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蛸集约化越冬培育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28663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08835.0

申请日:

2015.04.28

公开号:

CN104756922A

公开日:

2015.07.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150428|||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中国海洋大学

发明人:

郑小东; 刘兆胜; 薄其康; 钱耀森; 李琪

地址:

266003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蛸集约化越冬培育方法,是将10-11月份采捕的长蛸放入培育池中,长蛸与微生物固定化蛸巢的数量比为1∶1.2;培育水温10-14℃、盐度28-32、pH7.8-8.3、光强300-500Lx;培育用水日交换量80-120%,每天投喂一次饵料。本发明制备的蛸巢作为良好的微生物菌群的固着材料,对菌群生长、繁育和水质净化起到重要作用;微生物菌群具有良好的耐低温特性,有效的分解水中有机物质,降低废水色度,减轻了环境毒害,提高长蛸成活率和健康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长蛸集约化越冬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将长蛸放入培育池中,长蛸与微生物固定化蛸巢的数量比为1:1.2;培育水温10-14℃、盐度28-32、pH7.8-8.3、光强300-500Lx;培育用水日交换量80-120%,每天投喂一次饵料。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饵料为菲律宾蛤仔或招潮蟹。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固定化的蛸巢是由微生物固定化的多孔硬质聚氨酯泡沫和PVC管套装制成;其制备方法如下:
将稻壳基活性炭纤维添加到基础液中搅拌制成工作液,然后将PVC管加入到工作液中,成形后陈化制成蛸巢;再将微生物菌群加蒸馏水制成菌液后加入聚乙烯醇制成冷菌悬液,并均匀的喷洒到上述蛸巢中,放置后用硼酸溶液交联完成制备。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液为聚醚、液体石蜡、三乙胺、二氯甲烷、辛酸亚锡的混合液,其体积比为30:1:2:2:1。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菌群包含有巨大芽孢杆菌、亚硝化单胞菌、嗜冷海杆菌、维氏硝化杆菌、荷氏科尔韦尔氏菌、季也蒙毕赤酵母。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巨大芽孢杆菌、亚硝化单胞菌、嗜冷海杆菌、维氏硝化杆菌、荷氏科尔韦尔氏菌、季也蒙毕赤酵母的数量比为2:2:1:1:1:3。

