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传统击发为电击发的枪枝及其子弹.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260666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3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9104915.0

申请日:

1989.07.12

公开号:

CN1053673A

公开日:

1991.08.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F41A19/58; F42B30/02

主分类号:

F41A19/58; F42B30/02

申请人:

雷晓磊;

发明人:

雷晓磊

地址:

710600陕西省临潼县新丰药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武器电击发装置和电发火式子弹。击发电路由电池、开关、电阻、发光管和触发器构成,子弹由中心电极、绝缘圈、电热发火材料、发射药、弹壳和弹头构成。

权利要求书

1: 一个由击发电路部分和电发火式子弹构成的,可实行多种射击功能的武器击发装置,其特征是击发电路由电池、开关K 1 、K 2 、K 3 、K 4 、K 5 、电阻R 1 、发光管LED、触发器D构成的电路,子弹由中心电极⑤、绝缘圈④、电热发火材料⑥、发射药③、弹壳②、弹头①构成。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武器的击发形式,即改传统击发为电击发。传统击发均为机械击发即由撞针撞击子弹尾部底火引起击发。子弹是在尾部底火受到撞击而起爆后通过两个小孔引爆发射药而完成击发。

    这种击发方式:

    在击发时,扳机上所需压力太大,极易造成枪体的不稳定特别是手枪,如改为微动板机则复杂,增加成本和制造难度,又给保养、修理带来不便,且易走火。而对于狙击步枪和比赛用枪来说,枪枝是要求高度稳定地,否则,子弹便离的“万里”了。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方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并可以实现多枪齐发,各枪依次发射、和自动瞄准设备实现同步发射及脚控、身控、摇控发射等,对于其它非自动的特种兵器如元帅杖、首枪、钢笔枪等更见其方便之处。

    图1为本发明之子弹,由弹头(1)、弹壳(2)、发射药(3)、绝缘圈(4)、中心电极(5)和引爆钨丝或其它电热材料(6)组成,中心电极(5)通过钨丝(6)和弹壳(2)构成一个电流回路,当在中心电极(5)和弹壳(2)之间加上一定电压时钨丝即引爆发射药,这种弹壳回收以后再生也较简单,且可于每次较为重要的发射以前用一微弱电流对子弹的有效性加以检验,以免丧失战机。

    图2是本发明的电原理图,电池为一大容量层叠电池(如3V、6V开关K1,是枪枝的保险,设置于枪枝的较隐蔽的不易碰擦到的地方,当其断开时枪枝处于保险状态,反之则处于战斗状态,K2相当于扳机,平时处于0位置,击发过程中当于1位置时则发光二极管亮,提醒射手注意,而处置2和1则相当靠近,若再继续扣动扳机则会引起击发,R1为二极管的分压限流电阻。R2相当于子弹中的点火电阻。K3为引出接口可配合其它一些部件实现多枪齐射摇控等功能,K4为一接触开关,只有当子弹进位到膛时才接通,K5为单发、点射和连射选择开关,当于1位置时,枪枝呈单射状态,于2位置时,枪枝的点射或连射由射手扣动扳机的时间长短来决定,D为一触发器,当K2或K3接通时,它只输出一个时间极短的脉冲,使R2点火,因为R2点火到自动退壳进弹到位是一极短的过程,这时射手如来不及松开扳机或按纽,则可能引起连发,所以须用触发器D的短脉冲来保证。

    本发明可应用于现有枪枝之上,在改动时其它部分如供弹退壳复进等部分均可不变,仅将原撞针改为相对于子弹中心电极的绝缘于枪机的触发电极,并于每次射击复位后与下面电源接通,将电池及电路部分设置于手柄之中,电路部分除与枪体相接一极外,均应密封防水,以保证在雾潮湿气候下武器的正常功能,再者枪枝的中心触发电极到位后应与子弹的中心电极接触良好,保证电路的导通,触发器可采用多种形式,应可靠简单成本低,其输出脉冲时间应短于枪机复位时间,但抑制电路时间不可太长,应保证射手的再次发射。如有必要还可给电路设置密码锁,使枪枝在失窃时不被坏人所用。

改传统击发为电击发的枪枝及其子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改传统击发为电击发的枪枝及其子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改传统击发为电击发的枪枝及其子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传统击发为电击发的枪枝及其子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传统击发为电击发的枪枝及其子弹.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武器电击发装置和电发火式子弹。击发电路由电池、开关、电阻、发光管和触发器构成,子弹由中心电极、绝缘圈、电热发火材料、发射药、弹壳和弹头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武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