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棉铃虫的植物质农药及其制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251251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15889.1

申请日:

1996.07.22

公开号:

CN1144602A

公开日:

1997.03.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7.3.12|||公开|||

IPC分类号:

A01N65/00

主分类号:

A01N65/00

申请人:

徐立;

发明人:

徐立; 陈慧云; 辛玉成; 姜建阳; 郭世宁

地址:

265200山东省莱阳市文化路4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山东专利法律事务所

代理人:

王井养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防治棉铃虫的植物质农药,以一些优选的药用植物为原料,经配伍组方,以沸水浸取有效成分,再经浓缩制成植物质农药。使用时,本药液可稀释300倍后应用。经药剂室内杀虫作用及大田药效试验,对1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9.4%,田间药剂防治效果达95.7%,保蕾效果达94.5%、对人畜无毒,对害虫天敌无害,而且棉铃虫对本药也无抗药性,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植物质农药。本发明原料易得,成本低可大批生产和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治棉铃虫的植物质农药,由多种中草药熬制而成,其 特征在于包含有除虫菊、狼毒、苦参,苦楝皮、猫眼草,蛇床子和芦 荟等多味中药组方的提取物,其配料药材的组成物配此为(重量%): 除虫菊    15-25 狼  毒     5-15 苦  参     5-15 苦楝皮     5-15 猫眼草     5-15 蛇床子     5-15 芦  荟    25-35 上述组成的中药材加水煎煮提取获得所说的植物质农药。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质农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多味中药组成物,按以下工艺步骤制成所说的防治棉铃虫农药; a)、称取配比量的中草药,加凉水浸泡1-2小时; b)、加热煮沸后继续煎煮一小时,尔后滤出滤液,滤渣加水重复煎 一或两次; c)、合并滤液,浓缩滤液至三分之一的体积; d)、加入适量的脱脂剂,防腐剂和稳定剂即为成品。

说明书


防治棉铃虫的植物质农药及其制法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是一种从中草药中提取有效成份制成的植物质农药。

    棉铃虫是世界性害虫,分布于北纬50°至南纬50°的欧、亚、非、澳洲各地,在海拔1821.5米处尚有踪迹。在我国各棉区也普遍又大量发生,严重危害着我国棉花生产的正常发展。防治棉铃虫已成为广大棉区的一项难题。

    多年来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产生了一系列副作用之后,加强无公害药剂的研究开发,也早已经成为整个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核心工作,植物质农药的开发利用就是其中之一。国内外生产上早有用一些植物成分杀虫的作法,但都是单方或简单应用,尚未形成方剂和工业化批量生产及大面积应用的局面,况且使用倍数低,成本高。

    本发明的目在于提供一种对人、畜无毒,对棉铃虫天敌无害,无抗药性的高效杀棉铃虫农药。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以一些优选的药用植物为原料,经配伍组方,从中提取有效成分配制成杀棉铃虫的植物质农药。这种中草药材包括有除虫菊、狼毒、苦参、苦楝皮、猫眼草、蛇床子和芦荟等,均具有杀虫作用,其配伍组方后组成物的配比为(重量%):15-25的除虫菊,5-15地狼毒、5-15的苦参、5-15苦楝皮、5-15的猫眼草、5-15的蛇床子、25-35的芦荟。上述组分加水煎煮提取得到所说的植物质农药。

    本发明配伍组方成的中药组成物,按以下步骤制成所说的可防治棉铃虫的植物质农药:a)在一只蒸煮容器中加入配比量的中草药,加凉水浸泡1-2小时,用水分量为草药总量的10倍,使植物纤维充分溶涨,以便将其中有效成份充分浸出;b)加热浸取物,把混合物料加热至沸,不断翻动,再继续前煮一小时,尔后滤出滤液,滤渣再加水重复煎煮一到两次,以便充分提取草药中的有效组分。重复煎煮时的加水量为滤渣的五倍左右每次加热煎煮一小时。c)合并滤液,浓缩滤液至三分之一体积,再加适量的脱脂剂,防腐剂和稳定剂,混匀装,即为成品。使用时再加水稀释300倍,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必须使药液接触虫体,每隔四天喷洒一次,喷洒时要求天气晴朗,在棉蛉虫未钻入棉桃内时使用效果最好。田间用药后5-10天防治效果为95-2%-95.7%,而对瓢虫等主要害虫天敌的存活率为95.8%~97.2%。

