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工作台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作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离地作业的移动式工作台。
背景技术
在大型器械加工过程中时常会有工人离地作业的需求,例如在龙门
式起重机的底梁上安装包括底梁电机、喇叭、减速机以及投光灯等部件。
在这种情况下,工人需要借助于斜梯这一类的工具攀爬至适当位置进行
作业,例如在专利号为ZL201420401507.3中公开的一种用于船舶分段建
造中的可移动钢斜梯。在实际工作中人们一方面希望这种移动斜梯的体
积尽可能小巧,以利于移动;另一方面希望其上方的工作平台尽可能大,
使其不仅能够放置较多的使用工具和所需零部件,还能由较大的工作范
围,从而减少操作工人上下的次数。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斜梯由于斜梯
本身就占据了较大的体积,很难满足上述两点需求。因此,很有必要提
供一种整体体积小,同时具有尽可能大面积平台的可移动工作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
积小并且平台面积大的移动式工作台。
本发明的一种移动式工作台,包括支架、万向轮、平台、护栏以及
直梯,其中
支架包含多个等高的立柱、在立柱顶部水平连接立柱的顶梁、以及
在立柱下部水平连接立柱的底梁;
每一个立柱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平台水平设置于顶梁的上方,其包含平板和布置成用于容纳并支撑
平板的框架,其中框架由角钢通过彼此相互焊接制成;
护栏包含沿着平台的边缘竖直设置的多个立杆、水平固定于立杆中
部的中间栏杆以及固定于立杆顶部的扶手,护栏包围平台上除了直梯开
口边缘和工作接触边缘以外的所有其他边缘;
直梯具有一对平行的竖直侧杆,位于平台下方的侧杆之间等间距地
设置有多个水平的梯梁,直梯的一侧固定有多个连杆,通过将连杆远离
直梯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支架、平台以及护栏来固定直梯。
进一步地,支架还包含加强支柱和加强梁,其中加强支柱的两端分
别固定连接两个相邻的立柱的顶部和底部,并与立柱共同构成N字形布
置;加强梁连接相邻的两个底梁。
进一步地,顶梁由方管焊接制成。
进一步地,立柱设置于平台的各个顶角正下方的位置。
进一步地,每一个立柱底部设置有水平钢板,万向轮安装在水平钢
板下方。
进一步地,万向轮为刹车式万向轮。
进一步地,平台采用花纹板制成。
进一步地,平台上设置多个具有格栅的区域。
进一步地,平台的形状设置为“凹”字形。
进一步地,直梯由钢管焊接制成。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直梯设置,节省平台占用空间,移动更方便;
2.增大平台面积,不仅能够放置更多使用工具及部件,还有效地增
大了工作范围,减少操作工人上下平台的次数,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
安全保障;
3.本移动式工作台设置有多处加强梁以及加强支柱,总体更稳定,
安全性更高;
4.可以依据不同的工作环境设计平台的形状,使用更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移动式工作台的示意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的移动式工作台的侧视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移动式工作台的平台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支架,110立柱,120顶梁,130底梁,140加强支柱,150加强
梁,200万向轮,210水平钢板,300平台,310框架,320平板,330格
栅,340直梯开口边缘,350工作接触边缘,400护栏,410立杆,420中
间栏杆,430扶手,500直梯,510侧杆,520梯梁,530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
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2所示,移动式工作台总体包括支架100、万向轮200、平台
300、护栏400以及直梯500。其中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架100包含多个等
高的立柱110、在立柱110顶部具有水平连接立柱110的顶梁120、以及
在立柱110下部水平连接立柱110的底梁130。立柱110的定位可以考虑
位于其上的平台300的形状,作为优选地,立柱110可以设置于平台300
的各个顶角正下方的位置,以利于稳定地支撑平台300。由于顶梁120直
接与水平的平台300接触,因此顶梁120优选使用方管制成,使其呈平
面的管壁与平台300的下表面接触。另外,支架100还包含加强支柱140
和加强梁150(未示出),其中加强支柱14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相
邻的支柱110的顶部和底部并与支柱110共同构成N字形布置;加强梁
150连接相邻的两个底梁130。如此设置可使支架100更稳固,安全系数
更高。
每一个立柱110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00,以便使移动式工作台能够
向任何方向移动。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立柱100的底部直接焊接一
个小的水平钢板210,进而将刹车式万向轮200固定至该水平钢板210上。
需要将移动式工作台定位时仅需锁定万向轮200上的锁紧装置即可。
图3为平台300的示意图。水平设置于支架100上方的平台300进
一步包含作为主体的平板320和布置成用于容纳并支撑平板320的框架
310,其中框架310可以由角钢通过彼此相互焊接制成,如图所示,框架
310包围了平板320的全部边缘。框架310还进一步对位于其内的平板
320起限定作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平板320被焊接固定至框架
310中。平板320作为操作工人工作的临时工位以及放置工具和零部件的
平台,优先采用防滑的花纹板制成。也可在平板320上设置多个格栅区
域330,以进一步起起到防滑作用,能够有效地防止操作者在工作时滑倒
以及放置于平台300上的工具或零部件滑落,确保了工作的安全性。平
台的形状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计成任何形状。例如,为了便于在起重机
底梁上安装多种零部件,可以将平台300设计成与底梁一端的形状相匹
配的“凹”字形(如图3所示)。工作时可以通过移动该平台使底梁的一
端“插入”“凹”字的内陷部分,并将需要安装至底梁上的零部件放置于
平台300上,便可在平台300上围绕整个底梁端部完成操作。
护栏400包含沿着平台300的边缘竖直设置的多个立杆410、水平固
定于立杆410中部的中间栏杆420以及固定于立杆410顶部的扶手430,
其中立杆可以选择性地固定在框架310上。从图3中可以看出,护栏400
可以包围平台300上除了直梯开口边缘340和工作接触边缘350以外的
所有其他边缘。
再次参考图1,直梯500具有一对平行的竖直侧杆510,位于平台下
方的侧杆510之间等间距地设置有多个水平的梯梁520。从图2所示的侧
视图中更可以看到,直梯500的一侧固定有多个连杆530。在图2所示的
实施例中,成对的连杆530对称地固定于两个侧杆510上,其远离直梯
510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支架100、平台300以及护栏400,从而将直
梯510来固定。
本发明中的各部分均可采用常见的结构材料支撑。例如,构成直梯
500的侧杆510、梯梁520以及连杆530均可使用不同规格的钢管焊接制
成。构成支架100的立柱110、底梁130、加强支柱140以及加强梁150
也可使用适当规格的钢管焊接支撑。在使用角钢焊接平台300的框架310
时,如遇到图3所示的圆弧区域,可以选择性地使用扁钢来代替角钢。
通过以直梯代替传统的斜梯,并且在支架等机构上合理地设计,本
发明的移动式工作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效地在确保了安
全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
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
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
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