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脉诊传感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75127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9107657.3

申请日:

1989.10.02

公开号:

CN1042470A

公开日:

1990.05.3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61B5/024; G01L9/02

主分类号:

A61B5/024; G01L9/02

申请人:

李实

发明人:

李实

地址:

河南省明港54650部队72分队464194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中医脉诊时,只能是医生本人感受着脉动信号,因为不能传出,所以不能同时为他人或仪器所感受,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人体感受脉象信号并且转换成电信号传导出来的方法,为使中医切脉与仪器及电子计算机连机,实现数字化,科学化提供了客观的依据,此法主要以感囊作为切脉的媒介,利用感囊及压力传感器,把触摸脉的感受转换成电信号传出,此法可用于脉诊仪器及其系统中。

权利要求书

1: 是一种从人体感受脉象信号并转换成便于传输和处理的电信号方法,当诊者手指通过感囊触摸脉时,人体的脉象通过脉的搏动,以压力的形式为感囊所接受,由感囊的传导,将脉动的压力变化转换成相关的电阻值的变化并传导出来,为由仪器和电子计算机的脉象处理提供传导信号。
2: 本发明的特征是由感囊及压力传感器传导脉象信号。通过感囊传导,将脉象的力信号转变成相关的电信号,由压力传感器传出。脉诊的传感是由多个感囊(脉位感囊,诊力感囊等)构成。感囊除内充流体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实现触摸压力传感之外,尚可内充导电液体,以受压力时导电截面的变化,感囊同时完成感受触模压力及转变成电信号传出的传感过程。

说明书


是一种从人体感受脉象信号并转换成便于传输和处理的电信号的方法。脉诊是中医主要的诊断方法。通过切脉感受脉象并据以辨证施治。切脉时只有医生本人能感受到脉,全凭个人的感觉和经验推断脉象。所以,脉诊的结果往往随医生的素质不同而有差异。因此中医脉诊缺乏计量性,规范性,是中医现代化主要矛盾。据报道“基于中医诊疗仪器缺陷近年来所发展的一些专家系统离开了专家本人及学派传人,输入的脉象就有失真的可能,为此不得不舍脉从症。”(载于1988年6月15日《计算机世界》报33页),由此可见,填补中医脉诊仪器方面的空白势在必行,目前,微电子,计算机科学和中医理论的发展已为此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关键是首先要解决怎样把人体的脉象信号由电路传感出去。然后才能以现代技术对其处理。

    本发明正是提供了一种这样的脉诊传感方法:以触摸感受人体脉象信号并转换成相关的电信号传出来。其特点是以感囊做为感受器,在切脉时感囊位于切脉者指端与就诊者脉之间,做为媒介把触感与脉动及感囊的受压力连在一起,感囊的材质应该柔细薄韧,以保持手指触感脉位的准确性,感囊的构成见图1,以一段薄乳胶管为感囊壁1,内充传感体2,以传感管(或线)3传出。感囊有两种形式:

    形式一:见图2,传感体3为液体或气体。感囊的一端由密封塞1密封,另一端由传感管4,连到压力传感器,再由导线传出。

    形式二:见图3,传感体为导电液体3,感囊的两端有由导电地接线端子1,密封,并由端子帽4,导线5连入电路。感囊同时也是压力传感器。见图4当受到压力时,乳胶管截面将随之变小,感囊两端电阻相应增大,反之亦反。由此,感囊所感受到的压力变化,被转化成相应的电信号,由导线传出。

    医用脉诊的传感方法与传统中医切脉的比较如下:

    编号    项目    医用脉诊的传感方法    传统中医切脉

    1    感受者    切脉者与感受器    切脉者

    2    准确触及脉    有    有

    位的可能性

    3    感受信号的完整性    好    一般

    4    对切脉者医学素质    非医务人员亦可    中医师(士)

    要求

    5    普及性    好    差

    6    计量性    好    差

    7    标准化的可能性    有    无

    8    与电子计算机联机    能    不能

    感囊的设置:按照脉诊的“寸,关,尺”部位,可分别设三个感囊称之为脉位感囊,用固定架连在一起。切脉时借助食指,中指,无名指的触感将感囊压向脉位,另设诊力感囊于就诊者腕下,感受指端所施“浮,中,沉”等力至此,提供了可以完整传输脉象信号的方法,并且适当匹配脉位与诊力两种感囊信号,还能使传输信号的质量更高。

医用脉诊传感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医用脉诊传感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医用脉诊传感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用脉诊传感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用脉诊传感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中医脉诊时,只能是医生本人感受着脉动信号,因为不能传出,所以不能同时为他人或仪器所感受,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人体感受脉象信号并且转换成电信号传导出来的方法,为使中医切脉与仪器及电子计算机连机,实现数字化,科学化提供了客观的依据,此法主要以感囊作为切脉的媒介,利用感囊及压力传感器,把触摸脉的感受转换成电信号传出,此法可用于脉诊仪器及其系统中。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