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设计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2012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7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303497.3

申请日:

2009.06.22

公开号:

CN101581154A

公开日:

2009.11.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1/04申请日:20090622|||公开

IPC分类号:

E04H1/04

主分类号:

E04H1/04

申请人:

昆山杰思规划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龚建新

地址:

215300江苏省昆山市庆丰西路555号昆山创意产业园4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设计方法,它将公共楼梯两侧的空间皆分成上、下、左、右4格,每户拥有2格、并相错一至半层。左(右)上格始终与同为上层或下层的右(左)下格为一户;同一标准层的左(右)上户的室内楼梯和左(右)下户的上下相邻。按本发明设计的住宅楼,和常规1梯4户住宅楼相比,户户纵向贯通、直接通风;和常规1梯2户住宅楼相比,公共楼梯面积节省100%;和1梯3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相比,公共楼梯面积节省33%、电梯使用效率提高;和常规1梯1户复式楼相比,公共楼梯面积节省300%、每户室内楼梯面积节省100-300%。此外,每层住户多了,增加了邻里交往的机会;室内高差的变化增加了空气的垂直流通、提高了设计灵活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将标准层分为奇数标准层和偶数标准层;标准层包括公共垂直交通部分及其两侧两个相互独立的空间,每侧空间均被分成左上、左下、右上、右下4格;本发明设计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每个标准层中设置4个不同的住户出入口,每个住户拥有上述4格(公共垂直交通部分的同侧,下同)中的2格,该2格相错一层至半层;同层的左上格、右上格分别始终与同为上层或下层的右下格、左下格为一户;同一标准层内的左上格的室内楼梯和左下格的室内楼梯上下相邻,同一标准层内的右上格的室内楼梯和右下格的室内楼梯上下相邻;公共垂直交通部分与上述4格中的左上格、左下格2格相连,或左下格、右下格2格相连,或右下格、右上格2格相连,或右上格、左上格2格相连,与公共垂直交通部分相连的任何1格均有一个面向公共垂直交通空间的住户出入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垂直交通空间由一公共楼梯组成,或由一公共楼梯、若干个电梯和公共走道组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公共垂直交通部分两侧的空间可以分别独立进行设计。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标准层内,公共垂直交通部分同侧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4格中,任1格最少和其它3格中的2格有共同的边界。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公共垂直交通部分同侧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4格在上下相邻的两个标准层内不完全重合。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标准层内时,左上格和右上格的标高基本一致,左下格和右下格的标高基本一致,左上格和左下格、或右上格和右下格有高差时,高差不超过半层,且高格所在户的另一格高于该高格,低格所在户的另一格低于该低格。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1格内不同部分的地面之间有高差时,高差较小的部分之间以没有扶手的室内踏步连接,高差较大部分之间以有扶手的室内楼梯连接。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1格在水平面上投影的边界为一闭合的折线、或曲线、或折线与曲线的组合。