说明书

一种长蛸集约化越冬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头足类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蛸集约化越冬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长蛸(Octopus minor)隶属头足纲,八腕目,蛸科,蛸属,广泛分布于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日本群岛海域。长蛸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其生鲜品、干品及加工品消费市场广阔,受韩国和日本消费者的追捧。
4-6月和9-11月为长蛸捕获高峰期,水温下降时,长蛸具有迁移到深水区穴居习性,因此12月至次年4月长蛸市场空白,价格大幅攀升,如何将秋季采捕的长蛸进行集约化越冬养殖,成为企业家纷纷关注的热点问题。此外,目前长蛸繁育所用个体均来源于4-6月份海捕的野生群体,室内暂养期期出现个体大量死亡现象,有时死亡率高达85%以上,造成年度生产计划被迫延后或终止。据笔者多年实践经验得知,越冬的长蛸个体作为第二年繁育个体,具有三方面的显著优势:一、暂养期个体无大量死亡现象,死亡率在24%以下;二、可以虽生产计划随意安排个体促熟时间,避免因采捕自然资源受到季节限制;三、越冬亲体具有怀卵量多、卵质好、卵粒均匀特点。
目前虽有长蛸短期、简易越冬培育,但是个体死亡率高,胴体后端糜烂、体重严重下降现象,难以获得经济效益,在多年实践摸索下创造一套完整的长蛸集约化越冬培育技术,具有成本低、简操作、易推广、成活率高等优点,对长蛸规模化越冬培育和次年长蛸苗种繁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长蛸越冬培育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长蛸集约化越冬培育方法,从培育装置、环境因子、微生物制剂、壳聚糖除污剂入手,以期获得长蛸集约化培育技术。
本发明的方法,是将10-11月份采捕的长蛸放入培育池中,长蛸与微生物固定化蛸巢的数量比为1:1.2;培育水温10-14℃、盐度28-32、pH7.8-8.3、光强300-500Lx;培育用水日交换量80-120%,每天投喂一次饵料。
所述饵料为菲律宾蛤仔、招潮蟹等。
其中使用的微生物固定化的蛸巢,由微生物固定化的多孔硬质聚氨酯泡沫和PVC管套装制成;其制备方法如下:
将稻壳基活性炭纤维添加到基础液中搅拌制成工作液,然后将PVC管加入到工作液中,成形后陈化制成蛸巢;再将微生物菌群加蒸馏水制成菌液后加入聚乙烯醇制成冷菌悬液,并均匀的喷洒到上述蛸巢中,放置后用硼酸溶液交联。
其中基础液为聚醚、液体石蜡、三乙胺、二氯甲烷、辛酸亚锡的混合液,组分的体积比为30:1:2:2:1
微生物菌群培养和制备:选用添加尿素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分别培养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嗜冷海杆菌(Psychrophilus)、维氏硝化杆菌(Nitrobacter winogradskyi)、荷氏科尔韦尔氏菌(Hornerae)、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上述菌的比例为2:2:1:1:1:3。
所述的添加尿素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配方如下:牛肉膏0.5g、蛋白胨1g、氯化钠0.5g、尿素0.6g、琼脂2g、蒸馏水100mL、pH 7.0~7.2。
本发明制备的蛸巢作为良好的微生物菌群的固着材料,对菌群生长、繁育和水质净化起到重要作用;微生物菌群具有良好的耐低温特性,有效的分解水中有机物质,降低废水色度,减轻了环境毒害,提高长蛸成活率和健康度;蛸巢的叠加集约化组合方式,单位水体培养密度提高至15只,实现长蛸越冬效益最大化。本发明集约化长蛸越冬养殖方法既可以规模化培育长蛸个体至价格高峰期出售获取最大产业化利益,也可以作为次年长蛸的优质亲体,减少对自然种源的依赖和破坏。此方法具有实施简单、适应性广、养殖密度高、经济效益好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使用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菌群的筛选
发明人从发病率低的长蛸越冬培育池中采集水样,装入无菌取样袋带回实验室。将水样投放入培育桶中连续培养,与预先制备好的添加尿素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混匀;配置添加尿素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配方如下:牛肉膏0.5g、蛋白胨1g、氯化钠0.5g、尿素0.6g、琼脂2g、蒸馏水100mL、pH 7.0~7.2。每5天镜检微生物数量,当活菌数量维持在100个/mL以上,进行优势菌种的挑选和驯化。第一代驯化体系添加1/4的长蛸养殖水,补充3/4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接种菌群,接种量20%(v/v)。12℃摇床180rpm振荡培养。
转接至第二代驯化培养基中,微生物处理第二代,提高长蛸养殖水比例。50%体积的长蛸养殖水加入50%体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接种量20%。12℃摇床培养。如此往复,到第四代驯化体系中,培养基全部为长蛸越冬养殖水。腌渍废水中COD降至2700mg/L左右且保持活性稳定,COD去除率91%,说明得到了一组复合微生物菌群,其在降低体系中的COD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利用16S rDNA克隆文库的方法,对上述复合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菌群中主要存在以下成员: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嗜冷海杆菌(Psychrophilus)、维氏硝化杆菌(Nitrobacter winogradskyi)、荷氏科尔韦尔氏菌(Hornerae)、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将上述菌用添加尿素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当微生物浓度达到≥109CFU/mL时,按照数量比为2:2:1:1:1:3进行复配,制成微生物混合菌液。
