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顶管掘进装置解决上隅角瓦斯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顶管掘进装置解决上隅角瓦斯的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557026A43申请公布日20140205CN103557026A21申请号201310521271722申请日20131028E21F7/0020060171申请人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110015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东滨河路108号72发明人祝钊王雷李伟陈骋朱明亮白雪74专利代理机构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001代理人任玉龙54发明名称一种基于顶管掘进装置解决上隅角瓦斯的方法57摘要一种基于顶管掘进装置解决上隅角瓦斯的方法,利用顶管掘进装置,在回采工作面上方施工一个大管径的抽放管路。利用顶管掘进装置,通过刀头旋转和顶进装置,施工顶进管,然后将另外。
2、一节顶管放入到轨道内,用顶进油缸将顶管连接,同时密封好管路,然后将顶管内的进水、排渣管路,动力电缆、通信电缆,注浆管道等重新加长并连接;利用油缸将顶管顶入掘进孔内,重复此过程。施工完整个掘进孔后,将顶进管一节一节退出。随着回采面的推进,采空区顶板岩石不断垮落,顶板产生裂隙;在工作面上方形成一个负压区,使该区域内瓦斯由掘进孔抽走。本发明的优点安全、可靠。成本低,掘进孔可在工作面预抽放时施工,不影响回采面的预抽放时间。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557026ACN1035570。
3、26A1/2页21一种基于顶管掘进装置解决上隅角瓦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顶管掘进装置解决上隅角瓦斯的方法,利用顶管掘进装置,在回采工作面上方施工一个大管径的抽放管路。其施工过程如下利用顶管掘进装置,通过刀头旋转和顶进装置,施工顶进管,一节顶管顶进施工结束后,需要将顶进油缸缩回,拆除顶管内的进水、排渣管路,动力电缆、通信电缆,注浆管道等;然后将另外一节顶管放入到轨道内,用顶进油缸将顶管连接,同时密封好管路,然后将顶管内的进水、排渣管路,动力电缆、通信电缆,注浆管道等重新加长并连接;利用油缸将顶管顶入掘进孔内,以后重复此过程。施工完整个掘进孔后,将顶进管一节一节退出。最后,将形成的掘进孔封。
4、孔后与主抽放管路连接,随着回采面的推进,采空区顶板岩石不断垮落,顶板产生裂隙;在工作面上方形成一个负压区,使该区域内瓦斯由掘进孔抽走,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顶管掘进装置解决上隅角瓦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顶管掘进装置解决上隅角瓦斯的方法首先,根据不同煤层顶板岩石性质和煤层的厚度,确定掘进孔的最佳位置;其次,在工作面回风巷,沿垂直回风巷斜向上开掘一条上山巷,坡度为30,掘进至掘进孔的施工地点;确定好掘进孔的位置后,实施以下工作布置好局部风扇及相应通风管路,为防止施工场地内瓦斯集聚,需用局部通风机采用分支风管法,俗称风袖,对施工场地进行通风;通过井下中央配电室,配。
5、置好供电电缆,并在施工场地布置配电站;布置好进水设施、排水沟、沉淀箱、排渣等顶管掘进装置施工的相应设施;利用巷道导轨将顶管掘进装置运输到施工地点后,安装、调试,液压固定装置必须水平,稳固,防止顶进过程中发生晃动现象;顶管掘进装置采用专用传感器导向定位,传感器布置于顶管机构,监测到位置发生偏移后,通过机头液压装置调整刀头掘进方向,达到纠偏的目的,使掘进孔沿设计方向掘进;顶管掘进装置利用专用传感器导向定位,掘进发生偏移后,通过刀头液压装置纠偏;基于顶管推进速度,调节进水、排渣的速度;利用注浆泵向顶管外部注入润滑液;中途换刀,构成通风回路后在外部换刀。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顶管掘进装置解决上隅角。