    现在再用一个实际例子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在一只蒸煮锅中,投入50公斤中草药其中包括:除虫菊10公斤、狠毒2.5公斤、苦参5公斤、苦楝皮7.5公斤,猫眼草2.5公斤、蛇床子5公斤、及芦荟17.5公斤、加水500公斤,室温下浸泡1-2小时,尔后慢火加热至沸腾,不断翻动搅拌,再继续煎煮一小时。乘热过滤,大约可得到250公斤滤液,滤渣再放入锅里,加250公斤水。加热至沸,再煎煮一小时后过滤,如此重复一或两次。合并滤液大约380公斤。为棕色提取物。滤液经浓缩至125公斤左右再加入适量的脱脂剂,防腐剂及稳定剂混匀后分装使用。

    为表明本发明对棉蛉虫的毒杀效果。按常规的植保试验方法分别做了药剂室内杀虫作用及田间药效试验。并做了本药剂对天敌伤害与棉铃虫抗药性测定。

    1、药剂室内杀虫作用的测定:根据FAO标准,分别把采自棉花上的1龄和3龄的棉铃虫幼虫,分别在本发明药液中浸3-5秒钟后,用吸水纸吸去多余药液;设50、100、200、300、和400(倍)5个浓度处理,处理后单头置入直径5.0cm左右培养皿中饲喂,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分别于处理后24、48和72(h)观察记录虫体死亡情况,每处理50头幼虫,试验重复4次。结果见表1

              表1    药剂的室内杀虫作用测定结果

                                用药后存活数(头)       校死亡率(%)虫龄    药剂倍数    处理数

                               24      48     72(h)    24      48   72(h)

          300          50     0.3     0.3    0.0    99.4    99.3    99.91         400          50     4.0     2.7    2.5    91.6    94.3    94.6

           CK          50    48.0    47.0   46.3     --      --      --

           50          50     0.0     0.0    0.0    99.9    99.9    99.9

          100          50     2.5     2.3    2.3    95.0    95.0    95.33         200          50     9.7     7.0    6.8    80.6    85.9    86.7

          300          50    16.0    15.5   14.5    68.0    68.7    70.9

          400          50    29.5    29.3   29.3    41.0    40.8    42.8

           CK          50    50.0    49.5   49.5     --      --      --

    试验结果得出,本发明药剂5~200倍药液对棉铃虫1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为100%,另从表1看出300和400倍药液处理48小时后的校正死亡率为99.3%和94.3%。50、100、200、300和400倍液对了3龄幼虫的死亡率为99.9%、95.3%、85.9%、68.7%和40.8%,其3龄幼虫毒力回归式为;Y=3.7415-0.2398X,R=-0.9740,LC50=348.02、田间药效试验

    (1)小区药效试验

    在室内杀虫作用测定的基础上,以100、200和300(倍)药液,于6~8月份的2~3代棉铃虫的卵孵化盛期和低龄幼虫期,在昌乐县等地的棉田中作小区药效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66.7m2,使用工农-16背负式喷雾器喷药。以5点对角线取样,每点挂牌标记10株,于用药前调查虫卵数和幼虫数作基数,分别于用药后2、4和6天分别调查记录虫体死亡情况,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虫口减退率作为防治效果。试验以棉神1号等化学药剂的常规防治为对照(CK1)和以喷清水为对照(CK2)。重复4次。结果见表2表2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滨州市1994.8)

                   药后存活数(头)       校正虫口减退率(%)      用药6天后处理    药前卵中数

                                                                保蕾效果

        (头150株)  2b     4b     6b      2b      4b      6b     (%) 300×       103.5    9.5    9.3    11.3    90.9    91.2    89.3    91.5 CK1      81.3    6.3    9.5    12.0    92.3    88.5    85.4    88.3 CK2      98.0  102.3  105.5   108.0     --      --      --      --表2中   CK1为中保1号和灭铃光

    (2)大田防效测定

    在滨州市和昌乐县等地,设置本发明300倍药液处理,以20%灭多威和棉神1号乳油等化学药剂的常规防治为对照(CK1)和不使药为空白对照(CK2),重复4次,小区面积为33.4m2,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在棉铃虫低龄幼虫发生期进行,以工农-16型背负式喷雾器使药。用药前调查百株卵虫量为基数,分别于用药后2~10(天)定点调查记录百株害虫残存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虫口减退率;并检查百株蕾铃数和被害蕾铃数,计算保铃效果,结果见表3表3    对棉铃虫的田间防治效果(滨州市单寺乡,1995.8)

