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缝渗漏压浆堵引修补方法及其注浆专用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形缝渗漏压浆堵引修补方法及其注浆专用设备.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76905A43申请公布日20121114CN102776905ACN102776905A21申请号201210253475222申请日20120721E02D37/00200601E02D29/16200601E02D31/0220060171申请人金坛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地址213200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金城东环一路669号72发明人孙旺贵董锡定冯兆伟74专利代理机构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32211代理人周祥生54发明名称变形缝渗漏压浆堵引修补方法及其注浆专用设备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形缝渗漏压浆堵引修补方法及其注浆专用设备,施工包括如下步骤清理变形缝;开设注浆孔;。
2、插装注浆管;搅拌注浆;清除速凝泥;安装堵引条;注浆专用设备能保证胶液和水的配比合理,搅拌注浆管能在注浆前对同步压入的胶液和水进行均匀搅拌,使混合液注浆后能快速反应生成柔性胶泥状的新堵水层,实现一级有效堵渗漏,然后在变形缝外侧口密封地安装堵引压条,实现对变形缝的二次堵漏和引漏,即使变形缝还有微量渗漏,渗透出的微量水也被引入地下排水系统,绝不会影响地下室的正常使用。这种修补方法不仅能根治变形缝的渗漏,而且操作简单,成本相对低廉,实用性强。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4页1/2页21一种变形缝渗漏压浆堵引修。
3、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拆除遮挡物,拆除装饰板和橡胶挡水板,使渗漏的变形缝露出;第二步,清理变形缝,清理变形缝表层夹杂物,沿变形缝剔出深度为3040毫米的凹槽,在凹槽的下端开设通入排水系统的引水槽;第三步,开设注浆孔,在变形槽缝的凹槽内间隔开设斜孔,斜孔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5度15度,孔深超过混凝土层100150毫米;第四步,插装注浆管,在每个孔中插装注浆专用设备中的搅拌注浆管,并用速凝泥填实整个变形缝,将搅拌注浆管的进胶端露出,固化24小时后注胶;第五步,搅拌注浆,用注浆专用设备中的注浆阀从下向上逐个向搅拌注浆管内注入胶液和水的混合物,注胶时根据各孔的出水情况控制进水阀的注水量,确保注胶量。
4、和注水量的重量比为1109,使胶液和水混合液在压入变形缝的内侧后形成柔性胶泥状的新堵水层,并根植于变形缝隙内的沥青丝麻混合填料中,终结固化后为柔性胶泥状,从而达到满足变形和防水要求;第六步,清除速凝泥,铲除第四步在变形缝表层填实的速凝泥,便于后续安装堵引压条;第七步,安装堵引压条,安装堵引压条和海绵,沿变形缝安装带引水槽的堵引压条,堵引压条的宽度与变形缝的宽度相对应,安装时堵引压条上的引水槽向内,在引水槽内设有海绵,堵引压条的两侧边卡装在变形缝的两侧面上,并用钢钉固定,然后再用速凝泥填实两侧封口;第八步,复原装饰,重新安装装饰板和橡胶挡水板。2一种在权利要求1变形缝渗漏压浆堵引修补方法中使用的。
5、注浆专用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搅拌注浆管(1)、注浆阀(2)、正反螺旋搅拌棒(3),进水阀(71)、注水泵(72)、水池(73)、进胶阀(81)、注浆泵(82)和胶液池(83),所述搅拌注浆管(1)包括管体(11)、连接螺帽(12)、顶部出浆孔(13)、上侧出浆孔(14)和下侧出浆孔(15),连接螺帽(12)设置在管体(11)的下端,在管体(11)的上端面上设有顶部出浆孔(13),在管体(11)的上段侧面上设有上侧出浆孔(14),在对应于变形缝的中上段的管体(11)的侧面上设有下侧出浆孔(15);所述注浆阀(2)包括阀体(21)、进胶接头(22)、进胶斜孔(23)、进水接头(24)、进水斜孔(25。
