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便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条,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明轻薄且抗张强度良好的水晶便条。
背景技术
由于工商社会的发达,工作生活的形态愈趋多元化,人与人间往来愈加频繁,一般人常会使用便条,甚至将其随身携带,以便随时记录注意事项,提醒自己工作上的计划安排或日常生活的繁文琐事,同时,在平时匆忙的步调下,便条更可传递讯息,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尤其,自贴式便条更是时下普遍流行的产品,并包含有多数层叠的便条纸片,使得便条是呈册状。而且,每一便条纸片的背面有能重复贴附的粘胶设计,能让便条纸片直接任意地贴附于桌面、壁面、书本文件上,达到提醒与传递讯息的效果,使用上相当便利。然而,传统的自贴式便条于实际使用上有如下未臻理想之处:
(一)容易破损:
传统便条纸片的材质为一般的纸类制品,而纸类纤维的强度往往随着其厚薄程度而定,厚度较小的便条纸片,于书写力道过大或受到不当外力的撕扯时,极容易导致笔尖穿破便条纸片等破损现象。
(二)成本增高且违背环保原则:
由于传统地便条纸片的厚度是决定其强度的关键,所以,于基本书写强度的考虑下,通常会以增加等便条纸片的厚度为手段,可想而知,其耗材成本则相对增高。因为纸类的原料是来自于木材的砍阀,相对增加木材耗用量,与环保原则大相背驰。另外,为了避免便条的厚度,体积因而增大,则必须减少便条纸片数量,大大降低使用上的便利性。
(三)不防水,易损坏:
由于传统便条纸片是纸质,并不具有防水的功效,因此,若于使用上不甚接触到水份,不但容易造成毁损,甚至使得便条纸片上的资料讯息模糊或流失,无法发挥既得效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晶便条,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达到轻薄透明、且抗张强度良好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晶便条,其特征是:它包含有多数便条片,每一便条片包括一塑料薄膜,该塑料薄膜具有一涂覆于其一表面上的透明的书写层,以及一涂覆于其另一相反表面上的粘附层,该书写层是由粘剂及颜料混合而成,该粘剂与颜料的干量比范围是介于1∶1~1∶10之间,该便条片的不透明度是小于55。
该便条片的不透明度最好是小于40或是小于30。
该粘剂是选自于下列所构成的至少一种: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聚乙酸乙烯酯、合成橡胶或其组合。
该塑料薄膜是选自于选自于下列所构成的至少一种:聚丙烯塑料、聚乙烯、聚氯乙烯、聚季戊四醇或其组合。
该便条片更包括一表面涂布有离型剂,而贴覆于该书写层上的离型纸。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便条片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包含有多数便条片的水晶便条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水晶便条包含多数便条片1,每一便条片1包括一塑料薄膜11,塑料薄膜11是具有一涂覆于其顶面上的透明的书写层112,以及一涂覆于其底面上的粘附层111。该书写层112能供作为书写记载。
该塑料薄膜11是选自于下列所构成的群组:聚丙烯塑料(PP)、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季戊四醇(PET)或聚酯薄膜(Mylar),或其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该塑料薄膜11是聚丙烯塑料薄膜,具有质薄、光滑、透明性极好、抗张强度大、耐水性佳及光泽亮丽等特性。该粘附层111是可重复剥离贴覆的丙烯酸酯型粘胶。
该书写层112是由粘剂及颜料混合而成。该粘剂是选自于下列所构成的群组:聚丙烯酸酯粘剂(Polyacrylate type adhesive)、聚乙烯醇粘剂(PolyvinylAlcohol;PVA)、聚乙酸乙烯酯粘剂(Polyvinyl Acetate;PVAc)、合成橡胶粘剂(Synthetic rubber;SBR)或其组合。
该颜料则是选自于下列所构成的群组:二氧化钛(TiO2)、碳酸钙(CaCO3)、白土(Clay)或其组合。而该粘剂与颜料的干量比范围是介于1∶1~1∶10之间,于粘剂与颜料混合后,其混合液是显现出略为透明状态,使得该书写层112呈现出能供作书写的透明特性。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便条片1的不透明度(opacity)会随着该粘剂与颜料的干量比值,以及该塑料薄膜11上的书写层112厚度而改变。
