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主次梁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主次梁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关键是如何将在工厂制作的预制构件现场吊装后有效地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体系。连接节点区域构件的安装难易程度与混凝土浇筑质量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与质量。因此,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寻求尽可能简便的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节点连接方法,是目前工程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预制混凝土主次梁连接可采用灌浆套筒水平连接受力钢筋等连接方式。但采用上述连接方式,造价高,施工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上述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采用灌浆套筒水平连接受力钢筋等连接方式,造价高,施工麻烦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降低造价,施工简单快捷的预制混凝土主次梁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制混凝土主次梁连接结构,包括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预制主梁上搭接预制次梁处设置后浇段,且预制主梁的主梁底部受力钢筋在后浇段贯通连续,预制主梁的后浇段内预留主梁箍筋,预制次梁伸入预制主梁的后浇段内,预制次梁的次梁底部纵筋直接锚固或通过附加钢筋锚固于预制主梁上,且锚固长度大于等于12d,预制主梁及预制次梁上部的叠合层内铺设通长受力钢筋,通长受力钢筋穿过预制次梁上部,需要绑扎的钢筋进行绑扎处理,支模浇筑形成后浇段。
预制次梁伸入预制主梁的后浇段内的长度大于等于10mm。
预制主梁的一侧或两侧分别搭接预制次梁,两预制次梁的次梁底部纵筋采用高度上下错开锚固的方式分别与预制主梁锚固。
预制主梁、预制次梁端部分别设置抗剪凹槽。
后浇段的两端分别伸出主梁腰筋,增设等直径的附加腰筋分别与两根主梁腰筋焊接连接。
预制混凝土主次梁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造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预制主梁上搭接预制次梁处设置后浇段,且预制主梁的主梁底部受力钢筋在后浇段贯通连续,预制主梁的后浇段内预留主梁箍筋;
(2)、吊装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将预制次梁伸入预制主梁的后浇段内,预制次梁的次梁底部纵筋直接锚固或通过附加钢筋锚固于预制主梁上,且锚固长度大于等于12d;
(3)、预制主梁及预制次梁上部的叠合层内铺设通长受力钢筋,通长受力钢筋穿过预制次梁上部;
(4)、支模板,在预制主梁的侧边、预制次梁的侧边及预制主梁的底部设置模板;
(5)、对需要绑扎的钢筋进行绑扎处理;
(6)、浇筑后浇段;使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形成整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进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的连接方式,方便预制构件的吊装及连接,使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连接性能达到等同于现浇结构的效果,节点连接牢靠,无需水平套筒灌浆连接,节省材料,降低造价,施工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预制混凝土主次梁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预制混凝土主次梁连接结构的A-A剖视图;
图3是预制混凝土主次梁连接结构的B-B剖视图。
其中,1、预制主梁,2、预制次梁,3、后浇段,4、叠合层,5、主梁箍筋,6、通长受力钢筋,7、抗剪凹槽,8、主梁腰筋,9、附加腰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预制混凝土主次梁连接结构,包括预制主梁1和预制次梁2,预制主梁1上搭接预制次梁2处设置后浇段3,且预制主梁1的主梁底部受力钢筋在后浇段3贯通连续,预制主梁1的后浇段3内预留主梁箍筋5,预制次梁2伸入预制主梁1的后浇段3内,预制次梁2的次梁底部纵筋直接锚固或通过附加钢筋锚固于预制主梁1上,且锚固长度大于等于12d,预制主梁1及预制次梁2上部的叠合层4内铺设通长受力钢筋6,通长受力钢筋6穿过预制次梁2上部,需要绑扎的钢筋进行绑扎处理,支模浇筑形成后浇段3。
预制次梁2伸入预制主梁1的后浇段3内的长度大于等于10mm。
预制主梁1的一侧或两侧分别搭接预制次梁2,两预制次梁2的次梁底部纵筋采用高度上下错开锚固的方式分别与预制主梁1锚固。
预制主梁1、预制次梁2端部分别设置抗剪凹槽7。
后浇段3的两端分别伸出主梁腰筋8,增设等直径的附加腰筋9分别与两根主梁腰筋8焊接连接。
预制混凝土主次梁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造预制主梁1和预制次梁2,预制主梁1上搭接预制次梁2处设置后浇段3,且预制主梁1的主梁底部受力钢筋在后浇段3贯通连续,预制主梁1的后浇段3内预留主梁箍筋5;
(2)、吊装预制主梁1和预制次梁2,将预制次梁2伸入预制主梁1的后浇段3内,预制次梁2的次梁底部纵筋直接锚固或通过附加钢筋锚固于预制主梁1上,且锚固长度大于等于12d;
(3)、预制主梁1及预制次梁2上部的叠合层4内铺设通长受力钢筋6,通长受力钢筋6穿过预制次梁2上部;
(4)、支模板,在预制主梁1的侧边、预制次梁2的侧边及预制主梁1的底部设置模板;
(5)、对需要绑扎的钢筋进行绑扎处理;
(6)、浇筑后浇段3,使预制主梁1和预制次梁2形成整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进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的连接方式,方便预制构件的吊装及连接,使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连接性能达到等同于现浇结构的效果,节点连接牢靠,无需水平套筒灌浆连接,节省材料,降低造价,施工简单快捷。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