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在纺纱间准备机上的设备.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281337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40163.9

申请日:

2009.07.08

公开号:

CN101654819A

公开日:

2010.02.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1G 31/00申请日:20090708|||公开

IPC分类号:

D01G31/00; D01G23/06; D01G15/64; D01G19/14; D01H13/32; D01H13/14; D01H5/38

主分类号:

D01G31/00

申请人:

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发明人:

F-J·明特; J·博斯曼

地址:

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

优先权:

2008.8.19 DE 102008049363.5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张 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在纺纱间准备机上的设备,该准备机特别是梳理机、并条机、精梳机或粗纱机并具有用来牵伸股状纤维材料的牵伸机构,该设备用于连续地记录至少一个纤维条的横截面积和/或纤维量并具有布置为相互压靠的一对测量罗拉,其中一个罗拉被布置为不可运动而另一罗拉被布置为能从该一个罗拉运动离开,该设备具有用于测量距对应表面(被感测表面)的间距的非接触式间距传感器,该对应表面与用于一个罗拉的保持元件相联。为了能够特别是在有限的空间内以简单的方式布置该间距传感器,并改进间距传感器与被感测表面之间的联接,间距传感器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在纺纱间准备机上的设备,所述纺纱间准备机特别是梳 理机、并条机、精梳机或粗纱机,所述纺纱间准备机具有用来牵伸股 状纤维材料的牵伸机构,所述设备用于连续地记录至少一个纤维条的 横截面积和/或纤维量,所述设备具有被布置为相互压靠的一对测量罗 拉,其中一个罗拉被布置为不可运动而另一罗拉被布置为能从所述一 个罗拉运动离开,并且所述设备具有用于测量距离对应表面(被感测 表面)的间距的非接触式间距传感器,所述对应表面与用于一个罗拉 的保持元件相联, 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传感器(9,25;47;57,57 1 ,57 2 ;60) 与用于所述另一罗拉(7,8;15,16;42,43)的保持元件(52a,52b, 53a,53b)相联,且所述间距传感器(9,25;47;57,57 1 ,57 2 ;60) 与所述对应表面(53 1 ;59)被布置在保持元件(52a,52b,53a,53b) 的彼此面对的侧部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间距传感器被整合到 用于所述另一罗拉的保持元件中。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间距传感器被构 造为保持元件的单独部分。
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保持元件 被构造为与间距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成为一体。
5: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间距传感 器空间至少部分由保持元件中的凹部(凹进部)形成。
6: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保持元件 是用于罗拉的轴承元件。
7: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轴承元件 是不可运动的旋转轴承。
8: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轴承元件 是可运动的旋转轴承。
9: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可运动的 轴承元件由弹簧加载。
10: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轴承元 件是铝制的。
11: 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间距传 感器是不可运动的,且对应表面被布置为相对于所述间距传感器运动。
12: 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间距传 感器被布置成运动,且对应表面相对于所述间距传感器不可运动。
13: 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对应表 面是用于一个罗拉的保持元件的外表面。
14: 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对应表 面是与一个罗拉相联的对应元件的表面。
15: 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对应元 件被整合到用于一个罗拉的保持元件中。
16: 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被感测 表面是平坦的。
17: 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被感测 表面是光滑的。
18: 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间距传 感器是使用波或光束的距离测量传感器。
19: 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间距传 感器能够记录电感的变化。
20: 如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间距测 量装置是感应式的接近指示器。
21: 如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间距传 感器是感应式的位移传感器。
22: 如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感应式 的位移传感器包括线圈和插芯。
23: 如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使用光 学间距传感器(距离测量传感器)。
24: 如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间距传 感器是光传感器。
25: 如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间距传 感器是激光传感器。
26: 如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间距传 感器使用可见光。
27: 如权利要求1-2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间距传 感器使用红外光。
28: 如权利要求1-2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使用声 学间距传感器(距离测量传感器)。
29: 如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使用超 声波间距传感器(距离测量传感器)。
30: 如权利要求1-2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间距传 感器和对应元件被布置在封闭的壳体中。
31: 如权利要求1-3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评测装 置与电子控制和调节装置通讯。
32: 如权利要求1-3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间距传 感器是以模拟方式工作的传感器。
33: 如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 备被用于记录和/或显示纤维条断裂。
34: 如权利要求1-3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间距传 感器间接感测被感测罗拉的偏移。
