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支承壳体的门支撑.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50261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83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80033912.2

申请日:

2006.09.15

公开号:

CN101263273A

公开日:

2008.09.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5C17/22; E05C17/20

主分类号:

E05C17/22

申请人:

埃德沙股份公司

发明人:

P·霍夫曼; G·海因里希斯; T·迈斯纳

地址:

德国雷姆沙伊德

优先权:

2005.9.15 DE 102005044103.3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蔡洪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承壳体(27),包括用于门支撑的活动件(35、36)的壳体部分(27a、27b),壳体部分(27a、27b)在第一端(24)具有用于活动件(35、36)的接收座(48)。开发可以大批量生产并且灵活地满足变化要求的支承壳体的目的由本发明实现,其中,壳体部分(27a、27b)包括切割成合适尺寸的挤压型面(1)。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门支撑,包括具有第一侧(34)的门保持杆(26);与门保持杆(26)的第一侧(34)相互作用的第一活动件(35);以及支承壳体(27),支承壳体(27)具有在第一端(24)开口的第一壳体部分(27a)、以及用于第一活动件(35)的接收座(48);第一壳体部分(27a)包括切割成合适尺寸的挤压型面(1)。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支承壳体(27),包括用于门支撑的活动件(35、36)的壳体部分(27a、27b),壳体部分(27a、27b)具有用于活动件(35、36)的接收座(48),接收座在第一端(24)是开口的;
其特征在于,壳体部分(27a、27b)包括切割成合适尺寸的挤压型面(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壳体,其特征在于,接收座(48)与壳体部分(27a、27b)一起形成在所有侧边环绕活动件的侧壁(49)。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壳体,其特征在于,外型面(3)设置在壳体部分(27a、27b)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承壳体,其特征在于,外型面(3)包括用于第一紧固装置的第一型面部分(5)。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承壳体,其特征在于,第一紧固装置是具有大体T形螺钉头(28a)的螺钉(28),第一型面部分(5)具有第一凹部(13a)和第二凹部(13b),第一凹部(13a)和第二凹部(13b)容纳螺钉(28)的螺钉头(28a)。

6.
  根据权利要求3到5之一所述的支承壳体,其特征在于,外型面(3)包括用于第二紧固装置的第二型面部分(14)。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承壳体,其特征在于,第二紧固装置设计为具有杆部(30、31)的铆钉(29a、29b),并且第二型面部分(14)在一些部分上环绕铆钉(29a、29b)的杆部(30、31)。

8.
  根据权利要求3到7之一所述的支承壳体,其特征在于,外型面(3)包括第三型面部分(18)。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承壳体,其特征在于,端部限位部件被装在第三型面部分(18)中。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承壳体,其特征在于,端部限位部件包括由软塑料制成的材料件(33a、33b),所述材料件被固定在第三型面部分(18)中。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承壳体,其特征在于,第三型面部分(18)包括第一肢部(22a)和第二肢部(22b),其中所述材料件(33a、33b)被装在第一肢部(22a)和第二肢部(22b)之间,并且所述材料件(33a、33b)通过第一肢部(22a)的第一突缘和第二肢部(22b)的第二突缘固定在壳体部分(27a、27b)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1到11之一所述的支承壳体,其特征在于,接收座(48)具有第二开口端(25)。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支承壳体,其特征在于,闭合件(43a、43b)被紧固在第二端(25),并且闭合件(43a、43b)封闭第二端(25)。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承壳体,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端(25)具有固定突缘,并且固定突缘将闭合件(43a、43b)固定在壳体部分(27a、27b)上。

15.
  根据权利要求1到14之一所述的支承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部分(27a、27b)由铝或铝合金制成。

16.
  根据权利要求1到15之一所述的支承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部分(27a)和第二壳体部分(27b),第一壳体部分(27a)和第二壳体部分(27b)分别包括切割成合适尺寸的挤压型面(1)。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支承壳体,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部分(27a)和第二壳体部分(27b)相对彼此镜像对称布置。