说明书

一种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设计方法,特别是关于1梯多户(2户以上)、户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按现有的住宅设计方法,为保证每户都纵向贯通以利通风,1部公共楼梯每层只能服务2户,即所谓的1梯2户。1梯2户住宅楼内的公共楼梯大部分时间内闲置,使用率很低。为此,有一种1梯3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设计的住宅楼,和拥有相同户数的1梯2户住宅楼相比,其公共楼梯的建筑面积节省了50%;和常规的1梯3户住宅楼相比,其内每户均纵向贯通,解决了中间住户只能通过公共楼梯间通风而导致户内通风不畅的难题。另一方面,上述1梯3户纵向贯通住宅楼在电梯使用效率方面存在问题,因为安装一部电梯居民上下不便,安装两部电梯又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设计方法将标准层分为奇数标准层和偶数标准层,如图1所示,标准层包括公共垂直交通部分100及其两侧两个相互独立的空间110、120。垂直交通空间由一公共楼梯组成,或由一公共楼梯、若干个电梯和公共走道组成,其两侧的空间可以分别独立进行设计。因此,除非特别指明,本节始终以单侧空间为例进行说明,这些说明同样适用于另一侧空间。
如图1所示,每侧空间均被分成左上格112、左下格114、右上格116、右下格118共计4格;在同一标准层内,同侧的4格中,任1格最少和其它3格中的2格有共同的边界;同侧的4格在上下相邻的两个标准层内不完全重合。
同一标准层内的4格分属不同的4户,如图1所示,其中左上格112的室内楼梯102和左下格114的室内楼梯104上下相邻,同一标准层内的右上格116的室内楼梯106和右下格118的室内楼梯108上下相邻。
每个住户拥有上述4格中的2格,该2格相错一层至半层;同层的左上格、右上格分别始终与同为上层或下层的右下格、左下格为一户。如图2所示,同层的左上格262、右上格266分别与下层的右下格258、左下格254为同一户D、C,同层的左上格252、右上格256分别与下层的右下格248、左下格244为同一户A、B。
1格内不同部分的地面之间有高差时,高差较小的部分之间以没有扶手的室内踏步连接(参见图8),高差较大部分之间以有扶手的室内楼梯连接(参见图7和图9);1格在水平面上投影的边界为一闭合的折线、或曲线、或折线与曲线的组合。
如图3所示,公共垂直交通部分100与上述4格中的2格,即左上格312和左下格314相连(图3a),或左下格314和右下格318相连(图3b),或右下格318和右上格316相连(图3c),或右上格316和左上格312相连(图3d);公共垂直交通部分与上述4格连接的方式不同,最终的设计方案也有所不同(参见图6-图9)。与公共垂直交通部分相连的2格均有一个面向公共垂直交通空间的住户出入口,因此,在每个标准层中有4个不同住户的出入口。
在同一标准层内时,左上格和右上格的标高相同,左下格和右下格的标高相同。左上格和左下格、或右上格和右下格有高差时,如图4所示,高格所在户的另一格高于该高格(如A户和B户),低格所在户的另一格低于该低格(如C户和D户)。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高差最大为半层。如图5所示,如果平面530和平面540构成一个标准层、且它们之间的高差501超过半层时,则取平面540和平面550构成一个标准层,此时它们之间的高差502不足半层。
综上所述,每个标准层内共计有8格,每2格1户,因此1部公共楼梯服务4户,即1梯4户;每户的2格其位置1上1下纵向贯通,因此户内可直接通风。
因此,按本发明设计的住宅楼,平均每标准层有4户,和常规1梯2户住宅楼相比,公共楼梯面积节省了100%;和常规的1梯4户住宅楼相比,每户均纵向贯通,解决了以往中间住户只能通过公共楼梯间接通风的难题;和1梯3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相比,公共楼梯面积节省了33%;和常规的1梯1户复式楼相比,公共楼梯面积节省了300%,每户室内楼梯面积节省了100%。此外,每层住户多了,增加了邻里交往的机会;使用2部电梯时电梯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室内高差的变化增加了空气流通、大大提高了设计灵活性(参见图6-图9)。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设计方法原理示意图。
图2:标准层内4格互不相错时各户相互空间关系示意图。
图3:公共垂直交通部分与4格的不同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4:标准层内4格相错时各户相互空间关系示意图。
图5:标准层范围确定示意图。
图6:按本发明方法设计的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实施例之一,其中标准层内4格互不相错,室内楼梯为1跑楼梯,公共垂直交通部分与4格的连接方式如图3a所示。
图7:按本发明方法设计的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实施例之二,其中标准层内4格互不相错,室内楼梯为2跑楼梯,公共垂直交通部分与4格的连接方式如图3b所示。
图8:按本发明方法设计的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实施例之三,其中标准层内4格相错半层,公共垂直交通部分与4格的连接方式如图3c所示。
图9:按本发明方法设计的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实施例之四,其中标准层内4格互不相错,室内楼梯为1跑楼梯,公共垂直交通部分与4格的连接方式如图3d所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4格互不相错,1跑室内楼梯,公共垂直交通部分有电梯
图6为按本发明方法设计的第一例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方案示意图,其中同一标准层内的4格互不相错,室内楼梯为1跑楼梯。
如图6所示,该住宅楼有奇数标准层610和偶数标准层620两个不同的标准层,两个相邻的标准层为一循环。公共垂直交通空间600由1个公共楼梯、2部公共电梯和公共走道组成。奇数标准层610内有面向公共走道601的住户A、B、C、D的出入口611、613、615、617,偶数标准层620内有面向公共走道602的住户E、F、G、H的出入口612、614、616、618。