35: 如权利要求1-3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间距传 感器被用于记录拉长的且基本上未加捻的纤维条并合体的纤维量。
36: 如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纤维条 并合体基本上包括天然纤维和/或合成纤维材料,所述天然纤维特别是 棉纤维。
37: 如权利要求1-3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间距传 感器被用于测量连续运动的纤维条并合体中纤维条的纤维量。
38: 如权利要求1-3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控 制纺纱间准备机的至少一个牵伸元件,纤维条的纤维量的记录值被用 于匀整纤维条并合体中纤维条的纤维量的变化,在所述纺纱间准备机 中牵伸所述纤维条并合体。
39: 如权利要求1-3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纺纱间 准备机是自调匀整梳理机、带有自调匀整牵伸机构的梳理机、带有自 调匀整牵伸机构的精梳机、或并条机。
40: 如权利要求1-3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具有 用于牵伸纤维条的多个相继的牵伸元件的纺纱间准备机处提供运动的 纤维条并合体的纤维条的纤维量的记录。
41: 如权利要求1-4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间距传 感器被布置在纺纱间准备机的牵伸机构的入口和/或出口处。
42: 如权利要求1-4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入口 和/或出口处检测纤维条的纤维量的变化,并且,如果纤维条的纤维量 和/或纤维条的纤维量的变化的值高于或低于阈值,在必要的情况下, 关闭纺纱间准备机和/或发出警报信号。
43: 如权利要求1-4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间距传 感器被布置为记录纤维条并合体的断裂或纤维条并合体的纤维条的断 裂。
44: 如权利要求1-4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基于计 算出的纤维条的纤维量的值,纺纱间准备机的匀整单元控制至少一个 牵伸元件以匀整纤维条的纤维量的变化(入口匀整)。
45: 如权利要求1-4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基于计 算出的纤维条的纤维量的值,纺纱间准备机的匀整单元控制至少一个 牵伸元件以匀整纤维条的纤维量的变化(出口匀整)。
46: 如权利要求1-4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入口匀 整和出口匀整形成交联控制(同步的开环和闭环控制)。
47: 如权利要求1-4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行共 振频率修正的测量频率与进入纺纱间准备机的纤维条并合体的输入速 度相匹配,或与离开纺纱间准备机的纤维条并合体的输出速度相匹配。
48: 如权利要求1-4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测量频 率与优选为恒定的规定感测长度相匹配(基于长度的感测)。
49: 如权利要求1-4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测量频 率与规定的时间周期相匹配(基于时间的感测),所述时间周期取决于 纤维条并合体的速度。
50: 如权利要求1-4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每次 测量中记录纤维条并合体特定部分的感测是在沿着彼此相对运动并彼 此重叠的纤维条并合体的多次测量中执行的。
51: 如权利要求1-5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采用由 至少一个间距传感器获得的测量值来产生或补充纤维条并合体的光谱 图或一部分光谱图。
52: 如权利要求1-5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纺纱 间准备机的入口和/或出口处记录纤维条并合体的光谱图。
53: 如权利要求1-5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相 互邻接行进且在俯视图中基本平行的纤维条从入口到出口被引导穿过 纺纱间准备机。
54: 如权利要求1-5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纤维条 并合体或形成该纤维条并合体的单组纤维条被引导穿过至少一个喇叭 口或穿过引导元件,例如引导板或引导杆。
55: 如权利要求1-5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引导元 件是纤维条引导器。
56: 如权利要求1-5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引导元 件是纤维网引导器。
57: 如权利要求1-5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机 械的、电子的、液压的或气动的装置,例如弹簧、重物、固有弹性、 加载缸、磁体或类似物,实现并能够调节对可运动安装的用于间距传 感器的保持元件的偏置。
58: 如权利要求1-5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出口处 的牵引罗拉的轴是水平布置的。
59: 如权利要求1-5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出口处 的牵引罗拉的轴是竖直布置的。
60: 如权利要求1-5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脉 冲被发送到控制器。
61: 如权利要求1-6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器 调节牵伸并条机的至少一个驱动马达的转速。
62: 一种纺纱间准备机,特别是梳理机、并条机或精梳机,特别 使用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所述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用于 测量连续运动的纤维条并合体的纤维条的纤维量的间距传感器。
63: 如前述任一项设备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纺纱间准备机,其特征 在于,至少一个间距传感器被布置在纺纱间准备机的入口处。
64: 如前述任一项设备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纺纱间准备机,其特征 在于,至少一个间距传感器被布置在纺纱间准备机的出口处。
65: 如前述任一项设备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纺纱间准备机,其特征 在于,至少一个间距传感器与匀整单元相连接,所述匀整单元基于纤 维条并合体的纤维条的纤维量的测量值使纺纱间准备机的至少一个牵 伸元件受到开环控制和/或闭环控制。
66: 如前述任一项设备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纺纱间准备机,其特征 在于,多个相互邻接行进且平行地穿过至少一个间距传感器的纤维条 能够被记录。
67: 如前述任一项设备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纺纱间准备机,其特征 在于,多个相互邻接行进且在俯视图中基本上平行的纤维条布置为从 入口到出口被引导穿过纺纱间准备机。
68: 如权利要求1-67中任一项中所述的纺纱间准备机,其特征在 于,与间距传感器相联的罗拉对距所述间距传感器的距离是小的。
69: 如权利要求1-68中任一项中所述的纺纱间准备机,其特征在 于,间距传感器是感应式模拟传感器。
70: 如权利要求1-69中任一项中所述的纺纱间准备机,其特征在 于,两个同为牵引罗拉的罗拉被布置在喇叭形纤维条引导器、纤维网 引导器或类似物的紧邻下游处。
71: 如权利要求1-70中任一项中所述的纺纱间准备机,其特征在 于,保持元件是罗拉的旋转轴承的轴承座。
72: 如权利要求1-71中任一项中所述的纺纱间准备机,其特征在 于,至少一个罗拉被驱动。
73: 如权利要求1-72中任一项中所述的纺纱间准备机,其特征在 于,距离测量装置是距离测量传感器。
74: 如权利要求1-73中任一项中所述的纺纱间准备机,其特征在 于,距离测量装置与电子评测装置通讯。
75: 如权利要求1-74中任一项中所述的纺纱间准备机,其特征在 于,距离测量装置记录距与传感器表面相对的对应元件的间距。

