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城市二层互通式立交桥.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49270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4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19253.6

申请日:

2012.09.03

公开号:

CN102797207A

公开日:

2012.11.2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1C 1/04申请公布日:2012112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C 1/04申请日:20120903|||公开

IPC分类号:

E01C1/04

主分类号:

E01C1/04

申请人:

何晓艳

发明人:

何晓艳; 卫向坡

地址:

100123 北京市朝阳区高井甲1号民航总医院妇产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城市二层互通式立交桥,是将传统两双向行驶车道相交的平面十字或平面X型的一个交叉口,设置为两单行道相交的两个交叉口,且将两单行道相交的这两个交叉口设置在不同平面上。将其中任意两条相交的单行道设置为地面道,形成地面道交叉口,并设置地面道控制信号灯;将另外两条相交的单行道设置为上跨道或下跨到,形成上跨道或下跨到交叉口,并设置上跨道或下跨到控制信号灯。本发明可以实现当其中一层中的任意一条车流通行时,不影响另一层中的任意一条车流通行,实现了交叉口处“双向交通单向化”,简化交叉口交通组织,提高路段和交叉口通行能力,提高行车速度;减少交叉口冲突点,降低交通事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城市二层互通式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是将传统双向行驶车道与双向行驶
车道相交的平面十字或平面X型的一个交叉口,设置为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两个交叉口,且将单行
道与单行道相交的这两个交叉口设置在不同平面上;将其中任意两条相交的单行道设置为地面道,形
成地面道交叉口,在地面道交叉口设置地面道控制信号灯;将另外两条相交的单行道设置为上跨道或
下跨到,形成上跨道或下跨到交叉口,在上跨道或下跨到交叉口设置上跨道或下跨到控制信号灯;在
上跨道或下跨到进口道(9)和上跨道或下跨到出口道(6)的右侧设置地面道辅助车道(2);在地面
道交叉口四个方向设置人行横道,在上跨道或下跨到下,设置车辆掉头弯道(4),在地面道最右边机
动车道的右侧,设置非机动车道(1);在上跨道或下跨到两侧设置上跨道或下跨到护栏(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与该立交桥相连的四个路段按照下述进行设置:与上跨道或下跨到出口道(6)顺
时针方向相邻的上跨道或下跨到进口道(9)所在的路段为A路段,与上跨道或下跨到进口道(9)逆
时针方向相邻的上跨道或下跨到出口道(6)所在的路段为B路段,与地面道出口道(8)顺时针方向
相邻的地面道进口道(5)所在的路段为C路段,与地面道进口道(5)逆时针方向相邻的地面道出口
道(8)所在的路段为D路段。
3.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在D路段上跨道或下跨到进口道(9)的左侧设置上跨道或下跨到左转专用出
口道(7)。
4.如权利要求1-3所述,A路段上跨道或下跨到进口道(9)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与D路段上跨道或下
跨到左转专用出口道(7)之间设置左转弯道。
5.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A路段上跨道或下跨到进口道(9)与B路段上跨道或下跨到出口道(6)之
间设置连接弯道,A路段上跨道或下跨到进口道(9)右侧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
与B路段上跨道或下跨到出口道(6)右侧地面道辅助车道(2)之间设置右转弯道。
6.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B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与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
之间设置左转弯道,B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与C路段上跨道或下跨到出口道(6)
右侧地面道辅助车道(2)之间设置右转弯道。
7.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C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与B路段上跨道或下跨到出口
道(6)右侧地面道辅助车道(2)之间设置左转弯道,C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
与D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之间设置右转弯道。
8.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D路段上跨道或下跨到进口道(9)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与C路段上跨道或下
跨到出口道(6)之间设置左转弯道,D路段上跨道或下跨到进口道(9)右侧地面道辅助车道(2)与
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之间设置右转弯道。

说明书

一种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城市二层互通式立交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领域,是一种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城市二层互通式立交桥。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车辆的不断增加,城市道路拥堵状况将越来越严重。国
内外许多城市采用单向交通解决城市中心区道路拥堵问题,据资料显示,目前美国约-半城
市道路为单行线,巴黎和伦敦的中心区几乎全部为单行线;同时据研究表明,单向交通可以
简化交叉口交通组织,提高路段和交叉口通行能力,提高行车速度;可以减少交叉口冲突点,
降低交通事故。但是单向交通同样有致命的弊端,如:增加车辆绕行距离,增加附近道路上
的交通量,同时给公交乘客带来不便,增加了步行距离;此外单向交通容易导致外地驾驶员
迷路等问题。

