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板.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255551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80036964.5

申请日:

2006.10.05

公开号:

CN101278336A

公开日:

2008.10.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10K 11/16公开日:20081001|||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10K11/16(2006.01); B32B3/28(2006.01); E01F8/00(2006.01); G10K11/172(2006.01)

主分类号:

G10K11/16

申请人: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发明人:

畑山直史; 山口善三; 山极伊知郎; 田中俊光; 坪田贤亮

地址:

日本兵库县

优先权:

2005.10.05 JP 292773/2005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温大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宽范围的频带下发挥优良的吸音性能、且吸音材料易于再循环利用的隔音板。隔音板(2),在具有矩形的框部、在该框部的一侧具有背面极(2c)、且另一侧的开口侧由具有声波能够通过的多个声波通过通路的可拆卸的正面板(2d)所覆盖的壳体(2a)内,收纳有吸音材料,其中,进行了向着上述壳体(2a)的一个方向的多个波形加工且设置有多个微细的通孔的带纵波形铝薄板(2e)、和进行了向着与该带纵波形铝薄板(2e)的波形加工方向垂直的另一方向的多个波形加工且设置有多个微细的通孔的带横波形铝薄板(2f)交替地层叠而构成上述吸音材料。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隔音板,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矩形的框部、安装在该框部的一侧的背面板、和覆盖上述框部的另一侧的开口侧且具有声波能够通过的多个声波通过通路的正面板;以及收纳在上述壳体内的吸音部件,
上述吸音部件具有与上述背面板和正面板对置的方向交叉且在上述对置方向上层叠的多个金属部件,
这些金属部件,分别具有在上述对置方向上贯通的多个微细的通孔,并且分别形成为从与上述对置方向垂直的特定方向的观察点看呈波形的截面形状沿所述特定方向延伸而成的波形,上述各金属部件以各自的上述波形形状的顶部彼此接触的状态在上述对置方向上层叠。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各金属部件的特定方向设定为相对于上述对置方向为相互不同的方向。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音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各金属部件的特定方向为分别与上述矩形的框部的各边平行,且相邻的各金属部件相互垂直。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音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各金属部件的特定方向设定为分别相对于上述矩形的框部的各边倾斜且相邻的各金属部件相互为不同的方向。

5.
  一种隔音板,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矩形的框部、安装在该框部的一侧的背面板、和覆盖上述框部的另一侧的开口侧且具有声波能够通过的多个声波通过通路的正面板;以及收纳在上述壳体内的吸音部件,
上述吸音部件具有与上述背面板和正面板对置的方向交叉地配置的多个第1金属部件和第2金属部件,
上述各第1金属部件,分别具有在上述对置方向上贯通的多个微细的通孔,并且分别形成为从与上述对置方向垂直的特定方向的观察点看呈波形的截面形状沿所述特定方向延伸而成的波形,
上述第2金属部件,具有在上述对置方向上贯通的多个微细的通孔,并且上述对置方向的面为平坦面,
上述第2金属部件和上述第1金属部件在上述对置方向上交替地层叠。

6.
  一种隔音板,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矩形的框部、安装在该框部的一侧的背面板、和覆盖上述框部的另一侧的开口侧且具有声波能够通过的多个声波通过通路的正面板;以及收纳在上述壳体内的吸音部件,
上述吸音部件具有与上述背面板和正面板对置的方向交叉且在上述对置方向上层叠的多个金属部件,
这些金属部件,分别具有:从与上述对置方向垂直的特定方向的观察点看呈波形的截面形状沿所述特定方向延伸而成的波形部、和上述对置方向的面平坦地形成的平面部,并且上述金属部件在上述平面部与相邻的对方的金属部件的波形部接触、且上述波形部与相邻的对方的金属部件的平面部接触的状态下在上述对置方向上层叠。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音板,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部件是在表面粘接有纤维的板。

8.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音板,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部件是在表面粘接有纤维的箔。

9.
  一种隔音板,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矩形的框部、安装在该框部的一侧的背面板、和覆盖上述框部的另一侧的开口侧且具有声波能够通过的多个声波通过通路的正面板;以及收纳在上述壳体内的吸音部件,
上述吸音部件具有与上述背面板和正面板对置的方向交叉地配置且具有在上述对置方向上贯通的多个微细的通孔的金属部件,
该金属部件被设置成,上述对置方向的面为平坦面,相对于上述背面板以及正面板在上述对置方向上分开配置。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音板,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部件是箔或重叠了多个具有多孔的箔的多层箔。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音板,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部件是在表面粘接有纤维的板。

12.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音板,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部件是在表面粘接有纤维的箔。

13.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音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吸音部件具有在垂直于上述对置方向的方向上以小于作为隔音对象的声音的波长的1/2的间隔配置、且在上述对置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分隔板。

14.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音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吸音部件具有在垂直于上述对置方向的方向上以不等于作为隔音对象的声音的波长的1/2的倍数的间隔配置、且在上述对置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分隔板。

15.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音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吸音部件具有在垂直于上述对置方向的方向上以分别不同的多个间隔配置、且在上述对置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分隔板。

