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由注塑材料制成的整体座椅。 这样的座椅,如果是一把椅子,包括椅座部分,靠背和四条椅腿,如果是扶手椅,则还有两个扶手。
为了增加椅子的强度,椅座部分下面一般有两条与椅腿为一整体的加强肋。
这类椅子可以堆迭,便于以迭放的形式运输和存放。因此,椅腿相对于垂直线略微有些倾斜,加强肋的突出部由堆迭间距所限制。
通过一个可伸缩地穿过模具固定部分的热传导喷口,可有助于椅子的注塑。固定部分上,特别在上述喷口附近,限制了联接到一个冷却环路的一些通道。
第一种模制技术在于在椅座部与靠背联接处的圆弧部的后面进行注塑,这种技术的缺点在于成品椅子在该处有表面缺陷。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第二种模制技术在于在后加强肋的底部进行注塑。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主要困难在于型腔安置在模具的固定部分之下,该型腔限制圆弧部分,热喷口通道和冷却管道。为了满意地解决这个问题,加强肋的高度必须大于某一有限的值。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表面缺陷依然存在,但并无多大影响,因为这些缺陷主要位于隐蔽部位,不会从外表看到。
无论哪种情况,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为了增加堆迭能力,当加强肋地高度相应于堆迭间距减小时,显然会使椅子间的空间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增加从注塑点到连接椅座部分和靠背的圆弧部的距离,同时,限制加强肋的高度,甚至减小这个高度来克服这个缺点。随之而来的是注塑产品质量和外表面的改进,雨水在椅座部上不是滞流的,而是可以流动的,用一只手和平衡的方式可以容易地搬动一把甚至几把椅子,尽管肋的厚度减小,而结构却能得到加强。
为此目的,按照本发明,椅座部分包括:
在椅座部的下面,并向上到与靠背连接的圆弧部的邻近处的中间区域,有一倾斜的突出部,这是为堆迭而设的;
椅座部分在相对突出部的上面,有一凹陷部,用来容放在其上堆迭的椅子的突出部;
为了能够装备模具,上述突出部的最低部分距椅座部有相当一段距离,在限定上述圆弧连接部的型腔的下面,有一个通道,它是为安装热注塑喷口和冷却管道的。
按照第一个实施例,突出部是椅座部的一个后横向加强肋从中部向下的延伸,它界定了向后延伸开口的前部并形成上述凹陷部,凹陷部允许水流动,也提供了一个在搬动椅子时抓紧的部位。延伸部是倾斜的,为的是使椅子如上面所述可以堆迭到下面的椅子上,而下面椅子的开口则给了上述椅子延伸部一个通道,上述延伸部的下边缘距圆弧连接部比距开口的平行的缘更远些,该下边缘是注塑部位。
按照第二个实施例,突出部是在椅座中间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折弯处,其截面基本呈削掉下端的V字型,并在其顶部限定了一个坡槽,该坡槽形成上述凹陷部,这个折弯处最低后部是注塑部位。
在折弯处底部设有一个缝口,是为让水流过,也为在搬动椅子时作为可抓紧的部位。
折弯处与一后壁共同形成,该后壁的下部是注塑部位,折弯处从前向后延伸,深度逐渐增加。
在参照附图阅读了下面的说明会更容易理解本发明。
图1是一把扶手椅的透视图,这是按照本发明改进的第一个实施例;
图2是这把扶手椅的侧视图;
图3是这把扶手椅的俯视平面图;
图4是沿着图3中IV-IV线的剖面;
图5与图2类似,是按照本发明改进的第二个实施例;
图6是第二个实施例的与图4类似的剖面;
图7是沿着图5中VII-VII线的剖面;
图8是与本发明有关的注塑模具的部分。
现在让我们参看附图,首先参看图1。图上的扶手椅应用了本发明的改进,扶手椅包括椅座部分1和靠背2,由圆弧形联接件3将椅座部分1和靠背2联接在一起。通过扶手4,靠背2向侧向延伸。椅座部分1与前腿5是一整体,前腿断面的角的开口在侧边并朝向前。同样,椅座部分1与后腿6也是一整体,后腿6断面角的开口在侧边并朝向后。椅座部分1包括一圈边缘,即前边缘7,侧边缘8、9,后边缘10,前加强肋11,侧加强肋12、13,这些边缘和加强肋在椅座部分下面,也与椅腿为一整体。