6、瓦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管掘进装置施工,一节顶管结束后,需要将顶进油缸缩回,拆除顶管内的进水、排渣管路,动力电缆、通信电缆,注浆管道等;然后将另外一节顶管放入到轨道内,用顶进油缸将顶管连接,同时密封好管路,然后将顶管内的进水、排渣管路,动力电缆、通信电缆,注浆管道等重新加长并连接;利用油缸将顶管顶入掘进孔内,以后重复此过程;动力电缆和通信电缆采用矿用隔爆接线盒连接,进水、排渣管路和注浆管路采用快速接头连接,所有管路和电缆均挂靠在顶进管壁上;在岩巷推进时,一次掘进450550米时需更换刀头,更换刀头采用外部换刀法;在需要更换刀头时,从煤层回风巷向刀头位置掘上山巷,掘至刀头位置,使掘进孔与上。
7、山巷形成通风回路,然后由顶管掘进装置口处压风,从上山巷处排风,构成通风回路;刀头位置配有甲烷传感器,实时监测甲烷的浓度;在通风达标的情况下,人从上山巷进入到掘进头,完成更换刀头,更换刀头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刀头更换完成后,密闭上上山巷,继续掘进;权利要求书CN103557026A2/2页3在顶管掘进装置顶进过程中,顶管掘进装置自带一套润滑系统;随着掘进孔的推进,通过注浆泵,向顶管外部注入润滑液,以减少顶管与外部岩石的摩擦阻力;顶管掘进装置自带一套供水泵,通过管路将高压水打到刀头位置,起到降温、除尘、防爆作用;掘进过程中产生的矸石,由排渣泵排出,通过沉淀箱装置处理后,由轨道运出;其中,供水泵和排。
8、渣泵都需要速度控制,调节泥水的流速;掘进孔完成后,将最后一节工具管道和顶推装置固定并连接,然后反推工具管道和掘进机头,使掘进机和工具管一起后退,然后逐节拆除;拆除一节后,再重复的将倒数第二节工具管道作为最后一节,和顶推装置固定并连接,继续反推工具管和掘进机,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即可将工具管道和掘进机头推出;在回风巷掘上山巷,与掘进孔构成通风回路,在顶管掘进装置口处利用通风机向管路内压风,监测通风回路内CH4等气体浓度;掘进孔施工完成,退出顶管,将掘进孔封孔并入到主抽放管路,工作面回采时,利用该孔实施抽放上隅角瓦斯;将掘进孔封孔并入到主抽放管路,在工作面回采时,利用该孔抽放上隅角瓦斯,从根本上解决。
9、了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问题。权利要求书CN103557026A1/6页4一种基于顶管掘进装置解决上隅角瓦斯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煤矿回采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治理方法,特别涉及了一种基于顶管掘进装置解决上隅角瓦斯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我国煤矿对于上隅角瓦斯的抽采方法主要是一是上隅角插管抽放瓦斯,二是采空区埋管抽放瓦斯,这两种治理上隅角瓦斯的措施存在很多问题。0003其一、上隅角插管抽放瓦斯。在采煤机回采过程中,需要在靠近采面上隅角段管路采用铠装软管与主抽放管路连接,将铠装软管插入上隅角,实际插管位置无法保证在顶板裂隙的上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上隅角瓦斯积聚的问题。为提高抽放浓度,矿方一般。
10、采用将抽放软管与木棒绑在一起,用铁丝吊挂在支架上,而且在上隅角处布置挡风帘,以提高抽放效果。随着回采面工作的推进,要不断地拆下前端一段主管路,移动抽放软管,如此反复。这种治理上隅角瓦斯的方式,不仅工艺复杂,费时费力,而且抽放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瓦斯超限时有发生,严重制约突出矿井高产、高效的生产模式。0004其二、采空区埋管抽放瓦斯。随着回采工作面不断向前推进,沿回风巷将管路埋入采空区,通过管路抽放达到治理上隅角瓦斯的目的。这种抽放方式存在以下弊端首先,瓦斯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容易向上积聚,采空区埋管无法将管路插到煤层上端,也就无法将上隅角瓦斯抽出来。其次,埋管容易被垮落的顶板砸斜,使之更加偏离上隅。