说明书

隔音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音板及隔音壁的改良,更详细地说,涉及再循环利用性高、重量轻、且能够吸收从低频带到高频带的较宽范围的频带的噪音的隔音板。
背景技术
作为吸音结构体,以往以来使用将玻璃绒等多孔质吸音材料与耐气候性、耐水性、耐热性优良的材料组合而成的结构。但是,这样的吸音结构体中,能增强玻璃绒的耐气候性、耐水性、耐热性但并不能充分地增强,且不能解决再循环利用性的问题。并且,在利用作为使用玻璃绒为代表的多孔质吸音材料的情况以外的吸音结构的共鸣器型吸音结构或板振动型吸音结构等的情况下,从吸音的机理来说,所以具有下述的问题。即,由于吸音的机理为会因共振现象而导致能量散失,具有吸音频带窄、吸音性能与玻璃绒等多孔质吸音材料等的多孔质吸音材料相比要差的问题。
作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得到的吸音结构体,例如公知有使用了铝箔或铝薄板的下述结构的吸音结构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2)。参照附图来说明这些专利文献1、2中涉及的吸音结构。
对于专利文献1涉及的隔音结构,参照其立体图的图14和其剖视图的图15来进行说明。即,该吸音结构相互邻接地层叠有由例如铝箔等金属制的薄膜构成的第一薄膜41、第二薄膜42。这些第一薄膜41和第二薄膜42如图15所示,形成有朝向这些第一薄膜41和第二薄膜42的层叠方向的一侧的多个突部a。由此,根据该专利文献1涉及的隔音结构,当声波射入时,第一、第二薄膜41、42振动,重叠部分接触而引起摩擦,结果,产生声波能量的散失而被吸音。
上述结构的吸音结构中,如上所述,由第一、二薄膜41、42接触摩擦的机理来使声波能量散失,因此与利用共振现象使声波能量散失的吸音结构相比,能够在更宽范围频带下发挥优良的吸音性能。并且,作为第一、二薄膜41、42的材料,由于采用铝箔等金属制箔,与不得不作为破碎屑(shredderdust)等来处理的以往的吸音结构的玻璃绒等的难以再循环利用的材料相比,吸音结构易于再循环利用。此外,第一、二薄膜41、42中设置有多个微细的通孔。
接着,对于专利文献2涉及的隔音结构,参照其剖视图的图16并使用该公报中使用的同一名称来进行说明。即,该隔音结构为,对置地配置外装板51和具有多个通孔52a的内装板52。以满足下述设计条件的方式设定上述内装板52的板厚、孔径和开口率,以使再通孔52a中流通的空气产生粘性作用。该设定条件为,0.3以上的吸音率的频带宽度相对于共鸣频率被设定为10%以上。此外,附图标记53是空气层。
根据这样的专利文献2涉及的隔音结构,则在空气中产生粘性作用,从而促进了由粘性作用导致的空气振动的向热能的转换,结果,能更可靠地在较宽的频带宽度下发挥充分的吸音性能。由此,在共鸣频率的噪音之外,对于该频率以外的噪音也能发挥优良的吸音性能。此外,该专利文献2涉及的隔音结构的外装板51和内装板52由铁或铝等的金属或合成树脂形成。
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吸音结构,则如上所述,与仅利用共振现象使声波能量散失的吸音结构相比,能够在宽范围的频带下发挥优良的吸音性能。并且,构成这些专利文献1、2涉及的吸音结构的吸音材料易于再循环利用,极为优良。由此,我们认为,若能够将这些专利文献1、2涉及的吸音结构用于例如高速公路用的隔音壁,则能够更多地有助于噪音公害的消除。
但是,关于上述专利文献1、2中的任一个的公报,仅仅公开了基本构想,而没有公开具体的结构。
专利文献1:特开2004-2643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505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较宽范围的频带下发挥优良的吸音性能、且吸音材料易于再循环利用的隔音板。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矩形的框部、安装在该框部的一侧的背面板、和覆盖上述框部的另一侧的开口侧且具有声波能够通过的多个声波通过通路的正面板;以及收纳在上述壳体内的吸音部件,上述吸音部件具有与上述背面板和正面板对置的方向交叉且在上述对置方向上层叠的多个金属部件,这些金属部件,分别具有在上述对置方向上贯通的多个微细的通孔,并且分别形成为从与上述对置方向垂直的特定方向的观察点看呈波形的截面形状沿所述特定方向延伸而成的波形,上述各金属部件以各自的上述波形形状的顶部彼此接触的状态在上述对置方向上层叠。
根据本发明,由于是使形成为波形形状的多个金属部件的顶部彼此接触地层叠该各金属部件的结构,所以能够在这些金属部件的波形的凹部彼此之间形成空气层。因此,声波进入该隔音板时,在上述空气层中产生声波的共鸣现象,在这些金属部件上开设的多个微细的通孔内的空气激烈振动,利用由空气的粘性而产生的与通孔的内侧面之间的摩擦使声波能量转换为热能,结果,在以空气频率为中心的较宽范围的频带下发挥吸音效果,对包含共鸣频率的较宽频率成分的噪音发挥优良的吸音性能。
并且,根据本发明,因为吸音部件由金属部件构成,所以与不得不作为破碎屑等进行处理的以往的吸音结构的玻璃绒等的难以再循环利用的材料相比,易于再循环利用。
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矩形的框部、安装在该框部的一侧的背面板、和覆盖上述框部的另一侧的开口侧且具有声波能够通过的多个声波通过通路的正面板;以及收纳在上述壳体内的吸音部件,上述吸音部件具有与上述背面板和正面板对置的方向交叉地配置的多个第1金属部件和第2金属部件,上述各第1金属部件,分别具有在上述对置方向上贯通的多个微细的通孔,并且分别形成为从与上述对置方向垂直的特定方向的观察点看呈波形的截面形状沿所述特定方向延伸而成的波形,上述第2金属部件,具有在上述对置方向上贯通的多个微细的通孔,并且上述对置方向的面为平坦面,上述第2金属部件和上述第1金属部件在上述对置方向上交替地层叠。
