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自粘防水卷材及其生产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自粘防水卷材防水卷材及其生产方法。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水卷材,应用于建筑屋面防水、地下防水、室内防潮、隔气等。例如油毛毡,中间层采用纸或者无纺布,外面两层都采用沥青,这种层状结构的缺点是:强度较低,且容易吸水变形,高温下容易发黏,使用寿命较短;
现有的自粘防水卷材,通常为三层结构,上层为表面膜,中间层为自粘沥青层,下层为保护层。
例如中国专利号为200420065817.9,专利名称为SBS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公开了一种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包括复合膜、SBS改性沥青层以及自粘面(隔离材料)。
再如中国专利号为200420084918.7,专利名称为新型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包括下隔离层、下自粘胶料层、膜层、上自粘胶料层以及覆盖层,在自粘胶料层中内嵌一层膜层。
另有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86273.9,专利名称是:SBS改性沥青高自粘防水卷材及其生产工艺,公开了一种高自粘防水卷材,该自粘防水卷材的材料包括沥青、粘料,增塑剂和填充料,公开了自粘材料的配方。
现有的自粘防水卷材存在的缺陷:1、通常采用三层结构,表面膜、自粘沥青层以及保护层,强度较低;2、为了达到使用强度以及防水性能的要求,自粘沥青层厚度一般在0.8mm左右,而自粘沥青的价格昂贵,成本很高。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自粘防水卷材强度低、成本高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满足自粘性能、防水性能的同时,能够增加强度、减少成本的复合自粘防水卷材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自粘防水卷材,所述的卷材为夹层结构,所述夹层结构包括自粘材料层、保护层,所述的自粘材料层的下表面覆盖有保护层,所述的夹层结构还包括下布料层、普通沥青层以及上布料层,所述的自粘材料层的上表面覆盖有下布料层,所述的下布料层上覆盖有普通沥青层,所述的普通沥青层上覆盖有上布料层。
进一步,所述的自粘材料层为自粘沥青层,所塑的自粘沥青层由沥青、助剂、SBS橡胶、增粘剂以及填料组成,各种组份之间的质量百分比为:
沥青 40%~65%
助剂 3%~10%
SBS橡胶 5%~15%
增粘剂 2%~10%
填料 10%~40%。
更进一步,所述的自粘材料层为压敏胶层。
再进一步,所述的保护层为保护膜或保护纸。
所述的下布料层为无纺布层,所述的上布料层为编织布层。或者是,所述的下布料层为无纺布层,所述的上布料层为无纺布层。又或者是,所述的下布料层为编织布层,所述的上布料层为编织布层。再或者是,所述的下布料层为编织布层,所述的上布料层为无纺布层。
所述普通沥青层的铺加量为200g~1000g/m2。
所述的普通沥青层由沥青、无机填充物组成,所述的无机填充物为下列之一或相互组合的混合物:①、石粉;②、立得粉;③、滑石粉;④、石英粉;⑤、黄粉;⑥、高岭土粉;所述的沥青层中沥青的质量百分数为30~99%。
所述的普通沥青层包括沥青、有机填充物,所述的有机填充物为下列之一或相互组合的混合物:①、橡胶;②、塑料;1所述的沥青层中沥青的质量百分数为30~99%。
所述的无纺布层的铺加量为20g~200g/m2。
所述的编织布层的铺加量为20g~200g/m2。
一种实现所述的复合自粘防水卷材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沥青加热至180℃~240℃,并搅拌,将沥青装入第一成型机的中间层原料进口;
(2)、选择布料层,将布料层展开、烘干,并将布料层装入第一成型机的上下层原料进口;
(3)、启动第一成型机,布料层按照设定的速度进入成型机的复合口,所述的沥青加注到复合口的中间层,第一成型机出口形成防水层;
(4)、制备自粘材料,将自粘材料装入第二成型机的复合口,将第一成型机出口的防水层、保护层装入第二成型机的上下层原料进口;
(5)、启动第二成型机,防水层、保护层按照设定的速度进入成型机的复合口,所述的自粘材料进入复合口的中间层,制得复合自粘防水卷材。
本发明的原理为:沥青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布料层具有加强性能,尤其是编织布,中间为普通沥青层、上下表面为布料层的结构结合了两种材质的优点,普通沥青层具有防水、增加强度的性能,能够减少自粘沥青的使用量(原来的30~50%),自粘沥青层厚度为0.3mm即可,相对于现有的自粘防水卷材,在保持防水性能、自粘性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强度,降低了成本;生产时采用成型机一次成型,生产工艺简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增加了强度、成本低;2、生产工艺简单。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粘防水卷材的结构图。
图2是成型机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复合自粘防水卷材,所述的卷材为夹层结构,所述夹层结构包括自粘材料层1、保护层2,所述的自粘材料层1的下表面覆盖有保护层3,所述的夹层结构还包括下布料层3、普通沥青层4以及下布料层5,所述的自粘材料层1的上表面覆盖有下布料层3,所述的下布料层3上覆盖有普通沥青层4,所述的普通沥青层4上覆盖有上布料层5。
所述的自粘材料层为自粘沥青层,所塑的自粘沥青层由沥青、助剂、SBS橡胶、增粘剂以及填料组成,各种组份之间的质量百分比为:
沥青 40%
助剂 4%
SBS橡胶 10%
增粘剂 7%
填料 39%。