本发明是将传统的双向行驶的平面十字或X型交叉口转换为两个单向行驶的交叉口,并
将他们设置在不同平面上,从而实现在交叉口处“双向交通单向化”;本发明很好的保留传
统单向交通和传统双向交通的优点,同时消除了他们的弊端;本发明适用于城市路网中的大
多数交叉口;本发明相位设计简单,管理成本低,不需要专门设计左转相位,可以解决由于
同向车流中的左转车流和直行车流很难提前预知,导致左转和直行信号配时与流量不匹配,
造成的左转车流和直行车流相互干扰影响道路畅通的问题;本发明所述交义口设置非常灵
活,可以根据交叉口四个进口道车流的流量大小和车流方向性,分配单位车道流量大的车流
和单位车道流量小的车流所在的车道相交,这样可以更好的把相位配时分配给单位车道流量
大的车流,从而解决道路拥堵;本发明特别适用于相交车流中同时存在潮汐流现象的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双向交通道路拥堵问题,“双向交通单向化”,简化交叉口
交通组织,提高路段和交叉口通行能力,提高行车速度;可以减少交叉口冲突点,降低交通
事故。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城市二层互通式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是将传统双向行驶车
道与双向行驶车道相交的平面十字或平面X型的一个交叉口,设置为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
两个交叉口,且将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这两个交叉口设置在不同平面上;将其中任意两条
相交的单行道设置为地面道,形成地面道交叉口,在地面道交叉口设置地面道控制信号灯;
将另外两条相交的单行道设置为上跨道或下跨道,形成上跨道或下跨道交叉口,在上跨道或
下跨道交叉口设置上跨道或下跨道控制信号灯;在上跨道或下跨道进口道(9)和上跨道或
下跨道出口道(6)的右侧设置地面道辅助车道(2);在地面道交叉口四个方向设置人行横
道,在上跨道或下跨道下,设置车辆掉头弯道(4),在地面道最右边机动车道的右侧,设置
非机动车道(1);在上跨道或下跨道两侧设置上跨道或下跨道护栏(3)。与该立交桥相连的
四个路段,按照下述进行设置:与上跨道或下跨道出口道(6)顺时针方向相邻的上跨道或
下跨道进口道(9)所在的路段为A路段,与上跨道或下跨道进口道(9)逆时针方向相邻的
上跨道或下跨道出口道(6)所在的路段为B路段,与地面道出口道(8)顺时针方向相邻的
地面道进口道(5)所在的路段为C路段,与地面道进口道(5)逆时针方向相邻的地面道出
口道(8)所在的路段为D路段。在D路段上跨道或下跨道进口道(9)的左侧设置上跨道或
下跨道左转专用出口道(7)。A路段上跨道或下跨道进口道(9)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与D
路段上跨道或下跨道左转专用出口道(7)之间设置左转弯道。A路段上跨道或下跨道进口
道(9)与B路段上跨道或下跨道出口道(6)之间设置连接弯道,A路段上跨道或下跨道
进口道(9)右侧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与B路段上跨道或下跨道出口道
(6)右侧地面道辅助车道(2)之间设置右转弯道。B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左转功
能的车道与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之间设置左转弯道,B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右
转功能的车道与C路段上跨道或下跨道出口道(6)右侧地面道辅助车道(2)之间设置右转
弯道。C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与B路段上跨道或下跨道出口道(6)
右侧地面道辅助车道(2)之间设置左转弯道,C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右转功能的车
道与D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之间设置右转弯道。D路段上跨道或下跨道进口道(9)具有
左转功能的车道与C路段上跨道或下跨道出口道(6)之间设置左转弯道,D路段上跨道或
下跨道进口道(9)右侧地面道辅助车道(2)与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之间设置右转弯
道。两个单行道交叉口在不同的平面上,当其中一层中的任意一条车流通行时,不影响另一
层中的任意一条车流通行,从而简化交叉口交通组织,提高路段和交叉口通行能力,提高行
车速度;可以减少交叉口冲突点,降低交通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非机动车道(1),地面道辅助车道(2),上跨道两侧设置上跨道护栏(3),车辆
掉头弯道(4),地面道进口道(5),上跨道出口道(6),上跨道左转专用出口道(7),地面
道出口道(8),上跨道进口道(9),以及A、B、C、D路段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图1转向标志的箭头设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图1和图2中车辆,从A路段上跨道进口道(9)向C路段上跨道出口道(6)直
行,从A路段上跨道进口道(9)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向D路段上跨道左转专用出口道(7)
左转,从A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B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避
让行人右转,从A路段辅助车道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调头,从D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
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避让行人和直行车辆右转,从D路段辅助
车道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调头的示意图。