说明书


用在纺纱间准备机上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在纺纱间准备机,特别是梳理机、并条机、精梳机或粗纱机上的设备,该准备机具有用来牵伸股状纤维材料的牵伸机构,该设备用于连续地记录至少一个纤维条的横截面积和/或纤维量,该设备具有被布置为相互压靠的一对测量罗拉,其中一个罗拉被布置为不可运动而另一个罗拉被布置为可从所述一个罗拉移开,该设备具有用于测量距离对应表面(被感测表面)的间距的非接触式间距传感器,该表面与用于一个罗拉的保持元件相联。

    背景技术

    生产实践中通常要测量纤维条的粗度,特别是出于匀整引入到纺纱间准备机中的一个或多个纤维条的不均匀度的目的。在机器的出口处也需要进行此类测量以用于被牵伸出来的材料的品质控制。除所述的品质控制之外,如果预定的质量变化限度被超出并因此无法再获得高品质的产品,与纤维条的密度或粗度有关的测量值还被用于关闭机器。

    在已知的具有牵伸机构的设备中(WO91/16595A),纤维条在不可运动的罗拉与可被压靠到其上的可运动罗拉之间(牵引罗拉和被感测罗拉)被引导。该牵引罗拉和被感测罗拉被固定在轴上。该牵引罗拉通过其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轴承座中。该轴承座被不可运动地布置在并条机中。该被感测罗拉在其轴上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轴承座中。该第二轴承座以能够沿方向A发生偏移的方式布置在并条机中。该偏移产生以抗衡压缩弹簧的作用力。该压缩弹簧抵靠着牵引罗拉压迫被感测罗拉并倚靠在并条机的不可运动的部件上。测量板被布置在第二轴承座上。该测量板确保了位移传感器有准确的参考平面。该位移传感器记录位移传感器与测量板之间的间距B。间距B的变化被位移传感器通过电压的变化传送到纤维条监视器。该位移传感器相应地用作信号变换器。被用作测量距离的间距B通常非常小,即十分之几毫米。即使是牵引罗拉与被感测罗拉之间的间距的最小变化也会被位移传感器记录下来。该位移传感器被固定到并条机的不可运动的部件上,压缩弹簧倚靠在该不可运动的部件上。结果,该部件和位移传感器被布置在与第二轴承座有一定间距的远离罗拉钳口一侧的空闲空间中。一个缺点在于在空间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需要相当大的空间。此外,用于安装位移传感器的布置方式即安装方式的花费是不利的。最后,在不可运动的部件上的布置需要对位移传感器进行特殊的调节或设置程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针对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本文开头部分描述过的设备,它避免了上述缺点,尤其是能够以简单的方式特别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间距传感器,并能够改善间距传感器与被感测表面的联接。

