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李箱,尤指一种可于张开不同角度时将箱内一平台式整理盘拉升至适当高度并维持水平方向的行李箱。
由于商业活动频繁,人们旅游的观念亦与日俱增,因此有许多出差、观光的机会,而不论是出差或出国旅游,都必须使用旅行箱携带行李,因此,大多数人对于行李箱或旅行箱的构造及使用应不陌生。对于必须经常外出的人而言,行李箱的使用更是司空见惯。现有的行李箱大致可分为两种,其中一种为单一容纳空间,使用者携带的所有物品,诸如衬衫、内衣裤、盥洗用品及梳子、刮胡刀,甚至公文资料等,都必须放在同一空间内,由于缺乏明显的区隔,其提携时很容易会使箱内的物品混在一起,造成使用时的极度不便,且由于不同性质的物品经混杂后亦容易发生污损事情。
另一种行李箱则设有双层空间,其于箱内上层设一平台,可供使用者分类放置不同的物品,此种内设平台的行李箱,其最大的缺点在于:该箱内的平台仅能拉开一有限的角度,当使用者欲取出箱内下层物品,或将物品放入箱内下层,均必须在平台拉开后产生的狭缝中进行,其使用上显然十分不便,由此可见,现有行李箱的构造及使用便利性均有未完善之处,而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设的硬式整理盘座可随箱体相对掀启时拉升至适当水平高度地行李箱,其中硬式整理盘可方便箱内物品的分隔与整理,而其活动的空间型态更可方便使用者取用箱内物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行李箱包括有一下箱体、一通过铰链元件与下箱体连结的上箱体、一设于上、下箱体间的硬式整理盘,其特征在于:
该下箱体于两相对内侧壁的中央及内侧端处分别枢设有一长片状支撑件,且各支撑件分别枢设至整理盘两相对侧壁的外侧端及中央处,
又上箱体于相对两侧壁的内侧端处分设有一曲柄枢件,该曲柄枢件是与整理盘的另侧端枢接。
在上述的行李箱中,该曲柄枢件可包括有一以一端枢接于整理盘上的上枢接片、一以一端与上枢接片相互枢接,另一端枢接至上箱体的下枢接片,其中,上枢接片于枢接端的外侧周缘处弯折形成有一勾片,
又下枢接片于枢接处外侧周缘的适当角度处上可形成有一对应于上枢接片勾片的缺口;
而且,整理盘可由硬质材料构成;
此外,该下箱体两侧内箱壁可分设有成对的可限制固定收合于下箱体上端的整理盘的公、母粘扣带。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由于本发明的该整理盘与旅行箱的上、下箱体间分别以支撑件及曲柄枢件相互枢接,以此便可与上箱体的掀启过程同步动作,而便于使用者的整理与运用,且整理盘本身同时提供一外出时的平台作业空间,有利于在移动状态下,进行类似文书处理的工作。
以下结合一个实施例的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完全掀启时整理盘处最高位置的外观图。
图2是图1的一侧视图。
图3是图1中的实施例在掀启至九十度时的外观图。
图4是图1中的状态下整理盘被推到最前位置的一侧视图。
本发明的结构部分参阅图1所示,其包括有一下箱体10、一通过铰链元件(本图中未示)与下箱体10连结的上箱体20、一设于上、下箱体20、10间的硬式整理盘30,其中:
该下箱体10于两相对内侧壁的中央及内侧端处分别枢设有一长片状支撑件11,各支撑件11则分别枢设至整理盘30两相对侧壁的外侧端及中央处,利用这种组合关系可在支撑件11以逆时针方向偏摆时,令整理盘30下降至下箱体10内部的上端位置。
又上箱体20于相对两侧壁的内侧端处分设有一曲柄枢件40,利用该曲柄枢件40与整理盘30的另侧端枢接,达到使整理盘30随上箱体20掀启而连动的目的。
曲柄枢件40包括有一端枢接于整理盘30上的上枢接片41、一以一端与上枢接片41相互枢接,另端则枢接至上箱体20的下枢接片42,其中,上枢接片41于枢接处的外侧缘是呈圆弧状,并于适当角度处弯折形成有一突出的勾片410(配合参阅图2所示);
又下枢接片42于枢接处外侧缘适当角度处形成有一缺口420,该缺口420是对应于上枢接片41上的勾片410,利用该勾片410与缺口420的配合可限制上、下枢接片41、42的相对枢转角度,并具定位功能,藉以使整理盘30在上箱体20被掀启时,随其掀启动作而变换整理盘30的高度及位置。
该整理盘30是由硬质材料构成,其具备适当深度,以提供适当大小的空间,供容置特定衣物之用。
再者,下箱体10于两侧的内箱壁处分设有两组成对的公、母粘扣带12、13,该公、母粘扣带12、13主要是用于固定收折于下箱体10上端的整理盘30。
由上述说明可看出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型态,至于其动作方式详见以下所述:
当上、下箱体20、10的相对角度小于或等于九十度时(如图3所示),其间的整理盘30是位于下箱体10的上端位置,其与上、下箱体20、10完全盖合时的整理盘30状态完全相同。
此时的整理盘30可藉下箱体10两侧的公、母粘扣带12、13相互粘合,将整理盘30限制于该位置处;
当使用者掀启上箱体20时,曲柄枢件40的上、下枢接片41、42从接近相对并合的状态,转成以枢接点为支点相对张开,但此时因整理盘30受限于公、母粘扣带12、13,故并不随上箱体20的上掀而移动。
当使用者令公、母粘扣带12、13分离后,且上箱体20掀启超过九十度,曲柄枢件40将略微拉动整理盘30,使其在上升至下箱体10以上,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一适当距离。待上箱体20掀启一八0度时,可以曲柄枢件40为支点将整理盘30向前推,则整理盘30可由下箱体10上方移至上、下箱体20、10之间。(如图2所示)
由于整理盘30同时通过支撑件11枢接于下箱体10上,故在整理盘30改变其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时,亦同时改变支撑件11的角度,而在支撑件11改变其角度时,即同时令整理盘30顶升其高度。
在前述状态下,整理盘30约占下箱体10上方的一半空间,如为提供更大的空间,以方便整理下箱体10内部的物品,可将整理盘30继续前推,此时曲柄枢件40的上、下枢接片41、42相对收合其相对角度,而整理盘30亦同时降低其高度(如图4所示),此时整理盘30在下箱体10上方让开一较大空间,以供使用者整理箱内物品。
又在前述空间型态下,上、下箱体20、10是呈完全掀启状态,可方便使用者整理衣物后轻易地放置于上、下箱体20、10内部。又对于整理盘30而言,除配合与支撑件11、曲柄枢件40的相对组合关系,可活动改变其位置高度以方便使用者运用外,其本身亦已提供一具备固定格局的硬式容置空间,当特定衣物或物品容置固定其间时,可避免与箱内的其他衣物相互挤压,而可维持特定衣物的外观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