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的是一次性注射器 现有的一次性注射器为避免病毒的传染在医疗战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有关一次性注射器的专利文献较多,本人已进行了系统的检索,比较新的专利公告号为CN1035244A、CN1036139A、CN1033009A的几种国内外申请者所获得的专利。从目前的文献来看,大部分没有对针头的防护问题提起注意,只有很少部分考虑了针头防护问题,基本方法都是集中在注射器的外筒内设置一套复杂的多零件结构,防止活塞第二次拉出,以上述专利为例,零部件特征数分别为33,42,66个。零件的数量多,而且精度要求高,制造是很不容易的,并且可靠性也受到影响,清洁和消毒工作量大,自然它的制造成本也高。迄今为止,尚无一种有效、简单、造价低的方法来杜绝第二次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地是要提供一种简单、方便、有效而且造价低的新型一次性注射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以一个由一端封闭的外筒体,封闭端顶板上有针头座和与其连为一体的针头,筒体内有一个可滑动的活塞和与其相连的活塞杆(当然用等效的物体也可以,如内筒),所组成的注射器为基础。在注射器上设置强度较低的薄弱部分,薄弱部分的强度较低、易于损坏。在注射器使用完后,易于破坏薄弱部分,从而杜绝第二次使用。
薄弱部分的设置有多种方法,比较简单的有以下几种:一种是沿一条封闭曲线作切痕(类似于易拉罐的开口部分);第二种是使薄弱部分的厚度变薄,使其易于破坏;第三种是使用强度较低、易于破坏的材料来构成薄弱部分。自然它们的组合运用或其它方法也是可以的。
设置好薄弱部分之后,现在必须想办法在使用完毕时,能破坏它们。一种方法是在薄弱部分上连着一个小柄,拿住小柄可以撕开薄弱部分,破坏注射器。这种带小柄的薄弱部分可设在注射器任何合适的地方,但一般设在外筒的顶板和侧壁上比较方便。
另一种方法是在薄弱部分上设置一个硬体突出物,在外力的压破下能刺破薄弱部分。它们可以设在活塞上或顶端板上,这时硬体突出物须伸向筒腔内,当压缩到最后时,硬体突出物在挤压作用下可刺破薄弱部分。当然带硬体突出物的薄弱部分还可以其它方式设在侧壁上或顶端板上(如硬体突出物伸向筒外)。
第三种方法是在相对运动的不同部件上分别设置薄弱部分、硬体突出物,当相对运动到最后时,硬体刺或割破薄弱部分。例如在顶板上设置薄弱部分,在活塞的对应位置上设置硬体突出物。或者反过来在活塞上设置薄弱部分,在顶板对应位置上设置伸向腔体的硬体突出物,当活塞压缩到最后时,就能使硬体突出物刺或割破薄弱部分,破坏注射器。当然薄弱层和硬体突出物的设置位置还有多种方式,如薄弱部分设在侧壁上,硬体突出物设在活塞或活塞杆上,薄弱部分和硬体突出物的形状和大小也可有多种变化。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外筒顶上薄弱部分连着小柄的注射器的剖面图。
图2为外筒顶上薄弱部分连着小柄的注射器的顶端板平面图。
图3为侧壁上有二个长条形薄弱部分,活塞杆上连有二个硬体突出物的注射器的纵剖面图。
图4为侧壁上有二个长条形薄弱部分,活塞杆上连有二个硬体突出物的注射器的横剖面图。
图5为筒体顶板上有环带形薄弱部分,活塞对应位置有硬体突出物的注射器的剖面图。
图6为筒体顶板上有环带形薄弱部分,活塞对应位置有硬体突出物的注射器的筒顶板平面图。
图7为外筒顶上薄弱部分设有伸向筒内的硬体突出物的注射器的剖面图。
图8为阶梯形针头座上有弹簧小盖装置的平面图。
图中[1]是筒体侧壁,[2]是筒体顶板,[3]是针头座,[4]是针头,[5]是活塞杆,[6]是活塞,[7]是外盖,[8]是薄弱部分,[9]是小柄,[10]是硬体突出物,[11]是凹槽,[12]是弹簧,[13]为带孔小盖。
在图1和图2中,筒体顶端板[2]有针头座[3]和与其连为一体的针头[4],还有在针头座[3]上的外盖[7],顶端板[2]的薄弱部分[8]为一薄层,其上有(类似于易拉罐开口拉手)活动式连接着的小柄[9]。当注射器使用完毕后,拿住小柄即可撕开薄弱部分[8],破坏注射器。这种带小柄的薄弱部分[8]的位置可有多种形式,如设在筒体侧壁[1]上或其它合适部位。针头[4]与针头座[3]可以一体化模制,也可是特殊规格形状和大小(只能用在这种特殊品种中)的分立零件装配而成。外盖[7]在使用前保护针头[4],在使用完毕后防止针头伤人,它可以多种形式套在针头座上,如卡入式、螺纹式或滑套式等等。
图3和图4中,筒体侧壁[1]上部有2个带形薄层的薄弱部分[8],在其端部直到筒体开口端,筒壁上有与其在一条线上的凹槽[11],在活塞杆[5]上设有硬体突出物[10],两端嵌入凹槽[11]内,其截面为一楔形体、尖端对着带形薄层[8],当活塞杆推动活塞时,硬体突出物就可一路割破薄层[8],破坏注射器。带形薄弱部分[8]也可使用低强度材料制造。在筒体的上部有一外盖[7],它的上部形状近似针头[4]下部和针头座[3],它的下部套在筒体上,当注射完毕时,推上外盖[7]即可盖住针头尖端,避免伤人。外盖与筒体的套入方式可为卡入式、螺纹式或它们的组合,其它方式也可以,只要使用方便皆可以。
在图5和图6中,外筒顶板[2]上有环带形薄弱部分[8],活塞[6]的对应位置上有硬体突出物[10],针头[4]外有外盖[7]套在针头座[3]上。使用前硬体突出物[10]可嵌入针头座[3]的管腔内,使用时转动活塞[6],推到最后时硬体突出物[10]即可刺破环带[8],盖好外盖[7]即可避免针头伤人。把薄弱部分设在活塞上,硬体突出物设在顶板对应位置上也是可行的。
在图7中,筒体顶板[2]上的薄弱部分[8]上连着一个伸向注射腔内的硬体突出物[10],针头[4]与针头座[3]连为一体,外面套着外盖[7]。当活塞[6]压到最后时,会顶住硬体突出物[10]刺破薄弱部分[8]。这种连着硬体突出物的薄弱部分也可设在活塞上。此外在硬体伸向筒外时,还可以设在侧壁上或顶板上,在注射器使用完毕后,按压硬体突出物即可破坏薄弱部分。总之薄弱部分和硬体突出物的形状和大小可根据情况作不同的变化。
在图8中,针头作[3]是阶梯状的,其上部有螺纹,弹簧[12]环绕针头[4],其上的带孔小盖[13]有内螺纹。使用前小盖[13]压缩弹簧[12],旋扣在针头座[3]上,注射完毕后,旋开小盖[13],在弹簧[12]的支承下盖住了针头上部,可避免伤人。
以设置薄弱部分并能方便地破坏它,在一次性注射器领域是一条新路子,它省去了一些复杂零件,使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得以提高,使制造变得简单,使用变得方便,价格更便宜,更适合于大量的制造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