    该问题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得以解决。

    通过使间距传感器与用于另一罗拉的保持元件相联,并使被感测表面与如此定位的间距传感器相对置,获得节省空间的布置方式。使间距传感器与现有的用于另一罗拉的保持元件相联有利地能够同时简化结构和安装。保持元件之间间距的改变对于测量纤维条粗度是有利的。将间距传感器在机械上整合到保持元件中以特别优雅的方式简化了间距传感器的调节程序。这种间距传感器和被感测表面的结构简单的布置方式节省了空间。该间距传感器和被感测表面分别与纺纱间准备机的保持元件相应地组合,从而该组合同时具有多个功能。

    权利要求2-75包含了本发明地有益改进。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如图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具有本发明的设备的自调匀整并条机的侧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具有本发明的设备的梳理机牵伸机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3a、3b示出了处于运转位置(图3a)和完全打开位置(图3b)的本发明的设备以及不可运动的轴承座和可旋转运动的轴承座的侧视图,这些轴承座每个都带有旋转轴承和两个牵引罗拉的轴端;

    图4a、4b示出了布置在牵引罗拉的不可运动轴承座的凹部中的整合的间距传感器的侧视透视图(图4a)和俯视透视图(图4b);

    图5示出了图4中的带有旋转轴承的用于不可运动罗拉的轴承座与牵引罗拉的布置方式的一部分,间距传感器被布置在不可运动地安装的轴承座的凹槽中;

    图6简略地示出了整合的感应式模拟间距传感器,其带有被感测表面和与之间隔一定间距相对置的对应表面;以及

    图7示出了光传感器形式的间距传感器,其具有发射器和接受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并条机1(例如Trützschler TD 03型并条机)具有牵伸机构2,在该牵伸机构上游是该牵伸机构的入口3而下游是该牵伸机构的出口4。来自条筒(未示出)的纤维条5进入纤维条引导器6,并被牵引罗拉7、8所牵引而被传送通过测量元件(间距传感器9)。牵伸机构2被设计为4上3下式的牵伸机构。即其包括三个下罗拉I、II、III(输出下罗拉I、中间下罗拉II、输入下罗拉III)和四个上罗拉11、12、13、14。从多个纤维条5牵伸出纤维条并合体5IV是在牵伸机构2中进行的。牵伸过程包括预牵伸和主牵伸。罗拉对14/III与13/II构成了预牵伸区而罗拉对13/II与11,12/I构成了主牵伸区。纤维条并合体5I在预牵伸区中进行牵伸而纤维条并合体5II在主牵伸区中进行牵伸。经过牵伸后的纤维条并合体5III到达牵伸机构的出口4处的纤维网引导器,并由牵引罗拉15、16牵引通过纤维条喇叭口17并在其中并合形成一个纤维条18,该纤维条18然后被铺放到条筒中。字母标记A表示工作方向。

