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百叶窗的三重隔热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热窗,特别是一种内置用于防止落灰或污染的百叶窗的三重隔热窗。
背景技术
通常的隔热窗是将两块玻璃板以设定间隔固定于窗框上,并在玻璃板之间填充氮形成空气层,从而提高其隔热性能,并对外来变化起到缓冲作用,或者是在固定于墙体的窗框内部具备左、右开合的一对以上的内部窗户,而在窗框外部安装左、右开合的一对以上的外部窗户来构成,就是在这内、外窗户之间形成空气层,提高隔热性能。
并且,窗的前面或后面,为防止透视和遮光,另外安装窗帘、百叶窗等可遮挡物。但近年来,考虑到外观上的美感和方便性等,以上各种遮光手段与电动装置结合,进行自动控制。并且,将电动百叶窗安装于双层玻璃窗之间的内部空间里,对百叶窗可进行自动控制。
如上所述,在以往的双层玻璃窗之间填充氮,再内置百叶窗,最后以密封材料收尾,如此结构通常会由于外界温度的变化使双层玻璃窗之间的空气层发生热胀冷缩现象,因此玻璃也容易发生变形。双层玻璃窗之间的间隔越大空气层越厚,空气层越厚玻璃的变形几率越大,于是玻璃和密封材料之间出现缝隙,存在隔热效果降低现象。为防止以上问题的出现,从玻璃的允许变形几率上考虑,只能对内置百叶窗的双层玻璃窗之间的空间宽度进行限制。
但是,如果对双层玻璃窗之间的空间宽度进行限制,百叶窗的宽度自然也会受限制,因此,百叶窗升降时出现瑕疵的可能性就很高。以往内置百叶窗出现瑕疵时,为修理已密封的窗内百叶窗,要拆卸内置百叶窗的窗户,对其进行补修,这就存在浪费过多修理费用的问题。
然而,如果将百叶窗置于不填充氮、并没有密封的双层玻璃窗之间,这样对双层玻璃窗之间的空间宽度虽然不会存在限制问题,可是百叶窗两侧各个玻璃窗对外来温度或压力变化无法起到正常的缓冲作用,而且,双层玻璃窗应有的最大特点——隔热、隔音、防水等功能的形成就很难期待。
更何况,窗框或窗扇都以传热快的铝材为主,所以,通过其材料建筑物外部的热将会传到内部,这时仅仅依靠内部形成空气层的双层玻璃窗,很难达到高效率的隔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案,其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内置适合防止落灰或污染的百叶窗的三重隔热窗,使窗玻璃之间的间隔不受任何限制,同时保证较强的隔热、隔音、防水性能,对外来温度或压力变化也可以充分起到缓冲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百叶窗的三重隔热窗,它包括安装在外墙前面的双层玻璃窗、与双层玻璃窗相连接的第一窗扇、内置百叶窗和用于控制内置百叶窗升降的升降装置、固定于第一窗扇上的隔热盒、内侧玻璃窗、第二窗扇以及与第一窗扇相连接的第三窗扇。所述双层玻璃窗以隔条来保持间隔并用密封材料密封;所述第一窗扇上在与双层玻璃窗相接处具有沿第一窗扇的长度方向形成的窗膛,该窗膛中插入隔热密封垫;内置百叶窗、隔热盒设置于内侧玻璃窗与双层玻璃窗之间;所述第二窗扇与第一窗扇相连接,内侧玻璃窗安装在第二窗扇上并以固定密封垫设置于两者之间来固定,所述第二窗扇与第一窗扇相接处沿长度方向形成有窗膛,窗膛内插入隔热密封垫;第三窗扇包括内、外侧窗扇,通过隔热把连接内、外侧窗扇,所述第三窗扇与双层玻璃窗利用固定密封垫相贴紧,第三窗扇与窗框相接且在相接处沿第三窗扇的长度方向形成窗膛,该窗膛中插入隔热密封垫。
进一步地,所述窗框包括内侧窗扇和外侧窗扇,其内、外侧窗扇通过隔热把相连接,且所述窗框固定形成于建筑物墙体。
所述窗框与第三窗扇通过合页相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使内置百叶窗的窗玻璃之间间隔不受任何限制的同时,其隔热、隔音、防水等性能超强,对外来温度或压力变化可以充分起到缓冲作用,不仅如此,还可以增添外观上的美感,而且,适合防止百叶窗的落灰或污染。另外,因内置百叶窗的安装与分离方便,节减百叶窗管理和补修所需费用。并且,将固定窗玻璃的窗扇与外部隔断,防止建筑物外部的热通过窗扇传到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的内置百叶窗的三重隔热窗的正面图;
图2为显示图1中A-A′线的剖面图;
图3为图2中I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显示图1中B-B′线的剖面图;
图5为图4种M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按照本发明实施的内置百叶窗的三重隔热窗的打开状态侧剖面图;
其中:
10、双层玻璃窗;11、隔条;12、密封材料;
20、第一窗扇;21、窗膛;22、隔热密封垫;23、卡槽;
30、隔热盒;31、百叶窗;32、隔热盒盖;
40、内侧玻璃窗;
50、第二窗扇;51、窗膛;52、隔热密封垫;53、固定密封垫;54、塞缝材料;
60、第三窗扇;61、窗膛;62、隔热密封垫;63、固定密封垫;64、隔热把;70、窗框;71、隔热把;