根据本发明,由于是具有波形截面形状的第1金属部件和具有平坦面的第2金属部件交替地层叠的结构,所以上述平坦面与波形截面形状的顶部相接触,由此,能够在该各金属部件的波形凹部和平坦面之间形成空气层。因此,声波进入该隔音板时,在上述空气层中产生声波的共鸣现象,在这些金属部件上开设的多个微细的通孔内的空气激烈振动,利用由空气的粘性而产生的与通孔的内侧面之间的摩擦使声波能量转换为热能,结果,在以空气频率为中心的较宽范围的频带下发挥吸音效果,对包含共鸣频率的较宽频率成分的噪音发挥优良的吸音性能。
并且,根据本发明,因为吸音部件由第1金属部件和第2金属部件构成,所以与不得不作为破碎屑等进行处理的以往的吸音结构的玻璃绒等的难以再循环利用的材料相比,易于再循环利用。
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矩形的框部、安装在该框部的一侧的背面板、和覆盖上述框部的另一侧的开口侧且具有声波能够通过的多个声波通过通路的正面板;以及收纳在该壳体内的吸音部件,上述吸音部件具有与上述背面板和正面板对置的方向交叉且在上述对置方向上层叠的多个金属部件,这些金属部件分别具有:从与上述对置方向垂直的特定方向的观察点看呈波形的截面形状沿所述特定方向延伸而成的波形部、和上述对置方向的面成为平坦面的平面部,并且这些金属部件在上述平面部与相邻的对方的金属部件的波形部接触、且上述波形部与相邻的对方的金属部件的平面部接触的状态下在上述对置方向上层叠。
根据本发明,由于是层叠多个分别具有波形部和平面部的金属部件的结构,所以通过波形部和对方的平面部接触且平面部和对方的波形部接触,能够在该各金属部件的波形凹部和平面部之间形成空气层。因此,声波进入该隔音板时,在上述空气层中产生声波的共鸣现象,在这些金属部件上开设的多个微细的通孔内的空气激烈振动,利用由空气的粘性而产生的与通孔的内侧面之间的摩擦使声波能量转换为热能,结果,在以空气频率为中心的较宽范围的频带下发挥吸音效果,对包含共鸣频率的较宽频率成分的噪音发挥优良的吸音性能。
并且,根据本发明,因为吸音部件由金属部件构成,所以与不得不作为破碎屑等进行处理的以往的吸音结构的玻璃绒等的难以再循环利用的材料相比,易于再循环利用。
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矩形的框部、安装在该框部的一侧的背面板、和覆盖上述框部的另一侧的开口侧且具有声波能够通过的多个声波通过通路的正面板;以及收纳在该壳体内的吸音部件,上述吸音部件具有与上述背面板和正面板对置的方向交叉配置且具有在上述对置方向上贯通的多个微细的通孔的金属部件,该金属部件被设置为,上述对置方向的面成为平坦面,相对于上述背面板和正面板在上述对置方向上分开配置。
根据本发明,由于金属部件与背面板以及正面板之间分别形成有空气层,因此,在该空气层中产生声波的共鸣现象,在这些金属部件上开设的多个微细的通孔内的空气激烈振动,利用由空气的粘性而产生的与通孔的内侧面之间的摩擦使声波能量转换为热能,结果,在以空气频率为中心的较宽范围的频带下发挥吸音效果,对包含共鸣频率的较宽频率成分的噪音发挥优良的吸音性能。
并且,根据本发明,因为吸音部件由金属部件构成,所以与不得不作为破碎屑等进行处理的以往的吸音结构的玻璃绒等的难以再循环利用的材料相比,易于再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隔音壁的主视图。
图2是使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隔音壁的隔音板的示意主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视图。
图4是图2的IV-IV线剖视图。
图5是使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隔音壁的隔音板的被进行圆弧状波形加工后的带圆弧状倾斜波形的铝薄板的组装状态说明立体图。
图6是使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隔音壁的隔音板的示意主视图。
图7是图6的VII-VII线剖视图。
图8是图6的VIII-VIII线剖视图。
图9是使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隔音壁的隔音板的示意横截剖视图。
图10是使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隔音壁的隔音板的示意横截剖视图。
图11是斜入射吸音率测定实验状况的说明图。
图12是使用了图2至图4所示隔音板的隔音壁的吸音率说明曲线图。
图13是使用了图9所示隔音板的隔音壁的吸音率说明曲线图。
图14是以往技术的隔音结构的立体图。
图15是以往技术的隔音结构的剖视图。
图16是以往技术的隔音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依次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隔音板及隔音壁。
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隔音板及隔音壁。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隔音壁的主视图,图2是使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隔音壁的隔音板的示意主视图,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视图,图4是图2的IV-IV线剖视图。
图1所示的附图标记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隔音壁,该隔音壁1使用了16张下述结构的隔音板2。该隔音板2如图2至图4所示那样,是由矩形的下述壳体2a和收纳在该壳体2a内的下述的吸音部件构成的铝制物。上述壳体2a具有矩形的框部2b、安装在该框部2b的一侧的背面板2c、以及可拆装地覆盖上述框部2b的另一侧的开口侧且具有声波能够通过的多个声波通过通路Pa的0.8mm厚的正面板2d。这种情况下,上述声波通过通路Pa是直径为0.8mm的通孔。此外,该隔音板2被安装在隔音壁框架上之后,在该隔音板2的正面板2d的表面上安装有使声波通向隔音板2内且防止雨水浸入隔音板2内的平台(gallery)1a。
