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车躺椅车厢客室的设计布置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02842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59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8107834.4

申请日:

1988.11.10

公开号:

CN1035086A

公开日:

1989.08.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61D1/04; B61D33/00

主分类号:

B61D1/04; B61D33/00

申请人:

熊绍裕

发明人:

熊绍裕

地址:

贵州省贵阳市北郊阳关酒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铁路客车躺椅车厢客室的设计布置方法属铁路车辆设计制造专业。本方法的主要特征在于沿车厢中央纵轴线设中隔板(2)。将客室分为左右两个宽度相同的部份,每部份各有一条通道(1),然后在通道两边布置躺椅(3)或座椅(5),躺椅的长边与车厢纵轴线平行,其一侧长边固定于中隔板(2)或车厢侧墙(7)上,另一侧向通道敞开,竖直方向上,多层躺椅重叠布置。

权利要求书

1: 铁路客车躺椅车厢客室的设计布置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 在客室内沿车厢的中央纵轴线设置中隔板(2),其上下两端分别 固定在车厢的顶板(10)和地板(13)上。此中隔板将车厢分成左右 两个宽度大致相等的部份,每个部份的宽度的中部设有一条通道 (1),因此整个客室共有左右两条通道,在接近客室的前后两端 处,两条通道合并成一条,然后通向通过台
2: 铁路客车躺椅车厢客室的设计布置方法,其主要特征还 在于:躺椅(3)的长边与车厢纵轴线平行,其一侧长边固定于中隔 板(2)或车厢的侧墙(7)上;另一侧长边是自由边,向通道(1)敞 开,供旅客躺入或钻出。垂直方向上,多个躺椅(3)重迭布置, 用头端板(21)、脚端板(17)以及单元隔板(4)等连接起来,成为一 个单元。整个单元形成一种类蜂窝状构造,从而增强了车厢纵横 方向的刚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2,可以设计布置成下列各种不同型式 的躺椅车厢: (甲)斜躺椅与座椅混合型。其特征在于:中隔板(2)两侧布 置两列多层斜躺椅(3),斜躺椅的躺椅板作成适合旅客仰面斜躺 时身体从上身到下肢的弯曲形状,旅客斜躺时,脚可以放在脚端 板(17)上,也可以搁在搁脚板(16)上。靠车厢左右两面的侧墙(7) 布置两列单人座椅(5)。 (乙)平躺椅与座椅混合型。其特征在于:中隔板(2)两侧布置 两列多层平躺椅(3),躺椅板是平直的。旅客仰面平躺时,双脚 可伸直平放在躺椅板上,也可利用搁脚板(16)将脚搁高。靠车厢 左右两面的侧墙(7)布置两列单人座椅(5)。 (丙)全躺椅型。其特征在于:除中隔板两侧布置两列多层躺 椅(中列)外,在车厢左右两面的侧墙处也布置两列多层躺椅(边 列)。由于边列躺椅上的旅客紧靠车窗躺卧,为避免旅客掉出车 外,因此全躺椅型的另一特征在于:客室的车窗是固定窗(23)。 由于是定窗,为解决客室内通风问题,因此全躺椅型的又一特征 在于:除了常规的通风器(26)外,在车厢顶板(10)上还要加设通 风防雨天窗(11)。
4: 根据权利要求3(丙),通风防雨天窗的特征在于:在车厢 板(10)上开天窗孔,用活动盖板(28)盖住,盖板内有两根横杆(2 9),它的两端穿出盖板侧壁而在两侧导板(30)的滑槽(31)内滑动, 从而使盖板可以向前方或后方升降开闭。天窗的前后两端设有防 雨帘(32),由套在横杆(29)上的手柄(33)操纵,有雨时将防雨帘 起,无雨时放下。如须要靠天窗补充采光,则可将盖板(28)的顶 面挖空,安上透光材料(34)。

说明书


铁路客车躺椅车厢客室的设计布置方法属于铁路车辆设计制 造专业。    

    铁路客车躺椅车厢客室的设计布置方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限界(GB146.1~ 146-2-83)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准轨铁路客车通用 技术条件(TB1531-84)所规定的条件作出的。 

    近年来我国铁路客运状况极度紧张,卧铺票更其难买,广大 旅客十分不满,铁路客运部门更是焦头烂额。为了解除旅客的疲 劳,长途旅客列车已经尽可能多地挂上硬卧车厢。可是卧铺车厢 挂多了,又会减少客运量,降低社会效益,政策不允许。而减少 卧铺车厢,多挂硬座车厢,可增加客运量,虽可增加收入,但长 途旅客疲惫不堪,也同样影响社会效益,这个矛盾日益突出,长 期得不到解决,以致各地票贩猖獗,成了社会问题。最近有关部 门虽研制了活动躺椅车厢,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致 铁路客运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铁路客车躺椅车厢就是针对这一情况作出的一种既能解除长 途旅客的疲劳,又能加大客运量,增加铁路客运部门的收入,还 可消灭票贩子,兼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铁路客车客室内新的 设计布置方法。

