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拉桥1块施工支架及其搭建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280344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9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04720.1

申请日:

2009.08.28

公开号:

CN101649604A

公开日:

2010.02.1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1D 21/00申请日:20090828授权公告日:20110413终止日期:2014082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21/00申请日:20090828|||公开

IPC分类号:

E01D21/00

主分类号:

E01D21/00

申请人:

中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冉 兵; 黄洪盛; 罗 磊; 周 熙; 郑 策; 欧 琼; 周 杨

地址:

400050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兴胜路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徐先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拉桥1#块施工支架,包括连接在下塔柱上的贝雷梁、设在两贝雷梁之上的工字钢分配梁、设在两工字钢分配梁之上的WJD碗扣,其特征在于:在两贝雷梁远离下塔柱的一端分别设有前支点分配梁;四根斜拉索和四根钢绞线的一端分别穿过前支点分配梁与楔形块连接、另一端与锚于上横梁上,并在锚点处设置千斤顶;在两贝雷梁靠近下塔柱的一端分别设有后吊点分配梁。本发明还涉及该种斜拉桥1#块施工支架的搭建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构造简单,易于操作,支架稳定性好,造价低廉;能在斜拉桥梁体底面为水域或者距离地面较高的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斜拉桥1#块施工支架,包括对称连接在下塔柱(16)上部前后两边 的贝雷梁(5)、分别铺设在两贝雷梁之上的工字钢分配梁(4)、分别铺设在两 工字钢分配梁之上的WJD碗扣(3),其特征在于: 在两贝雷梁(5)的下面远离下塔柱的一端分别设有前支点分配梁(7);四 根斜拉索(1)的一端分别穿过前支点分配梁与楔形块(8)连接、另一端锚于 上塔柱(18)的上横梁(17)上,并在锚点处设置一千斤顶(10);四根钢绞线 (2)的一端分别穿过前支点分配梁与楔形块(8)连接、另一端锚于设在上横 梁(17)上的锚块(19)上,并在锚点处设置另一千斤顶(10); 在两贝雷梁(5)的下面靠近下塔柱的一端分别设有后吊点分配梁(9),该 后吊点分配梁与吊杆(11)的下端连接,该吊杆的上端穿过设在0#块(14)上 的预埋孔与吊杆锚梁(6)连接,以加强本支架的后支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1#块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贝雷梁(5)通过销轴(13)与设在下塔柱(16)内的预埋阴头(12)连接,形 成一个支点;斜拉索(1)和钢绞线(2)穿过贝雷梁(5)下面的前支点分配梁 (7)与楔形块(8)形成另一个支点,从而使贝雷梁(5)两端形成两个支点的 稳定体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1#块施工支架的搭建方法,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下塔柱(16)施工时,将预埋阴头(12)预埋在混凝土中,在 0#块(14)施工时,预设吊杆穿过的预埋孔; 第二步:在预埋阴头(12)上拼装贝雷梁(5),节点用销轴(13)连接, 贝雷梁(5)安装完成后,在贝雷梁(5)远离下塔柱的一端安装焊接有楔形块 (8)的前支点分配梁(7); 第三步:将两根斜拉索(1)的一端分别穿过前支点分配梁与楔形块(8) 连接、另一端锚于上塔柱(18)的上横梁(17)上,并在锚点处设置一千斤顶 (10);两根钢绞线(2)的一端分别穿过前支点分配梁与楔形块(8)连接、另 一端锚于设在上横梁(17)上的锚块(19)上,并在锚点处设置另一千斤顶(10); 然后,用千斤顶(10)收紧斜拉索(1),用另一千斤顶(10)收紧钢绞线(2), 直到贝雷梁(5)满足支架设计标高要求; 第四步:在贝雷梁(5)上铺设工字钢(4),在工字钢(4)上搭设WJD碗 扣支架(3),WJD碗扣支架(3)由下托、立柱、上托、横杆组成,其搭设方法 为常规搭设方法。 第五步:在已浇筑的0#块(14)上安装吊杆锚梁(6),在贝雷梁(5)的下面 安装后吊点分配梁(9),并用吊杆(11)穿过0#块(14)上的预埋孔将两者连接, 并收紧吊杆(11); 第六步:在WJD碗扣支架(3)上安装模版、绑扎钢筋、并浇筑1#块(15) 混凝土。