上述吸音部件,交替地层叠下述带纵圆弧波形的铝薄板(金属部件)2e和带横圆弧波形的铝薄板(金属部件)2f而构成,所述带纵圆弧波形的铝薄板(金属部件)2e,成为从上述壳体2a的图中上下方向(与上述背面板2c和正面板2d对置的方向垂直的特定方向)的视点看去波形的截面形状形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波形形状,且设置有在上述对置方向上贯通的未图示的多个微细的通孔,所述带横圆弧波形的铝薄板(金属部件)2f,成为从上述壳体2a的左右方向(与上述对置方向垂直的特定方向)的视点看去波形的截面形状在左右方向延伸的波形形状,且设置有在上述对置方向上贯通的未图示的多个微细的通孔。这种情况下,带波形铝薄板由3层构成,但并不特别地限定为3层结构,也可以是2层结构或4层结构。即,带波形铝薄板的层数应当由规格所决定。
在用于该实施方式1的隔音壁1的隔音板2中,上述带纵圆弧波形的铝薄板2e和带横圆弧波形的铝薄板2f都是0.1~0.3mm厚。这些带纵圆弧波形的铝薄板2e和带横圆弧波形的铝薄板2f如下地制作,即在铝薄板上例如由滚压轧制开出直径0.1mm左右的多个微细的通孔,然后例如由冲压成形进行高度尺寸为20mm的圆弧波状加工。此外,这样的隔音板2在工厂中制造,并输送至现场而安装在隔音壁框架上。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隔音壁1或隔音板2的作用方式。即,作为吸音部件的带纵圆弧波形的铝薄板2e的圆弧波形和带横圆弧波形的铝薄板2f的圆弧波形之间形成有空气层,因此声波产生共鸣现象,声波能量因在这些带波形铝薄板上开设的多个微细的通孔部激烈振动的空气的粘性作用而散失。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隔音壁1或隔音板2,与以往技术的情况下相同,与仅利用共振现象使声波能量散失的吸音结构相比,能够在更宽范围的频带下发挥优良的吸音性能。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隔音壁1或隔音板2,吸音材料使用了铝薄板,因此与专利文献1或2中的隔音结构相同,与不得不作为破碎屑等进行处理的以往的吸音结构的玻璃绒等的难以再循环利用的材料相比,易于再循环利用。
参照附图来说明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隔音壁的隔音板。图5是被进行了圆弧状波形加工后的带圆弧状倾斜波形铝薄板的组装状态说明立体图。此外,使用该隔音板的实施方式2的隔音壁的整体结构因为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隔音壁形状相同,所以省略了隔音壁的结构的说明。
即,该实施方式2的隔音板的吸音部件,具有多个带倾斜圆弧波形铝薄板2g,所述带倾斜圆弧波形铝薄板2g形成为波形的截面形状在相对于上述框部2b的各边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波形,且设置有多个微细的通孔,以这些带倾斜圆弧波形铝薄板2g的倾斜圆弧波形在相邻的薄板之间相互交叉的方式被相互层叠,并被收纳在未图示的壳体内。该带倾斜圆弧波形铝薄板2g的多个微细的通孔的直径或圆弧波形的高度尺寸被设定为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的值。
根据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隔音壁的隔音板,仅仅是在铝薄板上所加工的圆弧波形是倾斜的这一点上与用于上述实施方式1隔音壁的隔音板不同。由此,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隔音壁的隔音板与用于上述实施方式1的隔音壁的隔音板效果相同。
上述实施方式1、2的隔音板的情况下,重叠的带圆弧状波形铝薄板的圆弧波形彼此交叉而使顶部彼此接触,但是重叠的带圆弧状波形铝薄板的圆弧波形也可以彼此不交叉。例如,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隔音板是下述的结构。即,其结构虽来图示,但重叠的带圆弧状波形铝薄板的圆弧波形彼此向着同一方向,并且圆弧波形的顶部彼此接触。由此,圆弧波形之间形成有空气层,因此声波产生共鸣现象,声波能量因在这些带波形铝薄板上开设的多个微细的通孔部处激烈振动的空气的粘性作用而散失,所以通过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1、2中的隔音板相同的效果。
参照附图来说明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涉及的隔音壁的隔音板。图6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隔音壁的隔音板的示意主视图,图7是图6的VII-VII线剖视图,图8是图6的VIII-VIII线剖视图。
如图6~图8所示,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隔音壁的隔音板3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壳体相同的壳体3a、和收纳于该壳体3a内的下述吸音部件。上述吸音部件,交替地层叠带纵圆弧波形的铝薄板(第1金属部件)3e和铝薄板(第2金属部件)3f而构成,所述带纵圆弧波形的铝薄板(第1金属部件)3e,成为从上述壳体3a的图中上下方向(与正面板3d和背面板3c的对置方向垂直的特定方向)的视点看去波形的截面形状在上述特定方向延伸的波形,且设置有在上述对置方向上贯通的未图示的多个微细的通孔,所述铝薄板(第2金属部件)3f设置有在上述对置方向上贯通的未图示的多个微细的通孔。