    铁路客车躺椅车厢客室的设计布置方法,其主要特点之一是 在客室内沿着车厢中央纵轴线设置中隔板,其上、下两端分别固 定在车厢的顶板和地板上。此中隔板将车厢分成左右两个宽度大 致相等的部份,每个部份的宽度中部设有一条通道,因此整个客 室共有左、右两条通道。在接近客室的前后两端处,左右两条通 道合并成一条,然后按YZ22型客车的布置一样,穿过列车员室、 厕所等辅助用房之间,通向通过台。

    主要特点之二是躺椅的长边与车厢纵轴线平行,其一侧长边 固定于中隔板或车厢侧墙上,以悬臂方式受力,另一侧长边向通 道敞开,供旅客躺入或钻出。中隔板左右两面的躺椅完全对称地 布置,以使受力平衡。垂直方向上,三个或四个躺椅重叠布置, 用头端板和脚端板、单元隔板等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单元。整个 单元构成一种类蜂窝状构造,从而增强了车厢纵横方向的刚度。

    次要特点之一是在脚端板处设有脚踏板和搁脚板,二者构成 了供旅客爬向高层躺椅席位的梯步。旅客躺下后,还可利用搁脚 板把脚搁高,以便躺得更舒服。

    次要特点之二是躺椅板可作成适合旅客斜躺时身体各部份形 状的曲线型式,也可作成平板式。在板下最吃力的部位,可用加 劲肋加强,加劲肋的根部固定在中隔板上或车厢侧墙上,以悬臂 梁方式受力。

    次要特点之三是在每个躺椅席位内,见逢插针地安排一个小 小的茶杯架或小件物品搁架,也以悬臂方式固定于中隔板或侧墙 上。

    从以上特点出发,可以设计布置成下列各种不同型式的躺椅 车厢:

    甲:斜躺椅与座椅混合型:

    中隔板两侧布置两列多层斜躺椅,靠两侧墙布置两列单人座 椅。这种布置法定员数最高,一般可比目前的硬座车厢定员数增 加10%。

    乙:平躺椅与座椅混合型:

    中隔板两侧布置两列多层平躺椅(简易卧铺),靠两侧墙布置 两列单人座椅,这种布置法定员数与原有硬座车厢定员数基本相 同。

    躺、座混合型的一个最大优点是:三两结伴的旅客,可以合 买一两张躺椅车票,其余的人买座席票,共坐一个车厢,大家轮 流体息,既不疲劳,又经济实惠。因此这种布置法,对自费旅游 的广大低收入群众来说,具有无比的吸引力。

    丙:全躺椅型:

    除中隔板两侧布置两列多层躺椅外,在两侧墙处也布置两列 多层躺椅。这种布置法定员数与原有硬座车厢定员数相等。

    由于有上述混合型与全躺椅型的不同布置法,引起行李架及 车窗等也要作不同的安排。在混合型,车窗仍像现在的YZ22型那 样作成活动车窗,行李架也布置在车窗上方的侧墙上,但可能要 作成上、下两层,因为定员增加了,超员也多了,行李就肯定多, 加之躺椅下面不能塞行李了,就势必要增加行李架的面积才行。

    而全躺椅型车厢就不同,每个躺椅席位的端部都附有自己的 行李架;而且由于车厢的侧墙上也固定着两列多层躺椅(连行李 架),旅客的身体是紧靠车窗躺卧的,为防止旅客掉出车外造成 伤亡事故,就只能做成固定窗,同时在侧墙的适当位置设紧急疏 散口和安全门以供紧急情况下疏散旅客。又由于是固定窗,热天 通风不良,就须在顶板上加设通风防雨天窗。

    通风防雨天窗是全躺椅型车厢的必要附件,它是在车厢顶板 上开天窗孔,用活动盖板盖住,盖板内有两根横杆,它的两端穿 出盖板侧壁而在两侧导板的滑槽内滑动,从而使盖板可以向前方 或后方升降开闭。天窗的前后设有防雨帘,由套在横杆上的手柄 操纵,有雨时将防雨帘撑起,无雨时防雨帘放下,如须要靠天窗 补充采光,则可将活动盖板的顶面挖空,安上透光材料。通风防 雨天窗与原有的通风器同时使用。

    铁路客车躺椅车厢客室的设计布置方法与现在国内使用的硬 座车、硬卧车相比,其显著的优点在于高密度地利用车厢内部空 间,从而达到加大客运量,增加客运收入的效果。以斜躺椅与座 椅混合型为例,定员数增加10%,又因车厢内有两条通道,超员 承受能力增加了85%,二者加起来,可使客运量增加30%,如果 假定躺椅票价定为硬卧票价的一半,那么全程票价就是:慢车票 价+硬卧票价/2+加快票价。再考虑客运量增加30%的因素,那么 同样一节车厢,其客票收入相当于硬座车在超员情况下的1.5倍, 经济效益是惊人的。如能实施,则目前因火车票价偏低引起的种 种矛盾,能大部份得以解决。

