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土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施工技术中,对两个预制件之间相互连接时,需要将预制件两端连接
处的钢筋超出预制件一定长度,两端的钢筋捆扎或焊接后,在连接处现场再次
浇混凝土,使两个预制件相连接。或者,连接处两端设有钢板或钢结构,通过
焊接钢板或钢结构来进行连接。这些方法操作难度大、成本高、工时长、效率
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连接操作简单、效率高。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连接结构,包括:第一主体,第一主体内设有预埋室;第二主体;连
接件,连接件包括第一螺纹部,第一螺纹部上设有蜗轮,蜗轮的轮齿按第一螺
纹部的螺纹周向设置;其中,第一主体面对第二主体的壁面上设有安装孔,安
装孔与预埋室连通,第一主体的侧壁上设有操作孔,操作孔与预埋室连通;其
中,所述第一螺纹部为螺杆,蜗轮设于螺杆的第一端,螺杆的第一端设于所述
预埋室中,螺杆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主体上设有螺帽或者螺纹
孔,螺杆与螺帽或螺纹孔螺纹对接;或,所述第一螺纹部为螺帽,螺帽设于所
述预埋室中,所述第二主体上设有螺杆,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主体连接,
螺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与螺帽螺纹对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有供蜗杆穿过的转动轴承,所
述转动轴承安装于所述操作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体内设有容纳室,所述第二主体的侧壁
上还设有与所述容纳室连通的调整孔;其中,当所述第一螺纹部为螺杆时,与
之对应的螺帽设于所述容纳室内;或者,当所述第一螺纹部为螺帽时,与之对
应的螺杆的第一端设于所述容纳室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包括预制件和端板,所述预埋室设于
所述预制件上,所述端板盖设于所述预埋室的开口,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端板
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设有套孔,
所述蜗轮设于所述套筒上;其中,当所述第一螺纹部为螺杆时,螺杆的第一端
设于所述套孔内;或,当所述第一螺纹部为螺帽时,螺帽设于所述套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轮设于所述套筒的一端,并且与所述套筒层
叠,所述蜗轮的截面小于所述套筒的截面。
一种连接方法,包括:在第一主体内设置预埋室,在第一主体面对第二主
体的壁面上设置安装孔,安装孔与预埋室连通,在第一主体的侧面壁面上设置
操作孔,操作孔与预埋室连通;其中,连接件的第一螺纹部为螺杆,在第二主
体上设置螺母或螺纹孔,将螺杆的第一端设置在预埋室内,螺杆的第二端伸出
安装孔,在螺杆第一端设置蜗轮,将蜗杆穿过操作孔作用在螺杆上的蜗轮上,
带动螺杆转动,使第一主体内的螺杆与第二主体内的螺帽或螺纹孔螺纹连接;
或者,连接件的第一螺纹部为螺帽,将螺帽设置于预埋室内,在第二主体上设
置螺杆,将螺杆从安装孔伸入预埋室在螺帽上设置蜗轮,将蜗杆穿过操作孔作
用在螺帽上的蜗轮上,带动螺帽转动,使第一主体内的螺帽与第二主体上的螺
杆螺纹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第一主体内设有预埋室、安装孔、操作孔,预埋室为对预先埋设的第一
螺杆进行操作提供了空间,操作孔用于插入蜗杆进行操作,安装孔用于使螺杆
穿过使螺杆与螺帽或螺纹孔连接;
蜗杆的第一端通过操作孔伸入预埋室内,并且蜗杆与蜗轮接触配合,蜗杆
的第二端外露,转动蜗杆的第二端,蜗杆通过蜗轮带动连接件转动,螺杆与螺
帽或螺纹孔螺纹旋紧,通过操作孔,可以在第一主体外对埋设于第一主体内的
连接件进行操作,进行连接时操作简单,无需使用另外的零件,效率高,第一
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连接紧密牢固;
可以是,第一主体本身是混凝土预制件,将浇筑好的第一主体与其他零件