所述的保护层2为保护膜,所述的下布料层3为无纺布层,所述的上布料层5为编织布层。
所述的沥青层的铺加量为200g/m2所述的沥青层为纯沥青材料;所述的无纺布层的铺加量为20g/m2,所述的无纺布为聚酯防粘无纺布;所述的编织布层的铺加量为20g/m2,所述的编织布为PP编织布。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自粘材料层为自粘沥青层,所塑的自粘沥青层由沥青、助剂、SBS橡胶、增粘剂以及填料组成,各种组份之间的质量百分比为:
沥青 65%
助剂 3%
SBS橡胶 12%
增粘剂 5%
填料 15%。
所述的保护层2为保护纸,所述的下布料层3为无纺布层,所述的上布料层5为无纺布层。
所述的沥青层的铺加量为1000g/m2;所述的沥青层为纯沥青材料;所述的无纺布层的铺加量为200g/m2所述的无纺布为PP无纺布。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自粘材料层为自粘沥青层,所塑的自粘沥青层由沥青、助剂、SBS橡胶、增粘剂以及填料组成,各种组份之间的质量百分比为:
沥青 50%
助剂 10%
SBS橡胶 5%
增粘剂 5%
填料 32%。
所述的保护层2为保护纸,所述的下布料层3为编织布层,所述的上布料层5为无纺布层。
所述的沥青层的铺加量为400g/m2;所述的沥青层为纯沥青材料;所述的无纺布层的铺加量为25g/m2;所述的无纺布为水刺无纺布;所述的编织布层的铺加量为50g/m2,所述的编织布为涤纶编织布。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自粘材料层为自粘沥青层,所塑的自粘沥青层由沥青、助剂、SBS橡胶、增粘剂以及填料组成,各种组份之间的质量百分比为:
沥青 45%
助剂 5%
SBS橡胶 15%
增粘剂 2%
填料 33%。
所述的保护层2为保护纸,所述的下布料层3为编织布层,所述的上布料层5为编织布层。
所述的沥青层由沥青、无机填充物组成,所述的无机填充物为石粉,且沥青层中沥青的质量百分数为99%。所述的编织布层的铺加量为20g/m2,所述的编织布为PP编织布。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自粘材料层为自粘沥青层,所塑的自粘沥青层由沥青、助剂、SBS橡胶、增粘剂以及填料组成,各种组份之间的质量百分比为:
沥青 63%
助剂 7%
SBS橡胶 12%
增粘剂 8%
填料 10%。
所述的沥青层由沥青、无机填充物组成,所述的无机填充物为立得粉,且沥青层中沥青的质量百分数为30%。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自粘材料层为自粘沥青层,所述的自粘沥青层由沥青、助剂、SBS橡胶、增粘剂以及填料组成,各种组份之间的质量百分比为:
沥青 43%
助剂 4%
SBS橡胶 3%
增粘剂 10%
填料 40%。
所述的沥青层由沥青、无机填充物组成,所述的无机填充物为高岭土粉,且沥青层中沥青的质量百分数为50%。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自粘材料层为压敏胶层。所述的沥青层由沥青、无机填充物组成,所述的无机填充物为石英粉,且沥青层中沥青的质量百分数为60%。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沥青层由沥青、无机填充物组成,所述的无机填充物为石英粉、滑石粉、滑粉,高岭土粉的混合物,且沥青层中沥青的质量百分数为80%。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沥青层由沥青、有机填充物组成,所述的有机填充物为橡胶,且沥青层中沥青的质量百分数为30%。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沥青层由沥青、有机填充物组成,所述的有机填充物为塑料,且沥青层中沥青的质量百分数为99%。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沥青层由沥青、有机填充物组成,所述的有机填充物为塑料和橡胶混合物,且沥青层中沥青的质量百分数为50%。
实施例12
参照图1、图2,一种复合自粘防水卷材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沥青加热至180℃~240℃,并搅拌,将沥青装入第一成型机的中间层原料进口;(2)、选择布料层,将布料层展开、烘干,并将布料层装入第一成型机的上下层原料进口;(3)、启动第一成型机,布料层按照设定的速度进入第一成型机的复合口,所述的沥青加注到复合口的中间层,制得半成品;(4)、制备自粘材料,将自粘材料装入第二成型机的复合口,将第一成型机出口的半成品、保护层装入第二成型机的上下层原料进口;(5)、启动第二成型机,半成品、保护层按照设定的速度进入成型机的复合口,所述的自粘材料进入复合口的中间层,制得复合自粘防水卷材。
参照图2,将选定的布料层(编织布或者无纺布)通过辊筒展开设备6展开,并通过烘干设备7将布料层烘干,将布料层装入第一成型机8的上下层原料进口的左右辊筒;同时,在沥青改性反应堆9中,加热并搅拌沥青,可在沥青改性反应堆9中添加无机填充物或有机填充物,沥青改性反应堆9的出口连接保温均化器10,所述的保温均化器10保证沥青温度在180℃~240℃之间,保温均化器10的出口位于左右辊筒之间,为了使沥青分布均匀,通常会在该出口增设高压泵,将沥青加注到第一成型机8的复合口的中间层,制得半成品;制备改性沥青材料的过程:首先将沥青加热脱水,将脱水后的沥青计量加入搅拌罐,再加助剂后升温至180~210℃,加SBS搅拌60~90min,使SBS完全融化,也可将沥青与SBS混合料通过胶体磨促进SBS融化;待SBS融化后再加入增粘剂搅拌30min,最后加入填料搅拌均匀,即为自粘改性沥青胶粘剂,将自粘材料装入第二成型机的复合口,将第一成型机出口的半成品、保护层装入第二成型机的上下层原料进口;启动第二成型机,半成品、保护层按照设定的速度进入成型机的复合口,自粘材料进入复合口的中间层,制得复合自粘防水卷材。将成品通过冷却设备11冷却,经过调偏设备12调偏,将调偏后的防水卷材放置在贮存设备13中,可以通过计量设备14计量成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