说明书


一种斜拉桥1#块施工支架及其搭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的建筑支架及其搭建方法,具体为一种斜拉桥1#块施工支架及其搭建方法。

    背景技术

    斜拉桥主塔上端的主梁块称为0#块,分别与0#块两端连接的主梁块称为1#块。斜拉桥主梁1#块的施工,当0#块没有足够的长度安装挂篮时,一般的解决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从地面上搭设落地支架,再在落地支架上搭设模板、铺设钢筋,完成1#块混凝土浇筑。此方法的可用条件是:要求1#块对应的地面需在水位以上,并且地面与梁体高差不大。但是,此方法支架材料用量惊人,增加了项目成本。另一种方法是在主塔下塔墩预埋多层节点板,形成一牛腿支架形式,并在牛腿支架上搭设模板,铺设钢筋,完成0#块及1#块混凝土浇筑。此方法虽然没有外界其他条件限制,但是同样需要大量的支架材料,同样增加了项目成本。然而,在桥梁建设中,经常会遇到主塔墩承台顶面与主梁高差较大、而且承台在水位以下的情况。当遇到这样的条件限制时,要降低项目成本,缩短建设工期,就必须采取新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斜拉桥1#块施工支架,它结构简明、稳定可靠,成本低廉,施工方便,特别适用于0#块长度不足以安装施工挂篮,且梁体与地面相对高差较高时的1#块施工。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斜拉桥1#块施工支架,包括对称连接在下塔柱上部前后两边的贝雷梁、分别铺设在两贝雷梁之上的工字钢分配梁、分别铺设在两工字钢分配梁之上的WJD碗扣,其特征在于:

    在两贝雷梁的下面远离下塔柱的一端分别设有前支点分配梁;四根斜拉索的一端分别穿过前支点分配梁与楔形块连接、另一端锚于上塔柱18的上横梁上,并在锚点处设置一千斤顶;四根钢绞线的一端分别穿过前支点分配梁与楔形块连接、另一端锚于设在上横梁上的锚块上,并在锚点处设置另一千斤顶;

    在两贝雷梁的下面靠近下塔柱的一端分别设有后吊点分配梁,该后吊点分配梁与吊杆的下端连接,该吊杆的上端穿过设在0#块上的预埋孔与吊杆锚梁连接,以加强本支架的后支点。

    所述的一种斜拉桥1#块施工支架,其所述的贝雷梁通过销轴与设在下塔柱内的预埋阴头连接,形成一个支点;斜拉索和钢绞线穿过贝雷梁下面的前支点分配梁与楔形块形成另一个支点,从而使贝雷梁两端形成两个支点的稳定体系。

    本支架采用的贝雷梁(由贝雷梁片组装而成)、WJD碗扣支架、工字钢、千斤顶均为建筑工程上通用的工装和设备,搭建快捷方便,稳定可靠,成本低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斜拉桥1#块施工支架的搭建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安全系数较高,能在斜拉桥梁体底面为水域或者距离地面较高的环境条件下,顺利进行1#块的现浇,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斜拉桥1#块施工支架的搭建方法,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下塔柱施工时,将预埋阴头预埋在混凝土中,在0#块施工时,预设吊杆穿过的预埋孔;

    第二步:在预埋阴头上拼装贝雷梁,节点用销轴连接,贝雷梁安装完成后,在贝雷梁远离下塔柱的一端安装焊接有楔形块的前支点分配梁;

    第三步:将四根斜拉索的一端分别穿过前支点分配梁与楔形块连接、另一端锚于上塔柱的上横梁上,并在锚点处设置一千斤顶;四根钢绞线的一端分别穿过前支点分配梁与楔形块连接、另一端锚于设在上横梁上的锚块上,并在锚点处设置另一千斤顶;然后,用千斤顶收紧斜拉索,用另一千斤顶收紧钢绞线,直到贝雷梁满足支架设计标高要求;

    第四步:在贝雷梁上铺设工字钢,在工字钢上搭设WJD碗扣支架,WJD碗扣支架由下托、立柱、上托、横杆组成,其搭设方法为常规搭设方法。

    第五步:在已浇筑的0#块上安装吊杆锚梁,在贝雷梁的下面安装后吊点分配梁,并用吊杆穿过0#块上的预埋孔将两者连接,并收紧吊杆;