通过该便条片1的透明特性,该便条片1能被利用于文件复制。该便条片1能贴附于待影印纸张(the printed paper sheet)上,再经由复印机或传真机进行影像或文字复印,而该待影印纸张上被该便条片1所遮盖的影像或文字仍能复印于所产生的复印纸张(a copy sheet)上。且不需将该便条片1撕除,就能直接检视书写于待影印纸张上的影像或文字。
该便条片1的不透明度是小于55,较佳是小于40,最佳则是小于30,使得上述所复印产生的复印纸张上的影像或文字能清楚的呈现。
该便条片1的书写层112更混合有能使该便条片1显色的染料。而该染料的使用量占添加的总颜料量的2%以上,即可使粘剂与颜料混合出来的该书写层112具有着色的效果。
该便条片1更包括一表面涂布有离型剂,能贴覆于该书写层112上的离型纸(图中未示出),用以保护该塑料薄膜11上的书写层112。
再者,该便条片1除能堆叠制作成册,而成水晶便条外,使书写层112贴附于离型纸上,就能完成单张型态的便条片1。
通过离型剂使离型纸与书写层112所产生的离型介面,使便条片1能反复贴附或剥离该离型纸。
下列实施例能说明具有不同粘剂与颜料的干量比的便条片1,所呈现的不同书写品质。
一、实施例编号1-48
便条片1的书写品质测试是区分成最佳(excellect,e)、良好(good,g)及尚可(fair,f)三个等级,而主要是以其书写性、粘着性与吸墨性等方面为评断依据。
在实施例中,所有便条片1的塑料薄膜11皆是聚丙烯塑料所制成,书写层112则分别具有不同粘剂与颜料的干量比。而该等实施例中所应用到的粘剂有PVA,PVAc,SBR等,所应用到的颜料有TiO2、CaCO3、白土(Clay)等,而粘剂与颜料的干量比是介于1∶10-1∶1之间,是分别以每100g的颜料添加不同重量的粘剂,而形成不同粘剂与颜料的配比,两者配比是如附表一、二、三中所示。其中
实施例编号1-19是列于附表一中,
实施例编号20-34是列于附表二中,
实施例编号35-48是列于附表三中。
附表一实施例号TiO2g白土g碳酸钙gPVAg 实施例号TiO2g白土g碳酸钙gPVAg 1100--100 11-100-25 2100--75 12-100-20 3100--50 13-100-15 4100--25 14-100-10 5100--20 15-100-5 6100--15 16--10075 7-100-100 17--10050 8-100-75 18--10030 9-100-50 19--10020 10-100-30 -----
附表二实施例号TiO2g白土g碳酸钙gPAcg实施例号TiO2g白土g碳酸钙gPAcg 20--100100 28100--25 21--10075 29100--5 22--10050 30-100-100 23--10025 31-100-75 24--1005 32-100-50 25100--100 33-100-25 26100--75 34-100-5 27100--50 -----
附表三实施例号TiO2g白土g碳酸钙gSBRg实施例号TiO2g白土g碳酸钙gSBR g 35100--100 42-100-25 36100--75 43-100-5 37100--50 44--100100 38100--25 45--10075 39-100-100 46--10050 40-100-75 47--10025 41-100-50 48--1005
将该等实施例1-48的书写性(Writab-ility)、固着性(Anchor-age)和吸墨性(Ink bsorb-ability)的测试结果则呈现于附表四中。
由附表四可知:
包含有TiO2的实施例编号1-2;
包含有clay的实施例编号12-14、33-34与42-43,
包含有CaCO3的实施例编号19、45-47都呈现出最佳甚或良好的书写性、粘着性与吸墨性。
二、实施例编号49-82
而于该等实施例中,所有便条片1的塑料薄膜11皆是聚丙烯塑料所制成,而该等书写层112则分别具有不同粘剂与颜料的干量比。而这些实施例中所应用到的粘剂有PVA,PVAc,SBR等,所应用到的颜料有TiO2、CaCO3、Clay等,而该等实施例的不透明度值是如附表五、六、七中所示。
附表四实施例号 书写性 粘着性 吸墨性 实施例号 书写性 粘着性 吸墨性 1 e g e 25 f e f 2 e g e 26 f e f 3 e f g 27 f g e 4 g f g 28 g g g 5 g g g 29 peeling - - 6 f f e 30 f g f 7 f f e 31 f e f 8 f f e 32 f e f 9 e f f 33 g e g 10 f f e 34 e e g 11 g f e 35 g e f 12 g g g 36 e e f 13 g g g 37 e e f 14 g e g 38 g f f 15 g e f 39 g e f 16 e f g 40 g e f 17 e f f 41 g e f 18 e f F 42 e e g 19 e g g 43 g g g 20 f e f 44 g e f 21 f g f 45 e e g 22 e g f 46 g e g 23 g g f 47 g g g 24 g g f 48 g f g