80、合页;9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以上结构所组成的本发明的可行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图示,本发明基本上于固定在建筑物墙体的窗框70上,固定安装可开合的隔热窗,首先,固定于建筑物墙体的上述窗框70的内、外侧窗扇,由隔热性强的树脂或聚酰胺材质的隔热把71来连接,以此减少金属材质窗扇的传热率,将热损失控制到最小化。为坚固的结合可以利用贯通窗框70的内、外侧窗扇和隔热把71的拼接(没有图示)等结合方法。
并且,双层玻璃窗10是以隔条11来保持玻璃间的间隔,用密封材料12密封,安装在外墙前面。通常上述双层玻璃窗10内部由氮充填气包括在内的传热率极小的空气层来形成,其隔热效果与隔音效果超强。但是,如果双层玻璃窗10之间的间隔超过了实验和使用经验为基础的限制宽度,由于外来温度变化使双层玻璃窗10之间的空气层产生热胀冷缩,导致超过允许变形率的现象,从而造成玻璃变形,或者玻璃和密封材料12之间出现缝隙,这难免会导致隔热效果降低,因此要非常注意这些问题。
并且,第一窗扇20固定结合于第三窗扇60的同时,为隔断外部空气、雨水以及噪音等,其与双层玻璃窗10相接处,将隔热密封垫22插入于长度方向形成的窗膛21中。在这里,第一窗扇20和第三窗扇60之间,最好形成相互结合的卡槽23,不使用其他结合方法将其结合,但在窗扇相互接合处,为了密封性和隔热性的最大化,窗扇的卡槽23相互紧密接合,以防出现缝隙。
上述第一窗扇20有部分形成内置百叶窗31的窗框,由隔热盒盖32根据拼接(常用结合方法,没有图示)等结合方法固定结合,而内置百叶窗31的升降装置(常用装置,没有图示)内置于隔热盒30,隔热盒30与隔热盒盖32采用插入式结合方法,也可以是由隔热盒30直接固定结合于第一窗扇20。在这里内置百叶窗31的升降控制方法,可利用电动机,或者利用其它自动方式,也可以利用手动方式等,在应用时按照实际情况做选择。
进一步讲,与内置于隔热盒30的升降装置(没有图示)相连接的百叶窗31,位于前、后面窗玻璃的中间,不但从外观上增添美感,还可以防止由于百叶窗31露出于外部而带来落灰污染的现象。
而且,与上述第一窗扇20相接处于长度方向形成的窗膛51中插入隔热密封垫52的第二窗扇50上,以固定密封垫53将上述内侧玻璃窗40固定。上述第一窗扇20和第二窗扇50根据拼接(没有图示)等结合方法将固定结合。
这时,将内侧玻璃窗40插入第二窗扇50后,为充填内侧玻璃窗40和第二窗扇50之间的空间,最好用塞缝材料54来收尾,以此提高隔热窗的密封性和防水性。
以往的双层窗或内置百叶窗的窗户,经过氮充填等复杂的工序由工厂制作后,到现场只是做简单的安装,因此,现场状况如果出现一点变化,就很难找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但是本发明的内侧玻璃窗40可在现场组装并安装,所以根据现场状况可进行设计变更。
本发明将另行安装内侧玻璃窗40和双层玻璃窗10,因此对百叶窗31内置时的窗玻璃之间的间隔,不会受任何限制,只根据双层玻璃窗10,对外来温度或压力变化,可达到充分的缓冲效果。
并且,百叶窗31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瑕疵,可以解除拼接(没有图示)等结合方法,分离第一窗扇20和第二窗扇50的结合,仅通过如此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将百叶窗31露出于外部,因此投入到百叶窗31事后管理的费用和人力从此可以大大减少。
将第三窗扇60为防止出现缝隙而与第一窗扇20的卡槽23紧密结合,第三窗扇60利用固定密封垫63紧贴于双层玻璃窗10。为隔断外部空气、雨水以及噪音等,在窗框70和第三窗扇60相接处,将隔热密封垫62插入于长度方向形成的窗膛61中。
上述第三窗扇60同样也利用隔热性强的树脂或聚酰胺材质的隔热把64将其内、外侧窗扇相连接,降低了传热快的金属材窗扇的传热率,将热损失控制到最小化。为坚固的结合,根据需要可以利用贯通第三窗扇60的内、外侧窗扇和隔热把64的拼接(没有图示)等结合方法。
于是,如图6所图示,上述窗框70与第三窗扇60如果部分利用合页80相连接,使双层玻璃窗10、第一窗扇20、隔热盒30、内侧玻璃窗40、第二窗扇50、第三窗扇60形成为一体,通过合页80可以实现推拉式开合。在第三窗扇60上增加安装带锁把手90,可以锁住窗户,需要打开把手90才能开窗户,防止从外部将窗户打开。
并且,上述窗扇最好采用耐火性强并在发生火灾时不排有害气体的铝制材料。
以上对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进行图示和说明,但,本发明不仅仅限定于以上实施例。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只要掌握通常知识,就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性要旨范围内,进行多种多样的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