用于该实施方式4的隔音壁的隔音板3的带纵圆弧波形的铝薄板3e,在0.1~0.3mm厚的铝薄板上例如由滚压轧制开出直径0.1mm左右的多个微细的通孔后、例如由冲压成形进行高度尺寸为20mm的纵圆弧波状加工而成,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此外,在用于该实施方式4的隔音壁的隔音板3中,采用了带纵圆弧波形的铝薄板3e,但也可以置换为用于上述实施方式1的隔音壁的隔音板3上使用的带横圆弧波形的铝薄板。
另外,铝薄板极薄,若是500mm×2000mm左右的尺寸,则由于其刚性的关系,难以装入壳体,此时其结构可以是将铝薄板安装在下述那样结构的框体上,再将安装有铝薄板的框组装到壳体上。这种情况下,壳体的上下构成部件使用具有导轨的的铝推出部件,像推拉门那样使其沿着导轨滑动并压入后,将长度方向的一侧的纵部件固定而使其成为矩形,由此构成隔音板。
即,可以在拉门框状的粘接框上用两面胶带粘接铝薄板,将该粘接有铝薄板的粘接框装入壳体。并且,也可以制成令槽状的铝部件向着开口侧相对侧的矩形的铝薄板安装框,在该铝薄板安装框的槽中嵌入铝薄板的端部且嵌入截面方形的橡胶绳而给予铝薄板张力,在此状态下安装铝薄板,将安装了铝薄板的铝薄板安装框装入壳体。并且,也可以制成矩形的铝薄板安装框,在该铝薄板安装框上卷装铝薄板而形成环状后,将卷装了铝薄板的铝薄板安装框装入壳体。并且,也可以在铝薄板安装框的框部件的侧面设置槽,将橡胶绳从铝薄板的上侧按入槽,像所谓纱窗的网那样,将铝薄板安装在铝薄板安装框上,将安装了铝薄板的铝薄板安装框装入壳体。
根据使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隔音壁的隔音板3,与用于上述实施方式1的隔音壁的隔音板的情况相同,在带纵圆弧波形的铝薄板3e的圆弧波形和铝薄板3f的平面部之间形成有空气层,因此声波产生共鸣现象,声波能量因在这些带波形铝薄板上开设的多个微细的通孔部处激烈振动的空气的粘性作用而散失。由此,与专利文献1的情况相同,与仅利用共振现象使声波能量散失的吸音结构相比,能够在更宽范围的频带下发挥优良的吸音性能,所以与用于上述实施方式1的隔音壁的隔音板效果相同。
说明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涉及的隔音壁的隔音板。此外,使用该隔音板的隔音壁的整体结构因为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隔音壁形状相同,所以省略了隔音壁的结构的说明。
用于该实施方式5的隔音壁的隔音板的吸音部件是下述两种带圆弧波形的铝薄板交替层叠而构成的。即,在一方的第1带圆弧波形铝薄板的4个位置的周边部上向外形成有多个进行了圆弧波形加工的部分(波形部),这以外的中央部分(平面部)成为平坦面。并且,这些圆弧波形加工区域(波形部)和平面部上设置有多个微细的通孔。并且,层叠在上述第1带圆弧波形铝薄板上的另一方的第2带圆弧波形铝薄板中,形成有顶部与该第1带圆弧波形铝薄板的平面部接触的多个进行了圆弧波形加工的部分(波形部),这以外的4个位置的周边部(平面部)成为平坦面。并且,这些圆弧波形加工区域和平面区域上设置有多个微细的通孔。
在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隔音壁的隔音板中,一方的第1带圆弧波形铝薄板的圆弧波形和另一方的第2带圆弧波形铝薄板的平面部之间形成有空气层,并且另一方的第2带圆弧波形铝薄板的圆弧波形和一方的第1带圆弧波形铝薄板的平面部之间形成有空气层。由此,根据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隔音壁的隔音板,在圆弧波形与平面部之间形成有空气层,因此声波产生共鸣现象,声波能量因在这些带波形铝薄板上开设的多个微细的通孔部处激烈振动的空气的粘性作用而散失,所以本实施方式5与上述实施方式1效果相同。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的隔音板的吸音部件由带圆弧波形铝薄板构成,但也可以是箔,也可以是表面粘接有纤维的板,也可以是表面粘接有纤维的箔。
并且,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的隔音板的吸音部件的带圆弧波形铝薄板的端缘通过下述方法中的任一项来安装在壳体的内壁。
(1)通过具有密封功能的粘结材料将带圆弧波形铝薄板的端缘接合在壳体的内壁上。
(2)通过发泡剂将带圆弧波形铝薄板的端缘接合在壳体的内壁上。
(3)将带圆弧波形铝薄板的端缘彼此通过弯曲加工相结合并通过卡合部件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
(4)将带圆弧波形铝薄板的端缘粘接在突设于壳体的内壁上的粘接部件上。
(5)将带圆弧波形铝薄板的端缘夹持在嵌合式的壳体的嵌合部的相对的面之间。
(6)在带圆弧波形铝薄板的端缘上设置具有螺纹孔的端缘安装部件,通过设置在壳体上的孔中所嵌入的螺纹连接来固定该端缘安装部件。
(7)利用突起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的端缘承接部件、和借助设置在壳体上的孔中所嵌入的螺纹连接件向壳体的内壁侧移动而按压上述端缘承接部件所支撑的带波形金属部件的端缘的端缘按压部件来固定带圆弧波形铝薄板的端缘。
(8)通过形成在壳体的内壁上的横M形的夹压形成部对带圆弧波形铝薄板的端缘进行夹压。
在上述实施方式1至5涉及的隔音板的情况下,是以用于高速公路的隔音壁的隔音板的吸音部件即铝薄板上所加工的波形是圆弧波形的情况作为例子来说明的。然而,铝薄板上所加工的波形并不特别限定于圆弧波形。例如,也可以在铝薄板上进行方形波形加工,也可以进行梯形波形加工,或三角波形加工,任一种波形都能够发挥相同的功能。
对于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涉及的隔音壁的隔音板,参照其示意横截剖视图的图9来进行说明。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隔音壁的隔音板5是由矩形的壳体5a和收纳在该壳体5a内的下述的吸音部件构成的铝制物。上述壳体5a具有矩形的框部5b、安装在该框部5b的一侧的背面板5c、以及可拆装地覆盖上述框部5b的另一侧的开口侧且具有声波能够通过的多个声波通过通路Pa的正面板5d。这种情况下,上述声波通过通路Pa是直径为0.8mm的通孔。