附表五实施例号TiO2g 白土g 碳酸钙g PVAg干量比g/m2 不透明度值 49- 100 - 5 2.4 25.93 50- 100 - 5 5.6 43.63 51- 100 - 5 8.1 52.87 52- 100 - 50 1.6 15.60 53- 100 - 50 3.8 19.50 54- 100 - 50 9.2 26.21 55- 100 - 100 2.5 12.98 56- 100 - 100 6.7 21.27 57- 100 - 100 9.0 23.58 58- - 100 50 1.6 30.15 59- - 100 50 4.1 34.93 60- - 100 50 8.6 43.92 61100 - - 50 1.9 35.71 62100 - - 50 4.2 44.78 63100 - - 50 7.7 55.74
将该等实施例中具有不同不透明度的便条片1分别贴附于待影印纸张上,透过复印机的复印作业,随即观察复印所产生的复印纸张上的影像或文字品质,用以研究测试该等便条片1的不透明度对于复印纸张品质的影响。
而复印所产生的复印纸张的品质好坏,是以复印于其上的影像或文字的清晰度(Clearness)作为评断依据,并分类为最佳(excellect,e)、良好(good,g)、尚可(fair,f),以及不佳(poor,p)等四个等级,测试结果则如附表八所示。
附表六实施例号TiO2g 白土g碳酸钙g PVAg干量比,g/m2 不透明度值 64- 100 - 50 6.1 12.61 65- 100 - 50 22.4 12.71 66- 100 - 50 29.1 12.53 67- - 100 50 3.3 27.18 68- - 100 50 4.7 28.70 69- - 100 50 9.1 47.12 70100 - - 50 1.1 29.33 71100 - - 50 3.5 40.97 72100 - - 50 8.0 61.82
附表七实施例号 TiO2g白土g碳酸钙g PVAg 干量比g/m2 不透明度值 73 -100 - 50 3.0 20.61 74 -100 - 50 5.7 23.38 75 -100 - 50 11.1 31.55 76 -- 100 50 3.3 28.69 77 -- 100 50 4.1 40.21 78 -- 100 50 8.6 50.04 79 100- - 50 1.7 46.73 80 100- - 50 3.1 49.63 81 100- - 50 9.1 65.83 82 100- - 50 10.6 71.49
附表八实施例号清晰度实施例号清晰度实施例号清晰度 49 g 61 G 73 g 50 f 62 F 74 g 51 f 63 P 75 g 52 e 64 E 76 g 53 e 65 E 77 f 54 g 66 E 78 p 55 e 67 G 79 f 56 g 68 G 80 f 57 g 69 F 81 p 58 g 70 G 82 p 59 g 71 F 60 f 72 P
由附表五-表七中可知:本发明的水晶便条的便条片1的适当不透明度是小于50,较佳是小于40,最佳则是小于30。
如果上述该等实施例中,若以呈黄色且不透明度约90%的Post-itTM便条片(取材自3M corporation,是一美国公司)取代本发明的便条片1,可明显发现:复印纸张的品质则是相当差的。
综合上述,本发明的水晶便条更具有下列优点:
(一)强度较佳:
由于本发明的塑料薄膜11是透明的PP、PE、PVC、PET或Mylar等材质所制成,其表面抗张强度大,即使厚度较薄,也不会轻易损坏,故在使用上不容易破损,与习知便条的便条纸片相比较之下,相同厚度的该便条片1则具有较佳的强度。
(二)兼具低成本及环保:
由于本发明的塑料薄膜11所具有抗张强度大的特性,于强度增大的情况下,该便条片1的厚度则能小于习知便条的便条纸片厚度,相形能节省材料成本,且于相同厚度的册状便条内,本发明的水晶便条的便条片1数量相对则能多于较习知便条的便条纸片数量,而有效提升使用便利性。再者,本发明的便条片1的成本也较纸类成本低,并能避免木材消耗,相当符合环保的需求。
(三)耐水性佳:
由于本发明的塑料薄膜11是具有防水功效的塑料材质,且透明的本发明的书写面112具有良好的书写性与吸墨性,能有效克服习知便条的纸片为纸质,而容易贱水破损或破坏信息的缺点,而能有效发挥其讯息传递或提醒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水晶便条,通过每一便条片1的塑料薄膜11,能够提升其抗张强度,因而有效减小厚度,更能有效提升本发明的水晶便条的便条片数量,且该塑料薄膜11更具有防水特性,有效克服习知便条的便条纸片于沾湿而容易破损或资料流失的缺点,明显增进整体的使用便利性。而能提供书写记载的该书写层112,于适当粘剂与颜料干量比混合下,除了能呈现出良好的书写性与吸墨性,更使得本发明的便条片1具有小于55的适当不透明度,使得书写于上的文字或图案能够清晰呈现,得以有效发挥讯息传递的功能,故确实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