6、)、连接外螺纹(26)和顶端定位孔(27),进胶接头(22)和进水接头(24)间隔地设置在阀体(21)的下端面上,进胶斜孔(23)的下端与进胶接头(22)相通连,进胶斜孔(23)的上端位于阀体(21)的上端面上,进水斜孔(25)的下端与进水接头(24)相通连,进水斜孔(25)的上端设置在阀体(21)的上端面上,连接外螺纹(26)设置在阀体(21)的上段,用于与搅拌注浆管(1)上的连接螺帽(12)相旋配,注水泵(72)的出水口通过进水阀(71)与注浆阀(2)的进水接头(24)密封连接,注水泵(72)的吸水口与水池(73)相通连,注浆泵(82)的出胶口通过进胶阀(81)与注浆阀(2)的进胶接头(2。
7、2)密封连接,注浆泵(82)的吸胶口与胶液池(83)相通连;所述正反螺旋搅拌棒(3)包括上定位台肩(31)、下定位台肩(32)、左旋螺旋搅拌面(33)、右旋螺旋搅拌面(34)和轴向缺口(35),上定位台肩(31)设置在正反螺旋搅拌棒(3)的上端、下定位台肩(32)设置在正反螺旋搅拌棒(3)的下端,左旋螺旋搅拌面(33)和右旋螺旋搅拌面(34)对称地设置在正反螺旋搅拌棒(3)圆形柱体上,在左旋螺旋搅拌面(33)和右旋螺旋搅拌面(34)上沿轴向等距间地设有轴向缺口(35),左旋螺旋搅拌面(33)权利要求书CN102776905A2/2页3和右旋螺旋搅拌面(34)的外径与管体(11)的内径间隙配合;。
8、正反螺旋搅拌棒(3)套装在搅拌注浆管(1)的管体(11)内,当胶液与水带压注入管体(11)内后,两种液体由正反螺旋搅拌棒(3)的左旋螺旋搅拌面(33)和右旋螺旋搅拌面(34)反复搅拌均匀后从顶部出浆孔(13)、上侧出浆孔(14)和下侧出浆孔(15)冒出,使胶液与水的混合液注入有空隙的部位并快速反应生成柔性胶泥状的新堵水层,实现有效堵渗漏。由于在注浆前进水量可调节,能根据各个孔的渗漏情况,调节进水量,确保注入胶液和水的混合物的重量配比处于合理的配比范围内,从而保证了二者反应后生成的柔性胶泥状的质量,提高了堵渗漏效果。3一种在权利要求1对变形缝渗漏压浆堵引修补方法中使用的堵引压条,其特征是它为设有。
9、引水槽(41)的条状物,在引水槽(41)的两侧设有压封边(42),在压封边(42)上设有弹性密封层(43)。权利要求书CN102776905A1/5页4变形缝渗漏压浆堵引修补方法及其注浆专用设备【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地下建筑墙壁变形缝渗漏的修补方法。【背景技术】0002在地下建筑中,墙壁都是混凝土结构,根据设计要求,建筑物长度达到一定距离时必须设置变形缝(俗称伸缩缝),为了防止在变形缝处产生渗漏,必须在变形缝中填充由沥青和麻丝组成的胶合物,待其冷却固化后将变形缝填实,为了防止填充物向缝外膨胀,通常在变形缝的外露部分增设由圆管体和侧板组成的橡胶挡水板,在橡胶挡水板外再用装饰板进行墙。
10、壁的美化装饰,从而进一步提高防渗漏性能。这种变形缝的防渗漏结构,其防渗漏性能主要取决于第一次施工质量,若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充填物配比不对、施工技术参数不达标都会导致变形缝渗漏。在实际施工中,变形缝的渗漏率在15左右,即使只有1的渗漏率,工程也无法通过验收,必须对渗漏处进行防渗漏修补。目前最先进的修补方法是用CS51注浆堵漏灵进行修补,CS51注浆堵漏灵是由苏州市建筑科学院有限公司研制,苏州市姑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生产,它是单液型聚氨酯化学灌浆堵漏材料,它遇水立即反应,体积快速膨胀,生成不溶于水,有较高强度和弹性的凝胶体。具体使用方法产品说明书中有详细介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CS51注浆堵漏灵胶。
