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一种数字控制围棋弈具以及用于制作该围棋弈具的液晶显示屏。
在目前的围棋对弈中所用的围棋弈具是由黑白两色棋子若干枚和方格状的棋盘组成。对弈时由双方轮流将各人所执棋子投于棋盘的交叉点上。本发明认为现有的围棋弈具存在以下缺点:(1)不便于打谱。使用现有围棋弈具弈棋时,棋盘上每一个交叉点可能是黑子、白子和无子三种状态之一;现有围棋弈具不具备对各交叉点的状态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相应反应的功能。因此当一个人用现有围棋弈具打谱时是不能模拟两人对弈的情形的,必须由打谱者自己一边看棋谱一边往棋盘上投子,这样的打谱方式有碍于打谱者的思维,对提高打谱者的棋艺不利。(2)不能自动计时。现有的围棋弈具只能记录棋局而不具备自动计时功能,更不会自动读秒。如需计时,只能由对弈双方轮流按记时钟记时,进入读秒阶段后读秒须由裁判进行。(3)不利于棋局的远距离传送。用现有的围棋弈具对弈,若要及时地将棋局向远处传送,只能靠人工传谱或电视摄像等方法进行,这些方法给棋局的传送带来诸多不便。
本发明的任务是获得一种具有判断各交叉点的状态并作出相应反映、能自动计时、能方便地将棋局信息向远处传送等功能的数字控制围棋弈具。
实现本发明的装置由键盘、数字控制系统、显示屏三部分组成。显示屏的作用是显示棋局,显示屏外形呈正方形,显示屏除显示棋盘背景外,还有361个显示点,一个显示点相当于现有围棋弈及棋盘上的一个交叉点,各显示点整齐地排成19行19列,各显示点在屏面上的位置可由各点所在行列的行值和列值组成的有序数对唯一确定。由行值列值组成的有序数对也叫坐标,表示各点坐标的数是不大于19的自然数。各显示点以显示不同的图形表示该点为黑子、白子、无子三种状态中的何种状态。数字控制系统的基本部分是一微型计算机,因此它对来自键盘的弈棋信息具有分析判断并作出相应反映的功能,然后把结果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在这项功能的支持下,使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一个人打谱模拟两人对弈的情形,并可在系统硬件、软件的配合下,实现自动计时和将棋局信息向远处传送。键盘的作用是接受对弈双方的弈棋信息,并把弈棋信息传送给数字控制系统。弈棋信息的内容包括投子信息和提子信息。投子信息的作用是使显示屏上某显示点的显示状态由无子变为黑子或白子,因此投子信息除含有坐标信息外,还必须含有投子色别的信息。提子信息的作用是使某显示点的显示状态由有子变为无子。显示屏上各显示点显示状态的变化是随着来自数字控制系统的驱动信号的变化而变的,而驱动信号的变化则是数字控制系统根据弈棋信息和在系统软件的参与下完成的。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1是数字控制系统电路构成框图。
附图2是一种液晶显示屏面电极图形图。
附图3是另一种液晶显示屏面电极图形图。
为使图面简洁,附图2和附图3只示出了左上角4个相邻显示点的面电极图形,并只对左上角显示点面电极图形的各部份作出了标注。
实施例1。本例是功能齐全的大型台式实施例。本例的键盘采用双键盘结构,数字控制系统的电路构成如图1所示,显示屏是将具有如图2所示的显示点面电极图形的液晶显示屏用作光阀的投影显示屏。由图2可见显示屏面电极由棋盘背景电极(18)(阴影部分所示)、显示点斑块电极(19)、显示点中心电极(20)构成,图中连接同列相邻两显示点斑块电极(19)和中心电极(20)的细实线,表示电极间的电气连接关系。相邻两显示点间的粗实线表示以不透明颜料印在显示屏面的棋盘背景线(21)。在棋盘背景线(21)与显示点中心电极(20)的电气连线重合地方仍以粗实线示出。