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4853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2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10782.6

申请日:

2015.04.29

公开号:

CN104758859A

公开日:

2015.07.0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日:20150429|||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6; A61P15/02; A61P15/00; A61P31/00; A61K35/36(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申请人:

王启先

发明人:

王启先

地址:

266000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市大场镇卜家庄4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防风2~6份、穿山甲6~10份、延胡索6~10份、皂角刺6~10份、马鞭草4~8份、苦玄参6~10份、川续断8~12份、龙葵草6~10份、路路通8~12份、莪术6~10份、败酱草2~6份、糯米藤8~12份、千里光6~10份、白头翁10~14份、扁蓄8~12份、天竹黄10~14份、荆芥12~16份、连翘8~12份、竹茹10~14份、白藓皮6~10份、女贞叶8~12份、儿茶10~14份、金樱根12~16份、半枝莲10~14份。本方能清热解毒,清热化湿,活血行气,扶正法邪,诸药配合,对妇科炎症具有较好治疗效果,临床用之每收佳效。四年中,通过对72名患者的使用表明,该药有效率达93.06%。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防风2~6份、穿山甲6~10份、延胡索6~10份、皂角刺6~10份、马鞭草4~8份、苦玄参6~10份、川续断8~12份、龙葵草6~10份、路路通8~12份、莪术6~10份、败酱草2~6份、糯米藤8~12份、千里光6~10份、白头翁10~14份、扁蓄8~12份、天竹黄10~14份、荆芥12~16份、连翘8~12份、竹茹10~14份、白藓皮6~10份、女贞叶8~12份、儿茶10~14份、金樱根12~16份、半枝莲10~14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防风2份、穿山甲6份、延胡索6份、皂角刺6份、马鞭草4份、苦玄参6份、川续断8份、龙葵草6份、路路通8份、莪术6份、败酱草2份、糯米藤8份、千里光6份、白头翁10份、扁蓄8份、天竹黄10份、荆芥12份、连翘8份、竹茹10份、白藓皮6份、女贞叶8份、儿茶10份、金樱根12份、半枝莲1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防风4份、穿山甲8份、延胡索8份、皂角刺8份、马鞭草6份、苦玄参8份、川续断10份、龙葵草8份、路路通10份、莪术8份、败酱草4份、糯米藤10份、千里光8份、白头翁12份、扁蓄10份、天竹黄12份、荆芥14份、连翘10份、竹茹12份、白藓皮8份、女贞叶10份、儿茶12份、金樱根14份、半枝莲12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防风6份、穿山甲10份、延胡索10份、皂角刺10份、马鞭草8份、苦玄参10份、川续断12份、龙葵草10份、路路通12份、莪术10份、败酱草6份、糯米藤12份、千里光10份、白头翁14份、扁蓄12份、天竹黄14份、荆芥16份、连翘12份、竹茹14份、白藓皮10份、女贞叶12份、儿茶14份、金樱根16份、半枝莲14份。

