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桥布道方式.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254908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6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89979.4

申请日:

2002.11.04

公开号:

CN101063290A

公开日:

2007.10.3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1C1/04(2006.01)

主分类号:

E01C1/04

申请人:

朱向成;

发明人:

朱向成

地址:

612500四川省仁寿县文林镇书院路2段4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桥梁建筑领域中的一种立交桥布道方式,所述立交桥有上方、下方、右方和左方四个路口,其行车道分为两层,上层行车道由右方和左方横道出口段,左方和右方左转弯道上行段,上方、下方、右方和左方四条左转道转弯段组成,下层行车道由上方、下方、右方和左方四条出口段,上方、下方、右方和左方四条左转弯道进口段,上方纵道进口段和出口段,下方纵道进口段和出口段,上方、下方、右方和左方四条右转弯道进口段,右方横道进口段和左方横道进口段组成;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立交桥布道较繁,占地宽的缺陷,使立交桥的布道简明、通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立交桥布道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交桥有上方路口(L1)、下方路口(L2)、右方路口(L3)和左方路口(L4)四个路口,其行车道分为两层,上层行车道由右方横道出口段(K3-6)、左方左转弯道上行段(K8)、右方左转弯道上行段(K7)、左方横道出口段(K4-5)、上方左转道转弯段(K13)、下方左转道转弯段(K14)、右方左转道转弯段(K15)和左方左转道转弯段(K16)组成,下层行车道由上方出口段(L1-1)、上方左转弯道进口段(K5)、上方纵道进口段(K1)、上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9)、上方纵道出口段(K1-7)、左方出口段(L4-1)、左方左转弯道进口段(L4-2)、左方横道进口段(K4)、左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12)、下方出口段(L2-1)、下方左转弯道进口段(K6)、下方纵道进口段(K2)、下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10)、下方纵道出口段(K2-8)、右方出口段(L3-1)、右方左转弯道进口段(L3-2)、右方横道进口段(K3)和右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11)组成;下方左转弯道进口段(K6)和下方左转道转弯段(K14)连接成p形,上方左转弯道进口段(K5)和上方左转道转弯段(K13)连接成d形;其中,上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9)与左方出口段(L4-1)连接,上方纵道进口段(K1)与上方纵道出口段(K1-7)连接,上方纵道出口段(K1-7)与下方出口段(L2-1)连接,上方左转弯道进口段(K5)与上方左转道转弯段(K13)连接,上方左转道转弯段(K13)与左方横道出口段(K4-5)连接,左方横道出口段(K4-5)与右方出口段(L3-1)连接;下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10)与右方出口段(L3-1)连接,下方纵道进口段(K2)与下方纵道出口段(K2-8)连接,下方纵道出口段(K2-8)与上方出口段(L1-1)连接,下方左转弯道进口段(K6)与下方左转道转弯段(K14)连接,下方左转道转弯段(K14)与右方横道出口段(K3-6)连接,右方横道出口段(K3-6)与左方出口段(L4-1)连接;右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11)与上方出口段(L1-1)连接,右方横道进口段(K3)与右方横道出口段(K3-6)连接,右方左转弯道进口段(L3-2)与右方左转弯道上行段(K7)连接,右方左转弯道上行段(K7)与右方左转道转弯段(K15)连接,右方左转道转弯段(K15)与上方纵道出口段(K1-7)连接;左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12)与下方出口段(L2-1)连接,左方横道进口段(K4)与左方横道出口段(K4-5)连接,左方左转弯道进口段(L4-2)与左方左转弯道上行段(K8)连接,左方左转弯道上行段(K8)与左方左转道转弯段(K16)连接,左方左转道转弯段(K16)与下方纵道出口段(K2-8)连接。