    第六步:在WJD碗扣支架上安装模版、绑扎钢筋、并浇筑1#块混凝土。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支架由前后两个支点组成,并非悬臂支架,构造简单,易于操作,支架稳定性好;

    (2)支架结构简单,材料用量少,大部分材料为建筑通用材料及桥梁施工的既有材料,造价低廉。

    (3)搭建方法简便易行、安全系数较高,能在斜拉桥梁体底面为水域或者距离地面较高的环境条件下,顺利进行1#块的现浇,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地I-I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视图。

    图4是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斜拉桥1#块施工支架,包括对称连接在下塔柱16上部前后两边的贝雷梁5、贝雷梁通过销轴13与设在下塔柱内的预埋阴头12连接,形成一个支点;在两贝雷梁之上分别铺设工字钢分配梁4、在两工字钢分配梁之上分别铺设的WJD碗扣3;在两贝雷梁5的下面远离下塔柱的一端分别设有前支点分配梁7;四根斜拉索1的一端分别穿过前支点分配梁与楔形块8连接、另一端锚于上塔柱18的上横梁17上,并在锚点处设置一千斤顶10;四根钢绞线2的一端分别穿过前支点分配梁与楔形块8连接、另一端锚于设在上横梁17上的锚块19上,并在锚点处设置另一千斤顶10;斜拉索和钢绞线穿过贝雷梁5下面的前支点分配梁7与楔形块8形成另一个支点,从而使贝雷梁两端形成两个支点的稳定体系;

    在两贝雷梁5的下面靠近下塔柱的一端分别设有后吊点分配梁9,该后吊点分配梁与吊杆11的下端连接,该吊杆的上端穿过设在0#块14上的预埋孔与吊杆锚梁6连接,以加强本支架的后支点。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斜拉桥1#块施工支架的搭建方法,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下塔柱16施工时,将预埋阴头12预埋在混凝土中,在0#块14施工时,预设吊杆穿过的预埋孔;

    第二步:在预埋阴头12上拼装贝雷梁5,节点用销轴13连接,贝雷梁安装完成后,在贝雷梁5远离下塔柱的一端安装焊接有楔形块8的前支点分配梁7;

    第三步:将四根斜拉索1的一端分别穿过前支点分配梁与楔形块8连接、另一端锚于上塔柱18的上横梁17上,并在锚点处设置一千斤顶10;四根钢绞线2的一端分别穿过前支点分配梁与楔形块8连接、另一端锚于设在上横梁17上的锚块19上,并在锚点处设置另一千斤顶10;然后,用千斤顶10收紧斜拉索1,用另一千斤顶10收紧钢绞线2,直到贝雷梁5满足支架设计标高要求;

    第四步:在贝雷梁5上铺设工字钢4,在工字钢4上搭设WJD碗扣支架3,WJD碗扣支架3由下托、立柱、上托、横杆组成,其搭设方法为常规搭设方法。

    第五步:在已浇筑的0#块14上安装吊杆锚梁6,在贝雷梁5的下面安装后吊点分配梁9,并用吊杆11穿过0#块14上的预埋孔将两者连接,并收紧吊杆11;

    第六步:在WJD碗扣支架3上安装模版、绑扎钢筋、并浇筑1#块15混凝土。

一种斜拉桥1块施工支架及其搭建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斜拉桥1块施工支架及其搭建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斜拉桥1块施工支架及其搭建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斜拉桥1块施工支架及其搭建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斜拉桥1块施工支架及其搭建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拉桥1#块施工支架,包括连接在下塔柱上的贝雷梁、设在两贝雷梁之上的工字钢分配梁、设在两工字钢分配梁之上的WJD碗扣,其特征在于:在两贝雷梁远离下塔柱的一端分别设有前支点分配梁;四根斜拉索和四根钢绞线的一端分别穿过前支点分配梁与楔形块连接、另一端与锚于上横梁上,并在锚点处设置千斤顶;在两贝雷梁靠近下塔柱的一端分别设有后吊点分配梁。本发明还涉及该种斜拉桥1#块施工支架的搭建方法。具有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