图4为图1和图2中车辆,从B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向D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直
行,从B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向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左转,从
B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C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避让行人右转,
从B路段辅助车道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调头,从D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
能的车道向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避让行人和直行车辆右转,从D路段辅助车道的车辆
掉头弯道(4)处避让调头,从A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B路段地
面道辅助车道(2)避让行人右转,从A路段辅助车道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避让调头,行
人和非机动车从B向到D向双向通行的示意图。

图5为图1和图2中车辆,从C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向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直
行,从C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向B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左转,
从C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D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避让行人和直
行车辆右转,从C路段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调头,从D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
转功能的车道向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避让行人和直行车辆右转,从D路段辅助车道的
车辆掉头弯道(4)处避让调头,从A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B路
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避让行人和左转车辆右转,行人和非机动车从C向到A向双向通行的
示意图。

图6为图1和图2中车辆从D路段上跨道进口道(9)向B路段上跨道出口道(6)直行,
从D路段上跨道进口道(9)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向C路段上跨道出口道(7)左转,从D
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避让行人和直行
机动车右转,从D路段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调头,从A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
转功能的车道向B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避让行人和机动车辆右转,从A路段辅助车道
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避让调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与上跨道出口道(6)顺时针方向相邻的上跨道进口道(9)所在的路段为A
路段,与上跨道进口道(9)逆时针方向相邻的上跨道出口道(6)所在的路段为B路段,与
地面道出口道(8)顺时针方向相邻的地面道进口道(5)所在的路段为C路段,与地面道进
口道(5)逆时针方向相邻的地面道出口道(8)所在的路段为D路段。

以单向车流A到C和单向车流B到D信号相位同步以及单向车流C到A和单向车流D
到B信号相位同步为例。

参见图2,图2为图1转向标志的箭头设置的平面示意图。

1、单向车流A到C和单向车流B到D信号相位同步,参见图3和图4。

a、参见图3,图3为图1和图2中车辆,从A路段上跨道进口道(9)向C路段
上跨道出口道(6)直行,从A路段上跨道进口道(9)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向
D路段上跨道左转专用出口道(7)左转,从A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
右转功能的车道向B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避让行人右转,从A路段辅助
车道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调头的示意图。

b、图4为图1和图2中车辆,从B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向D路段地面道出口
道(8)直行,从B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向A路段地面
道出口道(8)左转,从B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C
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避让行人右转,从B路段辅助车道的车辆掉头弯道
(4)处避让调头,行人和非机动车从B向到D向双向通行的示意图。

c、参见图3和图4,车辆从D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A
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避让行人右转,从D路段辅助车道的车辆掉头弯道(4)
处避让调头。

2、单向车流C到A和单向车流D到B信号相位同步,参见图5和图6。

a、参见图5,图5为图1和图2中车辆,从C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向A路段
地面道出口道(8)直行,从C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
向B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左转,从C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右转
功能的车道向D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避让行人和直行车辆右转,从C路段
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调头,行人和非机动车从C向到A向双向通行的示意
图。

b、参见图6,图6为图1和图2中车辆从D路段上跨道进口道(9)向B路段上
跨道出口道(6)直行,从D路段上跨道进口道(9)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向C
路段上跨道出口道(7)左转,从D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能
的车道向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避让行人和直行机动车右转,从D路段的
车辆掉头弯道(4)处调头的示意图。

c、参见图5和图6,从A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B路
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避让行人和左转车辆右转,从A路段辅助车道的车辆
掉头弯道(4)处避让调头。