18.
  一种门支撑,包括
具有第一侧(34)的门保持杆(26);
与门保持杆(26)的第一侧(34)相互作用的第一活动件(35);以及
支承壳体(27),支承壳体(27)具有在第一端(24)开口的第一壳体部分(27a)、以及用于第一活动件(35)的接收座(48);
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部分(27a)包括切割成合适尺寸的挤压型面(1)。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门支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门保持杆(26)相互作用的第二活动件(36);以及
第二壳体部分(27b),第二壳体部分(27b)具有第一开口端(24)和用于第二活动件(36)的接收座(48)。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门支撑,其特征在于,第二壳体部分(27b)包括切割成合适尺寸的挤压型面部分(1)。

21.
  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门支撑,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部分(27a)用于门保持杆(26)的第一侧(34),第二壳体部分(27b)用于门保持杆(26)的第二侧,第二侧与门保持杆(26)的第一侧(34)背离。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门支撑,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部分(27a)和第二壳体部分(27b)通过共用紧固装置相互固定。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门支撑,其特征在于,公用紧固装置是铆钉(29a、29b),其第一铆钉杆部(30)固定在第一壳体部分(27a)上,其第二铆钉杆部(31)固定在第二壳体部分(27b)上。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门支撑,其特征在于,铆钉(29a、29b)包括设置在第一铆钉杆部(30)和第二铆钉杆部(31)之间的第三铆钉杆部(32),第三铆钉杆部(32)使第一壳体部分(27a)和第二壳体部分(27b)彼此保持一定距离。

25.
  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门支撑,其特征在于,门保持杆(26)侧向支承在第三铆钉杆部(32)上。