说明书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属于妇科中药配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妇科炎症是女性的常见疾病,主要是指女性生殖器官的炎症(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炎、盆腔炎、附件炎、性传播疾病等),女性的生殖器官通常发生不同的急性和慢性炎症,在受到各种致病菌侵袭感染后发生的炎症。炎症不及时治疗,除可能导致炎症在各生理部位相互蔓延和交叉感染外,会带来许多并发症,对免疫功能、新陈代谢以及内分泌系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某些部位的恶性病变。若是妊娠女性,可引起宫内感染、产道感染等影响新生儿,造成流产、早产、先天发育畸形、智力低下等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以便更好地针对妇科炎症进行治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防风2~6份、穿山甲6~10份、延胡索6~10份、皂角刺6~10份、马鞭草4~8份、苦玄参6~10份、川续断8~12份、龙葵草6~10份、路路通8~12份、莪术6~10份、败酱草2~6份、糯米藤8~12份、千里光6~10份、白头翁10~14份、扁蓄8~12份、天竹黄10~14份、荆芥12~16份、连翘8~12份、竹茹10~14份、白藓皮6~10份、女贞叶8~12份、儿茶10~14份、金樱根12~16份、半枝莲10~14份。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防风2份、穿山甲6份、延胡索6份、皂角刺6份、马鞭草4份、苦玄参6份、川续断8份、龙葵草6份、路路通8份、莪术6份、败酱草2份、糯米藤8份、千里光6份、白头翁10份、扁蓄8份、天竹黄10份、荆芥12份、连翘8份、竹茹10份、白藓皮6份、女贞叶8份、儿茶10份、金樱根12份、半枝莲10份。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防风4份、穿山甲8份、延胡索8份、皂角刺8份、马鞭草6份、苦玄参8份、川续断10份、龙葵草8份、路路通10份、莪术8份、败酱草4份、糯米藤10份、千里光8份、白头翁12份、扁蓄10份、天竹黄12份、荆芥14份、连翘10份、竹茹12份、白藓皮8份、女贞叶10份、儿茶12份、金樱根14份、半枝莲12份。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防风6份、穿山甲10份、延胡索10份、皂角刺10份、马鞭草8份、苦玄参10份、川续断12份、龙葵草10份、路路通12份、莪术10份、败酱草6份、糯米藤12份、千里光10份、白头翁14份、扁蓄12份、天竹黄14份、荆芥16份、连翘12份、竹茹14份、白藓皮10份、女贞叶12份、儿茶14份、金樱根16份、半枝莲14份。
上述各组分的中药药理和作用如下:
 (1)防风:味辛、甘,性温。归膀胱、肝、脾经。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2)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入肝、胃二经。消肿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治痈疽疮种,风寒湿痹,月经停闭,乳汁不通。
(3)延胡索:性温;味辛、苦;归肝、脾经。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腕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4)皂角刺:性温;味辛;归肝、胃经。搜风,拔毒,消肿,排脓。治痈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
(5)马鞭草:味苦、性凉。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症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
(6)苦玄参:味苦,性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感冒风热,咽喉肿痛,胃痛,消化不良,痢疾。
(7)川续断:性微温;味苦、甘、辛;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用于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崩漏,胎漏,跌扑损伤。
(8)龙葵草:性寒,味苦、微甘;有小毒。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扭伤,慢性气管炎,急性肾炎。用于疮痈肿毒、皮肤湿疹、小便不利、老年性慢性气管炎、白带过多、前列腺炎、痢疾。
(9)路路通:味苦,性平。归肝、肾经。祛风除湿;疏肝活络;利水。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手足拘挛;脘腹疼痛;经闭;乳汁不通;水肿胀满;湿疹。
(10)莪术:性温;味苦辛;归肝、脾经。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主血气心痛;饮食积滞;脘腹胀痛;血滞经闭;痛经;症瘕瘤痞块;跌打损伤。
(11)败酱草: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用于肠痈,肺痈高热,咳吐脓血,热毒疮疔,疮疖痛肿,胸腹疼痛,阑尾炎,肠炎、痢疾,产后腹痛,痛经。
(12)糯米藤:味甘苦,性凉。清热解毒;健脾消积;利湿消肿;散瘀止血。主乳痈;肿毒;痢疾;消化不良;食积腹痛;甙积;带下;水肿;小便不利;痛经;跌打损伤;咳血;吐血。
(13)千里光:味苦,性寒。归肺、肝、大肠经。清热,解毒,杀虫,明目。治各种急性炎症性疾病,风火赤眼,目翳,伤寒,菌痢,大叶肺炎,扁桃体炎,肠炎,黄疸,流行性感冒,毒血症,败血症,痈肿疖毒,干湿癣疮,丹毒,湿疹,烫伤,滴虫性阴道炎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
(14)白头翁: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主赤白痢疾;鼻衄;崩漏;血痔;寒热温疟;带下;阴痒;湿疹;瘰疬;痈疮;眼目赤痛。
(15)扁蓄:味苦,性微寒。归膀胱经。利尿通淋,杀虫,止痒。用于热淋涩痛,小便短赤,虫积腹痛,皮肤湿疹,阴痒带下。
(16)天竹黄:味淡,辛;性平。归肺;肝经。化痰止咳;活血祛风;利湿。主咳嗽痰多;百日咳;带下;胃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17)荆芥: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18)连翘:味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有抗菌,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作用。用于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19)竹茹:味甘,性微寒。归肺、胃经。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眼,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20)白藓皮:味苦,性寒。入脾、胃、膀胱、小肠经。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杀虫。主治湿热疮毒,风疹疥癣,黄疸,湿热痹痛。
(21)女贞叶:味苦;性凉。祛风,明目,消肿,止痛。治头目昏痛,风热赤跟,疮肿溃烂,烫伤,口腔炎。
(22)儿茶:味苦、涩,性凉。归心、肺经。清热化痰,生津止渴,止血定痛,收湿敛疮。主治痰热咳嗽,烦热消渴,喉痹,口疮,牙疳,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外伤出血,痔疮肿痛,疮疡不敛,湿疹流水,白带过多。
(23)金樱根:味酸涩,甘。性平,无毒。归肾,大肠经。收敛固涩,止血敛疮,祛内活血,止痛,杀虫。主滑精;遗尿;痢疾;泄泻;咳血;便血;崩漏;带下;脱肛;子宫下垂;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疮疡;烫伤;牙痛;胃痛。
(24)半枝莲:味辛;苦;性寒。归肺经;肝经;肾经。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主治热毒痈肿;咽喉疼痛;肺痈;肠痈;瘰疬;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吐血;衄血;血淋;水肿;腹水及癌症。  
本方能清热解毒,清热化湿, 活血行气, 扶正法邪,诸药配合,对妇科炎症具有较好治疗效果,临床用之每收佳效。四年中,通过对72名患者的使用表明,该药能有效治疗妇科炎症,有效率达93.06%。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发明人2011年3月-2015年3月间共收集了144例妇科炎症患者,其中,年龄20岁~50岁,病情半年~3年。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72例。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试验方法:(1)对照组服用银花泌炎灵片,按照说明书服用。疗程30天。(2)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2制得的散剂,早、中、晚各一次。疗程30天。(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疗效标准:痊愈:妇科炎症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好转:妇科炎症的临床症状减轻,病情得到控制。无效:妇科炎症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以痊愈和好转计算有效率。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