11、液与水的配比,以及二者混合均匀情况将直接影响到二者的反应时间和生成凝胶体的反应质量,从而直接影到变形缝的堵渗漏效果,若胶液与水搅拌不均匀会出现胶液表面反应过快,而内里的胶液因得不水出现反应不充分,产生软芯现象,同时堵塞注浆管,影响正常注浆,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反应不彻底,导致虚假堵渗漏,时间一长,随着渗漏层的水压增加会产生二次渗漏。实践证明这种防渗漏修补方法只能制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渗漏问题,因为CS51注浆堵漏灵胶液在使用前必须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搅拌均匀后方能正常注浆,注入后快速反应固化堵漏。现有的堵渗漏方法只是单一向预开设的孔中注入堵漏灵胶液,利用变形缝中渗漏的水与此同时反应生产固化的堵漏层。而变。
12、形缝中渗漏情况各不相同,既不能保证胶液与水的配合比例,又不能实现胶液与水在注浆前混合均匀,直接影响注浆后注入后新的堵渗漏层的形成和固化,很难保证封堵效果,这种修补方法虽然能应付验收,但时间一长仍会渗漏,还会找施工单位,因此甲方都会预扣施工单位的工程款,这是建筑行业十分头痛的技术难题。为了攻克建筑行业这一技术难题,申请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找到了一种根治变形缝渗漏的堵引治防渗漏新方法。【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形缝渗漏压浆堵引修补方法,并提供了一种注浆专用设备。使用这种方法和注浆设备对变形缝渗漏进行修补,不仅能对变形缝渗漏进行彻底性根治修补,而且操作简单,成本相对低廉,实用性。
13、强。0004一种变形缝渗漏压浆堵引修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05第一步,拆除遮挡物,拆除装饰板和橡胶挡水板,使渗漏的变形缝露出;说明书CN102776905A2/5页50006第二步,清理变形缝,清理变形缝表层夹杂物,沿变形缝剔出深度为3040毫米的凹槽,在凹槽的下端开设通入排水系统的引水槽;0007第三步,开设注浆孔,在变形槽缝的凹槽内间隔开设斜孔,斜孔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5度15度,孔深超过混凝土层100150毫米;0008第四步,插装注浆管,在每个孔中插装注浆专用设备中的搅拌注浆管,并用速凝泥填实整个变形缝,将搅拌注浆管的进胶端露出,固化24小时后注胶;0009第五步,搅拌注浆,用注浆专用。
14、设备中的注浆阀从下向上逐个向搅拌注浆管内注入胶液和水的混合物,注胶时根据各孔的出水情况控制进水阀的注水量,确保注胶量和注水量的重量比为1109,使胶液和水混合液在压入变形缝的内侧后形成柔性胶泥状的新堵水层,并根植于变形缝隙内的沥青丝麻混合填料中,终结固化后为柔性胶泥状,从而达到满足变形和防水要求;0010第六步,清除速凝泥,铲除第四步在变形缝表层填实的速凝泥,便于后续安装堵引压条;0011第七步,安装堵引压条,安装堵引压条和海绵,沿变形缝安装带引水槽的堵引压条,堵引压条的宽度与变形缝的宽度相对应,安装时堵引压条上的引水槽向内,在引水槽内设有海绵,堵引压条的两侧边卡装在变形缝的两侧面上,并用钢钉。
15、固定,然后再用速凝泥填实两侧封口;0012第八步,复原装饰,重新安装装饰板和橡胶挡水板。0013在上述修补方法中所使用的注浆专用设备包括搅拌注浆管、注浆阀、正反螺旋搅拌棒,进水阀、注水泵、水池、进胶阀、注浆泵和胶液池,所述搅拌注浆管包括管体、连接螺帽、顶部出浆孔、上侧出浆孔和下侧出浆孔,连接螺帽设置在管体的下端,在管体的上端面上设有顶部出浆孔,在管体的上段侧面上设有上侧出浆孔,在对应于变形缝的中上段的管体的侧面上设有下侧出浆孔;所述注浆阀包括阀体、进胶接头、进胶斜孔、进水接头、进水斜孔、连接外螺纹和顶端定位孔,进胶接头和进水接头间隔地设置在阀体的下端面上,进胶斜孔的下端与进胶接头相通连,进胶斜。
16、孔的上端位于阀体的上端面上,进水斜孔的下端与进水接头相通连,进水斜孔的上端设置在阀体的上端面上,连接外螺纹设置在阀体的上段,用于与搅拌注浆管上的连接螺帽相旋配,注水泵的出水口通过进水阀与注浆阀的进水接头密封连接,注水泵的吸水口与水池相通连,注浆泵的出胶口通过进胶阀与注浆阀的进胶接头密封连接,注浆泵的吸胶口与胶液池相通连;所述正反螺旋搅拌棒包括上定位台肩、下定位台肩、左旋螺旋搅拌面、右旋螺旋搅拌面和轴向缺口,上定位台肩设置在正反螺旋搅拌棒的上端、下定位台肩设置在正反螺旋搅拌棒的下端,左旋螺旋搅拌面和右旋螺旋搅拌面对称地设置在正反螺旋搅拌棒圆形柱体上,在左旋螺旋搅拌面和右旋螺旋搅拌面上沿轴向等距间。
