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涝围堰.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271946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50303.7

申请日:

2015.11.27

公开号:

CN105350551A

公开日:

2016.02.2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19/04申请日:20151127|||公开

IPC分类号:

E02D19/04

主分类号:

E02D19/04

申请人: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发明人:

王则柴; 李立新; 王宝庆; 徐扬; 张人龙; 焦新海

地址:

100031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4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代理人:

赵囡囡; 褚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洪涝围堰,包括:多块堰板,相互连接且围成矩形;至少四块堰角,分别设置在矩形的直角处,每个堰角的两条相互垂直的边分别连接矩形的直角处的相互连接的相邻两块堰板。本发明的防洪涝围堰拆装便捷,且能够围住场站中的关键设备和仪表,在洪涝灾害中保障电网稳定、加快抢修进度、确保场站中的关键设备和仪表的安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洪涝围堰,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块堰板(10),相互连接且围成矩形;
至少四块堰角(20),分别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直角处,每个所述堰角(20)的两条相
互垂直的边分别连接所述矩形的直角处的相互连接的相邻两块所述堰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涝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堰板(10)包括:
堰板本体(11);
至少四块连接板(12),突出地设置于所述堰板本体(11)的四周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洪涝围堰,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连接板(12)上开设有连接
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洪涝围堰,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连接板(12)上开设有多个
连接孔(13),多个所述连接孔(13)间隔均匀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涝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堰板(10)为十二块,十二块所
述堰板(10)围成矩形,所述矩形每边包括三块所述堰板(10),所述堰角(20)为四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涝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堰板(10)为二十四块,二十四
块所述堰板(10)围成上下两个且相互连接的矩形,每个所述矩形的每边具有三块所述
堰板(10),所述堰角(20)为八块。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洪涝围堰,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堰板(10)之间通过螺
钉和所述连接孔(13)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涝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涝围堰还包括:
防水部,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堰板(10)相互连接的连接板(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洪涝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部为防水皮带。

说明书

防洪涝围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洪涝围堰。

背景技术

房山是洪涝多发地区,同时由于房山地区丘陵和山地较多,一旦发生洪涝,低洼地区就
会形成严重的积水。在洪涝灾害下,由于大量降雨的影响,电力设备极易发生短路损坏、内
部放电损坏、器身不减受潮损坏等情况。721大型暴雨中,房山电网受灾极为严重,如何在洪
涝灾害中保障电网稳定、加快抢修进度、确保场站中的关键设备和仪表的安全,是摆在电网
面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装便捷且能够确保场站中的关键设备和仪表的安全的
防洪涝围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洪涝围堰,包括:多块堰板,相互连接且围成
矩形;至少四块堰角,分别设置在矩形的直角处,每个堰角的两条相互垂直的边分别连接矩
形的直角处的相互连接的相邻两块堰板。

进一步地,堰板包括:堰板本体;至少四块连接板,突出地设置于堰板本体的四周壁上。

进一步地,每块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孔。

进一步地,每块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多个连接孔间隔均匀地设置。

进一步地,堰板为十二块,十二块堰板围成矩形,矩形每边包括三块堰板,堰角为四块。

进一步地,堰板为二十四块,二十四块堰板围成上下两个且相互连接的矩形,每个矩形
的每边具有三块堰板,堰角为八块。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堰板之间通过螺钉和连接孔相连接。

进一步地,防洪涝围堰还包括:防水部,设置于相邻两个堰板相互连接的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防水部为防水皮带。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多块堰板相互连接且围成矩形,至少四块堰角分别设置在矩形
的直角处,每个堰角的两条相互垂直的边分别连接矩形的直角处的相互连接的相邻两块堰板。
本发明的防洪涝围堰拆装便捷,且能够围住场站中的关键设备和仪表,在洪涝灾害中保障电
网稳定、加快抢修进度、确保场站中的关键设备和仪表的安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
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堰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防洪涝围堰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堰板;11、堰板本体;12、连接板;13、连接孔;20、堰角。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洪涝围堰。

具体地,防洪涝围堰包括多块堰板10和至少四块堰角20。多块堰板10相互连接且围成
矩形,至少四块堰角20,分别设置在矩形的直角处。其中,每个堰角20的两条相互垂直的边
分别连接矩形的直角处的相互连接的相邻两块堰板10。

本发明的防洪涝围堰拆装便捷,且能够围住场站中的关键设备和仪表,在洪涝灾害中保
障电网稳定、加快抢修进度、确保场站中的关键设备和仪表的安全。

如图1所示,堰板10包括堰板本体11和至少四块连接板12,四块连接板12突出地设置
于堰板本体11的四周壁上。连接板12起到连接作用,特别是用于相邻两块连接板12之间的
连接。

优选地,每块连接板12上开设有连接孔13。该连接孔13可以为螺孔,结构简单易于实
现。相邻两个堰板10之间通过螺钉和连接孔13相连接。

如图1所示,每块连接板12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3,多个连接孔13间隔均匀地设置。
多个连接孔13均匀分布,使得相邻的两个堰板10之间连接牢固且紧密。

在本实施例中,堰板10为十二块,每边三块堰板10以围成矩形,堰角20为四块。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堰板10为二十四块,二十四块堰板10围成上下两个且相互连接的
矩形,每个矩形的每边具有三块堰板10,堰角20为八块。也就是说防洪涝围堰为上下两层,
即上下两个矩形相连接,每层矩形的防洪涝围堰的每边具有三块堰板10,堰角20为四个。

进一步地,防洪涝围堰还包括防水部,设置于相邻两个堰板10相互连接的连接板12上。

优选地,防水部为防水皮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例,具体如下:

洪涝灾害发生后,一些低洼地区的厂站设备受洪涝侵袭,其中积雨无法短时间排出,本
发明以打捞或造桥中的围堰工程为原理,通过拆装便捷的临时围堰将关键设备和仪表包围,
使用小型水泵即可短时间抽干围堰中积水,从而优先确保场站中的关键设备和仪表。小型围
堰主要分为三部分。

1、防洪涝围堰组装部分:整套围堰组件有堰角20为八块,堰板10为二十四块,最大情
况下可搭建,每边三块堰板,高两层的方形围堰。

2、防水部:堰板10和堰角20间的接口以螺丝连接固定,这一部分是防水的重点,本发
明中通过有弹性的防水皮带将整排的螺丝接口包住。围堰底部的防水则参照一般围堰工程的
方式,在底部四周堆积土方。

3、抽水部分:通过小型抽水机将围堰中的水抽出。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防洪涝围堰拆装便捷,且能够围住场站中的关键设备和仪表,在洪涝灾害中保
障电网稳定、加快抢修进度、确保场站中的关键设备和仪表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
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防洪涝围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防洪涝围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防洪涝围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洪涝围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洪涝围堰.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洪涝围堰,包括:多块堰板,相互连接且围成矩形;至少四块堰角,分别设置在矩形的直角处,每个堰角的两条相互垂直的边分别连接矩形的直角处的相互连接的相邻两块堰板。本发明的防洪涝围堰拆装便捷,且能够围住场站中的关键设备和仪表,在洪涝灾害中保障电网稳定、加快抢修进度、确保场站中的关键设备和仪表的安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