通过上述1和2步奏,完成整个循环。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
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

一种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城市二层互通式立交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城市二层互通式立交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城市二层互通式立交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城市二层互通式立交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城市二层互通式立交桥.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97207A43申请公布日20121128CN102797207ACN102797207A21申请号201210319253622申请日20120903E01C1/0420060171申请人何晓艳地址100123北京市朝阳区高井甲1号民航总医院妇产科72发明人何晓艳卫向坡54发明名称一种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城市二层互通式立交桥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城市二层互通式立交桥,是将传统两双向行驶车道相交的平面十字或平面X型的一个交叉口,设置为两单行道相交的两个交叉口,且将两单行道相交的这两个交叉口设置在不同平面上。将其中任意两条相交的单行道设置为地面道,形。

2、成地面道交叉口,并设置地面道控制信号灯;将另外两条相交的单行道设置为上跨道或下跨到,形成上跨道或下跨到交叉口,并设置上跨道或下跨到控制信号灯。本发明可以实现当其中一层中的任意一条车流通行时,不影响另一层中的任意一条车流通行,实现了交叉口处“双向交通单向化”,简化交叉口交通组织,提高路段和交叉口通行能力,提高行车速度;减少交叉口冲突点,降低交通事故。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6页1/1页21一种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城市二层互通式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是将传统双向行驶车道与双向行驶车道相交的平面十字或平面X。

3、型的一个交叉口,设置为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两个交叉口,且将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这两个交叉口设置在不同平面上;将其中任意两条相交的单行道设置为地面道,形成地面道交叉口,在地面道交叉口设置地面道控制信号灯;将另外两条相交的单行道设置为上跨道或下跨到,形成上跨道或下跨到交叉口,在上跨道或下跨到交叉口设置上跨道或下跨到控制信号灯;在上跨道或下跨到进口道9和上跨道或下跨到出口道6的右侧设置地面道辅助车道2;在地面道交叉口四个方向设置人行横道,在上跨道或下跨到下,设置车辆掉头弯道4,在地面道最右边机动车道的右侧,设置非机动车道1;在上跨道或下跨到两侧设置上跨道或下跨到护栏3。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与该立交桥。

4、相连的四个路段按照下述进行设置与上跨道或下跨到出口道6顺时针方向相邻的上跨道或下跨到进口道9所在的路段为A路段,与上跨道或下跨到进口道9逆时针方向相邻的上跨道或下跨到出口道6所在的路段为B路段,与地面道出口道8顺时针方向相邻的地面道进口道5所在的路段为C路段,与地面道进口道5逆时针方向相邻的地面道出口道8所在的路段为D路段。3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在D路段上跨道或下跨到进口道9的左侧设置上跨道或下跨到左转专用出口道7。4如权利要求13所述,A路段上跨道或下跨到进口道9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与D路段上跨道或下跨到左转专用出口道7之间设置左转弯道。5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A路段上跨道或下跨到进口道9与。

5、B路段上跨道或下跨到出口道6之间设置连接弯道,A路段上跨道或下跨到进口道9右侧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与B路段上跨道或下跨到出口道6右侧地面道辅助车道2之间设置右转弯道。6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B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与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之间设置左转弯道,B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与C路段上跨道或下跨到出口道6右侧地面道辅助车道2之间设置右转弯道。7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C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与B路段上跨道或下跨到出口道6右侧地面道辅助车道2之间设置左转弯道,C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与D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之间设置右转弯道。8如。

6、权利要求1和2所述,D路段上跨道或下跨到进口道9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与C路段上跨道或下跨到出口道6之间设置左转弯道,D路段上跨道或下跨到进口道9右侧地面道辅助车道2与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之间设置右转弯道。权利要求书CN102797207A1/4页3一种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城市二层互通式立交桥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领域,是一种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城市二层互通式立交桥。背景技术0002随着城市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车辆的不断增加,城市道路拥堵状况将越来越严重。国内外许多城市采用单向交通解决城市中心区道路拥堵问题,据资料显示,目前美国约半城市道路为单行线,巴黎和伦敦的中心区几乎全部为单行线;同。