17、地设有轴向缺口,左旋螺旋搅拌面和右旋螺旋搅拌面的外径与管体的内径间隙配合;正反螺旋搅拌棒套装在搅拌注浆管的管体内,当胶液与水带压注入管体内后,两种液体由正反螺旋搅拌棒的左旋螺旋搅拌面和右旋螺旋搅拌面反复搅拌均匀后从顶部出浆孔、上侧出浆孔和下侧出浆孔冒出,使胶液与水的混合液注入有空隙的部位并快速反应生成柔性胶泥状的新堵水层,实现有效堵渗漏。由于在注浆前进水量可调节,能根据各个孔的渗漏情况,调节进水量,确保注入胶液和水的混合物的重量配比处于合理的配比范围内,从而保证了二者反应后生成的柔性胶泥状的质量,提高了堵渗漏效果。说明书CN102776905A3/5页60014在上述修补方法中所提及的堵引压条。
18、为设有引水槽的条状物,在引水槽的两侧设有压封边。0015进一步,在压封边上设有弹性密封层。0016由于本发明不仅采取了先进的CS51注浆堵漏灵,而且解决了CS51注浆堵漏灵胶液与水在注浆前的科学配比和自行搅拌难题,同时在靠CS51注浆堵漏灵科学堵渗漏条件下,又在变形缝外则口增添了堵引压条,既能实现二次堵挡,又能将万一存在的微渗漏水引入地下排水系统,实现堵引结合,彻底杜绝变形缝的渗漏问题,即使存在微渗也不会影响正常使用,不会污染腐蚀墙面装饰物。该方法解决了CS51注浆堵漏灵胶液与水的最佳配比和均匀搅拌问题,使得CS51注浆堵漏灵胶液与水在注浆前就获得了较为合理的重量配比,并搅拌均匀,这样当混合液。
19、注入变形缝中开设的孔中时,在注浆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变形缝内侧和变形缝中的空隙中,快速反应生成柔性胶泥状的新堵水层,实现有效堵渗漏,由此在变形缝处形成新的密封防渗漏层,实现第一级堵渗漏。克服了现有施工方法中CS51注浆堵漏灵胶液直接与预开设孔的渗漏水的反应产生不良缺陷。在完成第一组堵渗漏后,在变形缝外侧口安装堵引压条,在堵引压条的内侧设有引水槽,在引水槽内设有海绵,堵引压条的两侧边卡装在变形缝的两侧面上,并用钢钉固定,然后再用速凝泥填实两侧封口,即使通过第一级堵渗漏后还存在微量渗漏,从变形缝处渗漏出的水又被堵引压条挡住,实现第二级堵渗漏,并由堵引压条上的引水槽引入排水系统中,实现了二级堵渗漏,并。
20、进行堵引结合方案,能从根本上杜绝地下建筑的变形缝渗漏的修补。这种修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相对低廉,实用性强。【附图说明】0017图1为本发明的施工工艺流程图;0018图2为本发明注浆原理示意图;0019图3搅拌注浆管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4为注浆阀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5为正反螺旋搅拌棒的结构示意图;0022图6为图5中AA剖视放大图;0023图7为堵引压条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8为堵引压条和海绵卡装在变形缝中的结构示意图。0025图中,1搅拌注浆管;2注浆阀;3正反螺旋搅拌棒;4堵引压条;5钢钉;6海绵层;71进水阀;72注水泵;73水池;81进胶阀;82注浆泵;83胶液池;91混凝土墙。
21、壁;92变形缝填料;11管体;12连接螺帽;13顶部出浆孔;14上侧出浆孔;15下侧出浆孔;21阀体;22进胶接头;23进胶斜孔;24进水接头;25进水斜孔;26连接外螺纹;27顶端定位孔;31上定位台肩;32下定位台肩;33左旋螺旋搅拌面;34右旋螺旋搅拌面;35轴向缺口;41引水槽;42压封边;43弹性密封层。【具体实施方式】0026一种变形缝渗漏压浆堵引修补方法,其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它包括如下步骤说明书CN102776905A4/5页70027第一步,拆除遮挡物,拆除装饰板和橡胶挡水板,使渗漏的变形缝露出;0028第二步,清理变形缝,清理变形缝表层夹杂物,沿变形缝剔出深度为304。
22、0毫米的凹槽,在凹槽的下端开设通入排水系统的引水槽;0029第三步,开设注浆孔,在变形槽缝的凹槽内间隔开设斜孔,斜孔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5度15度,孔深超过混凝土层100150毫米;0030第四步,插装注浆管,在每个孔中插装注浆专用设备中的搅拌注浆管,并用速凝泥填实整个变形缝,将搅拌注浆管的进胶端露出,固化24小时后注胶;0031第五步,搅拌注浆,用注浆专用设备中的注浆阀从下向上逐个向搅拌注浆管内注入胶液和水的混合物,注胶时根据各孔的出水情况控制进水阀的注水量,确保注胶量和注水量的重量比为1109,使胶液和水混合液在压入变形缝的内侧后形成柔性胶泥状的新堵水层,并根植于变形缝隙内的沥青丝麻混合填料。