11、角,无法抽出上隅角瓦斯。因此,采空区埋管抽放上隅角瓦斯,实际效果很不理想。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特提供了一种基于顶管掘进装置解决上隅角瓦斯的方法。000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顶管掘进装置解决上隅角瓦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顶管掘进装置解决上隅角瓦斯的方法,利用顶管掘进装置,在回采工作面上方施工一个大管径的抽放管路。其施工过程如下利用顶管掘进装置,通过刀头旋转和顶进装置,施工顶进管,一节顶管顶进施工结束后,需要将顶进油缸缩回,拆除顶管内的进水、排渣管路,动力电缆、通信电缆,注浆管道等;然后将另外一节顶管放入到轨道内,用顶进油缸将顶管连接,同时密封好管路,然后将顶管。
12、内的进水、排渣管路,动力电缆、通信电缆,注浆管道等重新加长并连接;利用油缸将顶管顶入掘进孔内,以后重复此过程。施工完整个掘进孔后,将顶进管一节一节退出。最后,将形成的掘进孔封孔后与主抽放管路连接,随着回采面的推进,采空区顶板岩石不断垮落,顶板产生裂隙;在工作面上方形成一个负压区,使该区域内瓦斯由掘进孔抽走,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0007所述的基于顶管掘进装置解决上隅角瓦斯的方法0008首先,根据不同煤层顶板岩石性质和煤层的厚度,确定掘进孔的最佳位置;其次,在工作面回风巷,沿垂直回风巷斜向上开掘一条上山巷,坡度为30,掘进至掘进孔的施工说明书CN103557026A2/6页5地点;0009确定。
13、好掘进孔的位置后,实施以下工作0010布置好顶管掘进装置的施工场地,施工场地为7M4M3M,顶管掘进方向为7M,并预留顶管存放场地。布置好局部风扇及相应通风管路,为防止施工场地内瓦斯集聚,需用局部通风机采用分支风管法,俗称风袖,对施工场地进行通风。通过井下中央配电室,配置好供电电缆,并在施工场地布置配电站。布置好进水设施、排水沟、沉淀箱、排渣等顶管掘进装置施工的相应设施。0011利用巷道导轨将顶管掘进装置运输到施工地点后,安装、调试,液压固定装置,必须水平,稳固,防止顶进过程中发生晃动现象。电源接好后,先送电试运转,扳动各操作手柄,检查各旋转部件,油管接头及各传感器的显示正常后,开始施工掘进孔。
14、,如图4所示。0012顶管掘进装置采用专用传感器导向定位,传感器布置于顶管机构,监测到位置发生偏移后,通过机头液压装置调整刀头掘进方向,达到纠偏的目的,使掘进孔沿设计方向掘进。0013顶管掘进装置利用专用传感器导向定位,掘进发生偏移后,通过刀头液压装置纠偏;基于顶管推进速度,调节进水、排渣的速度;利用注浆泵向顶管外部注入润滑液;中途换刀,构成通风回路后在外部换刀。0014所述的顶管掘进装置施工,一节顶管结束后,需要将顶进油缸缩回,拆除顶管内的进水、排渣管路,动力电缆、通信电缆,注浆管道等。然后将另外一节顶管放入到轨道内,用顶进油缸将顶管连接,同时密封好管路,然后将顶管内的进水、排渣管路,动力电。
15、缆、通信电缆,注浆管道等重新加长并连接。利用油缸将顶管顶入掘进孔内,以后重复此过程。动力电缆和通信电缆采用矿用隔爆接线盒连接,进水、排渣管路和注浆管路采用快速接头连接,所有管路和电缆均挂靠在顶进管壁上。0015在岩巷推进时,一次掘进450550米时需更换刀头,更换刀头采用外部换刀法。在需要更换刀头时,从煤层回风巷向刀头位置掘上山巷,掘至刀头位置,使掘进孔与上山巷形成通风回路,然后由顶管掘进装置口处压风,从上山巷处排风,构成通风回路。刀头位置配有甲烷传感器,实时监测甲烷的浓度。在通风达标的情况下,人从上山巷进入到掘进头,完成更换刀头,更换刀头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刀头更换完成后,密闭上上山巷,继续。
16、掘进,如图5所示。0016在顶管掘进装置顶进过程中,顶管掘进装置自带一套润滑系统。随着掘进孔的推进,通过注浆泵,向顶管外部注入润滑液,以减少顶管与外部岩石的摩擦阻力。0017顶管掘进装置自带一套供水泵,通过管路将高压水打到刀头位置,起到降温、除尘、防爆作用;掘进过程中产生的矸石,由排渣泵排出,通过沉淀箱装置处理后,由轨道运出。其中,供水泵和排渣泵都需要速度控制,调节泥水的流速。0018掘进孔完成后,将最后一节工具管道和顶推装置固定并连接,然后反推工具管道和掘进机头,使掘进机和工具管一起后退,然后逐节拆除。拆除一节后,再重复的将倒数第二节工具管道作为最后一节,和顶推装置固定并连接,继续反推工具管。