说明书

具有支承壳体的门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门支撑的支承壳体、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8的前序部分的门支撑。
背景技术
DE10302549A1披露了一种门支撑,它包括具有第一侧的门保持杆、设计为第一滑动主体并与门保持杆的第一侧相互作用的第一活动件、以及支承壳体,支承壳体具有在第一端开口的壳体部分,第一滑动主体装在接收座中以便沿纵向被引导。在这种情况下,支承壳体的壳体部分设计为通过注塑成型制造的塑料件。与此相关的缺点是壳体部分的制造复杂化,因为必须为壳体部分提供适合的模具,并且在批量生产时特别费时。另外的缺点是,如果需要改变壳体部分的设计,简单修改的壳体部分的制造给批量生产工艺带来的仅仅是困难。一个特别的问题是,由于安装过程中出现的公差,通过一侧紧固在车体板上的支承壳体与直线连接门保持杆两个支承孔大体提供的活动线形成一定角度,因此可以产生力矩,并可以对车体板产生作用力。壳体部分的设计改变(即,支承壳体朝向车体板的一侧相对支承壳体其余部分部分地偏移)在支承壳体制成注塑成型塑料件时仅仅以高度复杂方式反向执行,因为支承壳体的结构未得到最佳调整,引起进入车体板的作用力一般认为是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在开始部分描述的那种类型的支承壳体和门支撑,使它们以简单方式在批量生产工艺中生产,并且如果需要变化则具有灵活性。
根据本发明,此目的对于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支承壳体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的特征实现,并且对于根据权利要求18前序部分的门支撑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8特征部分的特征实现。
如果门支撑的支承壳体的壳体部分包括切割成合适尺寸的挤压型面(profile),则壳体部分可以大量地以特别简单而快速的方式生产,因为挤压构成流过工艺,其中有延展性的熔体流过成形模具。在这种情况下,中空型面可以按成形模具具有内芯的方式生产。成形模具也可以形成壳体部分确定的外型面。除了将挤压型面切割成合适尺寸,可以省略形成支撑部分的其它工艺步骤,因此特别在短时间内可以生产大量壳体部分。
当需要必须修改壳体部分的设计时,以适合方式转换模具就足够了,使得其可以快速地响应变化的需求。特别是,可以在批量生产工艺过程中以简单方式改变支承壳体,使得其支承在车体板上的支承面尽可能垂直于力作用线定向,从而使由于力矩产生的进入板的作用力最小。
活动件的接收座与壳体部分一起优选地形成在所有侧面环绕活动件的侧壁,可靠地保持活动件并可靠地引导活动件,如果活动件设计为至少在一些部分沿纵向可纵向位移的滑动体,可通过采用包括芯子的模具进行挤压而可以容易地生产这种中空型面。
优选地,支承壳体的壳体部分具有外型面,它可以通过成形模具以简单方式生产,可以使壳体部分的外型面完成其它功能,没有切割成合适尺寸的挤压型面必须整修表面以便制造外型面。
特别优选地,外型面具有用于第一紧固装置的第一型面部分;第一型面部分特别地包括在其两侧的第一和第二凹部,作为第一紧固装置的紧固螺钉的头容纳在它们之间,使支承壳体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车体板上。
作为另一种选择或优选地,除了第一型面部分,外型面具有用于第二紧固装置的第二型面部分,第二紧固装置可以是具有杆部的铆钉,铆钉设置成用于将第一和第二壳体部分彼此紧固,第二型面部分设计成使其在一些部分以形状配合方式保持铆钉杆部。
作为另一种选择或优选地,除了第一型面部分和第二型面部分中的一个,外型面具有第三型面部分,其中装有端部限位部件。在第三型面部分,例如设计为软塑料的材料块的端部限位部件被装在第一肢部和第二肢部之间,通过使两个肢部的至少一个突起,可使端部限位部件容易地固定在支承壳体的壳体部分上。
壳体部分的第二开口端优选地被闭合件关闭,闭合件以简单方式通过固定突起固定在主体上,使壳体部分在第一端被设置在开口接收座中的被引导活动件大体全部封闭,在第二端被闭合件封闭。
壳体部分优选地由铝、铝合金或其它轻金属制成,其它轻金属是,例如,镁或镁合金,所述材料能容易而便宜地变形,特别是通过挤压,并仅仅具有低的重量。
支承壳体优选地包括两个相同的部分,特别是,两个相同的部分优选地彼此对称设置,特别是如果两个壳体部分由相同挤压型面切割成合适尺寸,则可以容易地实现。
上述支承壳体的优点以及优势设计还可以应用于特别是包括以这种方式设计的支承壳体的门支撑。
除了接收第一活动件的第一支承壳体、以及除了门保持杆,门支撑优选地还包括接收第二活动件的第二支承壳体,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与门保持杆相互作用,并且两个壳体,即第一支承壳体和第二支承壳体分别包括切割成合适尺寸的挤压型面。