连接时,旋转蜗杆带动连接件旋转即可,操作简单,效率高,连接过程中无需
对连接处进行混凝土填充浇筑,也无需焊接,大幅提高了连接效率;
也可以是,第一主体作为零件安装于混凝土预制件上,混凝土预制件通过
第一螺杆与其他的预制件进行连接;
上述预制件的材料不限于混凝土,也可以是其他材料。
2、连接件还包括有套筒,套筒上设有蜗轮,第一螺纹部设于套筒的套孔内,
通过套筒带动第一螺纹部转动;
第一螺纹部为螺杆时,螺杆的第一端滑动的设于套孔内,并且滑动方向为
套孔的轴线方向,螺杆的第一端的外表面与套孔的内壁形状相配合;如果不设
置套筒,而直接在螺杆上设置蜗轮,则螺杆与第二螺纹部相互旋紧或旋松时,
螺杆会在其轴向上产生位移,使蜗轮与蜗杆之间产生相对平移,,影响啮合。因
此,采用套筒的方式,将螺杆的第一端滑设于套孔内,套筒相对于第一主体只
旋转、不发生平移,蜗轮与蜗杆的位置相对固定,便于使用蜗杆对蜗轮进行操
作;
同理,当第一螺纹部为螺帽时,将螺帽设于套筒的套孔内,便于使用蜗杆
对蜗轮进行操作;
此外,套孔可以为常规的六角孔,可以采用常规的外六角螺杆或外六角螺
帽,降低成本。
3、套筒与蜗轮叠设且相接,蜗轮的截面小于套筒的截面,减小预埋室所需
空间体积,有利于在第一主体上设置多个预埋室和连接件,同时维持第一主体
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连接结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套筒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蜗轮与蜗杆啮合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连接结构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连接结构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套筒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连接结构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预制件,110、预埋室,120、第一端板,200、第二预制件,210、
容纳室,220、第二端板,310、第一螺纹部,320、套筒,321、套孔,322、蜗
轮,400、第二螺纹部,500、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3,连接结构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连接件。
第一主体包括第一预制件100和第一端板120,第一预制件100内设有预埋
室110,预埋室110的开口面对第二主体,第一端板120盖设于预埋室110的开
口,第一端板12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预埋室110连通,采用第
一端板120盖设于预埋室110开口的方法,方便将连接件预先埋设于预埋室110
中。第一预制件100的侧面壁面上设有操作孔,操作孔与预埋室110连通。
连接件包括第一螺纹部310和蜗轮322,第一螺纹部310为螺杆,螺杆的第
一端设有蜗轮322,蜗轮322的轮齿按第一螺纹部310的螺纹周向设置,螺杆的
第一端设于预埋室110中,螺杆的第二端伸出第一安装孔。
第二主体上设有第二螺纹部400,第二螺纹部400为螺帽。第二主体包括第
二预制件200和第二端板220,第二预制件200内设有容纳室210,螺帽固定于
容纳室210内,第二端板220盖设于容纳室210的开口,第二端板220设有第
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与容纳室210连通。螺杆的第二端穿过第二安装孔伸入
容纳室210并与螺帽对接。
蜗杆500的第一端通过操作孔伸入预埋室110内,并且蜗杆500与蜗轮322
接触配合,蜗杆500的第二端外露,转动蜗杆500的第二端,蜗杆500通过蜗
轮322带动连接件转动,螺杆与螺帽或螺纹孔螺纹旋紧,通过操作孔,可以在
第一主体外对埋设于第一主体内的连接件进行操作,操作孔内安装有转动轴承,
转动轴承为蜗杆500提供转动支撑,方便操作。
进行连接安装时;
将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相对设置,使螺杆与螺帽对接,将蜗杆500的一端
穿过转动轴承伸入预埋室110内,使蜗杆500与蜗轮322啮合,转动蜗杆500
