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高血压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高血压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期较过去提前5-10年,三十多岁的中青年就患有高血压病已不属少见。据医学专家评述和我省市大医院临床统计,按全国人口发病年龄段测定,全国患高血压症的病人达五千多万人,仅黑龙江省就有一百万人以上,而且发病率在逐年增长。近年来,虽然有许多医学专家曾研制出多种降压新药和治疗方法并且取得一些明显效果,但是患者用药后副作用较大,高学压症虽减,其他病状却又出现,给患者又增添了新的烦恼和伤害,不能从根本上解除病人的痛苦,更达不到治愈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用降压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它对高血压病既有近期疗效,又有远期疗效,治愈率高,且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是按下述配方选取原料药:
吴茱萸800-920g
桑 枝84-116g
穿山甲32-54g
郎 毒8.2-12.4g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该种治疗高血压病外用中药的方法为:
a取穿山甲,以热烫法烫至鼓起,放冷后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
b取吴茱萸800-920g、桑枝84-116g、郎毒8.2-12.4g,投入提取设备中,加入6-8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趁热过滤,得滤液(1)和药渣;
c将药渣再加入5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趁热过滤,得滤液(2)和药渣;
d将滤液(1)和滤液(2)合并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此时温度测定条件为60℃;
e浓缩液放冷后加入穿山甲32-54g,搅拌混合均匀;
f将混合液分二次均匀涂刷于白布上,自然干燥,剪裁成方块药垫即得。
本发明根据祖国医学内病外治原理,采用吴茱萸、桑枝、郎毒、穿山甲四位中药制剂,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提取出有效降压物质,研制成外用贴敷剂。临床使用方法为:将本发明制成的药垫贴于足心涌泉穴,为防止药垫脱落、滑动,可将药垫固定于袜中,制成保健袜来使用。足心涌泉穴引药直达头顶百会穴,引热从经络循环于心血管,通过神经脉络下达足心,经24小时后,血压则逐渐下降,各个血痹部位自觉轻松,头痛、眩晕逐渐消失,精神充沛。按照本发明制成的药垫,经黑龙江省药品检验所进行急、慢性毒性试验,证明药品无毒性,按类药品稳定性试验经外观性状、颜色鉴别,含膏量等项检查,未见明显变化,表明以本发明制成的外用中药是比较稳定的。经哈尔滨医科大学二院门诊40例临床试验,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84%,愈后无一例复发,无任何毒副反应。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
按以下配方备料:
吴茱萸850g、桑枝100g、郎毒10g、穿山甲40g
制备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高血压的外用中药地方法为:
a取穿山甲,以热烫法烫至鼓起,放冷后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
b取吴茱萸850g、桑枝100g、郎毒10g,投入提取设备中,加入6-8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趁热过滤,得滤液(1)和药渣;
c将药渣再加入5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趁热过滤,得滤液(2)和药渣;
d将滤液(1)和滤液(2)合并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此时温度测定条件为60℃;
e浓缩液放冷后加入穿山甲40g,搅拌混合均匀;
f将混合液分二次均匀涂刷于白布上,自然干燥,剪裁成方块药垫即得。
本发明制成的药品临床使用方法为:将制成的药垫贴于足心涌泉穴。为防止药垫脱落、滑动,可将药垫固定于袜中,制成保健袜来使用。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肝阳上扰,头痛眩晕,肝阳上亢,阴阳失调,忧思脑怒,抑郁血痹,肝虑生风,动风生痰,气血并走于上,浊气下降,以致引起头痛、眩晕。本发明根据吴茱萸的理气、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除湿血痹和桑枝、穿山甲、郎毒具有通经络、祛风湿、活血化瘀之功效,供凑祛风止痛、散风清热、引热下行之功效,从而促使血压下降的机理得以完成,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