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顺畅通行的十字路口道路结构.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28575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72857.0

申请日:

2004.11.23

公开号:

CN1609339A

公开日:

2005.04.2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1C1/04

主分类号:

E01C1/04

申请人:

李凤岐;

发明人:

李凤岐

地址:

300101天津市南开区广开五马路桦林园3-1-4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德赛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江增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十字路口道路结构,设步行及非机动车地面通道和机动车地下通道,各路口设地下通道一入、出口及引道,一相对路口入、出口之间分别设直行通道,该通道分别设右行通道和连通左行路口、分别绕行相对路口通道入、出口的半环通道;另一相对路口的通道入口分别设连接相应主干通道的右行通道,各半环通道设使该入口经相应直行主干通道的左行通道。本结构使机动车与行人和非机动车分流的特点,地下通道配置方向指示牌就能使驶向各方向机动车顺行通过。本地下通道是最简洁设计,通道利用率较高且平衡;各通道为同“层”设置,可选择一至引道坡度,对于车辆安全行驶极为有利。本道路结构占用地表面积小,便于一般十字路口实施本方案,总造价较低。

权利要求书

1、  机动车顺畅通行的十字路口道路结构,由地下通道入、出口和引道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十字路口设有步行及非机动车通行的地面通道和机动车通行的地下通道,各路口均设有地下通道一入和一出口及其引道,其中一相对路口的地下通道入、出口之间分别设置直行主干地下通道,各直行主干地下通道还分别设置连通其右行路口地下通道出口的右行之一地下通道和连通其左行路口地下通道出口的、分别绕行相对路口地下通道入、出口的半环地下通道;另一相对路口的地下通道入口分别设置连接相应主干地下通道使之与其右行路口地下通道出口相连通的右行之二地下通道,各半环地下通道设置使该相对路口的地下通道入口经由相应直行主干地下通道连通其左行路口地下通道出口的左行地下通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另一相对路口各地下通道入口的右行之二地下通道分别设置直接连通相应半环地下通道使之直行的辅助地下通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地下通道交汇处设置行驶方向指示牌。