7、时据研究表明,单向交通可以简化交叉口交通组织,提高路段和交叉口通行能力,提高行车速度;可以减少交叉口冲突点,降低交通事故。但是单向交通同样有致命的弊端,如增加车辆绕行距离,增加附近道路上的交通量,同时给公交乘客带来不便,增加了步行距离;此外单向交通容易导致外地驾驶员迷路等问题。0003本发明是将传统的双向行驶的平面十字或X型交叉口转换为两个单向行驶的交叉口,并将他们设置在不同平面上,从而实现在交叉口处“双向交通单向化”;本发明很好的保留传统单向交通和传统双向交通的优点,同时消除了他们的弊端;本发明适用于城市路网中的大多数交叉口;本发明相位设计简单,管理成本低,不需要专门设计左转相位,可以解决由。

8、于同向车流中的左转车流和直行车流很难提前预知,导致左转和直行信号配时与流量不匹配,造成的左转车流和直行车流相互干扰影响道路畅通的问题;本发明所述交义口设置非常灵活,可以根据交叉口四个进口道车流的流量大小和车流方向性,分配单位车道流量大的车流和单位车道流量小的车流所在的车道相交,这样可以更好的把相位配时分配给单位车道流量大的车流,从而解决道路拥堵;本发明特别适用于相交车流中同时存在潮汐流现象的状况。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双向交通道路拥堵问题,“双向交通单向化”,简化交叉口交通组织,提高路段和交叉口通行能力,提高行车速度;可以减少交叉口冲突点,降低交通事故。0005本发明是通过。

9、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0006一种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城市二层互通式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是将传统双向行驶车道与双向行驶车道相交的平面十字或平面X型的一个交叉口,设置为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两个交叉口,且将单行道与单行道相交的这两个交叉口设置在不同平面上;将其中任意两条相交的单行道设置为地面道,形成地面道交叉口,在地面道交叉口设置地面道控制信号灯;将另外两条相交的单行道设置为上跨道或下跨道,形成上跨道或下跨道交叉口,在上跨道或下跨道交叉口设置上跨道或下跨道控制信号灯;在上跨道或下跨道进口道9和上跨道或下跨道出口道6的右侧设置地面道辅助车道2;在地面道交叉口四个方向设置人行横道,在上跨道或下跨道下,设置。

10、车辆掉头弯道4,在地面道最右边机动车道说明书CN102797207A2/4页4的右侧,设置非机动车道1;在上跨道或下跨道两侧设置上跨道或下跨道护栏3。与该立交桥相连的四个路段,按照下述进行设置与上跨道或下跨道出口道6顺时针方向相邻的上跨道或下跨道进口道9所在的路段为A路段,与上跨道或下跨道进口道9逆时针方向相邻的上跨道或下跨道出口道6所在的路段为B路段,与地面道出口道8顺时针方向相邻的地面道进口道5所在的路段为C路段,与地面道进口道5逆时针方向相邻的地面道出口道8所在的路段为D路段。在D路段上跨道或下跨道进口道9的左侧设置上跨道或下跨道左转专用出口道7。A路段上跨道或下跨道进口道9具有左转功能。

11、的车道与D路段上跨道或下跨道左转专用出口道7之间设置左转弯道。A路段上跨道或下跨道进口道9与B路段上跨道或下跨道出口道6之间设置连接弯道,A路段上跨道或下跨道进口道9右侧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与B路段上跨道或下跨道出口道6右侧地面道辅助车道2之间设置右转弯道。B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与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之间设置左转弯道,B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与C路段上跨道或下跨道出口道6右侧地面道辅助车道2之间设置右转弯道。C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与B路段上跨道或下跨道出口道6右侧地面道辅助车道2之间设置左转弯道,C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

12、与D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之间设置右转弯道。D路段上跨道或下跨道进口道9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与C路段上跨道或下跨道出口道6之间设置左转弯道,D路段上跨道或下跨道进口道9右侧地面道辅助车道2与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之间设置右转弯道。两个单行道交叉口在不同的平面上,当其中一层中的任意一条车流通行时,不影响另一层中的任意一条车流通行,从而简化交叉口交通组织,提高路段和交叉口通行能力,提高行车速度;可以减少交叉口冲突点,降低交通事故。附图说明0007图1是非机动车道1,地面道辅助车道2,上跨道两侧设置上跨道护栏3,车辆掉头弯道4,地面道进口道5,上跨道出口道6,上跨道左转专用出口道7,地面道出口道8,上跨道进。

