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边坡支护的新型锚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264901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22103.7

申请日:

2015.04.30

公开号:

CN104963338A

公开日:

2015.10.0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D 5/74申请公布日:2015100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5/74申请日:20150430|||公开

IPC分类号:

E02D5/74; E02D17/20

主分类号:

E02D5/74

申请人:

大连交通大学

发明人:

王海涛; 宋词; 孔明慧; 常胜涛

地址:

116028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河路79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代理人:

曲永祚; 李洪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边坡支护的新型锚头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垫墩和封锚体;封锚体包括:钢垫板、锚头、现浇混凝土面板和锚索;钢筋混凝土垫墩设置于现浇混凝土面板外壁,其中钢筋混凝土垫墩内置受力主筋;钢筋混凝土垫墩为正梯形台;钢垫板设置于钢筋混凝土垫墩外壁,其中锚索伸出于钢垫板末端通过锚头紧固;钢筋混凝土垫墩外部设置有将锚头、钢垫板以及钢筋混凝土垫墩罩置于内部的外罩体,且外罩体内壁设置有钢筋网内衬;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提出了全新的锚具固定机构,同时通过混凝土与钢筋网的搭配形成了一个更为稳固的保护体系。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边坡支护的新型锚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垫墩(1)和封锚体;
所述封锚体包括:钢垫板(2)、锚头(3)、现浇混凝土面板(5)和锚索(7);
其中,锚索(7)预先穿入在边坡打好的锚孔(6)内,且锚索(7)穿入锚孔(6)后通过灌注浆体将锚索(7)伸入端固定;
所述现浇混凝土面板(5)设置于边坡外壁,其中锚索(7)贯穿于现浇混凝土面板(5);
所述钢筋混凝土垫墩(1)设置于现浇混凝土面板(5)外壁,锚索(7)同样贯穿于钢筋混凝土垫墩(1),其中钢筋混凝土垫墩(1)内置2层受力主筋;
所述钢筋混凝土垫墩(1)为正梯形台,且锚索(7)由钢筋混凝土垫墩(1)中心伸出;
所述钢垫板(2)设置于钢筋混凝土垫墩(1)外壁,且锚索(7)同样贯穿于钢垫板(2),其中锚索(7)伸出于钢垫板(2)末端通过锚头(3)紧固;
所述钢筋混凝土垫墩(1)外部设置有将锚头(3)、钢垫板(2)以及钢筋混凝土垫墩(1)置于内部的外罩体(8),且外罩体(8)内壁设置有钢筋网内衬(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边坡支护的新型锚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混凝土面板(5)内置至少一层钢筋网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边坡支护的新型锚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垫板(2)尺寸一般为300mm×300mm-500mm×500mm,厚度一般为20-30mm,材料采用Q235钢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边坡支护的新型锚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垫墩(1)尺寸为下底400-600mm×400-600mm,上底为300-500mm×300-500mm,高220mm的正梯形台,其中受力主筋,采用三级钢φ10-φ14钢筋。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边坡支护的新型锚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内衬(4)采用一级钢φ8钢筋,间距一般为100-200mm。

6.
  一种用于边坡支护的新型锚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先在边坡打锚孔(6),然后将锚索(7)伸入,再通过向锚孔(6) 内灌注浆体紧固;
步骤二,在边坡外壁处,通过混凝土与钢筋层形成现浇混凝土面板(5),需要预留锚索(7)伸出通孔;
步骤三,在现浇混凝土面板(5)上浇注下底400mm-600mm×400mm-600mm,上底300mm-500mm×300mm-500mm,高220mm的正梯形台,内置一层钢筋网层,且预留搭接钢筋,形成钢筋混凝土垫墩(1),其中锚索(7)伸出通孔贯穿;
步骤四,待钢筋混凝土垫墩(1)达到一定强度后,放上300mm-400mm×300mm-400mm,厚度20-30mm的钢垫板(2)作为承载体,再进行锚索(7)张拉,用锚头(3)固定锚索(7);
步骤五,完成外罩体(8)内壁钢筋网内衬(4)与钢筋混凝土垫墩(1)预留搭接钢筋搭接,用C30的现浇混凝土进行封锚,完成锚头施工。