              药前百株 药后存活数(头) 校正虫口减退率(%)药后10天药剂名称 使用 卵虫量                                        保蕾效果

         方式  (粒)   2b     5b    10b     2b    5b   10b     (%)棉铃清  4次   168.5    5.5     6.0    7.0   95.69  5.79  5.2  94.5 CK1   交替   154.0    3.5     9.7   12.0   91.59  2.49  1.2  91.0 CK2   --     162.5  123.5   136.0   141.3   --    --    --   --

    从以上试验结果得出,于棉铃虫卵孵化盛期,连续用药4次的处理,防治效果最好。其药后10天的保蕾效果为94.5%,比对照化学药剂处理的高3.5%。且试验调查发现,用药处理区的棉蚜数量明显少于空白对照区。

    3、对天敌伤害的测定

    于大田用药防治的同时,用药前查瓢虫等主要天敌种类的百株幼成虫的平均数量,用药后定点调查百株死亡和存活数,确定药剂对天敌的杀伤作用和安全性。

    调查结果表明,在滨州市的大区试验中,用药前调查,百株棉花上瓢虫的数为41.5头;连续使用300倍本发明药液4次后2天,调查百株活虫数为40.7头,其存活率为97.8%;5天后观测,百株活虫数为39.5头,在中保1号等4种化学药剂常规防治对照区,用药前调查,瓢虫基数为39.3头,用药后2、5、和10天存活数分别为4.7、5.3、和100.5头,其存活率分别为12.0%、13.5%和26.7%。空白对照区,处理前基数为41.7头,处理后分别为44.0、49.5和58.3头,处理后增加5.6%、18.7%和37.4%。

    4、棉铃虫抗药性的初步培养测定

    于1994年6月份开始,在昌乐县棉田固定设置3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33.4m2,在棉铃虫发生期每隔7~10天使用本发明药剂400倍液1次,共16次;于8、12和16次后对小区内残存的3龄幼虫的lc50时进行测定,并与用药前的lc50值比较。

    通过在两年定点的棉田内连续用药16次,定期用本发明药剂对棉铃虫3龄幼虫进行室内杀虫作用的测定,第8、12和16次后测定,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345.0、358.7和339.0,与用药前的348.0无差异。初步认为棉铃虫对本发明药剂无抗药性。从而也表明了本发明药剂的有效成分复杂多样的特点。

    同时对植物体的观察表明,植物使用本药也无药害出现。

    在药剂毒性的测定中,利用小白鼠和白兔进行常规测定,经动物毒性试验的结果也未发现中毒现象。即本药剂对人畜无毒。

    综上所述,本发明经田间使用浓度达300倍液;室内杀虫作用测定对棉铃虫1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9.4%。田间药剂作用后5-10天的防治效果为95.2%~95.7%,比常规化学药剂对照的91.2%~92.4%的防治效果,平均高3.7%,且用药后10天,前者的保蕾效果为94.5%,后者的为91.0%,前者比后者高3.5%;大田使用药剂后,瓢虫等主要害虫天敌的存活率为95.8%-97.2%;使用药剂的植物体均无药害出现;经动物毒性试验,药剂对人畜无毒,药剂具有多种杀虫成份,作用机理复杂多样,经初步抗药性诱导培养测定棉铃虫对本发明药剂无抗药性产生。

    下面再用几个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局限在这几个实例配方范围。实例        1        2         3组分       %除虫菊     20       15        18狼毒        5       10         8苦参       10       15        12苦楝皮     15       10        10猫眼草      5       15        10蛇床子     10        5        10芦荟       35       30        32效果(1∶300)杀虫率%  99.1     97.2      98.5药害     无药害   无药害    无药害

防治棉铃虫的植物质农药及其制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防治棉铃虫的植物质农药及其制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防治棉铃虫的植物质农药及其制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治棉铃虫的植物质农药及其制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棉铃虫的植物质农药及其制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防治棉铃虫的植物质农药,以一些优选的药用植物为原料,经配伍组方,以沸水浸取有效成分,再经浓缩制成植物质农药。使用时,本药液可稀释300倍后应用。经药剂室内杀虫作用及大田药效试验,对1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9.4,田间药剂防治效果达95.7,保蕾效果达94.5、对人畜无毒,对害虫天敌无害,而且棉铃虫对本药也无抗药性,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植物质农药。本发明原料易得,成本低可大批生产和推广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