13、口道9,以及A、B、C、D路段的三维示意图。0008图2为图1转向标志的箭头设置的平面示意图。0009图3为图1和图2中车辆,从A路段上跨道进口道9向C路段上跨道出口道6直行,从A路段上跨道进口道9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向D路段上跨道左转专用出口道7左转,从A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B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避让行人右转,从A路段辅助车道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调头,从D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避让行人和直行车辆右转,从D路段辅助车道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调头的示意图。0010图4为图1和图2中车辆,从B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向D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直行,从B路段地。

14、面道进口道5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向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左转,从B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C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避让行人右转,从B路段辅助车道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调头,从D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避让行人和直行车辆右转,从D路段辅助车道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避让调头,从A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B路段地说明书CN102797207A3/4页5面道辅助车道2避让行人右转,从A路段辅助车道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避让调头,行人和非机动车从B向到D向双向通行的示意图。0011图5为图1和图2中车辆,从C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向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直行,从。

15、C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向B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左转,从C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D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避让行人和直行车辆右转,从C路段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调头,从D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避让行人和直行车辆右转,从D路段辅助车道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避让调头,从A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B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避让行人和左转车辆右转,行人和非机动车从C向到A向双向通行的示意图。0012图6为图1和图2中车辆从D路段上跨道进口道9向B路段上跨道出口道6直行,从D路段上跨道进口道9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向C路段上跨道出口道7左转,。

16、从D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避让行人和直行机动车右转,从D路段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调头,从A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B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避让行人和机动车辆右转,从A路段辅助车道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避让调头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0014实施例0015参见图1,与上跨道出口道6顺时针方向相邻的上跨道进口道9所在的路段为A路段,与上跨道进口道9逆时针方向相邻的上跨道出口道6所在的路段为B路段,与地面道出口道8顺时针方向相邻的地面道进口道5所在的路段为C路段,与地面道进口道5逆时针方向相邻的地面道出口道8所在的。

17、路段为D路段。0016以单向车流A到C和单向车流B到D信号相位同步以及单向车流C到A和单向车流D到B信号相位同步为例。0017参见图2,图2为图1转向标志的箭头设置的平面示意图。00181、单向车流A到C和单向车流B到D信号相位同步,参见图3和图4。0019A、参见图3,图3为图1和图2中车辆,从A路段上跨道进口道9向C路段上跨道出口道6直行,从A路段上跨道进口道9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向D路段上跨道左转专用出口道7左转,从A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B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避让行人右转,从A路段辅助车道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调头的示意图。0020B、图4为图1和图2中车辆,从B路段地面道。

18、进口道5向D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直行,从B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向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左转,从B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C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避让行人右转,从B路段辅助车道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避让调头,行人和非机动车从B向到D向双向通行的示意图。0021C、参见图3和图4,车辆从D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避让行人右转,从D路段辅助车道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避让调头。说明书CN102797207A4/4页600222、单向车流C到A和单向车流D到B信号相位同步,参见图5和图6。0023A、参见图5,图5为图1和图2中车辆,从C路段地面道进口。

19、道5向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直行,从C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向B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左转,从C路段地面道进口道5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D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避让行人和直行车辆右转,从C路段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调头,行人和非机动车从C向到A向双向通行的示意图。0024B、参见图6,图6为图1和图2中车辆从D路段上跨道进口道9向B路段上跨道出口道6直行,从D路段上跨道进口道9具有左转功能的车道向C路段上跨道出口道7左转,从D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A路段地面道出口道8避让行人和直行机动车右转,从D路段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调头的示意图。0025C、参见图5和图6,从A路段地面道辅。

20、助车道2具有右转功能的车道向B路段地面道辅助车道2避让行人和左转车辆右转,从A路段辅助车道的车辆掉头弯道4处避让调头。0026通过上述1和2步奏,完成整个循环。0027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797207A1/6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797207A2/6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2797207A3/6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2797207A4/6页10图4说明书附图CN102797207A105/6页11图5说明书附图CN102797207A116/6页12图6说明书附图CN102797207A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