17、和掘进机,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即可将工具管道和掘进机头推出。0019在回风巷掘上山巷,与掘进孔构成通风回路,在顶管掘进装置口处利用通风机向管路内压风,监测通风回路内CH4等气体浓度。说明书CN103557026A3/6页60020掘进孔施工完成,退出顶管,将掘进孔封孔并入到主抽放管路,工作面回采时,利用该孔实施抽放上隅角瓦斯。将掘进孔封孔并入到主抽放管路,在工作面回采时,利用该孔抽放上隅角瓦斯,从根本上解决了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问题。0021上隅角瓦斯超限是制约突出矿井高产、高效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现普遍采上隅角插管抽放和采空区埋管抽放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上隅角瓦斯抽放的主要原理是在工作面上隅角形。
18、成一个负压区,使该区域内瓦斯由抽放管路抽走,这可以避免因工作面上隅角处局部位置因风流不畅或微风引起的瓦斯超限,还可解决因漏风使采空区向上隅角涌出瓦斯而造成的瓦斯超限。为操作方便,靠近采面上隅角段管路可采用铠装软管与主抽放管路连接,将铠装软管插入上隅角,为保证软管吸入口处于上隅角的上部,上部瓦斯浓度较高,抽放软管与木棒绑在一起,用铁丝吊挂在支架上,为提高抽放浓度,上隅角处应采用挡风帘,提高抽放效果。随着工作的推进,拆下前端一段主管路,移动抽放软管,如此反复。抽放工艺,如图1所示。软管可采用8寸管,抽放管伸入上隅角长度及位置应根据实际抽放效果,不断调整,得到合理的参数。0022对于采空区瓦斯涌出量。
19、较大的工作面,也可以采取采空区埋管抽放的方式,随着工作面不断向前推进,沿回风巷将管路埋入采空区。采空区埋管抽放,见图2。0023本发明的优点0024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顶管掘进装置解决上隅角瓦斯的方法,安全、可靠,利用顶管掘进装置可以一次成型一个1500MM的抽放孔。随着回采面的推进,在回采面上方形成一个负压区,上隅角瓦斯不断向上积聚,通过该抽放孔抽出,从根本上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成本低,老工艺需要反复打抽放钻孔,影响回采速度,掘进孔可在工作面预抽放时施工,不影响回采面的预抽放时间。在工作面回采前施工完毕,并入到抽放主管路中。附图说明002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
20、26图1为上隅角插管抽放瓦斯示意图;0027图2为采空区埋管抽放瓦斯示意图;0028图3为顶管掘进装置施工位置示意图;0029图4为顶管掘进装置示意图;0030图5为换刀位置示意图;0031图6为顶管掘进装置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2实施例1003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顶管掘进装置解决上隅角瓦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顶管掘进装置解决上隅角瓦斯的方法,采用顶管掘进装置,在采煤机回采前,先在回采工作面上方形成一个大管径的抽放管路,并与主抽放管路连接,随着回采面的推进,采空区顶板岩石不断垮落,顶板产生裂隙。回采工作面涌出的瓦斯通过岩层裂隙向上汇集,此时通过掘进孔抽放,在工作面上方形成一。
21、个负压区,使该区域内瓦斯由掘进孔抽走,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说明书CN103557026A4/6页70034所述的基于顶管掘进装置解决上隅角瓦斯的方法0035首先,根据不同煤层顶板岩石性质和煤层的厚度,确定掘进孔的最佳位置;其次,在工作面回风巷,沿垂直回风巷斜向上开掘一条上山巷,坡度为30,掘进至掘进孔的施工地点;0036确定好掘进孔的位置后,实施以下工作0037布置好顶管掘进装置的施工场地,施工场地为7M4M3M,顶管掘进方向为7M,并预留顶管存放场地。布置好局部风扇及相应通风管路,为防止施工场地内瓦斯集聚,需用局部通风机采用分支风管法,俗称风袖,对施工场地进行通风。通过井下中央配电室,配。