如果两个支承壳体可以彼此固定,例如,通过两个支承壳体的每一个具有由公用紧固装置穿过的第二型面部分,则将简化通过安装两个支承壳体组装门支撑。
在这一方面,优选地特别是,公用紧固装置是具有第一铆钉杆部和第二铆钉杆部的铆钉,第一铆钉杆部穿过第一支承壳体的第二型面部分的一部分,第二铆钉杆部穿过第二支承壳体的第二型面部分的一部分。
铆钉优选地包括第三铆钉杆部,第三铆钉杆部设置在第一铆钉杆部和第二铆钉杆部之间、并保持两个支承壳体彼此间隔一定距离。第三铆钉杆部尺寸可选择成特别是,使门保持杆侧向支承在其上面并由其引导,从而在安装门支撑的过程中有利于门保持杆相对两个支承壳体初始并容易再现的定向。
其它优点和特征将在下面的优选例证性实施例的描述以及权利要求中体现。
下面将参考优选的例证性实施例更加详细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支承壳体的一个例证性实施例的沿挤压型面的纵轴的平面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门支撑的一个例证性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具有图1的支承壳体;
图3表示图2的门支撑与图1和图2的支承壳体处于安装位置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挤压型面1的平面图,它大体垂直于纸面延伸,并具有内型面2和外型面3。挤压型面1沿垂直于纸面的假想面(图1的直线4)镜像对称。内型面2设置为装活动件(图1中未图示)的接收座48,内型面2为此具有在所有侧面环绕活动件的大体圆形侧壁49。挤压型面具有大体圆形外部轮廓23,第一型面部分5、第二型面部分14和第三型面部分18从圆形外部轮廓23向外伸出,使得壁厚在具有此三个型面部分5、14或18之一的位置处并未减小。
挤压型面1的外型面3包括第一型面部分5,第一型面部分5具有接收口6、接收空间7以及两个支承部分8a、8b,接收空间7是由第一凹部13a和第二凹部13b形成、并由大体半圆端7a、7b包围而成,每个支承部分具有尽可能大和尽可能平的支承面9a、9b。第一支承部分8a的第一端10a背离第二支承部分8b的第一端10b,第一支承部分8a的第二端11a朝向第二支承部分8b的第二端11b,使得第二端11a、11b界定接收口6。第一端10a、10b具有大体半圆形截面,而第二端11a、11b具有直线部分12a、12b,因此具有接收口的接收空间7具有T形截面型面。
特别是,第一紧固部分5可以接收第一紧固装置,例如,具有T形头(在合适截面上)和杆部的螺钉(未图示),螺钉的T形头插在接收空间7的第一凹部13a和第二凹部13b中,螺钉头截面的侧边以大体形状配合方式处于半圆端7a、7b之间,从而避免螺钉大体垂直于直线4的运动。螺钉的杆部穿过接收口6,并以平面方式在某些区域紧靠直线部分12a、12b。沿直线4的方向固定螺钉能使挤压型面固定在支撑(未图示)上,例如机动车板上,使支承面9a和9b以平面方式压靠在机动车板上、并提供大的相互接触面。
挤压型面1的外型面3还包括第二型面部分14,其设计成两个部分并且相对图1的直线4所在平面镜像对称。在这种情况下,紧固部分14a、14b包括相应的第一臂15a、15b和第二臂16a、16b,两个臂15a、16a和15b、16b分别围成大约300度角度范围的大体环形空间17a、17b,使得空间17a或17b以大体形状配合的方式绕着铆钉(图1中未图示)的圆柱杆周围配合,在某些区域环绕它并将其保持为在图1的纸面内不能移动的方式。
外型面3还包括第三型面部分18,第三型面18包括第一肢部22a,它具有从外部轮廓23大体垂直伸出的边界面19a,突缘20a与边界面19a邻接。按照相对图1的直线4的镜像倒置方式,第三型面部分18包括具有边界面19b和突缘20b的第二肢部22b。肢部22a和22b直接邻接第二型面部分14的第二臂16a和16b,使得第二型面部分14和第三型面部分18是直接相邻的。
第三型面部分18容纳例如大体矩形块的一件材料(图1未图示),例如门支撑的端部限位部件,其一个长边紧靠外部轮廓的部分20,两个短边处于边界面19a、19b之间。接着,这件材料可以由突缘20a、20b夹持,并且通过突缘20a、20b的轻微填塞可以被牢固地压靠在外部轮廓的部分20上,由此固定在挤压型面1上。
如果挤压所用的模具具有与图1截面型面互补的设计作为引出线(emerging strand)开口,挤压可以使具有图1所示截面的成形件制成任意所需长度。特别是第一端10a、10b、第二端11a、11b以及端部7a、7b、突缘20a、20b以及第一臂15a、15b和第二臂16a、16b的圆滑边缘简化了具有图1所示截面型面的成形件的生产。
切割成形件的一部分到合适尺寸得到挤压型面1,挤压型面1被切割到合适尺寸并具有第一开口端24和第二开口端25。
图2表示门支撑,它包括门保持杆26和支承壳体27。
