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04601A43申请公布日20121003CN102704601ACN102704601A21申请号201210191275922申请日20120612E04B5/18200601E04B5/3620060171申请人潘君地址422137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山门镇岩塘村大月组72发明人潘君54发明名称一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包括底板、肋梁、填充构件、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梁每单元内部包含四根肋钢筋,四根肋钢筋呈三角形分布,包括一根上肋钢筋和三根下肋钢筋,上肋钢筋和下肋钢筋之间通过交叉的S钩连接固定;所述肋梁为沙漏型结构,所述填充。
2、构件部分嵌入肋梁中;所述填充构件由两个机制薄壁填充构件叠合固定而成,填充构件中有现浇混凝土的流通道,流通道贯穿填充构件上下两个表面的中部,现浇的混凝土在流通道内形成拉结底板和顶板的混凝土柱。本发明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肋梁结构不合理、肋钢筋绑扎施工不便的缺点,具有节省成本、施工更为方便快捷、楼盖结构更为合理的技术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1/1页21一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包括底板、肋梁、填充构件、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梁每单元内部包含四根肋钢筋,四根肋钢筋呈三角形分布。
3、,包括一根上肋钢筋和三根下肋钢筋,上肋钢筋和下肋钢筋之间通过交叉的S钩连接固定;所述肋梁为沙漏型结构,所述填充构件部分嵌入肋梁中;所述填充构件由两个机制薄壁填充构件叠合固定而成,填充构件中有现浇混凝土的流通道,流通道贯穿填充构件上下两个表面的中部,现浇的混凝土在流通道内形成拉结底板和顶板的混凝土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构件的上下表面上设置有半圆球形凸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构件的壁上设置有加强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相互平行或交叉。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其。
4、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构件的转角部位为斜角或弧形角。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梁中预埋有的消防管线和/或输电管线。权利要求书CN102704601A1/4页3一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建筑楼盖,具体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背景技术0002目前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领域,采用整体式的空腔填充构件作为空心楼盖的填充物,填充构件在楼盖中形成中空层,可以达到节省混凝土、降低建筑层高、提升楼房隔音效果、改善楼房建筑的结构性能、提高楼房的整体抗裂防震能力等技术效果,该包含空心层的楼盖即我们通常所称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0003通常在空心。
5、楼盖中采用水泥砂浆预制成的填充构件。在建造空心楼盖时,首先搭建好空心楼盖模板,然后在模板上铺设底板钢筋或钢丝网,之后绑扎肋钢筋,每单元的肋钢筋为四根,包括两根上肋钢筋和两根下肋钢筋,肋钢筋需要采用箍筋和扎丝来固定,箍筋将四根肋钢筋固定成矩形的钢筋笼,肋钢筋之间形成网状的空格,然后在空格内布放填充构件,然后铺设顶板钢筋,之后进行混凝土的现场浇注,楼盖硬化成型后拆除模板即可得到空心楼盖。0004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空心楼盖结构中,肋钢筋需要通过箍筋和扎丝来绑扎固定,为了使肋钢筋位置固定不移动,需要大量使用箍筋,而箍筋本身对肋梁及空心楼盖的结构性能起不到增强作用,因此会造成材料的不必要增加,且还需要大量。