22、置好供电电缆,并在施工场地布置配电站。布置好进水设施、排水沟、沉淀箱、排渣等顶管掘进装置施工的相应设施。0038利用巷道导轨将顶管掘进装置运输到施工地点后,安装、调试,液压固定装置,必须水平,稳固,防止顶进过程中发生晃动现象。电源接好后,先送电试运转,扳动各操作手柄,检查各旋转部件,油管接头及各传感器的显示正常后,开始施工掘进孔,如图4所示。0039顶管掘进装置采用专用传感器导向定位,传感器布置于顶管机构,监测到位置发生偏移后,通过机头液压装置调整刀头掘进方向,达到纠偏的目的,使掘进孔沿设计方向掘进。0040顶管掘进装置利用专用传感器导向定位,掘进发生偏移后,通过刀头液压装置纠偏;基于顶管推进。
23、速度,调节进水、排渣的速度;利用注浆泵向顶管外部注入润滑液;中途换刀,构成通风回路后在外部换刀。0041所述的顶管掘进装置施工,一节顶管结束后,需要将顶进油缸缩回,拆除顶管内的进水、排渣管路,动力电缆、通信电缆,注浆管道等。然后将另外一节顶管放入到轨道内,用顶进油缸将顶管连接,同时密封好管路,然后将顶管内的进水、排渣管路,动力电缆、通信电缆,注浆管道等重新加长并连接。利用油缸将顶管顶入掘进孔内,以后重复此过程。动力电缆和通信电缆采用矿用隔爆接线盒连接,进水、排渣管路和注浆管路采用快速接头连接,所有管路和电缆均挂靠在顶进管壁上。0042在岩巷推进时,一次掘进450米时需更换刀头,更换刀头采用外部。
24、换刀法。在需要更换刀头时,从煤层回风巷向刀头位置掘上山巷,掘至刀头位置,使掘进孔与上山巷形成通风回路,然后由顶管掘进装置口处压风,从上山巷处排风,构成通风回路。刀头位置配有甲烷传感器,实时监测甲烷的浓度。在通风达标的情况下,人从上山巷进入到掘进头,完成更换刀头,更换刀头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刀头更换完成后,密闭上上山巷,继续掘进,如图5所示。0043在顶管掘进装置顶进过程中,顶管掘进装置自带一套润滑系统。随着掘进孔的推进,通过注浆泵,向顶管外部注入润滑液,以减少顶管与外部岩石的摩擦阻力。0044顶管掘进装置自带一套供水泵,通过管路将高压水打到刀头位置,起到降温、除尘、防爆作用;掘进过程中产生的矸。
25、石,由排渣泵排出,通过沉淀箱装置处理后,由轨道运出。其中,供水泵和排渣泵都需要速度控制,调节泥水的流速。0045掘进孔完成后,将最后一节工具管道和顶推装置固定并连接,然后反推工具管道和掘进机头,使掘进机和工具管一起后退,然后逐节拆除。拆除一节后,再重复的将倒数第二节工具管道作为最后一节,和顶推装置固定并连接,继续反推工具管和掘进机,不断重复说明书CN103557026A5/6页8这个过程,即可将工具管道和掘进机头推出。0046在回风巷掘上山巷,与掘进孔构成通风回路,在顶管掘进装置口处利用通风机向管路内压风,监测通风回路内CH4等气体浓度。0047掘进孔施工完成,退出顶管,将掘进孔封孔并入到主抽。
26、放管路,工作面回采时,利用该孔实施抽放上隅角瓦斯。将掘进孔封孔并入到主抽放管路,在工作面回采时,利用该孔抽放上隅角瓦斯,从根本上解决了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问题。0048上隅角瓦斯超限是制约突出矿井高产、高效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现普遍采上隅角插管抽放和采空区埋管抽放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上隅角瓦斯抽放的主要原理是在工作面上隅角形成一个负压区,使该区域内瓦斯由抽放管路抽走,这可以避免因工作面上隅角处局部位置因风流不畅或微风引起的瓦斯超限,还可解决因漏风使采空区向上隅角涌出瓦斯而造成的瓦斯超限。为操作方便,靠近采面上隅角段管路可采用铠装软管与主抽放管路连接,将铠装软管插入上隅角,为保证软管吸入口处于上隅。
27、角的上部,上部瓦斯浓度较高,抽放软管与木棒绑在一起,用铁丝吊挂在支架上,为提高抽放浓度,上隅角处应采用挡风帘,提高抽放效果。随着工作的推进,拆下前端一段主管路,移动抽放软管,如此反复。抽放工艺,如图1所示。软管可采用8寸管,抽放管伸入上隅角长度及位置应根据实际抽放效果,不断调整,得到合理的参数。0049对于采空区瓦斯涌出量较大的工作面,也可以采取采空区埋管抽放的方式,随着工作面不断向前推进,沿回风巷将管路埋入采空区。采空区埋管抽放,见图2。0050实施例2005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顶管掘进装置解决上隅角瓦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顶管掘进装置解决上隅角瓦斯的方法,采用顶管掘进装置,在采。