支承壳体27包括第一壳体部分27a和第二壳体部分27b,两个壳体部分27a、27b具有切割成合适尺寸并具有图1所示截面的挤压型面1,并且由铝或铝基合金制成。两个壳体部分27a、27b具有相同设计,并且相对门保持杆26大体限定的平面彼此形成镜像对称。因此,根据以剖视图表示的第一壳体部分27a还是以分解图再现的壳体部分27b构成可以更加清楚看到的特征,有时下面仅仅参看一个壳体部分27a、27b。
支承壳体27包括螺钉28,螺钉28作为第一紧固装置、并具有大体矩形的螺钉头28a和大体圆柱形的螺钉杆部28b,螺钉28在适合的截面上具有大体T形截面型面。在图示的位置(图2中的第一壳体部分27a),螺钉头28a的边缘以大体形成配合方式支承在第一型面部分5的两个凹部13a、13b中。
支承壳体27包括设计为第二紧固装置的两个类似的铆钉29a和29b,其中相应的第一铆钉杆部30装在第一壳体部分27a的第二型面部分14的第一臂15a和第二臂16a之间。图2表示仅仅用于第一壳体部分27a的铆钉29a的第一铆钉杆部30。铆钉29a、29b还包括第二铆钉杆部31,在图2中仅仅表示用于铆钉29b的第二铆钉杆部,它穿过第二型面部分14区域中的第二壳体部分27b(图1)。每个铆钉29a、29b还包括第三铆钉杆部32,在图2中仅仅表示用于第二壳体部分27b的铆钉29b的第三铆钉杆部,第三铆钉杆部32设置在第一铆钉杆部30和第二铆钉杆部31之间。第三铆钉杆部32比第一铆钉杆部30和第二铆钉杆部31宽,并形成两个边缘,因此,在图2所示的支承壳体27的安装位置,第一壳体部分27a和第二壳体部分27b在臂15a、15b和16a、16b的区域紧靠在切割表面区域的两个边缘上,切割表面是通过切割挤压型面到合适尺寸产生的。
对于每个壳体部分27a、27b,支承壳体还包括由例如软塑料的柔性材料制成的相应材料件33a、33b,材料件在相应第一和第二肢部22a、22b之间被固定例如被夹持在相应的所述型面部分18(图1),并且通过填塞突缘20a、20b固定在壳体部分27a、27b上。
门支撑的门保持杆26包括与第一活动件35相互作用的第一侧34、与第二活动件36相互作用的第二侧(图2中看不到)、第二铆钉29b的第三铆钉杆部32紧靠在上面的第一侧面37、以及第一铆钉29a的第三铆钉杆部(图2中看不到)紧靠在上面的第二侧面(图2中看不到),从而特别地,门保持杆26在两侧紧靠在铆钉29a、29b的一部分上、并由其引导。门保持杆26还在第一端26a具有第一支承孔38并在第二端26b具有第二支承孔41,门保持杆在第一支承孔38处通过固定装置40被可转动地固定在支承块39上,门保持杆在第二支承孔41处通过另外的固定装置(未图示)将可转动地安装。在门保持杆26的第二端26b,门保持杆26大体垂直其形成的平面固定,从而提供作为端部限位的锤头42。作为端部限位部件的材料件33a和33b在两个壳体部分27a、27b的相应第三型面部分18与锤头42相互作用,由软塑料制成的材料件33a和33b的变形保证了衰减的软端部限位。
第一活动件35装在第一壳体部分27a、并在第一壳体部分27a的第一端24伸出,使第一活动件35与门保持杆第一侧34接触。第二活动件36装在第二壳体部分27b中、并同样在第二壳体部分27b的第一端24一定程度伸出,使得可以形成与门保持杆26的第二侧(未图示)的相互摩擦作用。
在壳体部分27a、27b的相应第二端25设置闭合件43a、43b,闭合件封闭第二端25,像在第一壳体部分27a中看到的一样,可以通过固定突出固定在第一壳体部分27a上,即通过略微向内弯曲边缘支承在第二端25上。
两个活动件35、36具有类似结构,并且相对门保持杆26形成的平面成彼此镜像倒置方式布置,并包括大体中空圆柱形的滑动件44,其闭合的圆滑端44a以摩擦方式与门保持杆26相互作用,弹簧46a、46b装在滑动件中,并且弹簧支撑在相应的闭合件43a、43b上并沿门保持杆26的方向作用在滑动件上。
图3表示图2的门支撑和支承壳体27处于安装位置,支承壳体27通过螺钉28固定在机动车主体的板45(未图示)上,并且两个壳体部分27a、27b通过铆钉29a、29b连接在一起形成支承壳体27。在这种情况下,支承壳体27沿着两个壳体部分27a、27b的外型面5的第一型面部分5的支承面9a、9b支承在板45上。
当活动件35、36与门保持杆26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作用力通过支承壳体27由支承面9a、9b传递到板45上。支承面9a、9b与将门保持杆26的第一支承孔38和第二支承孔39相互连接的力作用线46形成大约6.5度的角度,因此产生的作用力未均匀地传递到板45上,产生可以使板变形的力矩。
在图3所示的支承壳体27的情况下,支承面9a、9b的垂线47与直线4(图1)形成0度的角度,直线4表示壳体部分27a、27b的其余部分和支承壳体27的方位(属于图3的局部图3a)。