按照图1到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椅座部分包括后加强肋10,它从椅座的下面14上突出,从圆弧部分3向下延伸一定的距离,在后加强肋突出部的中间区域有向下延伸的不规则四边形15。这个延伸部分与一个相对窄的横向开口16的前部毗连,开口16的后边缘17与圆弧部分3接近。开口16是一直通到椅座部分的上表面20,并起到四个作用:
首先,它可以使这类椅子堆迭放置,使上面的椅子的突出延伸部分15有个通道。
第二,可使雨水流过椅座部分而排掉。
第三,在用一只手移动椅子时,可在最佳的平衡部位抓紧它,即给了这只手一个通路,使手可容易地抓住圆弧部分3的中部,并把它作为提手。
当然,椅子堆迭时,突出延伸部15能够伸入下面椅子的开口16,又不挤咬住,上述开口必须与扶手椅的“所谓垂直面”有相同的倾斜角,特别是与加强肋10。
在扶手椅的简图中,这些面是指:相应于椅腿,靠背、扶手、椅座部分边缘和加强肋等的所谓的垂直面,以及相应于椅座部分、垂直面边缘等的所谓水平面。因为这种扶手椅可以堆迭放置,“所谓垂直面”的最大的倾斜型线特别要形成相对垂直线的特殊的角度,当迭放的扶手椅的“所谓垂直面”彼此接触时,这个角度决定了堆放的间距。
加强肋10的突出延伸部15正是沿着这个角度,因此在迭放时,延伸部是与下面的开口16相适应的。
第四个作用特别重要是因为在相当程度上有利于注塑。事实上,延伸部分15比椅座部分的后加强肋10高的多(见图1),直到现在,注塑点21是确定在椅座部分,但是,注塑点可以从椅座部分1移开相当一段距离,这要参阅图8,采用下述的注塑方法,以便能改变喷注点在模具中的位置。
如图8所示,模具基本上分为22,23,24三个部分。部分22是固定的,具有一个模具型腔,该型腔特别限定了靠背2的后垂直面和后腿6。部分23可按箭头F的方向移动,该部分有一个模具型腔,该型腔特别限定了靠背2和前腿5的前垂直面,也限定了椅座部分1的上水平面。部分24可按箭头F的方向移动,该部分有一个模具型腔,该型腔特别限定了后腿6的前垂直面和前腿5的后垂直面,也限定了椅座部分1的下水平面。部分24包括一个拆卸器可按箭头G的方向移动。
为了将扶手椅从模具中脱模,部分23首先要按箭头F的方向移动,将其从仍然滞留在部分22和部分24上的扶手椅上移开,然后,部分24要按箭头F的方向移动,使其与部分22分离,而扶手椅滞留在部件24上,最后,拆卸器要按箭头G的方向移动,以便使扶手椅自部分24上脱模。
对模具的描述做了简化,特别是模具一些面的构成和作用并不十分重要。概括的描述只是要做到使下述的内容能够被理解。
突出延伸部15的整个模具型腔25是由部分22和部分24限定,注塑点21的至少一个点是在离椅座部分的模具型腔26一段距离“d”的型腔25的底部,这段距离比上述椅座件的边缘和加强肋的平均高度h(见图2和图4)大。
至少一个热注塑喷口27插进模具部分22的通道28中,该通道位置比型腔26低,在上述部分22上,型腔26和通道28之间有一传导物质块29,该块的容积很大,很容易在其中安置冷却导管30。
由突出的延伸部15组成的改进导致在很好条件下进行注塑,注塑件没有表面缺陷。
当然,开口16的边缘18和19并不像背面边缘17那样尖锐,它们由与加强肋10为一整体的三角形凸缘(未画出)所限定,延伸件15突出在椅座部分1的下面14上。
按照图5到图7所示的第二实施例,椅座部分1包括在中部前后方向延伸的折弯处31。折弯处为字母V截掉下端的形状,椅座部分的上面20限定了坡槽32,该槽后边的深度比前边大。折弯处靠近壁33的底部界定出缝口34,一方面,缝口34适于将流入坡槽32的水排掉,另一方面,形成一个可抓的手柄部位。
正象前一个实施例,并且也是相同的理由,折弯处31突出在椅座部分的下面14的高度H,比椅座部分的边缘和加强肋的高度h要大。因此,堆迭的扶手椅的折弯处31彼此相配,可以减小堆迭间距,或者至少不增加堆迭间距,同时,从注塑点21到椅座部分1的距离d增加了。
事实上,注塑点21位于折弯处31的后壁33的底部,或者更好一些,在加强肋35的底部,这样就延伸了注塑点。然而,也可以设置越过折弯处31的其它横向加强肋。
当然,正如图4中所示的,椅座部分1的边缘10是与开口16的侧边18和19为一整体。同样,正如图6所示,后边缘10和前加强肋11与折弯处31为一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