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棉籽粕复合脱毒法及生产工艺。 现有技术中棉籽粕的脱毒法有三种:第一种化学法,包括溶剂浸出法和药物钝化法。溶剂浸出法消耗溶剂和回收溶剂费用高,不易工业化生产。药物钝化法脱毒效果不稳定,也一直没有得到推广;第二种物理法:进行脱毒采用高温高压处理,易破坏许多有效营养成分,赖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变化成不可消化状态,棉籽粕的营养品质下降;第三种生物发酵脱毒法:加工过程需用菌种制备,培养基消毒,发酵培养,干燥工序,周期长,成本高,不易工业化连续生产。
本发明棉籽粕复合脱毒法及生产工艺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而设计的一种化学法和物理法结合的对棉籽粕复合脱毒法,工艺流程短,操作方便,可工业化生产,脱毒成本低,效果好,脱毒后的棉籽粕可广泛用于各种饲料,游离棉酚脱除率为92~96%,棉籽粕的内在有效营养成分的保留值高,真蛋白保存率为98.5%以上,赖氨酸含量得到保护,脱毒过程不增加任何有毒成分。
本发明棉籽粕复合脱毒法及生产工艺采用以下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棉籽粕复合脱毒剂:含有4个结晶水的硫酸亚铁FeSO4·4H2O占总量的45~65%,碳酰二胺(CN2OH4)占总量的25~35%,氢氧化钙[Ca(OH)2]和氧化钙[CaO]的混合物占总量的10~30%,其中FeSO4·4H2O可用FeSO4·5H2O至FeSO4·7H2O代替,混有0.5~0.85%抗坏血酸的FeSO4·4H2O效果最佳。本发明的棉籽粕复合脱毒法及生产工艺,将棉籽粕和占其重量0.8~1.2%地复合脱毒剂混合后,经筛孔直径为4~6mm的锤式粉碎机粉碎后,装入自转的蒸料罐中,通入蒸汽使温度逐渐升至65~110℃,复合脱毒剂中的各种成分,在蒸汽的渗透下同游离棉酚充分反应和络合,在罐压升至0.09MPA时,保持5~20分钟,将罐压降至零后,放出脱毒后的棉籽粕,脱毒过程结束。
本发明棉籽粕复合脱毒法及生产工艺的效果,是游离棉酚脱除率为92~96%,蛋白质的保留值为98.5%,赖氨酸含量百分之百得到保护,生产工艺简单,脱毒成本低,脱毒效果稳定,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脱毒后的棉籽粕作为饲料蛋白质原料,配合各种饲料使用。
本发明棉籽粕复合脱毒法及生产工艺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是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1-复合脱毒剂 2-棉籽粕 3-秤量 4-混合 5-粉碎
6-蒸料罐 7-游离棉酚 8-脱毒后的棉籽粕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复合脱毒剂(1)为FeSO4·4H2O占总量的45~65%,CN2OH4占总量的25~35%,Ca(OH)2和CaO的混合物占总量的10~30%,FeSO4·4H2O混有0.5~0.85%的抗坏血酸效果最佳。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将采取秤量(3)、棉籽粕(2)和占其重量0.8~1.2%的复合脱毒剂(1)充分混合(4),经筛孔直径4~6mm锤式粉碎机粉碎(5)后,装入蒸料罐(6)中,蒸料罐(6)自转的同时,通入蒸汽加热温度到65~110℃,罐内压力达到0.09MPA时保持5~20分钟,停止通汽,待罐压降为零时,将脱毒后的棉籽粕(8)放出,进行检验脱毒后棉籽粕(8)的游离棉酚(7)含量控制在250mg/kg以下为合格产品,包装储存。
本发明棉籽粕复合脱毒法及生产工艺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复合脱毒剂(1)为:FeSO4·4H2O占总量的45~65%,CN2OH4占总量的25~35%,Ca(OH)2和CaO的混合物占总量的10~30%,FeSO4·4H2O混有0.5~0.85%的抗坏血酸效果最佳,其中FeSO4·4H2O可用FeSO4·5H2O至FeSO4·7H2O代替。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将采取秤量(3)与棉籽粕(2)和占其总量0.8~1.2%的复合脱毒剂(1)充分混合(4),经筛孔直径4~6mm锤式粉碎机粉碎(5)后,装入蒸料罐(6)中,蒸料罐(6)自转的同时,通入蒸汽加热温度到65~110℃,罐内压力达到0.09MPA时保持5~20分钟,停止通汽,待罐压降为零时,将脱毒后棉籽粕(8)放出,进行检验,脱毒后棉籽粕(8)的游离棉酚(7)含量控制在250mg/kg以下为合格产品,包装储存。
本发明中的毒物是指游离棉酚(聚酚类黄色素)因其分子上有二个活羟基和醛基,有明显酸性,易同具有还原性的物质相结合或络合,被结合络合的游离棉酚失去活性,变成动物无法吸收的络合物,这是化学法脱毒的特征。游离棉酚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分解,失活,这是物理法脱毒的特征。本发明是利用游离棉酚二种特性,使化学和物理法协调作用,将游离棉酚分解和失活,达到脱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