由图2还可见,位于中腹的显示点四周有4条棋盘背景线(21),而位于边上和角上的显示点四周则分别只有3条和2条棋盘背景线(21),这些棋盘背景线(21)与显示点的位置关系是以逼真于现有围棋弈具所展现的盘面为原则地。显示点中心电极(20)的形状依显示点位于中腹、边上、角上而分别为“十”字形“T”字形、“L”字形,中心电极的取向原则也以逼真于现有围棋弈具所展现的盘面为原则。同列显示点的斑块电极(19)和中心电极(20)在屏内电气上分别连通。液晶显示屏的背电极呈长条形,长度能复盖1到19列面电极。宽度略窄于相邻两行显示点中心线间的距离,共19条背电极,各条背电极中心线正对于同行显示点的中心线,因为1列显示点只占用2个驱动电极,所以在不计背景电极(18)的情况下,面电极与背电极组成(2×19)×19的显示矩阵。夹在面电极与背电极间的液晶层,依加在电极上不同幅度的驱动信号而呈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种状态。以下分别将使液晶层呈现这三种状态的信号称为透明信号、半透明信号和不透明信号。在弈棋过程中,背景电极(18)始终加半透明信号,投影光源光线通过背景电极(18)投射在投影屏幕上,呈现有棋盘背景线的灰色棋盘背景。在这种背景下,若某显示点的斑块电极(19)和中心电极(20)都加不透明信号,则投影光线还能透过光阀的这个区域而在投影屏幕上显示一个圆形黑斑,表示该点为黑子;若某显示点的斑块电极(19)和中心电极(20)都加透明信号,则投影光线能顺利透过光阀的这个区域而在投影屏幕上显示一个圆形白斑,表示该点为白子;若某显示点斑块电极(19)加半透明信号,中心电极(20)加不透明信号,则斑块电极(19)投影图形与棋盘背景融合、而显示黑色的中心电极(20)的图形,表示该点无子。驱动信号来自数字控制系统中的驱动电路(4),换句话说,即显示屏上各显示点的显示状态是受数字控制系统的控制的。本实施例中的两个键盘分别属于黑方和白方,每个键盘上设有361个坐标键和1个提子键,这些坐标键亦排列成19行19列,各坐标键所处的行列的行值和列值组成的有序数对即是该键对应的显示点的坐标,并在键上或键盘上标明各键所对应的坐标。使用本装置弈棋时,由于键盘上的坐标键与显示点的坐标一一对应且两个键盘分别属于黑白双方,所以只需单按坐标键一次即可向数字控制系统输出一个投子信息,按黑键盘某坐标键一次,表示向某坐标投黑子;按白键盘某坐标键一次表示向某坐标投白子;先按提子键再按坐标键表示将该坐标的子提去。来自键盘的弈棋信息经键盘接口电路(1)输入数字控制系统后,数字控制系统先将弈棋信息存贮起来备以后调用,接着对弈棋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并根据结果改变驱动电路(4)输出的驱动信号,使显示屏面的显示图形符合棋局,同时自动分别累计各方用时,并将棋局信息通过输出接口电路(10)和调制电路(11)向远处传送,进入读秒阶段后,扬声器发出声音信号读秒。数字控制系统中设有调解电路(14)和输入接口电路(15),可以接受来自其他装置的棋局信息。上述过程的完成需要系统软件的参与。
实施例2。本例是适宜制成便携式的实施例。去掉了自动计时和向远处传送棋局的功能,使装置的构成得到简化。本例的键盘采用单键盘结构;数字控制系统比实施例1减少了输出接口电路(10)、调制电路(11)、声音输出接口电路(12)、扬声器(13)、解调电路(14)、输入接口电路(15)、计时显示接口电路(16)、计时显示屏(17),在具体电路上要适合本例的特点;显示方式采用液晶显示屏直接显示。键盘上设有19个坐标键,每个坐标键上依次标有1到19的各数中的一个数字,键上所标的数字表示该键对应的坐标的行值和列值。本例所用的液晶显示屏是具有图3所示面电极图形有液晶显示屏。对比图2和3可见,两图不同之处在于图3以外圈电极(22)取代了图2中的棋盘背景电极(18)。