本发明筛选得到的微生物菌群通过改善越冬长蛸和水体环境的微生物菌群、提高饵料利用率、长蛸免疫力,加强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屏障作用,从而维持长蛸体内微生态平衡,提高长蛸健康水平和成活率,实验显示越冬长蛸成活率提高了30%左右。
实施例2
(1)长蛸蛸巢的制备:2011年7月份在荣成市建材市场购买直径为10cm的PVC管220m,裁截为60cm的小段,两端进行抛光处理,共计360个。PVC管段和稻壳基活性炭纤维用高锰酸钾消毒、冲洗后待用。
(2)微生物固定化的蛸巢,由微生物固定化的多孔硬质聚氨酯泡沫和PVC管套装制成;其制备方法如下:
将稻壳基活性炭纤维添加到基础液高速搅拌制成工作液,然后将PVC管加入到工作液中,成形后陈化制成蛸巢;微生物菌群加蒸馏水制成菌液后加入聚乙烯醇制成冷菌悬液,并均匀的喷洒到上述蛸巢中,放置后用硼酸溶液交联。
其中基础液为聚醚、液体石蜡、三乙胺、二氯甲烷、辛酸亚锡的混合液,组分的体积比为30:1:2:2:1
(3)长蛸集约化培育设施:长蛸越冬培育池5m×3.5m×1.5m(长×宽×高),投放蛸巢总数为360个。360个蛸巢分15堆,每堆由24个蛸巢组成,每堆大小为0.6m×0.6m×0.72m(长×宽×高)。每堆由6层构成,两层间垂直交叉排列。每层蛸巢数量为4个,两两间距为4cm。15堆排成3列,第1、3列紧靠培育池5m池壁,每个蛸巢同池壁夹角为45℃,这样可以避免水流强烈刺激某一侧的长蛸个体。第2列同第1、3列间距50cm,方便管理者观察和清理残饵。
(4)长蛸集约化培育管理:10-11月在荣成天鹅湖中捕获长蛸个体460只,挑选体表完整、变色迅速、活动力强的个体,共挑选了320只。药浴10-15min后投放在越冬培育池中。培育池上方搭盖遮阳网,维持光照强度300-500Lx。培育沙滤水水温10-14℃、盐度28-32、pH为7.8-8.3。前期水循环量为15-20%,后期水循环量为10-15%。每2天投喂一次菲律宾蛤仔、招潮蟹饵料,摄食后及 时清理残饵,培育后期摄食量大幅减少,可以4天投喂一次。1月下旬自然水温4-8℃,采用升温锅炉,维持水温在12℃左右。培育3个月后长蛸成活率为74%。
实施例3:
(1)长蛸集约化培育设施:长蛸越冬培育池5m×3.5m×1.5m(长×宽×高),投放蛸巢总数为360个。360个蛸巢分15堆,每堆由24个蛸巢组成,每堆大小为0.6m×0.6m×0.72m(长×宽×高)。每堆由6层构成,两层间垂直交叉排列。每层蛸巢数量为4个,两两间距为4cm。15堆排成3列,第1、3列紧靠培育池5m池壁,每个蛸巢同池壁夹角为45℃,这样可以避免水流强烈刺激某一侧的长蛸个体。第2列同第1、3列间距50cm,方便管理者观察和清理残饵。
(2)长蛸集约化培育管理:11月在荣成天鹅湖中捕获长蛸个体428只,挑选体表完整、变色迅速、活动力强的个体,共挑选了317只。药浴10-15min后投放在越冬培育池中。培育池上方搭盖遮阳网,维持光照强度300-500Lx。培育沙滤水水温10-14℃、盐度28-32、pH为7.8-8.3。前期水循环量为15-20%,后期水循环量为10-15%。每2天投喂一次菲律宾蛤仔、招潮蟹饵料,摄食后及时清理残饵,培育后期摄食量大幅减少,可以4天投喂一次。1月下旬自然水温4-6℃,采用升温锅炉,维持水温在12℃左右。培育3个月后长蛸成活率为52%。
实施例4:
(1)长蛸蛸巢的制备:2012年在荣成进行长蛸集约化越冬培育。培育蛸巢为PVC管,用漂白剂侵泡1天后,清洗污垢和杂质,清洗干净后用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和,并侵泡清水中待用。
(2)长蛸集约化培育管理:11月在荣成天鹅湖中捕获长蛸个体248只,挑选体表完整、变色迅速、活动力强的个体,共挑选了317只。药浴10-15min后投放在越冬培育池中。培育池上方搭盖遮阳网,维持光照强度300-500Lx。培育沙滤水水温10-14℃、盐度28-32、pH为7.8-8.3。前期水循环量为15-20%,后期水循环量为10-15%。每2天投喂一次菲律宾蛤仔、招潮蟹饵料,摄食后及时清理残饵,培育后期摄食量大幅减少,可以4天投喂一次。1月下旬自然水温4-6℃,采用升温锅炉,维持水温在12℃左右。培育3个月后长蛸成活率为38%。
具体实施例的培育结果如表1。实施例1完成采用本发明装置和菌液,长蛸越冬个体成活率为84%,培育密度为17个/m2;实施例2仅仅使用上述发明的试验装置,不添加微生物菌液,长蛸培育数量为16个/m2,同实施例1培育密度相似,而长蛸成活率下降了28%;实施例3为目前普遍采用的长蛸越冬方法,长蛸培育数量为9个/m2,是本发明培育密度的50%左右,长蛸成活率为38%,是本发明成活率的46%。因此,本发明长蛸越冬培育方法有助于提高长蛸培育 密度和成活率。

一种长蛸集约化越冬培育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长蛸集约化越冬培育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长蛸集约化越冬培育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长蛸集约化越冬培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长蛸集约化越冬培育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蛸集约化越冬培育方法,是将10-11月份采捕的长蛸放入培育池中,长蛸与微生物固定化蛸巢的数量比为11.2;培育水温10-14、盐度28-32、pH7.8-8.3、光强300-500Lx;培育用水日交换量80-120,每天投喂一次饵料。本发明制备的蛸巢作为良好的微生物菌群的固着材料,对菌群生长、繁育和水质净化起到重要作用;微生物菌群具有良好的耐低温特性,有效的分解水中有机物质,降低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