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检诊仪 本发明涉及医疗保健仪,具体涉及一种内置计算机系统控制的衰老检诊仪。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人们已日益重视人类衰老和抗衰老的研究。七十年代以来相继有Dirken(1972年)、Borkan(1980年)、Hochschild(1990年)等学者进行研究,但对衰老的检测和诊断至今不能定量评估,因而对人体及主要脏器的衰老状态缺乏科学和客观的判断依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衰老程度进行定量检测的衰老检诊仪。
本发明的衰老检诊仪由计算机、脉搏传感器、模拟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衰老程度测定装置组成。
本发明的衰老检诊仪中的计算机为市售可得,其中包括主机及鼠标器、显示器和打印机。
本发明的衰老检诊仪中脉搏传感器、模拟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衰老程度测定装置由发明人自行研制。
本发明的衰老检诊仪的组合如图1所示
图1衰老检诊仪
1、主机2、鼠标器3、显示器4、打印机。
5、脉搏传感器6、模拟放大器7、模数转换器
8、测定装置
本发明的衰老检诊仪中所述的脉搏传感器5与模拟放大器6和模数转换器7及计算机主机1相连设置的信息处理系统设置了对脉波8个特征点识别,16个特征量提取和心血管功能年龄计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脉搏传感器5与模拟放大器6和模数转换器7及计算机主机1相连设置地信息处理系统设置了对脉波8个特征点识别,16个特征量提取和心血管功能年龄计算的装置。设置了对生物学年龄,脑龄,心龄,肺龄,肾龄,性龄,骨龄,脂龄,的判断及14种测算法的计算装置。
本发明的衰老检诊仪的使用方法如下:
当启动计算机之后,显示器上出现仪器首页和菜单。用鼠标器由任务栏中“程序”项目,找“菜单”提示和按《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击“检诊”窗口,可选择测定:1生物学年龄,2脑龄,3心龄,4肺龄,5肾龄,6性龄,7骨龄,8脂龄,9氧龄。
在临床使用时(见图2,衰老检诊仪测试框图),首先要了解受检者曾做过哪方面的临床检测,能够并希望检诊哪一种功能年龄。然后才能进入特定的功能模块进行检诊。例如,若要用参数法测定受检者的生物学年龄,则应对受检者测定以下六项结果:1视敏度,2听力,3鼻毛白化率,4肺活量,5脊柱侧弯度,6记忆力。并按屏幕提示逐项输入数据,则电脑计算装置即自动计算与显示检诊结果。显示“您的生物学年龄:X岁”。
当用脉图法测定心龄时,则用鼠标选择“3、心龄”,击“检诊”按钮。见附图1,PT-24mx型脉搏传感器5获得桡动脉脉搏信号,经模拟放大器6将信号放大至0~5V,再经模数转换器3(A/D卡12bit)将脉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由并行(或串行)口送入计算机4进行在线的数据处理。计算机启动后,按指令对脉搏信号的特征点进行自动识别,并用提取的特征量,再通过AGI(年龄)参数计算装置自动测出,并于检诊数据窗口显示:①心内膜活力比率(EVR),②动脉顺应性(AC),③血容量指数(BVI),④有效循环容量(ECV),⑤动脉血容量(ABV),⑥末梢供血指数(PSI),⑦灌注连续性比率(CCR)等七项心血管功能参数的测定结果,并显示:“您的心血管功能年龄:Y岁”。
如图2所示的9种衰老指标,可根据已有数据或人体检测分别根据需要以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14种计算。检诊结果可以及时显示,也可以打印成报告单输出。
本发明的衰老检诊仪有积极的临床效果,并对中老年人的保健带来福音。
1、实现了个体衰老状态检诊工作的科学化、客观化、定量化、微机化和智能化。
2、可以通过检测受检者的肌体或其脏腑的功能年龄,判断个体当时的衰老程度;且可通过定期随访,评估个体衰老的进程。
3、通过自身对比检测,可以评价抗衰老药物和各种措施(如保健品、食疗、气功、运动和健身器材等)的效果,提示和纠正不恰当的抗衰老措施。
4、通过大量的临床检诊和不断总结经验,可以发现中老年人心血管老化,心血管疾病与发生心血管危象的变化规律,指导辨证施治。
5、通过人群的调查与对照研究,可以研究与衰老有关的因素及衰老的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