外露的一端,通过蜗轮322带动螺杆转动,使螺杆与螺帽相互旋紧,从而实现
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连接。
安装完成后,可以将转动轴承和蜗杆500从操作孔内取出。
预先将连接件埋设在预埋室110中(可以在第一预制件100的浇筑过程中
完成预埋室110的成型和连接件的埋设),将浇筑好的第一预制件100与其他零
件连接时,旋转蜗杆500带动连接件旋转即可,无需增设另外的零件,操作简
单,连接过程中无需对连接处进行混凝土填充浇筑,也无需焊接,大幅提高了
连接效率。
本实施例中第一主体包括第一预制件100与第一端板120,但不限于此。也
可以是:第一主体包括壳体与第一端板120,第一主体整体作为零件安装于预制
件上。第一主体还可以是一体式的预制件,不需要第一端板,直接在一体式的
预制件上开设预埋室、安装孔、拨动孔。上述第一预制件100的材料不限于混
凝土,也可以是其他材料。
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连接时可拆卸的,需要拆卸时,插入蜗杆500,反向
旋转蜗杆500,带动螺杆反向旋转,螺杆和第二螺纹部400松开。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如图1至3所示,连接件还包括有套筒320,套筒320上设有套孔321,套
筒320的外壁中部设有蜗轮322(不限于此,蜗轮322可以设于套筒320外壁的
任意位置),螺杆的第一端设于套孔321内。如果不设置套筒,而直接在螺杆上
设置蜗轮,则螺杆与螺帽相互旋紧或旋松时,螺杆会在其轴向上产生平移,有
可能使蜗轮322与蜗杆500的配合关系发生改变。将螺杆的第一端滑设于套孔
321内,螺杆与套筒320相互滑动,套筒320相对于第一主体只旋转、不发生平
移,蜗轮322与蜗杆500的位置相对固定,利于使用蜗杆500对蜗轮322进行
操作。套孔321可以为常规的六角孔,可以采用常规的外六角螺杆,降低成本。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参照图4,第一螺纹部310为螺帽,螺帽设于预埋室110内,螺帽的外壁上
设有蜗轮322。第二螺纹部400为螺杆,螺杆的第一端固定于第二端板220,螺
杆的第二端从第一安装孔伸入预埋室110与螺帽螺纹连接。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
如图4所示,连接件还包括有套筒320,套筒320上设有套孔321,套筒320
的外壁中部设有蜗轮322(不限于此,蜗轮322可以设于套筒320外壁的任意位
置),螺帽设于套孔321内。如果不设置套筒,而直接在螺帽上设置蜗轮,则螺
杆与螺帽相互旋紧或旋松时,螺帽会在其轴向上产生平移,有可能使蜗轮322
与蜗杆500的配合关系发生改变。将螺帽滑设于套孔321内,螺帽与套筒320
相互滑动,套筒320相对于第一主体只旋转、不发生平移,蜗轮322与蜗杆500
的位置相对固定,利于使用蜗杆500对蜗轮322进行操作。套孔321可以为常
规的六角孔,可以采用常规的外六角螺帽,降低成本。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
如图5、6所示,蜗轮322叠设于套筒320的顶部,蜗轮322的直径小于套
筒320的直径,可以减小预埋室110所需空间,加强第一主体的强度,也可以
在第一主体上设置多个预埋室110和连接件。
实施例六
实施例六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
如图7所示,第二主体内设有容纳室210,第二主体的侧壁上设有调整孔,
调整孔与容纳室210连通。螺杆的第一端设于容纳室210中,螺杆与第二主体
不能相对转动,但螺杆的第一端可以在容纳室210中微调。由于制造偏差,有
时螺帽与螺母不能完美对接,将调整杆从调整孔伸入容纳室210中,调整螺杆
的位置,使螺杆与第一主体中的螺帽精准对接,利于连接操作。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
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
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
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
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