    通过例如齿形带相互机械连接的牵引罗拉7、8以及输入下罗拉III和中间下罗拉II由控制马达19驱动,在该过程中可以指定所需的值(相关联的上罗拉14和13分别通过下罗拉的运动旋转)。输出下罗拉I和牵引罗拉15、16由主马达20驱动。控制马达19和主马达20都分别具有各自的控制器21和22。控制(转速控制)是分别通过闭合控制环进行的,转速传感器23与马达19相连接而转速传感器24与主马达20相连接。在牵伸机构的入口3处,与所喂入的纤维条5的纤维量成比例的变量例如纤维条的横截面积由入口测量元件进行测量。在牵引机构的出口4处,输出的纤维条18的横截面积(粗度)由与牵引罗拉15相连接的出口测量元件(间距传感器25)测定。中央计算机单元26(控制和调节装置),例如带有微处理器的微型计算机将用于控制马达19的期望值的设置发送到控制器21。在牵伸过程中,两个测量元件9和25的测量值被发送到中央计算机单元26。在中央计算机单元26中由入口测量元件9的测量值和所期望的输出纤维条18横截面积值来确定用于控制马达19的期望值。出口测量元件25的测量值被用于监测输出纤维条18(输出纤维条监测)和最优预牵伸的在线确定。凭借该控制系统,通过适当地调整牵伸工艺,喂入纤维条5的横截面积的变化能够得到补偿,并能够制成更加均匀的纤维条。数字标记27表示显示器,28表示接口,29表示输入装置而30表示压力计。来自测量元件25的测量值(例如纤维条18的粗度变化)被发送给计算机26的存储器31。

    在各种情况下,在并条机入口处的牵引罗拉7、8和出口处的牵引罗拉15、16具有双重功能;它们用于牵引相应的纤维条并合体5IV和18,并同时感测相应的纤维条并合体5IV和18。

    通过牵引罗拉15、16之间的罗拉钳口的纤维条18的横截面积和/或纤维量是采用如图3a、3b所示的设备来记录的。

    图3a、3b所示的设备同样可以用于记录通过牵引罗拉7、8之间的罗拉钳口的纤维条并合体5IV(由多个纤维条组成)的横截面积和/或纤维量。

    图2示出了一种布置方式,其中,在梳理机(例如Trützschler TD07)与圈条盘35之间,在该圈条盘35上方布置了梳理机牵伸机构36。梳理机牵伸机构36被设计为3上3下的牵伸机构,即由三个下罗拉I、II、III和三个上罗拉37、38、39组成。在牵伸机构36的入口处布置有输入喇叭口40且在牵伸机构36的出口处布置有输出喇叭口41。在输出喇叭口41的下游是两个牵引罗拉42、43,这两个牵引罗拉按曲线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并从输出喇叭口41中牵出纤维条44。输出下罗拉I、牵引罗拉42、43和圈条盘由主马达45驱动,而输入下罗拉III和中间下罗拉II由控制马达46驱动。马达45和46与电子控制和调节装置连接(未示出)。按照如图3a、3b所示的设备,通过牵引罗拉42、43之间的罗拉钳口的纤维条44的横截面积和/或纤维量是采用间距传感器47来测定的。间距传感器47连接到电子控制和调节装置(未示出),该电子控制和调节装置可以对应于中央计算机单元26(参见图1)。字母标记B表示工作方向。

    图3a、3b示出了用于连续记录包括至少一个纤维条的纤维条并合体(如图1和2中所示)的横截面积和/或纤维量的设备,其带有一对测量罗拉7、8和/或42、43(如图1和2中所示)。分别属于轴15和16的轴端15a和16b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滚动轴承50和51中,滚动轴承50和51又分别安装在轴承座52和53中。轴承座52是不可运动的而轴承座53则被布置为可以绕不可运动的旋转轴承54沿箭头方向C、D旋转运动(枢转)。旋转轴承54被固定到不可运动的支撑件49。可旋转运动的轴承座53由一端倚靠在支座56上的弹簧55偏压加载。由此,该轴承座53能够与罗拉7和/或罗拉16和/或罗拉43一起沿着基本上笔直的路径运动离开。感应式(非接触式)模拟间距传感器57被整合到不可运动的轴承座52中,该传感器的传感器表面57a位于轴承座53的相面对的表面531的对面,在运转状态中,传感器表面57a与表面531之间存在可变化的间距a(例如约1mm),该间距a由间距传感器57测定。由此,其中一个罗拉(罗拉15)是不可运动的而另一罗拉(罗拉16)则被布置为可以沿基本上笔直的路径从其运动离开。轴承座52和支撑件49不可运动地安装在机架(未示出)上。在如图3b所示的打开状态(非运转状态)中,间距b为例如11mm。数字标记63表示用于打开的推动曲柄,数字标记58表示间距传感器57的引线,而数字标记48a、48b表示用于(通过未示出的齿形带)驱动牵引罗拉的两个齿形带轮。