上述吸音部件具有在与上述背面板5c之间、与上述正面板5d之间以及自身彼此之间隔着空气层设置的3张铝箔5f。这些铝箔5f的端缘上形成有圆棒状的卡合部件5g,所述卡合部件5g能够卡止于分别被设置在上述壳体5a内的上部和下部的对应位置的、设置有沿着长度方向成为圆形截面的孔以及从相对侧与孔连通的槽的3对端部卡止部5e中。并且,在各铝箔5f上设置有多个微细的通孔。这些铝箔5f都是通过将上述卡合部件5g嵌插入上述端部卡止部5e的孔中而被安装的。当然,安装作业结束后,固接侧面部件而形成壳体5a。这种情况下,铝箔5f是3层结构,但并不特别限定为3层结构,应该根据规格而变化。
在用于该实施方式6的隔音壁1的隔音板5中,上述铝箔5f的厚度都是30μm。此外,这种情况下,构成为在端部卡止部5e中具有圆形截面的孔的形状,并且卡合部件5g是圆棒状。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构成为在端部卡止部5e中具有方形截面的孔的形状,并且卡合部件5g为方形棒状。即,因为使用挤压型材,所有容易实现上述方案。
下面,说明使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隔音壁的隔音板5的作用方式。即,根据该隔音板5,与专利文献2的隔音结构相同地,利用在空气中产生的粘性作用,促进了由粘性作用导致的空气振动向热能的转换,结果,更可靠地在较宽频带宽度下发挥充分的吸音性能。由此,除了共鸣频率的噪音之外,对于该频率以外的噪音也能发挥优良的吸音性能,因此与用于上述实施方式1的隔音壁的隔音板效果相同。
对于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涉及的隔音壁的隔音板,参照其示意横截剖视图的图10来进行说明。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隔音壁的隔音板6是由矩形的壳体6a和收纳在该壳体6a内的下述的吸音部件构成的铝制物。上述壳体6a具有矩形的框部6b、安装在该框部6b的一侧的背面板6c、以及可拆装地覆盖上述框部6b的另一侧的开口侧且具有声波能够通过的多个声波通过通路Pa的正面板6d。这种情况下,上述声波通过通路Pa是直径为0.8mm的通孔。
上述吸音部件具有在与上述背面板6c之间、与上述正面板6d之间以及自身彼此之间隔着空气层设置的3张铝箔6f。这些铝箔6f的端缘经由双面胶带粘接在平板条状的3对粘接部件6e的表面上,所述3对粘接部件6e分别被设置在上述壳体6a内的上部和下部的对应位置、向相对的方向突出。并且,在各铝箔6f上设置有多个微细的通孔。这种情况下,铝箔6f成为3层结构,但与上述实施方式5的情况相同,并不特别限定为3层结构,而应该根据规格而变化。并且,上述铝箔6f的厚度都是30μm。
下面,说明使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隔音壁的隔音板6的作用方式。即,根据该隔音板6,与专利文献2的隔音结构相同地,利用在空气中产生的粘性作用,促进了由粘性作用导致的空气振动的向热能的转换,结果,更可靠地在较宽频带宽度下发挥充分的吸音性能。由此,除了共鸣频率的噪音之外,对于该频率以外的噪音也能发挥优良的吸音性能,因此与用于上述实施方式1的隔音壁的隔音板效果相同。
并且,将铝箔的端缘通过上述实施方式6、7以外的下述方法来安装在壳体的内壁上。
(1)将铝箔的端缘夹持在由阳框和阴框构成的嵌合式的壳体的嵌合部的相对的面之间(实施方式8)。
(2)在铝箔的端缘设置具有螺纹孔的端缘安装部件,通过设置在壳体上的孔中所嵌入的螺纹件将该端缘安装部件固定,由此固定铝箔的端缘(实施方式9)。
(3)利用突设在壳体的内壁上的端缘承接部件、和借助设置在壳体上的孔中所嵌入的螺纹件而向壳体的内壁侧移动而按压由上述端缘承接部件所支撑的带波形金属部件的端缘的端缘按压部件,将铝箔的端缘固定(实施方式10)。
(4)通过形成在壳体的内壁上的横M形的夹压形成部而对铝箔的端缘进行夹压(实施方式11)。
(5)将铝箔的端缘挂绕在分别设于壳体相对的内壁侧的各自上的平行的挂绕部件上(实施方式12)。
上述实施方式6至实施方式12中,作为吸音部件使用了铝箔,但也可以使用铝薄板,也可以使用在表面粘接有纤维的铝板,也可以使用在表面粘接有纤维的铝箔。
上述实施方式1至12中,通过在隔音板的与壳体内部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设置多个分隔板,能够提高隔音板的吸音效果即得到优良的隔音效果。
更详细地说,通过在垂直于上述对置方向的方向上以小于作为隔音对象的声音的波长的1/2的间隔设置分隔板,能使侵入该隔音板内的声波在与吸音部件垂直的方向(上述对置方向)上行进,因此隔音板的吸音效果提高。并且,通过以不等于作为隔音对象的声音的波长的1/2的倍数的间隔设置分隔板,能够防止使侵入隔音板内的声波向沿着吸音部件的方向行进,而令声波向垂直于吸音部件的方向行进,因此隔音板的吸音效果提高。并且,通过以多个不同间隔设置分隔板,能够防止侵入隔音板内的特定频率的声波的吸音性能的降低,因此对于多个频率的声音来说,隔音板的吸音效果得到提高。由此,通过将上述结构的3种的隔音板中的任意一种分别嵌入到隔音壁框架的多个板安装框上而构成隔音壁,能够实现隔音性能更好的隔音壁。
在隔音板的与壳体内部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述对置方向)上设置多个分隔板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下述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
(1)在壳体内配设了吸音部件之后,从该壳体的一端侧插入设置板状的分隔板。
(2)向壳体内配设吸音部件时,配设板状的分隔板。