说明书

立交桥布道方式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桥梁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立交桥布道方式。
背景技术:造型奇特、多姿多彩、错落别致的立交桥,在旅途中、影视里、书刊内到处可见,它巧妙地完成着道间跨越。但是,顺道右侧驾车前行的国家和地区的立交桥,通常是左行需先右转的布道方式,如“JTJ001-9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图11.2.1的“f)苜蓿叶形”和“i)定向涡轮形”等“互通式立体交叉基本形式”图及“成都市人民南路立交桥”,导致东奔南、西走北,南来西,北往东,寻道难,碍畅行。有些立交桥布道较频繁,导致占地宽,如“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小许家立交桥”、“成都市三环路大观立交桥”。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交桥布道方式,它能克服现有立交桥布道较繁,占地宽的缺陷,使立交桥的布道简明、通畅。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立交桥布道方式,有上方路口、下方路口、右方路口和左方路口四个路口,其行车道分为两层,上层行车道由右方横道出口段、左方左转弯道上行段、右方左转弯道上行段、左方横道出口段、上方左转道转弯段、下方左转道转弯段、右方左转道转弯段和左方左转道转弯段组成,下层行车道由上方出口段、上方左转弯道进口段、上方纵道进口段、上方右转弯道进口段、上方纵道出口段、左方出口段、左方左转弯道进口段、左方横道进口段、左方右转弯道进口段、下方出口段、下方左转弯道进口段、下方纵道进口段、下方右转弯道进口段、下方纵道出口段、右方出口段、右方左转弯道进口段、右方横道进口段和右方右转弯道进口段组成;下方左转弯道进口段和下方左转道转弯段连接成p形,上方左转弯道进口段和上方左转道转弯段连接成d形;其中,上方右转弯道进口段与左方出口段连接,上方纵道进口段与上方纵道出口段连接,上方纵道出口段与下方出口段连接,上方左转弯道进口段与上方左转道转弯段连接,上方左转道转弯段与左方横道出口段连接,左方横道出口段与右方出口段连接;下方右转弯道进口段与右方出口段连接,下方纵道进口段与下方纵道出口段连接,下方纵道出口段与上方出口段连接,下方左转弯道进口段与下方左转道转弯段连接,下方左转道转弯段与右方横道出口段连接,右方横道出口段与左方出口段连接;右方右转弯道进口段与上方出口段连接,右方横道进口段与右方横道出口段连接,右方左转弯道进口段与右方左转弯道上行段连接,右方左转弯道上行段与右方左转道转弯段连接,右方左转道转弯段与上方纵道出口段连接;左方右转弯道进口段与下方出口段连接,左方横道进口段与左方横道出口段连接,左方左转弯道进口段与左方左转弯道上行段连接,左方左转弯道上行段与左方左转道转弯段连接,左方左转道转弯段与下方纵道出口段连接。
本发明的行车方式如下:在上方路口的直行车通过上方纵道进口段、上方纵道出口段和下方出口段到达下方路口,右转车通过上方右转弯道进口段和左方出口段到达左方路口,左转车通过上方左转弯道进口段、上方左转道转弯段、左方横道出口段和右方出口段到达右方路口。
在下方路口的直行车通过下方纵道进口段、下方纵道出口段和上方出口段到达上方路口,右转车通过下方右转弯道进口段和右方出口段到达右方路口,左转车通过下方左转弯道进口段、下方左转道转弯段、右方横道出口段和左方出口段到达左方路口。
在右方路口的直行车通过右方横道进口段、右方横道出口段和左方出口段到达左方路口,右转车通过右方右转弯道进口段和上方出口段到达上方路口,左转车通过右方左转弯道进口段、右方左转弯道上行段、右方左转道转弯段、上方纵道出口段和下方出口段到达下方路口。
在左方路口的直行车通过左方横道进口段、左方横道出口段和右方出口段到达右方路口,右转车通过左方右转弯道进口段和下方出口段到达下方路口,左转车通过左方左转弯道进口段、左方左转弯道上行段、左方左转道转弯段、下方纵道出口段和上方出口段到达上方路口。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立交桥布道较繁,占地宽的缺陷,使立交桥的布道简明、通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2是“JTJ011-9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图11.2.1的“I)定向涡轮形”。
图3是成都市人民南路立交桥。
图4是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小许家立交桥。
图5是成都市三环路大观立交桥。
图中,L1:上方路口,L2:下方路口,L3:右方路口,L4:左方路口,L1-1:上方出口段,L2-1:下方出口段,L3-1:右方出口段,L3-2:右方左转弯道进口段,L4-1:左方出口段,L4-2:左方左转弯道进口段,K1:上方纵道进口段,K1-7:上方纵道出口段,K2:下方纵道进口段,K2-8:下方纵道出口段,K3:右方横道进口段,K3-6:右方横道出口段,K4:左方横道进口段,K4-5:左方横道出口段,K5:上方左转弯道进口段,K6:下方左转弯道进口段,K7:右方左转弯道上行段,K8:左方左转弯道上行段,K9:上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10:下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11:右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12:左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13:上方左转道转弯段,K14:下方左转道转弯段,K15:右方左转道转弯段,K16:左方左转道转弯段。