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化阴极实验室配置方式.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254201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203112.7

申请日:

2007.12.17

公开号:

CN101463658A

公开日:

2009.06.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H 5/00申请日:20071217授权公告日:20100825终止日期:20141217|||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4H 5/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变更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50004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208号变更后: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金阳新区金朱路2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H5/00; C25C3/08

主分类号:

E04H5/00

申请人: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发明人:

田卫红

地址:

550004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20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吴无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化阴极实验室配置方式,试验室为2层楼建筑物,分为三个功能区,它们是制样区(1),试验区(2),检测区(3),走廊(4)在中间,制样区(1)布置在一楼,试验区(2)与制样区(1)相邻,检测区(3)的机械、物理性能检测单元布置在一楼,检测区(3)的成分分析单元布置在二楼,冷却水池(6)布置在户外紧靠外墙处。本发明能很好地配合和协助石墨化阴极生产,使整个实验室不仅具备配合石墨化阴极生产进行分析检测的功能,还能配合生产进行石墨化阴极小型工艺试验研究;同时,避免了该两部分的分析检测设备和制样设备的重复设置,节约了投资,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相互配合工作的效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1】一种石墨化阴极实验室配置方式,其特征在于:试验室为2层楼建筑物,分为三个功能区,它们是制样区(1),其内配置破碎和制样设备;试验区(2),其内配置工艺配方试验和石墨化工艺条件模拟设备;检测区(3),其内配置检测设备;走廊(4)在中间,走廊的左右两边为各功能房间;制样区(1)布置在一楼,试验区(2)与制样区(1)相邻,检测区(3)的机械、物理性能检测单元布置在一楼,检测区(3)的成分分析单元布置在二楼,冷却水池(6)布置在户外紧靠外墙处。
【权利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化阴极实验室配置方式,其特征在于:二楼的一端设有大型设备吊装平台(5)。
【权利要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化阴极实验室配置方式,其特征在于:制样区(1)配置在一楼正对大门处。
【权利要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化阴极实验室配置方式,其特征在于:试验区(2)紧靠冷却水池(6)。
【权利要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化阴极实验室配置方式,其特征在于:一楼和二楼各自布置了报告室、更衣室和贮存室,存样室布置在一楼,管理办公室和技术办公室布置在二楼。
【权利要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化阴极实验室配置方式,其特征在于:制样区(1)内还布置了收尘设施。
【权利要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化阴极实验室配置方式,其特征在于:试验区(2)内还布置了室内换气设施。
【权利要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化阴极实验室配置方式,其特征在于:检测区(3)内还布置了室内换气设施、通风柜和汞蒸汽排气及回收设施。