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的组方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妇科炎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称取防风2克、穿山甲6克、延胡索6克、皂角刺6克、马鞭草4克、苦玄参6克、川续断8克、龙葵草6克、路路通8克、莪术6克、败酱草2克、糯米藤8克、千里光6克、白头翁10克、扁蓄8克、天竹黄10克、荆芥12克、连翘8克、竹茹10克、白藓皮6克、女贞叶8克、儿茶10克、金樱根12克、半枝莲10克。加6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混合均匀,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治疗用1天用量的胶囊剂。用于治疗妇科炎症,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称取防风4克、穿山甲8克、延胡索8克、皂角刺8克、马鞭草6克、苦玄参8克、川续断10克、龙葵草8克、路路通10克、莪术8克、败酱草4克、糯米藤10克、千里光8克、白头翁12克、扁蓄10克、天竹黄12克、荆芥14克、连翘10克、竹茹12克、白藓皮8克、女贞叶10克、儿茶12克、金樱根14克、半枝莲12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合均匀,包装,即得符合治疗用1天用量的散剂。用于治疗妇科炎症,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称取防风6克、穿山甲10克、延胡索10克、皂角刺10克、马鞭草8克、苦玄参10克、川续断12克、龙葵草10克、路路通12克、莪术10克、败酱草6克、糯米藤12克、千里光10克、白头翁14克、扁蓄12克、天竹黄14克、荆芥16克、连翘12克、竹茹14克、白藓皮10克、女贞叶12克、儿茶14克、金樱根16克、半枝莲14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混合均匀,按照本领域常规工艺制粒,包装,即得符合治疗用1天用量的颗粒剂。用于治疗,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防风26份、穿山甲610份、延胡索610份、皂角刺610份、马鞭草48份、苦玄参610份、川续断812份、龙葵草610份、路路通812份、莪术610份、败酱草26份、糯米藤812份、千里光610份、白头翁1014份、扁蓄812份、天竹黄1014份、荆芥1216份、连翘812份、竹茹1014份、白藓皮610份、女贞叶812份、儿茶1014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