此外,关于分隔板的材质,可以是金属(在可再循环利用性方面优选)或树脂,并不特别限定材质。并且,在分隔板的配设时,考虑用粘接剂等粘贴在吸音部件上的结构、配设在壳体的端面的构成部件上而不与吸音部件连接的结构。
实施例
下面说明测定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隔音壁1和实施方式6的隔音壁的斜入射吸音率的实施例。该斜入射吸音率测定试验是通过该测定试验状况说明图的图11所示的结构的设备来进行的。即,分别测定脉冲音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在完全反射面(混凝土地面)上时的正反射方向的反射音和在该完全反射面上设置了试样(隔音壁)时的反射音,从其结果由下述等式求出斜入射吸音率α(θ)。其中,下述等式中的Es(f)、Er(f)是在设置了试样(隔音壁)时完全反射面的反射脉冲的能量谱。
α(θ)=1-Es(f)/Er(f)
θ是0~45°每15°测定的α(θ)的算术平均值。
使用了图2至图4所示隔音板2的隔音壁的吸音率,如其说明曲线图的图12所示,在400~3150Hz的频带中为70~90%。并且,使用了图9所示隔音板5的隔音壁的吸音率,如其说明曲线图的图13所示,与上述情况相同,在400~3150Hz的频带中为70~90%,可看出任一个吸音板的吸音性能都相当好。
在上述实施方式1至12中,作为构成吸音部件的金属部件的材质,使用了铝,但也可以使用钢板、铜板、镁板、钛板等金属板,所以并不限定为铝。并且,上述实施方式1至12都不过是本发明的具体例子,所以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并不被这些方式所限定。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矩形的框部、安装在该框部的一侧的背面板、和覆盖上述框部的另一侧的开口侧且具有声波能够通过的多个声波通过通路的正面板;以及收纳在上述壳体内的吸音部件,上述吸音部件具有与上述背面板和正面板对置的方向交叉且在上述对置方向上层叠的多个金属部件,这些金属部件,分别具有在上述对置方向上贯通的多个微细的通孔,并且分别形成为在垂直于上述对置方向的特定方向的视点上成为波形的截面形状在上述特定方向上延伸的波形形状,上述各金属部件以各自的上述波形形状的顶部彼此接触的状态在上述对置方向上层叠。
根据本发明,由于是使形成为波形形状的多个金属部件的顶端彼此接触地层叠该各金属部件的结构,所以能够在这些金属部件的波形凹部彼此之间形成空气层。因此,声波进入该隔音板时,在上述空气层中产生声波的共鸣现象,在这些金属部件上开设的多个微细的通孔内的空气激烈振动,利用由空气的粘性而产生的与通孔的内侧面之间的摩擦使声波能量转换为热能,结果,在以空气频率为中心的较宽范围的频带下发挥吸音效果,对包含共鸣频率的较宽频率成分的噪音发挥优良的吸音性能。
并且,根据本发明,因为吸音部件由金属部件构成,所以与不得不作为破碎屑等进行处理的以往的吸音结构的玻璃绒等的难以再循环利用的材料相比,易于再循环利用。
为了在顶部接触的情况下层叠各金属部件,例如可以将上述各金属部件的特定方向设定为相对于上述对置方向为相互不同的方向。
具体地,将上述各金属部件的特定方向设定为:分别与上述矩形的框部的各边平行,且相邻的各金属部件相互垂直,或分别相对于上述矩形的框部的各边倾斜且相邻的各金属部件为相互不同的方向,由此能够在这些金属部件彼此之间形成空气层。
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矩形的框部、安装在该框部的一侧的背面板、和覆盖上述框部的另一侧的开口侧且具有声波能够通过的多个声波通过通路的正面板;以及收纳在上述壳体内的吸音部件,上述吸音部件具有与上述背面板和正面板对置的方向交叉地配置的多个第1金属部件和第2金属部件,上述各第1金属部件,分别具有在上述对置方向上贯通的多个微细的通孔,并且分别形成为在垂直于上述对置方向的特定方向的视点上成为波形的截面形状在上述特定方向上延伸的波形形状,上述第2金属部件,具有在上述对置方向上贯通的多个微细的通孔,并且上述对置方向的面为平坦面,上述第1金属部件和第2金属部件在上述对置方向上交替地层叠。
根据本发明,由于是具有波形截面形状的第1金属部件和具有平坦面的第2金属部件交替地层叠的结构,所以上述平坦面与波形截面形状的顶部相接触,由此,能够在该第1金属部件和第2金属部件的波形凹部和平坦面之间形成空气层。因此,声波进入该隔音板时,在上述空气层中产生声波的共鸣现象,在这些第1和第2金属部件上开设的多个微细的通孔内的空气激烈振动,利用由空气的粘性而产生的与通孔的内侧面之间的摩擦使声波能量转换为热能,结果,在以空气频率为中心的较宽范围的频带下发挥吸音效果,对包含共鸣频率的较宽频率成分的噪音发挥优良的吸音性能。
并且,根据本发明,因为吸音部件由第1和第2金属部件构成,所以与不得不作为破碎屑等进行处理的以往的吸音结构的玻璃绒等的难以再循环利用的材料相比,易于再循环利用。
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矩形的框部、安装在该框部的一侧的背面板、和覆盖上述框部的另一侧的开口侧且具有声波能够通过的多个声波通过通路的正面板;以及收纳在该壳体内的吸音部件,上述吸音部件具有与上述背面板和正面板对置的方向交叉且在上述对置方向上层叠的多个金属部件,这些金属部件分别具有:在垂直于上述对置方向的特定方向的视点上成为波形的截面形状在上述特定方向上延伸的波形部、和上述对置方向的面平坦地形成的平面部,并且这些金属部件在上述平面部与相邻的对方的金属部件的波形部接触、且上述波形部与相邻的对方的金属部件的平面部接触的状态下在上述对置方向上层叠。
根据本发明,由于是层叠多个分别具有波形部和平面部的金属部件的结构,所以通过波形部和对方的平面部接触且平面部和对方的波形部接触,能够在该各金属部件的波形凹部和平面部之间形成空气层。因此,声波进入该隔音板时,在上述空气层中产生声波的共鸣现象,在这些金属部件上开设的多个微细的通孔内的空气激烈振动,利用由空气的粘性而产生的与通孔的内侧面之间的摩擦使声波能量转换为热能,结果,在以空气频率为中心的较宽范围的频带下发挥吸音效果,对包含共鸣频率的较宽频率成分的噪音发挥优良的吸音性能。