    至于社会效益就更明显了,躺椅车厢投入运行后,使广大旅 客能以较低廉的费用购买躺椅车票,免受旅途疲劳之苦,从而精 神饱满地投入工作或学习。更由于这个办法能彻底消灭票贩子, 净化了社会精神面貌,改善了治安。

    对附图的说明:

    附图1是躺椅与座椅混合型车厢客室内的布置平面图,其中 1是通道,2是中隔板,3是躺椅,4是单元隔板,5是座椅,6是茶 几,7是车厢侧墙,8是活动车窗。

    附图2是躺座混合型车厢客室的F-F剖面图和H-H剖视图, 其中1是通道,2是中隔板,3是躺椅,5是座椅,6是茶几,7是车 厢侧墙,8是活动车窗,9是行李架,10是顶板,11是通风防雨天 窗,12是车辆限界,13是地板。

    图3是从斜躺椅与座椅混合型车厢客室内的通道1向中隔板2 方向看的局部剖视图(G-G剖视),其中2是中隔板,3是躺椅,4 是单元隔板,10是顶板,13是地板,14是加劲肋,15是茶杯架, 16是搁脚板,17是脚端板,18是脚踏板,19是小件物品搁架,20 是中柱,21是头端板,22是下加劲肋。  

    图4是从平躺椅与座椅混合型车厢客室内的通道1向中隔板2 方向看的局部剖视图(G’-G’剖视),其中2是中隔板,3是躺椅, 4是单元隔板,10是顶板,13是地板,14是加劲肋,15是茶杯架, 16是搁脚板。

    图5是全躺椅型车厢客室内的平面布置图,其中1是通道,2 是中隔板,3是躺椅,4是单元隔板,7是车厢侧墙,9是行李架, 23是固定车窗,24是安全门,25是紧急疏散口。

    图6是全躺椅型车厢客室的两个横剖面图(A-A剖面和B-B剖 面),其中1是通道,2是中隔板,3是躺椅,7是车厢侧墙,9是行 李架,10是顶板,11是通风防雨天窗,12是车辆限界,13是地板, 19是小件物品搁架,23是固定车窗,26是目前铁路客车上用的常 规通风器,27是吸顶灯。

    图7是从全躺椅型车厢客室内的通道1向侧墙7方向看的局部 剖视图(C-C剖视),其中3是躺椅,4是单元隔板,9是行李架, 10是顶板,13是地板,14是加劲肋,15是茶杯架,16是搁脚板, 17是脚端板,12是脚踏板,19是小件物品搁架,21是头端板,22 是下加劲肋,23是固定车窗,25是紧急疏散口。

    图8是全躺椅型车厢客室内,在中隔板处地躺椅及行李架的 布置方法(D-D剖视)以及它的横断面图(E-E剖面),其中2是中 隔板,3是躺椅,4是单元隔板,9是行李架,10是顶板,13是地 板,14是加劲助,15是茶杯架,16是搁脚板,17是脚端板,18是 脚踏板,19是小件物品搁架,20是中柱,21是头端板,22是下加 劲肋。

    图9是通风防雨天窗的构造示意图,其中10是车厢顶板,28是 盖板,29是横杆,30是导板,31是滑槽,32是防雨帘,33是手柄, 34是透光材料。图中手柄33的实线图是表示当下雨时将防雨帘32 撑起时的位置;虚线图是表示当无雨时将防雨帘放下时的位置。

    申请人认为实现本发明的最好方式是,首先请专家审查论证; 申请人听取意见将本发明修改完善后立即由铁道部组织铁路车辆 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作出正式施工设计图,然后由铁道部指定的 车辆厂先造几台样车在长途线路试运行,取得售票、服务、管理 等方面的经验后,迅速大批制造,全国铺开使用。

    

铁路客车躺椅车厢客室的设计布置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铁路客车躺椅车厢客室的设计布置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铁路客车躺椅车厢客室的设计布置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客车躺椅车厢客室的设计布置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客车躺椅车厢客室的设计布置方法.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铁路客车躺椅车厢客室的设计布置方法属铁路车辆设计制造专业。本方法的主要特征在于沿车厢中央纵轴线设中隔板(2)。将客室分为左右两个宽度相同的部份,每部份各有一条通道(1),然后在通道两边布置躺椅(3)或座椅(5),躺椅的长边与车厢纵轴线平行,其一侧长边固定于中隔板(2)或车厢侧墙(7)上,另一侧向通道敞开,竖直方向上,多层躺椅重叠布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铁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