说明书

机动车顺畅通行的十字路口道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动车顺畅通行的十字路口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当今,我国大、中城市交通拥挤特别是十字路口停车等路的现象普遍存在,尽管采用了多层交叉换向的立交桥、顺行换向地环行换向岛或最基本的信号灯控制装置,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上述立交桥和环行换向岛换向设施分别具有如下特点,立交桥解决了停车等路问题,但路程长占地面积大、结构较复杂造价高,并且不适宜在较繁华的市区普遍应用;环行换向岛虽然也解决了停车等路问题,但同样也存在占地面积大和不适宜在较繁华的市区普遍应用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存在当车流量较大时缺乏安全感的缺陷。
有关资料关于地下通道的报道都集中在专用车道,例如地下停车场与公路的连接等方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立交桥和环行换向岛存在的上述问题,而公开一种占地面积较小、造价相对较低和安全感较强的机动车顺畅通行的十字路口道路结构。
本发明为克服立交桥和环行换向岛存在的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十字路口设有步行及非机动车通行的地面通道和机动车通行的地下通道,各路口均设有地下通道一入和一出口及其引道,其中一相对路口的地下通道入、出口之间分别设置直行主干地下通道,各直行主干地下通道还分别设置连通其右行路口地下通道出口的右行之一地下通道和连通其左行路口地下通道出口的、分别绕行相对路口地下通道入、出口的半环地下通道;另一相对路口的地下通道入口分别设置连接相应主干地下通道使之与其右行路口地下通道出口相连通的右行之二地下通道,各半环地下通道设置使该相对路口的地下通道入口经由相应直行主干地下通道连通其左行路口地下通道出口的左行地下通道。
本发明还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另一相对路口各地下通道入口的右行之二地下通道分别设置直接连通相应半环地下通道使之直行的辅助地下通道。
所述的各地下通道交汇处设置行驶方向指示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优点是:本道路结构使十字路口的机动车全部走行于地下通道,机动车与行人和非机动车分流,不仅消除了塞车的主要问题之一,也保障了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十字路口的安全性。本道路结构的地下通道能使驶向各方向的机动车顺行畅通,只需配置行驶方向指示牌,就能保证机动车快速安全通过十字路口。本道路结构的地下通道是最简洁设计方案,地下通道的各通道利用率较高且大致平衡;各通道为同“层”设置,可选择统一的引道坡度,对于机动车安全行驶极为有利。本道路结构克服了立交桥和环行换向岛占用地表面积大的主要不足,便于一般十字交叉路口实施本方案。本道路结构总长度短、引道面积小,总造价较低。
附图说明
附图1  十字路口道路结构实施例1剖面示意图。
附图2  十字路口道路结构实施例2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1直行主干地下通道,2右行之一地下通道,3半环地下通道,4右行之二地下通道,5左行地下通道,6辅助地下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说明本发明。
各附图的十字路口由A、B、C、D路口组成,按常规各路口的右侧为上行线、左侧为下行线,各上行线设地下通道的一入口及其引道,下行线设地下通道的一出口及其引道,各路口的入、出口以带箭头的圆圈及圆圈中字母表示,地下通道由双细线及走向箭头表示。
如图1所示实施例1,十字路口设有步行及非机动车通行的地面通道和机动车通行的地下通道,各路口均设有地下通道一入口和一出口及其引道,其中相对的A路口和C路口各地下通道入、出口之间分别设置直行主干地下通道1,各直行主干地下通道1还分别设置连通其右行路口即D路口和B路口地下通道出口的右行之一地下通道2。还设置分别连通其左行路口即B路口和D路口地下通道出口的、分别绕行相对路口地下通道入、出口的半环地下通道3。
另一相对路口B路口和D路口的地下通道入口分别设置连接相应主干地下通道1使之与其右行路口即A路口和C路口地下通道出口相连通的右行之二地下通道4。各半环地下通道3分别设置使B路口和D路口的地下通道入口经由相应直行主干地下通道1连通其左行路口即A路口和C路口地下通道出口的左行地下通道5。
下面以图1实施例的A路口和B路口说明机动车走行路线。
A路口直行,从A入口进入主干地下通道1,从C路口的C出口驶出。
A路口右行,从A入口进入直行主干地下通道1后经由右行之一地下通道2,从D路口的D出口驶出。
A路口左行,从A入口进入直行主干地下通道1后经由半环地下通道3,再从B路口的B出口驶出。
B路口直行,从B入口右行之二地下通道4进入直行主干地下通道1,经由半环地下通道3从D路口的D出口驶出。
B路口右行,从B入口右行之二地下通道4进入主干地下通道1,从A路口的A出口驶出。
B路口左行,从B入口右行之二地下通道4进入直行主干地下通道1,经由半环地下通道3从左行地下通道5进入另一主干地下通道1,从C路口的C出口驶出。
本实施例1各地下通道交汇处设置行驶方向指示牌(未视出)。
如图2所示实施例2是图1实施例1的一种改进,相对路口B路口、D路口的各地下通道入口的右行之二地下通道分别设置直接连通相应各半环地下通道3使之直行的辅助地下通道6。
下面以图2实施例2的A路口和B路口说明机动车走行路线。
A路口直行,从A入口进入主干地下通道1,从C路口的C出口驶出。
A路口右行,从A入口进入直行主干地下通道1后经由右行之一地下通道2,从D路口的D出口驶出。
A路口左行,从A入口进入直行主干地下通道1后经由半环地下通道3,再从B路口的B出口驶出。
以上A路口机动车的直行、右行、左行走行路线与实施例1相同。
B路口直行,从B入口经由部分右行之二地下通道4进入辅助地下通道6,再经由半环地下通道3从D路口的D出口驶出。
B路口右行,从B入口经由右行之二地下通道4进入主干地下通道1,从A路口的A出口驶出。
B路口左行,从B入口经由部分右行之二地下通道4进入辅助地下通道6,再经由半环地下通道3、左行地下通道5进入另一主干地下通道1,从C路口的C出口驶出。
本实施例2各地下通道交汇处设置行驶方向指示牌(未视出)。

机动车顺畅通行的十字路口道路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机动车顺畅通行的十字路口道路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机动车顺畅通行的十字路口道路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动车顺畅通行的十字路口道路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动车顺畅通行的十字路口道路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十字路口道路结构,设步行及非机动车地面通道和机动车地下通道,各路口设地下通道一入、出口及引道,一相对路口入、出口之间分别设直行通道,该通道分别设右行通道和连通左行路口、分别绕行相对路口通道入、出口的半环通道;另一相对路口的通道入口分别设连接相应主干通道的右行通道,各半环通道设使该入口经相应直行主干通道的左行通道。本结构使机动车与行人和非机动车分流的特点,地下通道配置方向指示牌就能使驶向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