并且,根据本发明,因为吸音部件由金属部件构成,所以与不得不作为破碎屑等进行处理的以往的吸音结构的玻璃绒等的难以再循环利用的材料相比,易于再循环利用。
在上述隔音板中,上述金属部件最好是在表面粘接有纤维的板。
在上述隔音板中,上述金属部件最好是在表面粘接有纤维的箔。
根据这些隔音板,在空气层中产生声波的共鸣现象时,不仅是和上述通孔的内侧面之间的摩擦,通过粘接在金属部件的表面的纤维的内侧时的摩擦也能够衰减声波,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吸音效果。
并且,本发明是一种隔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矩形的框部、安装在该框部的一侧的背面板、和覆盖上述框部的另一侧的开口侧且具有声波能够通过的多个声波通过通路的正面板;以及收纳在该壳体内的吸音部件,上述吸音部件具有与上述背面板和正面板对置的方向交叉地配置且具有在上述对置方向上贯通的多个微细的通孔的金属部件,该金属部件,上述对置方向的面成为平坦面,相对于上述背面板和正面板在上述对置方向上分开配置。
根据本发明,由于金属部件与背面板以及正面板之间分别形成有空气层,因此,在该空气层中产生声波的共鸣现象,在这些金属部件上开设的多个微细的通孔内的空气激烈振动,利用由空气的粘性而产生的与通孔的内侧面之间的摩擦使声波能量转换为热能,结果,在以空气频率为中心的较宽范围的频带下发挥吸音性能,对包含共鸣频率的较宽频率成分的噪音发挥优良的吸音性能。
并且,根据本发明,因为吸音部件由金属部件构成,所以与不得不作为破碎屑等进行处理的以往的吸音结构的玻璃绒等的难以再循环利用的材料相比,易于再循环利用。
在上述隔音板中,上述金属部件最好是箔或重叠了多个具有多孔的箔的多层箔。
这样,在金属部件是箔或重叠了多个具有多孔的箔的多层箔的情况下,通过采用与专利文献1相同的结构,能够进一步得到由摩擦而使声波能量散失的效果。由此,与专利文献1、2的隔音结构的情况相同地,与仅利用共振现象使声波能量散失的吸音结构相比,能够在更宽范围频带下发挥优良的吸音性能。
在上述隔音板中,上述金属部件最好是在表面粘接有纤维的板。
在上述隔音板中,上述金属部件最好是在表面粘接有纤维的箔。
根据这些隔音板,在空气层中产生声波的共鸣现象时,不仅是和上述通孔的内侧面之间的摩擦,通过粘接在金属部件的表面的纤维的内侧时的摩擦也能够衰减声波,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吸音效果。
在上述隔音板中,上述吸音部件最好具有多个在垂直于上述对置方向的方向上以小于作为隔音对象的声音的波长的1/2的间隔配置、且在上述对置方向上延伸的分隔板。
根据该隔音板,在垂直于上述对置方向的方向上以小于作为隔音对象的声音的波长的1/2的间隔设置有分隔板。由此,侵入隔音板内的声波在与吸音部件垂直的方向上行进,因此隔音板的吸音效果提高。
在上述隔音板中,上述吸音部件最好具有在垂直于上述对置方向的方向上以不等于作为隔音对象的声音的波长的1/2的倍数的间隔配置、且在上述对置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分隔板。
根据该隔音板,在垂直于上述对置方向的方向上以不等于作为隔音对象的声音的波长的1/2的倍数的间隔设置有分隔板。由此,侵入隔音板内的声波不在沿着吸音部件的方向上行进,而在与吸音部件垂直的方向上行进,因此隔音板的吸音效果提高。
在上述隔音板中,上述吸音部件最好具有在垂直于上述对置方向的方向上以分别不同的多个间隔配置、且在上述对置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分隔板。
根据该隔音板,在垂直于上述对置方向的方向上以分别不同的多个间隔设置有分隔板。由此,能够防止侵入隔音板内的特定频率的声波的吸音性能的降低,因此隔音板的对于多个频率的声音的吸音效果提高。
根据本发明,在金属部件的波形彼此或金属部件的波形与平面金属部件之间形成有空气层,因此,在该空气层中产生声波的共鸣现象,在这些金属部件上开设的多个微细的通孔内的空气激烈振动,利用由空气的粘性而产生的与通孔的内侧面之间的摩擦使声波能量转换为热能,结果,在以空气频率为中心的较宽范围的频带下发挥吸音效果,对包含共鸣频率的较宽频率成分的噪音发挥优良的吸音性能。
并且,根据本发明,在金属部件与背面板和正面板之间形成有空气层,因此,在该空气层中产生声波的共鸣现象,在这些金属部件上开设的多个微细的通孔内的空气激烈振动,利用由空气的粘性而产生的与通孔的内侧面之间的摩擦使声波能量转换为热能,结果,在以空气频率为中心的较宽范围的频带下发挥吸音性能,对包含共鸣频率的较宽频率成分的噪音发挥优良的吸音性能。
并且,根据本发明,因为吸音部件由金属部件构成,所以与不得不作为破碎屑等进行处理的以往的吸音结构的玻璃绒等的难以再循环利用的材料相比,易于再循环利用。

隔音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隔音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隔音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隔音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音板.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宽范围的频带下发挥优良的吸音性能、且吸音材料易于再循环利用的隔音板。隔音板(2),在具有矩形的框部、在该框部的一侧具有背面极(2c)、且另一侧的开口侧由具有声波能够通过的多个声波通过通路的可拆卸的正面板(2d)所覆盖的壳体(2a)内,收纳有吸音材料,其中,进行了向着上述壳体(2a)的一个方向的多个波形加工且设置有多个微细的通孔的带纵波形铝薄板(2e)、和进行了向着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乐器;声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