6、的人工对进行肋钢筋和箍筋用扎丝进行绑扎,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施工的复杂度和施工所需时间。鉴于现有技术中空心楼盖存在前述的缺陷,在满足楼盖结构性能要求的前提下,研制一种结构合理、施工方便、节省材料的现浇空心楼盖,已经成为空心楼盖技术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在满足楼盖结构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更具有结构合理、施工方便、节省材料等有益技术效果。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包括底板、肋梁、填充构件、顶板,所述肋梁每单元内部包含四根肋钢筋,四根肋钢筋呈三角形分布,包括一根上肋钢筋和三根下肋钢筋,上肋钢筋和下肋钢筋之间通过交叉的S钩。
7、连接固定;所述肋梁为沙漏型结构,所述填充构件部分嵌入肋梁中;所述填充构件由两个机制薄壁填充构件叠合固定而成,填充构件中有现浇混凝土的流通道,流通道贯穿填充构件上下两个表面的中部,现浇的混凝土在流通道内形成拉结底板和顶板的混凝土柱。0007更为优选的,所述填充构件的上下表面上设置有半圆球形凸起。0008更为优选的,所述填充构件的壁上设置有加强肋。0009更为优选的,所述加强肋相互平行或交叉。0010更为优选的,所述填充构件的转角部位为斜角或弧形角。0011更为优选的,所述肋梁中预埋有的消防管线和/或输电管线。0012本发明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在满足楼盖结构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对楼盖结构说明书CN。
8、102704601A2/4页4进行了合理改进,每单元肋梁中的三根肋钢筋呈三角形分布,上肋钢筋和下肋钢筋之间通过交叉的S钩连接固定,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每单元肋梁的四根肋钢筋且需要通过箍筋和扎丝来绑扎固定、施工的复杂和繁杂的缺点。因此本发明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具备结构合理、施工方便、节省材料的优点。附图说明0013图1为本发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结构剖面图。0014图2为机制薄壁填充构件的剖面图。0015图3为定位壁的俯视结构图。0016图4为机制薄壁填充构件的俯视结构图。0017图5为填充构件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结合附图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0019图1为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结构剖面。
9、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包括由底板18、肋梁19、填充构件21、顶板20。在修建至建筑的楼盖时,先搭建好楼盖的底模板13,然后铺设底板钢筋14,根据楼盖应用的不同技术体系,也可以使用钢丝网代替底板钢筋14,然后再绑扎肋钢筋15,每单元肋梁(也就是每根肋梁)内部包含四根肋钢筋,四根肋钢筋呈三角形分布,包括一根上肋钢筋和三根下肋钢筋,三根下肋钢筋平行等距分布,上肋钢筋和下肋钢筋之间通过交叉的交叉的S钩16连接固定,然后再在纵横交错的肋钢筋15形成的空格中布放填充构件21,然后铺设好顶板钢筋17,做好抗浮措施之后进行混凝土的现场浇注,现浇的混凝土与底板钢筋14结合成底板18,与肋。
10、钢筋结合成肋梁19,与顶板钢筋结合成顶板20,机制薄壁填充构件位于底板18、肋梁19和顶板20围成的空腔中。待混凝土凝固硬化后,拆除底模板13即可得到成型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此外,在建筑整体规划的前提下,还可以将建筑的消防管线或输电管线或者将二者都预埋到空心楼盖的肋梁中。0020为了更加清楚、明确地阐述分析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结构,还需要对空心楼盖中的填充构件21的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本发明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中使用的填充构件21由两个机制薄壁填充构件叠合固定而成,机制薄壁填充构件采用胶凝材料制成,胶凝材料可以是水泥砂浆、混凝土或其他物理化学性能相近的材料,所用的胶凝材料在凝固硬化后具备现浇。