大体沿垂直力作用线46方向设置的支承面9a、9b可以抑制力矩产生,由此支承面9a、9b相对支承壳体27的其余部分转动。因此,例如,对于一种改进的支承壳体27’,支承面9’a、9’b的设计成使其相对其余部分转过5度,力作用线46与支承面9’a、9’b的垂线47’之间形成的角度明显减小(属于图3的局部图3b)。应该理解的是,如果需要,垂线47”与力作用线46之间可以形成更大角度(大于或等于10度,属于图3的局部图3c),使支承面9”a、9”b的方位大体垂直于力作用线46。
如果挤压型面1(图1)的模具相应地被修改使得甚至对变化的需求作出灵活的反应,则图3、局部图3b和3c所示的修改甚至可以快速地设置以用于批量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功能如下所述:
从壳体部分的预定截面开始,如图1和图3的局部图3a到3c所示,提供模具,其用于使挤压型面出来的出口被壳体部分的截面覆盖。接着,挤压产生大体任何所需长度的成形部分,它具有内型面2和环绕侧壁49和外型面3。从成形部分上切割出合适尺寸的至少一个挤压型面1,因此切割到合适尺寸的挤压型面具有第一开口端24和第二开口端25,第一开口端与侧壁49一起作为活动件35、36的接收座48。
第二开口端25由闭合件43a或43b封闭,例如通过填塞紧靠第二开口端25的边缘。将作为端部限位部件的材料件33a、33b依次地被引入第三型面部分18、并通过填塞突缘20a、20b固定在此。
活动件36、37依次地被引入壳体部分27a、27b的第一开口端24,并装在其中。
两个壳体部分27a、27b连接形成支承壳体27,为此,两个铆钉29穿过两个壳体部分27a、27b的两个型面部分14的空间17a、17b。在此过程中,两个壳体部分27a、27b相互面对的第一端24通过在第一端24区域的相应臂15a、15b、16a、16b紧靠在两个铆钉29的第三铆钉杆部32上,因此第三铆钉杆部32使两个壳体部分27a、27b彼此保持一定距离。
用于将支承壳体27紧固到板45上的螺钉28被依次地装配,使螺钉头28a被引入两个壳体部分的第一型面部分5的第一凹部13a和第二凹部13b,然后将螺钉28固定到板45上。
最后,引入门保持杆26,其侧面37支承在两个铆钉29的相应第三铆钉杆部32上、在初始安装过程中被引导并停在安装位置使其不会脱出。最终通过结合第一支承孔38和第二支承孔41将门支撑安装在功能位置上。
在上述例证性实施例中,作为端部限位部件的材料件33a、33b通过填塞第三型面部分18的肢部22a、22b固定在挤压型面1。应该理解的是,也可以使用不同类型固定,例如也可以通过粘结结合将端部限位部件紧固在外部轮廓的部分21上。作为另一种选择或者另外,作为端部限位部件的材料件可被弯曲使得其以弯曲以及由此产生的拉牢方式插入边界面19a、19b之间的第三型面部分18中,并通过突缘20a、20b防止其脱出。
上面已经参考例证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其中活动件35、36以被引导的方式装在壳体部分27a和27b中,使它们大体垂直于门保持杆26相关侧滑动。应该理解的是,其它活动件也可以装在壳体部分中,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辊的活动件,辊可以在门保持杆的侧边滚动,此时活动件与门保持杆的相互作用大体上基于滚动摩擦。在壳体部分中设置辊的安装座。
在上述例证性实施例中,第一型面部分5设计有两个凹部13a、13b,从而具有大体T形截面的螺钉28的螺钉头28a被容纳在凹部13a、13b中。应该理解的是,也可以提供不同型面形状,例如,螺钉可以具有大体半球形或至少大体球形的螺钉头,大体半球形或至少大体球形的螺钉头随后插入截面设计大体与其互补的第一型面部分中。

具有支承壳体的门支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具有支承壳体的门支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具有支承壳体的门支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支承壳体的门支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支承壳体的门支撑.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承壳体(27),包括用于门支撑的活动件(35、36)的壳体部分(27a、27b),壳体部分(27a、27b)在第一端(24)具有用于活动件(35、36)的接收座(48)。开发可以大批量生产并且灵活地满足变化要求的支承壳体的目的由本发明实现,其中,壳体部分(27a、27b)包括切割成合适尺寸的挤压型面(1)。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门支撑,包括具有第一侧(34)的门保持杆(26);与门保持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