    如图4所示,感应式间距传感器571被一体地布置在不可运动的轴承座52的上(面对牵引罗拉15的)端部区域的凹部中。如图5所示,感应式间距传感器572被一体地布置在向一侧开口的凹槽中,并与不可运动的轴承座52的上(面对牵引罗拉15的)端部区域有一定间距。在如图4和5所示的布置方式中,间距传感器571和572是不可运动的轴承座52的一体部件,这样轴承座52与间距传感器571和572被构造为一个部件。

    如图6所示,与传感器表面57a相对的对应表面(被感测表面)具有对应元件59的形式,该对应元件59被整合到可旋转运动的轴承座53中。

    如图7所示,光学间距传感器60被不可运动地布置在不可运动的轴承座52的一侧开口的凹部中。该间距传感器60(光传感器)包括光发射器60a和光接收器60b。光发射器60a发射的光束611被可旋转运动的轴承座53的光滑表面531反射,且反射光束6111被光接收器60b接收。数字标记62表示电线,间距传感器60通过该电线与评测装置(电子控制和调节装置26)通讯。

    图1中所示的并条机1具有位于喇叭口17下方的牵引罗拉15、16,这些牵引罗拉在结构上组合成子组件,并传送或牵引纤维条18穿过喇叭口。该子组件固定安装在铸铁基座上并包括固定部件和活动部件。牵引罗拉15、16都被驱动。对打开的牵引罗拉、关闭的牵引罗拉以及粗细位置的监测是使用非接触的感应式接近开关57来实施的。通过纤维条感测得到的所需测量值是通过可运动的牵引罗拉的偏移来确定的,其中感应式模拟传感器记录牵引罗拉15、16之间的间距。使用控制系统来评测这些测量值。除了非接触的感应式模拟传感器外,也可以使用其它的测量系统,例如感应式或光学位移转换器。按照本发明,首先测量传感器(例如模拟传感器或类似物)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被整合到现有的构件中,其次原理各式各样的传感器(针对轴承座)的整合在现有的构件或子组件中完成。该传感器被容纳在与现有的结构子组件的轮廓相匹配的座中。由于传感器被安装或整合到牵引罗拉子组件中,牵引罗拉元件的整体结构尺寸保持不变,从而获得了紧凑的子组件布置方式。传感器57与牵引罗拉的固定元件52结合,且牵引罗拉的可运动元件53相应有利地提供了测量突出部(tab)而使整合的传感器更薄。由于整合的结果,固定元件52成为测量的主体,可运动元件53成为测量的对象,且整个牵引罗拉子组件相应地成为紧凑的测量系统。

    这种整合还带来了如下实质性的有利之处:

    -简单经济的传感器安装方式

    -由于安装位置通过座的轮廓固定,无需调节或设置

    -容易更换

    -节省空间

    -监测打开的牵引罗拉、闭合的牵引罗拉和粗细位置。

    有利的是,通过测量位置与牵引罗拉支撑元件的整合和关联连接,实现了简化的结构。由于牵引罗拉的偏移被转换为电测量值,可以在控制系统中界定出测量窗口。使用已知的传感器测量值和可运动的牵引罗拉的偏移量,可以记录若干运转条件。除了检测纤维条之外,还可以使用软件评测打开的牵引罗拉、闭合的牵引罗拉的功能和厚度位置及纤维条缺失。如果测量值低于或高于软件预设的参数(纤维条正常),就会记录故障并关闭机器。

    进一步的有利之处在于,整合式的测量值记录也可以用于输入喇叭口后的牵引罗拉。同样的牵引罗拉子组件(舌部和沟槽罗拉)或类似部件可以被用作具有相同软件评测的测量系统。

用在纺纱间准备机上的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用在纺纱间准备机上的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用在纺纱间准备机上的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在纺纱间准备机上的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在纺纱间准备机上的设备.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用在纺纱间准备机上的设备,该准备机特别是梳理机、并条机、精梳机或粗纱机并具有用来牵伸股状纤维材料的牵伸机构,该设备用于连续地记录至少一个纤维条的横截面积和/或纤维量并具有布置为相互压靠的一对测量罗拉,其中一个罗拉被布置为不可运动而另一罗拉被布置为能从该一个罗拉运动离开,该设备具有用于测量距对应表面(被感测表面)的间距的非接触式间距传感器,该对应表面与用于一个罗拉的保持元件相联。为了能够特别是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