23、中,终结固化后为柔性胶泥状,从而达到满足变形和防水要求;0032第六步,清除速凝泥,铲除第四步在变形缝表层填实的速凝泥,便于后续安装堵引压条;0033第七步,安装堵引压条,安装堵引压条和海绵,沿变形缝安装带引水槽的堵引压条,堵引压条的宽度与变形缝的宽度相对应,安装时堵引压条上的引水槽向内,在引水槽内设有海绵,堵引压条的两侧边卡装在变形缝的两侧面上,并用钢钉固定,然后再用速凝泥填实两侧封口;0034第八步,复原装饰,重新安装装饰板和橡胶挡水板。0035在上述修补方法中所使用的注浆专用设备如图2所示,它包括搅拌注浆管1、注浆阀2、正反螺旋搅拌棒3,进水阀71、注水泵72、水池73、进胶阀81、注浆。
24、泵82和胶液池83,所述搅拌注浆管1如图3所示,包括管体11、连接螺帽12、顶部出浆孔13、上侧出浆孔14和下侧出浆孔15,连接螺帽12设置在管体11的下端,在管体11的上端面上设有顶部出浆孔13,在管体11的上段侧面上设有上侧出浆孔14,在对应于变形缝的中上段的管体11的侧面上设有下侧出浆孔15;所述注浆阀2如图4所示,包括阀体21、进胶接头22、进胶斜孔23、进水接头24、进水斜孔25、连接外螺纹26和顶端定位孔27,进胶接头22和进水接头24间隔地设置在阀体21的下端面上,进胶斜孔23的下端与进胶接头22相通连,进胶斜孔23的上端位于阀体21的上端面上,进水斜孔25的下端与进水接头24相。
25、通连,进水斜孔25的上端设置在阀体21的上端面上,连接外螺纹26设置在阀体21的上段,用于与搅拌注浆管1上的连接螺帽12相旋配,注水泵72的出水口通过进水阀71与注浆阀2的进水接头24密封连接,注水泵72的吸水口与水池73相通连,注浆泵82的出胶口通过进胶阀81与注浆阀2的进胶接头22密封连接,注浆泵82的吸胶口与胶液池83相通连;所述正反螺旋搅拌棒3如图56所示,包括上定位台肩31、下定位台肩32、左旋螺旋搅拌面33、右旋螺旋搅拌面34和轴向缺口35,上定位台肩31设置在正反螺旋搅拌棒3的上端、下定位台肩32设置在正反螺旋搅拌棒3的下端,左旋螺旋搅拌面33和右旋螺旋搅拌面34对称地设置在正反。
26、螺旋搅拌棒3圆形柱体上,在左旋螺旋搅拌面33和右旋螺旋搅拌面34上沿轴向等距间地设有轴向缺口35,左旋螺旋搅拌面33和右旋螺旋搅拌面34的外径与管体11的内径间隙配合;正反螺旋搅拌棒3套装在搅拌注浆管1的管体11内,当胶液与水带压注入管体11内后,两种液体由正反螺旋搅拌棒3的左旋螺旋搅拌面33和右旋螺旋搅拌面34反复搅拌均匀后从说明书CN102776905A5/5页8顶部出浆孔13、上侧出浆孔14和下侧出浆孔15冒出,使胶液与水的混合液注入有空隙的部位并快速反应生成柔性胶泥状的新堵水层,实现有效堵渗漏。由于在注浆前进水量可调节,能根据据各个孔的渗漏情况,调节进水量,确保注入胶液和水的混合物的重。
27、量配比处于合理的配比范围内,从而保证了二者反应后生成的柔性胶泥状的质量,提高了堵渗漏效果。0036在上述修补方法中的第七步骤中所提及的堵引压条4如图7所示,它为设有引水槽41的条状物,在引水槽41的两侧设有压封边42,在压封边42上设有弹性密封层43,当它被卡装在变形缝外侧口时,在压封边42上的弹性密封层43与变形缝填料92紧密压合,并由钢钉5固定,在引水槽41中设有海绵层6,即使经注浆修补后仍存有微渗漏,渗漏出的微量水滴先被海绵层6吸附,积蓄多了也会从引水槽41引入地下排水系统中,不会影响地下室的正常使用。说明书CN102776905A1/4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2776905A2/4页10图2说明书附图CN102776905A103/4页11图3图4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776905A114/4页12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2776905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