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整体密封装置的夹持血样毛细管的管套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取血液和血样进行重量分析时夹持透明血样试管的管套,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抽取和分析血样时可使抽取和分析血样的技术人员不致于直接接触取样管或血液的管套。
在许多情况下玻璃毛细管被用作采集和试验血样的容器。特别是玻璃毛细管被用于进行血液学试验,例如美国专利No.4,027,660(1997年6月7日授权于,S.C.Ward/aw等人)所述。虽然在进行各种血液试验中已广泛采用这种管子,但在部分技术人员和其它使用者中不情愿的情绪在增长,因为他们面临着管子破碎和人员曝露于潜在传染性血液的危险。然而,玻璃管仍为许多试验所必需,特别是上述那些试验,而且还没有准备好可代替的血液容器。塑料或涂塑料管在某些情况下被采用以减少破碎的危险,但是仅仅大大地降低了管子的破碎,污染血液的接触问题仍未解决。甚至在试验完成后仍保持着来自管子的危险。管子必须进行处理,其方式与处理皮下注射针头相同。毛细管组附带的问题是在管子上没有贴标签的地方。因此,管子的内盛物必须立即处理或者必须放入单独的带标签盒内。
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借助毛细管作用或用吸管可将血液由管子的一端吸入。一旦血液充满,应将管子擦净和套上管帽,随后可以放入箱具内或运输。用毛细管采集血液地危险性来自设计的某些固有特性。首先,管子由于其直径很小,如果操作错误很容易破碎。在擦净,特别是封套帽阶段,能产生弯曲压力折断管子使操作者受伤。管子的小尺寸加重了这种危险,因为它极不便于握持,尤其是戴着橡胶手套时。擦净管子也是必需的,因为如果不擦净,则充填时管子侧面沾上的血液会污染周围环境,但是这种擦净使操作者直接曝露于与血液接触。如果希望能继续使用玻璃毛细管抽取和试验血样,则不应使人员曝露于碎玻璃和血液接触。按本发明采用能容纳毛细管的专门管套就可以克服上述全部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用对操作者危险性较小的血液采样毛细管,仍保持其作为采血和试验容器的毛细管的优点。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采集患者血样而又不需采样者直接接触毛细管或血液的毛细管管套。
本发明的附带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特性的毛细管管套,它可以保护毛细管免于破碎。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特性的毛细管管套,它具有充分的表面来方便地粘贴患者或血液试验信息标签。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门的管夹或管套,它预先装入一个毛细管和可以具有上述现有技术介绍的那种血液细胞层延伸浮子插入件。这种管套可在工厂预装,从而使医务技术人员或管套的操作者不致于直接与管子接触。该管套具有一端为封口,另一端为开口的内槽。在管套内槽的封口端有一个塞子,在管套内槽设置了浮子与封闭子接合。在装配时,装有适当染料和抗凝剂的毛细管通过管套内槽的开口端插入内槽内,其插入程度必须使装配件内装入浮子时毛细管的一端套在管套内槽中浮子的一端上。毛细管的这种插入程度会导致毛细管的一部分由管套内槽的开口端伸出。
抽取血样时,技术人员可用细杆或类似工具握住管套和用毛细管的伸出端去抽取血样。
当抽完血样时,技术人员可将毛细管完全推入管套内槽,而不必触及管子。当毛细管和所含血样完全进入管套内后,管套可标注患者和希望的试验信息和进行所需的血液试验。血液试验可借助动态读数和分析法及仪器进行,详见本申请人的共同未批的美国专利申请(代理人卷号Nos.H.1274和H-1219)。
由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可对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和优点更为明显可见,附图中:
图1为按照本发明的毛细管和管套组件一个最佳实施例的纵剖面图。
图2为沿图1中2-2线截取管套和毛细管组件的横剖面图。
图3为准备充血液的管套和毛细管组件的纵剖面图。
图4为充填血液后管套和毛细管组件的纵剖面图。
图5为管套完全封闭后管套和毛细管组件的纵剖面图。
由图1可见,管套体2通常为矩形和最好用聚苯乙烯塑料模注成型。其外尺寸约为1.0cm×1.5cm×8.5cm.玻璃或塑料毛细管4放置在管套内槽6内,可以在其中纵向活动。当按前述美国专利No.4,027,660的方法进行血液试验时,塑料浮子8部分嵌入毛细管4和管套内槽6内。位于内槽6封闭端的弹性体塞子10当管套2被封闭和毛细管4完全插入管套2时与毛细管的一端接合。一种代替方案可取消塞子10,并采用具有吸水性密封垫的自密封毛细管。在管套2的开口端设有带弹性体垫14的翻转盖12。弹性体塞子10和垫14均可以用任何普通弹性体制造,最好用硅橡胶。在管套2的开口端还设置了吸收垫圈16,它可用亲水性纸、泡沫或类似材料制成,它围住毛细管4。垫圈16还支承着毛细管4防止它在内槽6内自由滑动。盖12最好带有凸缘与管套2侧面的凹槽30接合,在封闭位置锁住盖12。
图2示出形成内槽6的管套2的内部结构。在管套2内部有一对相对的支座18,它们横向约束毛细管4。支座18的位置使至少毛细管4的一个侧面可以通过缝隙5或者管套2外壁3上的透明窗口由管套的外面被看见。为了保证在按照例如申请人的共同未批的专利申请(代理人卷号No.H-1219)中所述的离心式读数仪器中管套2的正确定位,管套2的一个侧面20可带有锥度或制成特殊形状,使管套能与离心式读数仪器的燕尾槽匹配,并且还可装设拉片22以便管套2插入离心式读数仪器的燕尾槽和从其中取出。
由图3可见,当来自手指刺破或其它血源的一滴血液24与毛细管4一接触,即被毛细管作用吸入毛细管4内。操作者把毛细管4移离血滴24就可中断血液流动,或者在毛细管4内设置疏水性区26,它可以撤销毛细管4内对血液的毛细管作用力。对于大多数试验,在毛细管4内涂一薄层肝硫酯就可以使血样抗凝结。
如图4所示,管套的盖12可沿封闭方向翻转,从而使垫子14支承在毛细管4的一端,当盖12封闭时,毛细管4完全被推入管套内槽6内,直至毛细管4的内端与塞子10接合,从而使毛细管4的内端被塞子10密封。当毛细管4进入管套2内时,它被吸收垫圈16擦净,使得毛细管4外面的残血全部被清除。
图5示出,塞子10和垫子14的弹性体性能使得毛细管4的顶端被压紧顶住垫子14,从而封闭了毛细管4的顶端,而塞子10密封毛细管4的底端。图5所示的毛细管和管套组件被放入申请人的共同未批的美国专利申请(代理人卷号No.H-1219)所述的离心式读数仪器内,在其中该毛细管和管套组件按照申请人的共同未批的美国专利申请(代理人卷号No.H-1274)所述的动态法进行离心处理和血液成分测定。
可以容易地理解,这种血液抽取操作并不要求操作者对毛细管进行任何精密的处理,同时也消除了毛细管破碎引起伤害的机会。此外,使用这种管套后技术人员再无必要直接接触血液取样管,从而提供了双重优点,即保护技术人员免于直接接触血液伤害的危险,同时又保证了毛细管充分擦净。管套的尺寸便于操作,管套的表面提供了充分的位置以便粘贴标签或条码。
由于在不脱离发明概念的情况下,对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可作许多改变和改进,故上述实例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限定在权利要求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