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例的立交桥布道方式如图1所示,有上方路口L1、下方路口L2、右方路口L3和左方路口L4四个路口,其行车道分为两层,上层行车道由右方横道出口段K3-6、左方左转弯道上行段K8、右方左转弯道上行段K7、左方横道出口段K4-5、上方左转道转弯段K13、下方左转道转弯段K14、右方左转道转弯段K15和左方左转道转弯段K16组成,下层行车道由上方出口段L1-1、上方左转弯道进口段K5、上方纵道进口段K1、上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9、上方纵道出口段K1-7、左方出口段L4-1、左方左转弯道进口段L4-2、左方横道进口段K4、左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12、下方出口段L2-1、下方左转弯道进口段K6、下方纵道进口段K2、下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10、下方纵道出口段K2-8、右方出口段L3-1、右方左转弯道进口段L3-2、右方横道进口段K3和右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11组成;下方左转弯道进口段K6和下方左转道转弯段K14连接成p形,上方左转弯道进口段K5和上方左转道转弯段K13连接成d形;其中,上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9与左方出口段L4-1连接,上方纵道进口段K1与上方纵道出口段K1-7连接,上方纵道出口段K1-7与下方出口段L2-1连接,上方左转弯道进口段K5与上方左转道转弯段K13连接,上方左转道转弯段K13与左方横道出口段K4-5连接,左方横道出口段K4-5与右方出口段L3-1连接;下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10与右方出口段L3-1连接,下方纵道进口段K2与下方纵道出口段K2-8连接,下方纵道出口段K2-8与上方出口段L1-1连接,下方左转弯道进口段K6与下方左转道转弯段K14连接,下方左转道转弯段K14与右方横道出口段K3-6连接,右方横道出口段K3-6与左方出口段L4-1连接;右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11与上方出口段L1-1连接,右方横道进口段K3与右方横道出口段K3-6连接,右方左转弯道进口段L3-2与右方左转弯道上行段K7连接,右方左转弯道上行段K7与右方左转道转弯段K15连接,右方左转道转弯段K15与上方纵道出口段K1-7连接;左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12与下方出口段L2-1连接,左方横道进口段K4与左方横道出口段K4-5连接,左方左转弯道进口段L4-2与左方左转弯道上行段K8连接,左方左转弯道上行段K8与左方左转道转弯段K16连接,左方左转道转弯段K16与下方纵道出口段K2-8连接。
本例的行车方式如下:在上方路口L1的直行车通过上方纵道进口段K1、上方纵道出口段K1-7和下方出口段L2-1到达下方路口L2,右转车通过上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9和左方出口段L4-1到达左方路口L4,左转车通过上方左转弯道进口段K5、上方左转道转弯段K13、左方横道出口段K4-5和右方出口段L3-1到达右方路口L3。
在下方路口L2的直行车通过下方纵道进口段K2、下方纵道出口段K2-8和上方出口段L1-1到达上方路口L1,右转车通过下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10和右方出口段L3-1到达右方路口L3,左转车通过下方左转弯道进口段K6、下方左转道转弯段K14、右方横道出口段K3-6和左方出口段L4-1到达左方路口L4。
在右方路口L3的直行车通过右方横道进口段K3、右方横道出口段K3-6和左方出口段L4-1到达左方路口L4,右转车通过右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11和上方出口段L1-1到达上方路口L1,左转车通过右方左转弯道进口段L3-2、右方左转弯道上行段K7、右方左转道转弯段K15、上方纵道出口段K1-7和下方出口段L2-1到达下方路口L2。
在左方路口L4的直行车通过左方横道进口段K4、左方横道出口段K4-5和右方出口段L3-1到达右方路口L3,右转车通过左方右转弯道进口段K12和下方出口段L2-1到达下方路口L2,左转车通过左方左转弯道进口段L4-2、左方左转弯道上行段K8、左方左转道转弯段K16、下方纵道出口段K2-8和上方出口段L1-1到达上方路口L1。

立交桥布道方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立交桥布道方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立交桥布道方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交桥布道方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交桥布道方式.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桥梁建筑领域中的一种立交桥布道方式,所述立交桥有上方、下方、右方和左方四个路口,其行车道分为两层,上层行车道由右方和左方横道出口段,左方和右方左转弯道上行段,上方、下方、右方和左方四条左转道转弯段组成,下层行车道由上方、下方、右方和左方四条出口段,上方、下方、右方和左方四条左转弯道进口段,上方纵道进口段和出口段,下方纵道进口段和出口段,上方、下方、右方和左方四条右转弯道进口段,右方横道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