说明书

一种用于边坡支护的新型锚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边坡支护的新型锚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锚头只使用垫板或槽钢作为抗压的承载体,且无钢筋网的防护,虽施工简单,但耐久性不高,极易造成混凝土脱落,锚头外露等情形,以至于预应力松弛,为边坡的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因此,传统的制造方法,存在耐久性低,安全度不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用于边坡支护的新型锚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当前在边坡支护工程锚头制造中存在的耐久性低,安全度不高等缺点,达到提高边坡长期稳定的目的。
为达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边坡支护的新型锚头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垫墩和封锚体;
封锚体包括:钢垫板、锚头、现浇混凝土面板和锚索;
其中,锚索先穿入在边坡打好的锚孔内,且锚索穿入锚孔后通过灌注浆体将锚索伸入端固定;
现浇混凝土面板设置于边坡外壁,其中锚索贯穿于现浇混凝土面板;
钢筋混凝土垫墩设置于现浇混凝土面板外壁,锚索同样贯穿于钢筋混凝土垫墩,其中钢筋混凝土垫墩内置2层受力主筋;
钢筋混凝土垫墩为正梯形台,且锚索由钢筋混凝土垫墩中心伸出;
钢垫板设置于钢筋混凝土垫墩外壁,且锚索同样贯穿于钢垫板,其中锚索伸出于钢垫板末端通过锚头紧固;
钢筋混凝土垫墩外部设置有将锚头、钢垫板以及钢筋混凝土垫墩置于内部的外罩体,且外罩体内壁设置有钢筋网内衬。
进一步的,现浇混凝土面板内置至少一层钢筋网层。
进一步的,钢垫板尺寸为300mm×300mm-500mm×500mm,厚度一般为20-30mm,材料采用Q235钢板。
进一步的,钢筋混凝土垫墩尺寸为下底400-600mm×400-600mm,上底为300-500mm×300-500mm,高220mm的正梯形台,其中受力主筋,采用三级钢φ10-φ14钢筋。
进一步的,钢筋网内衬采用一级钢φ8钢筋,间距一般为100-200mm。
一种用于边坡支护的新型锚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先在边坡开锚孔,然后将锚索伸入,再通过向锚孔内灌注浆体紧固;
步骤二,在边坡开锚孔处通过混凝土与钢筋层形成现浇混凝土面板,需要预留锚索伸出通孔;
步骤三,在现浇混凝土面板上浇注下底400mm-600mm×400mm-600mm,上底300mm-500mm×300mm-500mm,高220mm的正梯形台,内置一层钢筋网层,且预留搭接钢筋,形成钢筋混凝土垫墩,其中锚索伸出通孔贯穿;
步骤四,待钢筋混凝土垫墩达到一定强度后,放上300mm-400mm×300mm-400mm,厚度20-30mm的钢垫板作为承载体,再进行锚索张拉,用锚头固定锚索;
步骤五,完成外罩体内壁钢筋网内衬与钢筋混凝土垫墩预留搭接钢筋搭接,用C30的现浇混凝土进行封锚,完成锚头施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安全性高。由于预应力锚索的张拉力在中风化岩层中一般为200-500KN,一般的支护方式虽满足规范要求,但对混凝土面板压力过大,容易产生裂缝,使边坡的安全度降低,危害性加大。采用钢筋混凝土垫墩,呈正梯形台形状,有效的利用力学知识,增加受压面积,对边坡有更好的防护作用。
2、耐久性好。由于外罩体内壁设置有钢筋网内衬的存在,同时钢筋网内衬与与钢筋混凝土垫墩预留搭接钢筋搭接形成整体框架体系,很好的保护了内部锚具,不至于年久风化,混凝土剥落,锚具与钢垫板外露,有效的提高了边坡的耐久性,使边坡更加安全。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2幅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外罩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筋混凝土垫墩,2、钢垫板,3、锚头,4、钢筋网内衬,5、现浇混凝土面板,6、锚孔,7、锚索,8、外罩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边坡支护的新型锚头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垫墩1和封锚体;