11、空心楼盖施工所需的强度。机制薄壁填充构件的剖面图详细见图2,如图2所示,所述的机制薄壁填充构件,包括上壁1、周围侧壁2、孔洞壁3、定位壁4,其中上壁1、周围侧壁2、孔洞壁3构成盆状结构,该机制薄壁填充构件为半封闭式的填充构件。由于本发明薄壁填充构件采用的是半封闭式结构,而非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整体封闭式结构,因此可以利用压力机械在模具中直接压制薄壁填充构件,具体的做法是压力机械带动内模推向已经布好材料的外模,外模内的材料在压力作用下压制成形,脱模后机制薄壁填充构件即已初步成品只需后续养护即可。0021如图2所示,为方便机制薄壁填充构件从模具中脱模,周围侧壁2和和孔洞壁3之间的距离上窄下宽,使得机制。
12、填充构件整体上呈正梯台形结构。同时,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说明书CN102704601A3/4页5产品破损率,上壁1和周围侧壁2之间的转角部位为斜角9,斜角9与直线角相比可以减少碰撞等外力对薄壁填充构件的破坏,同时,转角部位为斜角9还可以增大机制薄壁填充构件与现浇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减小机制薄壁填充构件在空心楼盖现浇过程中承受的压强。此外上壁1和周围侧壁2之间的转角部位还可以设置为弧形角,可以起到与斜角9基本相同的作用。0022如图2所示,孔洞壁3围成现浇混凝土的流通道5,当机制薄壁填充构件应用到现浇空心楼盖具体施工时,流通道5可以供现浇的混凝土或者排出的空气通过。为方便现浇的混凝土或排出的空气通过。
13、,流通道5可以设置成上宽下窄的喇叭口结构。0023如图2所示,定位壁4位于流通道5的下端。定位壁4中间部位有与流通道5连接的流通孔6,定位壁4上有用于固定填充构件的固定孔8。0024图3为机制薄壁填充构件的定位壁4的俯视结构图,如图2所示,定位壁4中间部位有与流通道5连接的流通孔6,定位壁上有用于固定填充构件的固定孔8,定位壁4在流通孔6边缘有向外的凸出部位7,定位壁4上的突出部位7可以提供较大的面积,从而方便在上边设置横截面积较大的定位孔8。0025图4为机制薄壁填充构件的俯视结构图。为增强机制薄壁填充构件的强度,可以在上壁1、周围侧壁2、孔洞壁3的至少一个或全部上设置加强肋10,如图4所示。
14、,机制薄壁填充构件上壁1上设置有两条垂直相交的加强肋10。为方便在机制薄壁填充构件与现浇空心楼盖模板之间隔开距离,方便现浇的混凝土填满机制薄壁填充构件与楼盖模板之间的空间,可以在上壁1上设置半圆球形凸起11,半圆球形凸起11至少设置两个以上,如图4所示,上壁1上设置有四个对称布置的半圆球形凸起11。流通道5位于上壁1的中间部位,流通道5的横截面为圆形。0026图5为填充构件21的剖面图。填充构件21由两个开口方向相对的机制薄壁填充构件叠合在一起,定位壁4相互叠合,定位物12插入定位孔8,将两个机制薄壁填充构件固定住,防止二者位置移动或挪动。定位物12可以为定位栓、定位棒或其他可以定位作用的物体。
15、。填充构件21中有现浇混凝土的流通道5,流通道5贯穿填充构件上下两个表面的中部。0027再回头来分析本发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结构,如图1所示,当填充构件5被应用到本发明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时,在绑扎好肋钢筋15后,再在肋钢筋15形成的空格中布放填充构件21,具体来说,就是首先将一个机制薄壁填充构件开口朝上放入空格,再将一个机制薄壁填充构件开口朝下对准后先放入的机制薄壁填充构件后扣合,用固定物通过固定孔将两个机制薄壁填充构件固定好,此时填充构件21组装安放完毕。0028由于机制薄壁填充构件的周围侧壁2和和孔洞壁3之间的距离上窄下宽,填充薄壁构件整体上呈正梯台形结构,因此其叠合后形成的填充构件2。
16、1部分将嵌入到肋钢筋15中,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形成的肋梁19为沙漏型结构,上下两端部位较宽,而中间部位较窄。同样,由于填充构件中有如图5所示的现浇混凝土的流通道,流通道贯穿填充构件上下两个表面的中部,因此,现浇的混凝土会在流通道内形成拉结底板和顶板的混凝土柱。0029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末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说明书CN102704601A4/4页6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说明书CN102704601A1/4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704601A2/4页8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704601A3/4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2704601A4/4页10图5说明书附图CN102704601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