者的关联性记忆,从而达到语言学习的最佳效果,此外,在学习者输入作答的过程中,系统亦根据使用者的输入作答程度,适时给予提示,从而降低作答的难度,提高学习者的兴趣。
所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结合打字与听力的语言学习系统,其通过语音信息数据库储存语音数据,再借用语音播放模块的播放,让使用者根据所聆听的语音数据进行输入作答的程序,其间亦通过动态判断与提示模块,当使用者未能输入作答时给予提示,最后,利用输入判断模块,针对使用者输入作答的部份进行对比,以至于输出一双语对照的对比结果。
另外,本发明所提供的结合打字与听力的语言学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首先播放语音信息供使用者聆听,接着使用者进行输入作答程序然后再针对使用者的输入内容执行动态判断与提示程序,最后执行对比程序并且输出对比结果,完成本发明所揭露的流程。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内容,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结合打字与听力的语言学习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结合打字与听力的语言学习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结合打字与听力的语言学习方法流程中的动态判断与提示部分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结合打字与听力的语言学习系统,11-语音信息数据库,
12-语音播放模块,13-动态判断与提示模块,14-输入判断模块,
15-信息监控模块,16-播放设定模块,17-使用者操作介面;
步骤100-播放一语音信息供使用者聆听,
步骤200-使用者进行一输入作答程序,
步骤300-针对学习者的输入内容执行一动态判断与提示程序,
步骤310-启动计时器,步骤320-停滞的时间是否在设定值范围内,
步骤330-计时器重新计时,步骤340-是否尚未完成作答程序,
步骤350-产生一提示信息,
步骤400-执行一对比程序并且输出一对比结果,
步骤500-是否结束训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打字与听力的语言学习系统及其方法。
以下将以一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可行性,请参阅图1,本发明所揭露的系统包含:
(1)语音信息数据库11,用以储存语音数据,其中每笔语音数据包含语音档案、双语文字样版以及一语音数据编号;语音档案为预先收录语言学习教材的真人发音档案,其中包含不同的训练题库,有单字训练题库、词组训练题库以及句型训练题库等,每个训练亦包含双语个别以及混合发音的格式;每个语音档案皆具有相对应其内容的双语文字样版,为文字文件格式,亦是经由预先制作,用以对比使用者输入作答的答案以及答题过程中提示的依据,例如若单字题库中有一语音档案表示为”This is a book”,其双语文字样版则具备”This is a book”以及”这是一本书”两句文字队列(queue);另外每笔语音数据都具有其相对应的语音数据编号。
(2)语音播放模块12,采取随机出题方式,利用随机产生器来产生随机号码,并以此随机号码作为在语音信息数据库11中撷取语音数据编号的依据,以利于随机播放的进行。
(3)动态提示模块13,当使用者延迟输入作答时,也就是当使用者在作答上遇到瓶颈时,系统会预先判断使用者停滞的时间是否超过特定值,也就是说当系统预先设定停滞时间值为3秒,当使用者在3秒内未作答时,也就是没有把相同于双语文字样版的文字内容,依序填入文字队列中,以致无法完成此文字队列的作答程序,此时系统会产生提示信息,根据与文字样版中的标准文字队列,在使用者输入作答的文字队列位置,显示或者以闪烁的方式,一个字母,或者是一个单字的提示信息,用以帮助使用者完成一输入作答程序,并且提高学习的兴趣。
(4)输入判断模块14,用以接受使用者的输入信息,并对使用者所输入作答的内容进行对比判断。使用者可以通过外围装置(如:键盘、鼠标、数字触碰面板)以文字的方式来进行输入的动作,当输入判断模块14接收到队列(queue)形式的作答内容时,其会依照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FIFO)的原则,将队列形式的资料与双语文字样版内的文字队列一一进行判断与对比,然后通过显示双语文字样版中双语格式的文字,以及针对使用者填入文字队列的作答答案,提出一个答题指针,通过答题时填入文队列的文字正确率计算,用以告知使用者其听到的与作答输出的认知差异;通过双语显示以利用使者者的关联性记忆加深学习的印象及效果,并且借用立即测试听力的方式,实时修正使用者聆听语言上的正确度,从而有效提高使用者在语言听觉辨识上的敏锐度。
(5)信息监控模块15,用以对使用者通过使用者操作接口17所执行的各操作(如:播放、暂停、停止、难度选择、系统设定、帮助...等等)进行监控动作,并同时产生对应的运作控制信息,经由其与模块之间的连接,进行信息传递与执行运作。
(6)播放设定模块16,用以提供听力打字训练时的各项设定,其中包含有对播放方面的设定(如:播放速度、训练题库的类型、题库难度...),对动态判断提示设定及对输入作答方面的设定(如:停滞时间、作答提示与否...)。
接下来,请参考图2,为本发明所揭露的结合打字与听力的语言学习方法:系统首先播放语音信息供使用者聆听,步骤100,即采随机出题方式,利用随机产生器来产生随机号码作为撷取语音数据编号的依据,随后使用者进入输入作答程序,步骤200,使用者将所听到的语音信息转换成文字,借用打字输入系统之中,系统于打字输入作答的过程中,针对使用者的输入内容执行动态判断与提示程序(步骤300),判断使用者的作答停滞时间,用以根据此来产生提示信息,帮助使用者完成系统所提供的题目,此处在图3中将会有更详细的描述,待使用者的作答输入填满需要使用者作答的内容文字队列后,系统随即执行对比程序并且输出对比结果,步骤400,与双语文字样版中预设的文字序列进行对比,通过系统对比程序,最后输出对比结果,其中对比结果包含了,显示双语文字样版中双语格式的文字队列,以及针对使用者填入作答文字队列提出答题指针,其通过答题时填入文字队列的正确率计算,用来告知使用者所听到的与作答输出的差异,系统在对比结果输出之后,系统会询问使用者是否结束训练,步骤500,若否,则步骤回到播放语音信息供使用者聆听步骤100,进行下次的训练,若是,则结束此次的运作流程。
最后请参考图3,说明本发明所揭露的动态判断与提示程序:首先在使用者开始输入作答后,启动计时器,步骤3 10,然后系统将根据使用者在作答期间的延后输入时间,来判断其停滞的时间是否在设定值范围内,步骤320,从而评断是否给予提示信息,如果停滞的时间于设定值范围内(一般是三秒),则系统将在使用者输入字符后,计时器重新计时,步骤330,如果超过设定值范围,则系统会即刻判断使用者是否尚未完成作答程序,步骤340,若使用者因为已经完成作答的程序而未作出任何输入作答的动作,也就是填满需要使用者作答的内容文字队列后,系统随即停止动态判对与提示程序,进入最后的对比程序;若使用者尚未填满需要使用者作答的内容文字队列,则系统会根据双语文字样版内的文字队列,用以产生提示信息,步骤350,提供一字符用以提示使用者完成输入作答程序,随即重复判断使用者的停滞时间,依此程序完成动态判断与提示的程序,直到使用者完成此文字队列的作答程序。
本发明涉及的结合打字与听力的语言学习系统及其方法,其借用听力的吸收以及打字的输出,依此流程,在使用者的学习思维中加深其双语关联性的记忆,使其印象深刻,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态判断与提示的方式适时降低答题的难度,进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其成为非常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
虽然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是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故任何熟悉此项技术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