封锚体包括:钢垫板2、锚头3、现浇混凝土面板5和锚索7;
其中,锚索7预先穿入在边坡打好的锚孔6内,且锚索7穿入锚孔6后通过灌注浆体将锚索7伸入端固定;
现浇混凝土面板5设置于边坡外壁,其中锚索7贯穿于现浇混凝土面板5;
钢筋混凝土垫墩1设置于现浇混凝土面板5外壁,锚索7同样贯穿于钢筋混凝土垫墩1,其中钢筋混凝土垫墩1内置2层受力主筋;
钢筋混凝土垫墩1为正梯形台,且锚索7由钢筋混凝土垫墩1中心伸出;
钢垫板2设置于钢筋混凝土垫墩1外壁,且锚索7同样贯穿于钢垫板2,其中锚索7伸出于钢垫板2末端通过锚头3紧固;
钢筋混凝土垫墩1外部设置有将锚头3、钢垫板2以及钢筋混凝土垫墩1置于内部的外罩体8,且外罩体8内壁设置有钢筋网内衬4。
进一步的,现浇混凝土面板5内置一层钢筋网层。
进一步的,钢垫板2尺寸为300mm×300mm-500mm×500mm,厚度一般为20-30mm,材料采用Q235钢板。
进一步的,钢筋混凝土垫墩1尺寸为下底400-600mm×400-600mm,上底为300-500mm×300-500mm,高220mm的正梯形台,其中受力主筋,采用三级钢φ10-φ14钢筋。
进一步的,钢筋网内衬4采用一级钢φ8钢筋,间距一般为100-200mm。
一种用于边坡支护的新型锚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先在边坡开锚孔6,然后将锚索7伸入,再通过向锚孔6内灌注浆体紧固;
步骤二,在边坡开锚孔6处通过混凝土与钢筋层形成现浇混凝土面板5,需要预留锚索7伸出通孔;
步骤三,在现浇混凝土面板5上浇注下底400mm-600mm×400mm-600mm,上底300mm-500mm×300mm-500mm,高220mm的正梯形台,内置至少一层钢筋网层,且预留搭接钢筋,形成钢筋混凝土垫墩1,其中锚索7伸出通孔贯穿;
步骤四,待钢筋混凝土垫墩1达到一定强度后,放上300mm-400mm×300mm-400mm,厚度20-30mm的钢垫板2作为承载体,再进行锚索张拉,用锚头固定锚索;
步骤五,完成外罩体8内壁钢筋网内衬4与钢筋混凝土垫墩1预留搭接钢筋搭接,用C30的现浇混凝土进行封锚,完成锚头施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安全性高。由于预应力锚索的张拉力在中风化岩层中一般为200-500KN,一般的支护方式虽满足规范要求,但对混凝土面板压力过大,容易产生裂缝,使边坡的安全度降低,危害性加大。采用钢筋混凝土垫墩,呈正梯形台形状,有效的利用力学知识,增加受压面积,对边坡有更好的防护作用。
2、耐久性好。由于外罩体内壁设置有钢筋网内衬的存在,同时钢筋网内衬与与钢筋混凝土垫墩预留搭接钢筋搭接形成整体框架体系,很好的保护了内部锚具,不至于年久风化,混凝土剥落,锚具与钢垫板外露,有效的提高了边坡的耐久性,使边坡更加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诉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一种用于边坡支护的新型锚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边坡支护的新型锚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边坡支护的新型锚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边坡支护的新型锚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边坡支护的新型锚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边坡支护的新型锚头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垫墩和封锚体;封锚体包括:钢垫板、锚头、现浇混凝土面板和锚索;钢筋混凝土垫墩设置于现浇混凝土面板外壁,其中钢筋混凝土垫墩内置受力主筋;钢筋混凝土垫墩为正梯形台;钢垫板设置于钢筋混凝土垫墩外壁,其中锚索伸出于钢垫板末端通过锚头紧固;钢筋混凝土垫墩外部设置有将锚头、钢垫板以及钢筋混凝土垫墩罩置于内部的外罩体,且外罩体内壁设置有钢筋网内衬;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