28、煤机回采前,先在回采工作面上方形成一个大管径的抽放管路,并与主抽放管路连接,随着回采面的推进,采空区顶板岩石不断垮落,顶板产生裂隙。回采工作面涌出的瓦斯通过岩层裂隙向上汇集,此时通过掘进孔抽放,在工作面上方形成一个负压区,使该区域内瓦斯由掘进孔抽走,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0052所述的基于顶管掘进装置解决上隅角瓦斯的方法0053首先,根据不同煤层顶板岩石性质和煤层的厚度,确定掘进孔的最佳位置;其次,在工作面回风巷,沿垂直回风巷斜向上开掘一条上山巷,坡度为30,掘进至掘进孔的施工地点;0054确定好掘进孔的位置后,实施以下工作0055布置好顶管掘进装置的施工场地,施工场地为7M4M3M,顶管掘。
29、进方向为7M,并预留顶管存放场地。布置好局部风扇及相应通风管路,为防止施工场地内瓦斯集聚,需用局部通风机采用分支风管法,俗称风袖,对施工场地进行通风。通过井下中央配电室,配置好供电电缆,并在施工场地布置配电站。布置好进水设施、排水沟、沉淀箱、排渣等顶管掘进装置施工的相应设施。0056利用巷道导轨将顶管掘进装置运输到施工地点后,安装、调试,液压固定装置,必须水平,稳固,防止顶进过程中发生晃动现象。电源接好后,先送电试运转,扳动各操作手柄,检查各旋转部件,油管接头及各传感器的显示正常后,开始施工掘进孔,如图4所示。0057顶管掘进装置采用专用传感器导向定位,传感器布置于顶管机构,监测到位置发说明书。
30、CN103557026A6/6页9生偏移后,通过机头液压装置调整刀头掘进方向,达到纠偏的目的,使掘进孔沿设计方向掘进。0058顶管掘进装置利用专用传感器导向定位,掘进发生偏移后,通过刀头液压装置纠偏;基于顶管推进速度,调节进水、排渣的速度;利用注浆泵向顶管外部注入润滑液;中途换刀,构成通风回路后在外部换刀。0059所述的顶管掘进装置施工,一节顶管结束后,需要将顶进油缸缩回,拆除顶管内的进水、排渣管路,动力电缆、通信电缆,注浆管道等。然后将另外一节顶管放入到轨道内,用顶进油缸将顶管连接,同时密封好管路,然后将顶管内的进水、排渣管路,动力电缆、通信电缆,注浆管道等重新加长并连接。利用油缸将顶管顶入。
31、掘进孔内,以后重复此过程。动力电缆和通信电缆采用矿用隔爆接线盒连接,进水、排渣管路和注浆管路采用快速接头连接,所有管路和电缆均挂靠在顶进管壁上。0060在岩巷推进时,一次掘进550米时需更换刀头,更换刀头采用外部换刀法。在需要更换刀头时,从煤层回风巷向刀头位置掘上山巷,掘至刀头位置,使掘进孔与上山巷形成通风回路,然后由顶管掘进装置口处压风,从上山巷处排风,构成通风回路。刀头位置配有甲烷传感器,实时监测甲烷的浓度。在通风达标的情况下,人从上山巷进入到掘进头,完成更换刀头,更换刀头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刀头更换完成后,密闭上上山巷,继续掘进,如图5所示。0061顶管掘进装置自带一套供水泵,通过管路将。
32、高压水打到刀头位置,起到降温、除尘、防爆作用;掘进过程中产生的矸石,由排渣泵排出,通过沉淀箱装置处理后,由轨道运出。其中,供水泵和排渣泵都需要速度控制,调节泥水的流速。0062掘进孔完成后,将最后一节工具管道和顶推装置固定并连接,然后反推工具管道和掘进机头,使掘进机和工具管一起后退,然后逐节拆除。拆除一节后,再重复的将倒数第二节工具管道作为最后一节,和顶推装置固定并连接,继续反推工具管和掘进机,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即可将工具管道和掘进机头推出。0063在回风巷掘上山巷,与掘进孔构成通风回路,在顶管掘进装置口处利用通风机向管路内压风,监测通风回路内CH4等气体浓度。0064掘进孔施工完成,退出顶管,将掘进孔封孔并入到主抽放管路,工作面回采时,利用该孔实施抽放上隅角瓦斯。将掘进孔封孔并入到主抽放管路,在工作面回采时,利用该孔抽放上隅角瓦斯,从根本上解决了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问题。说明书CN103557026A1/4页10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557026A102/4页11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3557026A113/4页12图5说明书附图CN103557026A124/4页13图6说明书附图CN103557026A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