住户A由奇数层610内垂直交通空间600左侧空间的右上格和偶数层620内垂直交通空间600左侧空间的左下格组成,两格以室内楼梯631相连。
住户C由奇数层610内垂直交通空间600右侧空间的左上格和偶数层620内垂直交通空间600右侧空间的右下格组成,两格以室内楼梯632相连。
住户F由奇数层610内垂直交通空间600左侧空间的左上格和偶数层620内垂直交通空间600左侧空间的右下格组成,两格以室内楼梯633相连。
住户H由奇数层610内垂直交通空间600右侧空间的右上格和偶数层620内垂直交通空间600右侧空间的左下格组成,两格以室内楼梯634相连。
图6中其余住户依此类推。
综上所述,图6所示方案中平均每标准层内共有4户,每户2格,该2格在平面上纵向贯通可直接通风,在高度上相错1层、以室内楼梯相连。
实施例二:4格互不相错,2跑室内楼梯
图7为按本发明方法设计的第二例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方案示意图,和图6所示方案在结构上基本相同(4格之间的拓扑关系一样,下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1)图7方案的公共垂直交通部分700仅由1个公共楼梯组成,而图6方案的公共垂直交通部分600由1个公共楼梯、2部公共电梯和公共走道组成。
2)图7方案在公共楼梯700两侧的空间完全对称(图7中公共楼梯右侧部分未示),而图6方案在公共楼梯600两侧的空间不完全对称。
3)图7方案的公共垂直交通部分700与4格之间的关系如图3中不b所示,而图6方案的公共垂直交通部分600与4格之间的关系如图3中a所示。
4)图7方案的室内楼梯710、720皆为2跑楼梯,而图6方案的室内楼梯皆为1跑楼梯。
5)图7方案奇数标准层的左下格中的房间731和733、以及偶数标准层的左上格中的房间732和734的出入口在室内2跑楼梯的中间平台,比同格内其它部分的标高低,而图6方案同格中的所有房间出入口均在同一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图7方案奇数标准层内的房间731和733、分别与偶数标准层内的房间732和734虽然上下重合,但是,从4格相互之间的拓扑关系上看,奇数标准层内的房间731和733位于该标准层内的左下格,而偶数标准层内的房间732和734则位于该标准层内的左上格。
实施例三:4格相错半层
图8为按本发明方法设计的第三例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方案示意图,和图6所示方案在结构上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1)图8方案的公共垂直交通部分800仅由1个公共楼梯组成,而图6方案的公共垂直交通部分600由1个公共楼梯、2部公共电梯和公共走道组成。
2)图8方案在公共楼梯800两侧的空间完全对称(图8中公共楼梯右侧部分未示),而图6方案在公共楼梯600两侧的空间不完全对称。
3)图8方案的公共垂直交通部分800与4格之间的关系如图3中c所示,而图6方案的公共垂直交通部分600与4格之间的关系如图3中a所示。
4)图8方案在标准层内,左上格和右上格的标高基本一致,左下格和右下格的标高基本一致,但左上格和左下格、右上格和右下格相错半层,而图6方案在标准层内所有4格互不相错。
5)图8方案的室内楼梯长度约为图6方案的室内楼梯长度的一半。
6)奇数标准层内局部空间810、偶数标准层内局部空间820较同格内其它空间低2个踏步,奇数标准层内局部空间830、偶数标准层内局部空间840较同格内其它空间高2个踏步,而图6方案同格中所有空间的高度均不变。
实施例四:4格互不相错,1跑室内楼梯
图9为按本发明方法设计的第四例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方案示意图,和图6所示方案在结构上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1)图9方案的公共垂直交通部分900仅由1个公共楼梯组成,而图6方案的公共垂直交通部分600由1个公共楼梯、2部公共电梯和公共走道组成。
2)图9方案在公共楼梯900两侧的空间完全对称(图9中公共楼梯右侧部分未示),而图6方案在公共楼梯600两侧的空间不完全对称。
3)图9方案的公共垂直交通部分900与4格之间的关系如图3中d所示,而图6方案的公共垂直交通部分600与4格之间的关系如图3中a所示。
4)图9方案奇数标准层的左下格中的房间931、以及偶数标准层的左上格中的房间932的出入口在室内1跑楼梯的中间平台,比同格内其它部分的地面标高低,而图6方案同格中的所有房间出入口均在同一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图9方案奇数标准层内的房间931与偶数标准层内的房间932虽然上下重合,但是,从4格相互之间的拓扑关系上看,奇数标准层内的房间931位于该标准层内的左下格,而偶数标准层内的房间932则位于该标准层内的左上格。
以上举例说明了本发明一种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设计方法在住宅设计中的应用。在符合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时,对本发明进行的各种增减、变形和替换,如增加或减少电梯的数量、将本发明的设计方法用于住宅以外的建筑物的设计等情形,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设计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设计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设计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设计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设计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1梯4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的设计方法,它将公共楼梯两侧的空间皆分成上、下、左、右4格,每户拥有2格、并相错一至半层。左(右)上格始终与同为上层或下层的右(左)下格为一户;同一标准层的左(右)上户的室内楼梯和左(右)下户的上下相邻。按本发明设计的住宅楼,和常规1梯4户住宅楼相比,户户纵向贯通、直接通风;和常规1梯2户住宅楼相比,公共楼梯面积节省100;和1梯3户纵向贯通住宅楼相比,公共楼梯面积节省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