配合图3所示面电极的背电极在形状、长度与面电极相对的位置关系与实施例1中的液晶显示屏的背电极相同,但宽度只约与外圈电极(22)的外径相等,背电极共19条。因为一列显示点占用3个驱动电极,所以面电极和背电极共同组成(3×19)×19的显示矩阵。当某显示点只在外圈电极(22)上加显示信号时,该显示点显示的图形为白背景上的一个黑圆圈,表示该点为白子;当某显示点的外圈电极(22)、斑块电极(20)、中心电极(21)同时加显示信号时,该显示点的显示图形为白背景上的一个圆形黑斑,表示该点为黑子;当某显示点只在中心电极(21)上加显示信号时,该显示点的显示图形为与该显示点中心电极(21)图形一样的图形,表示该点为无子。使用本实施例弈棋时,输入一个坐标信息需按两次坐标键,第一次输入坐标的行值,第二输入坐标的列值。输入坐标信息后按黑子投子键表示向该坐标投黑子,按白子投子键表示该坐标投白子,按提子键表示将该坐标的子提去。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大致相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键盘上不设代表行值列值的坐标键而设有4个分别标有上、下、左、右方向箭头的坐标方向键。弈棋时按某个坐标方向键一次,投子坐标从当前坐标移动到相邻坐标,投子坐标移动的方向与所按的坐标方向键标定的方向一致。当投子坐标移到预定坐标后,按动投子键或提子键即可完成投子和提子信息的输入。本实施例以当前投子坐标的显示图形的闪烁来表示当前投子坐标在棋盘上的位置。
本发明实现了围棋弈棋自动化,能自动打谱、记时、读秒和将棋局向远处传送。适用于围棋的娱乐、比赛和教学。
一、说明书
1、第2页4行 原为“相应反映”,改为“相应反应”。
2、第2页9行 原为“围棋弈及”,改为“围棋弈具”。
3、第2页16行 原为“应反映的功能”,改为“应反应的功能”。
4、第2页17行 原为“使可在一定范围内”,改为“便可在一定范围内”。
5、第4页20行 原为“则投影光线还能透过”,改为“则投影光线不能透过”。
6、第5页4行 原为“与棋盘背景融合、”,改为“与棋盘背景融合”。
7、第6页1行 原为“设有调解电路(14)”,改为“设有解调电路(14)”。
8、第6页2行 原为“装置的棋局信息。”,改为在其后增加“还可以将外存(存贮器的一部分,如磁带、磁盘、半导体存贮器)中的棋局程序和打谱程序调入内存,并运这些程序。”。
9、第6页12行 原为“本例所用的液晶显示屏具有图3所示面电极图形有液”,改为“本例所用的液晶显示屏具有如图3所示面电极图形的液”。
10、第7页15行 原为“当前投子坐标在棋盘上的位置”,改为在其后增加“外存及它的驱动器,既可以作为本弈具的一个附属装置,亦可是本弈具的一个部件。借助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可以将数字控制系统最大限度集成以简化外部电路。实施例1和例2中的液晶显示屏背电极图形,除采用前述的图形外,还可采用与面电极图形在背电极上的正投影一样的图形,并且同行背电极在电气上连通,共同使用一个驱动电极以组成显示矩阵,在19×19的棋盘显示屏上,共19条背电极。”。
二、权利要求书
1、将原权利要求书的第3条改为第2条。
2、将原权利要求书的第4条改为第3条。
3、将“按照权利要求1规定的数字控制围棋弈具,特征是采用权利要求2或3所规定的液晶显示屏作为弈具的显示屏,或是将权利要求2或3所规定的液晶显示屏用作光阀,制成投影显示屏。”作为第4条权利要求。
三、说明书附图
1、将输入接口(15)引出一组信号输入线,使未经调制的数字棋局信号能直接输入弈具的数字控制系统。
2、将输出接口电路(10)引出一组信号输出线,使数字控制系统具有输出未经调制的数字弈棋信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