说明书

一种石墨化阴极实验室配置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室配置方式,特别是一种石墨化阴极实验室配置方式。
背景技术
石墨化阴极的生产技术在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几个国家拥有,在中国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技术。检验室是石墨化阴极生产厂的重要生产部门之一,它的作用是为判断生产各环节物料和产出物的好坏提供分析检验数据;试验室是石墨化阴极生产厂的重要研究部门,它的作用是探索工艺条件、开发新配方和新产品。试验室在试验过程中所需的原料、所得到的各阶段产出物,均要通过分析检验,用数据来判断其性能指标的好坏和对工艺的适宜程度,也就是说,试验室的工作,需要得到检验室的配合,否则就必须另行配置一套分析检测设备来配合试验工作;同时,无论是试验室还是检验室,在进行试验或分析检测之前,均需将待试验或分析检测的物料进行加工和制备,而这两个单位的制样设备基本相同。
因此,将检验室和试验室有机的配置在一起,设置成一个综合性的实验室,能够很好地配合石墨化阴极的生产需要;同时,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节省投资,提高制样设备和分析检测设备的利用率,又可以提高相互之间工作配合的力度和效率,节省运行成本,方便协调和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石墨化阴极实验室配置方式,使其能合理的拥有制样、小型工艺试验、分析检测设备,可以成功地进行石墨化阴极生产配料方案比选、石墨化工艺条件探索研究,同时还能配合工厂生产进行常规的分析检测工作。将石墨化阴极实验室合理分成三个功能区进行配置,各功能区布置合理紧凑、便于操作和配合,工作环境安全、整洁、美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实验室为2层楼建筑物,分为三个功能区,它们是制样区1,其内配置破碎和制样设备;试验区2,其内配置工艺配方试验和石墨化工艺条件模拟设备;检测区3,其内配置检测设备;走廊4在中间,走廊4的左右两边为各功能房间;制样区1布置在一楼,试验区2与制样区1相邻,检测区3的机械、物理性能检测单元也布置在一楼,检测区3的成分分析单元布置在二楼;二楼的一端设有大型设备吊装平台5,冷却水池6布置在户外紧靠室外墙处。
在一楼和二楼各自布置了报告室、更衣室和贮存室,存样室布置在一楼,管理办公室和技术室布置在二楼。制样区1内还布置了收尘设施。试验区2内还布置了室内换气设施。检测区3内还布置了室内换气设施、通风柜和汞蒸汽排气及回收设施。布置了两处楼梯及建筑物进出口,符合安全要求。
通过走廊4和楼梯,将各区域有机的连接在一起。
制样区1的破碎和制样设备配置在一楼正对大门处,方便来料加工,避免污染其他区域。配置在一楼还方便机械设备安装,避免振动影响大型精密仪器。
试验区2的用于工艺配方试验的混捏设备和中间焙烧试验设备配置在一楼的一个房间(称作中间试验室)内,紧靠制样区1,最便于连续操作。
试验区2的石墨化试验炉和控制及冷却装置配置在一楼的同一房间(称作石墨化室)内,紧靠冷却水池6,使冷却水的进出接管距离最短、最方便;紧靠中间试验室,又方便连续操作。
检测区3的机械、物理性能检测的多项设备均配置在一楼,既能紧密的配合试验工作,又同时有助于将水银气孔率测试仪的汞蒸汽排出室外并回收。
检测区3的成分分析的多项设备均配置在二楼,有助于保护大型精密仪器,也方便通风柜的屋顶风机接管,同时避免了风管从其他房间穿过引起的不利影响。
二楼一端设置的大型设备吊装平台5,使大型精密仪器可以直接被吊送到二楼走廊上,从而避免了从楼梯运送到二楼的困难,也减少了仪器被大幅振动和大角度倾斜的有害状况。
各个室内换气、收尘、排气设施,均就近设置在有此需要的房间内或附近,使效果最直接、接管最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很好地满足石墨化阴极的生产需要,合理的拥有制样、小型工艺试验、分析检测设备,成功地进行石墨化阴极生产配料方案比选、石墨化工艺条件探索研究,同时还能配合工厂生产进行常规的分析检测工作。在布置上:实验线路顺畅,空间利用合理、紧凑,方便操作、配合,工作环境安全、整洁、美观;在设施配置上:避免重复建设、节省投资,提高制样设备和分析检测设备的利用率,同时又提高相互之间工作配合的力度和效率,节省运行成本,方便协调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楼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二楼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
根据操作特点,按石墨化阴极实验室内部各个单元的功能,将二层楼房的实验室分为三个功能区,以配合200kt/a预焙阳极及10kt/a石墨化阴极生产的工艺试验和分析检验规模为一个标准配置,房间的一个开间为3.6m,进深为6米,各房间的开间数视设备配置需要而定,可以为一个、两个或三个,总建筑面积约1050m2
分区情况为:制样区1,其内配置一整套用于破碎和制样的设备,各个设备的数量均为1台(套);试验区2,其内配置工艺配方试验和石墨化工艺条件模拟设备,各个设备的数量均为1台(套);检测区3,其内配置机械、物理性能检测和成分分析设备,各个设备的数量为1台(套)或多台(套)。实验室为2层楼建筑物,走廊4在中间,走廊4的左右两边为各功能房间;制样区1布置在一楼,试验区2与制样区1相邻,检测区3的机械、物理性能检测单元也布置在一楼,检测区3的成分分析单元布置在二楼;二楼的一端设有大型设备吊装平台5,冷却水池6布置在户外紧靠石墨化室外墙处。
在一楼和二楼各自布置了报告室、更衣室和贮存室,存样室布置在一楼,管理办公室和技术室布置在二楼。制样区1内还布置了收尘设施。试验区2内还布置了室内换气设施。检测区3内还布置了室内换气设施、通风柜和汞蒸汽排气及回收设施。布置了两处楼梯及建筑物进出口,符合安全要求。
通过走廊4和楼梯,将各区域有机的连接在一起,各功能区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配合。
本发明的通用性:
本标准配置的思路和构成方法,可适用于不同产能规模的石墨化阴极生产厂。
应用于不同的产能规模,试验区2基本不用变化。其中,若应用于产能规模小的生产厂,该标准配置可以套用,功能区面积基本不用改变;若应用于产能规模更大的生产厂,由于需分析检测的试样量会增加,可通过配置较该标准配置数量多的制样区1和检测区3的设备来满足,同时布置在制样区1和检测区3的实验房间数应较该标准配置多些,或布置在制样区1和检测区3的实验房间数较该标准配置不变但某些房间的开间适当扩大。

一种石墨化阴极实验室配置方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石墨化阴极实验室配置方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石墨化阴极实验室配置方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石墨化阴极实验室配置方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石墨化阴极实验室配置方式.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化阴极实验室配置方式,试验室为2层楼建筑物,分为三个功能区,它们是制样区(1),试验区(2),检测区(3),走廊(4)在中间,制样区(1)布置在一楼,试验区(2)与制样区(1)相邻,检测区(3)的机械、物理性能检测单元布置在一楼,检测区(3)的成分分析单元布置在二楼,冷却水池(6)布置在户外紧靠外墙处。本发明能很好地配合和协助石墨化阴极生产,使整个实验室不仅具备配合石墨化阴极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