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注浆效果检测的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42014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5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303527.0

申请日:

2009.06.23

公开号:

CN101581223A

公开日:

2009.11.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21D 11/00申请日:20090623授权公告日:20120104终止日期:2016062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21D11/00; E21D20/00; G01V1/00

主分类号:

E21D11/00

申请人:

中南大学

发明人:

王星华; 涂 鹏; 毛锁明; 周书明; 段东明; 田朝霞; 王建军; 张旭芝; 张先峰; 张秋生; 荆学亚; 王曰国

地址:

410083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邓建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注浆效果检测的方法,在隧道注浆前和注浆后,分别人工制造一系列有规则排列的地震震源,再分别使用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来探测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的情况,然后把隧道注浆前后的TSP检测结果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再运用处理软件来分析、绘制注浆浆液分布的横或纵断面图、平面图和立体图,从而正确判断隧道注浆取得的效果。本发明是一种使用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进行对比探测来检测隧道注浆效果检测的方法,可以清楚地探明浆液在岩体内的分布和走向,以及岩体注浆后的密实程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隧道注浆效果检测的方法,其特征是:在隧道注浆前和注浆后,分别人工制造一系列有规则排列的地震震源,再分别使用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来探测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的情况,然后把隧道注浆前后的TSP检测结果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再运用处理软件来分析、绘制注浆浆液分布的横或纵断面图、平面图和立体图,从而正确判断隧道注浆取得的效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注浆效果检测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数据采集
(1)、根据岩层产状与隧洞轴线的关系,在隧道边墙布置传感器安装孔和炮点装药孔,炮孔距接收器为16-18米,隧道设有多个炮孔,炮孔间距为1.5米;
(2)、对传感器安装孔参数进行复测,然后将接收器套管放入探测孔中;
(3)、对炮点炮孔参数进行复测,用木制炮棍将炸药包安放到位;
(4)、将接收器放入测试套管内,放置时对好方向,连接信号数据传输线,接受信号线一端连接传感器,另一端连接数据记录单元;
(5)、启动记录单元,设置采集参数;
(6)、连接炮点起爆系统,和信号记录触发系统;起爆线一端接电雷管脚线,另一端接记录触发盒;
(7)、在噪音检查模式下测试记录单元功能,做好噪音监视;
(8)、依次单个激发震源炮点,进行地震波信号数据采集;
第二步,数据分析
利用处理软件对TSP探测系统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以下流程:
(1)、设置数据长度,根据地质情况和探测目的,合理设置数据最大记录长度以节约计算时间、内存和存储空间;
(2)、设置带通滤波器参数,对软件处理得到的地震波频谱进行分析,根据以往测试得到的不同岩层的地震波频谱特性,选择合理的滤波参数;
(3)、首先到达信号波的舍取,数据采集过程中接受器采集的信号包括爆破地震波的直达波、反射波和干扰波,干扰波信号可以通过滤波的方式进行处理;
(4)、初至处理,由纵波初至确定横波初至,TSP-win需要横波初至来计算横波速度,并且为了下面的质量估算需要放置一个短的分析窗口在直达横波波形上;
(5)、药炮能量平衡,对每一炮由于弹性能量释放变化进行补偿;
(6)、估算质量因子,由初至波确定衰减参数Q;
(7)、反射波的提取,包括Radon变换和Q滤波,Radon变换是用倾角滤波提取反射波;Q滤波是指通过滤波部分地逆换波的衰减;
(8)、P-S波分离,将X、Y、Z分量记录转换为P、SH、SV分量记录;
(9)、地震波速度分析,包括4个步骤:创建一个速度模型、由此模型计算旅行时间、偏移地震数据到一个同激发距离道集上,以及由这些偏移得出一个新模型;
(10)、反射界面的深度偏移,主要是通过纵、横波偏移将地震振幅由时间域映射到物理空间;
(11)、地震波反射界面的提取,由最终的偏移结果使用影像处理和结果列表提取主要的纵波和横波反射界面,包括P波反射界面的提取、SH波反射界面的提取和SV波反射界面的提取;
第三步,在对隧道掌子面前方注浆施工完成后,在第一次的炮点装药孔位置重新钻取相同深度的装药孔,装入相同的炸药量,信号接收器的位置保持不变。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工作;
第四步,将两次观测的数据结果汇总对比,提交成果。

说明书

一种隧道注浆效果检测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注浆效果检测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来检测注浆效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注浆作为一种特殊的施工方法,在土木、水利、矿山、交通等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修建隧道时,常用注浆法加固隧道周围松散软弱围岩,充填岩体中的空隙,限制地下水的流动以控制施工现场岩土体的位移和塌方等。
对于注浆后的效果检测,目前使用的方法有弹性波法,动、静触探法,采样取芯法,放射线密度测定等方法。这些方法均属于点探查,而不是区域探查,也就是说探查结果只能确认探查孔一点有无浆液,而不能证明探查孔周围的一个范围是否存在浆液。由于探孔的数目不可能很多,探查的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至于浆液在地层中的实际分布状态与设计的预定注入范围的吻合程度、岩体注浆后的密实程度更是无法得知。随着各种加固方法的不断出现,注浆工法要想保持自身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克服上述弱点,方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清楚地探明浆液在岩体内的分布和走向,以及岩体注浆后的密实程度的隧道注浆效果检测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隧道注浆效果检测的方法,其特征是:在隧道注浆前和注浆后,分别人工制造一系列有规则排列的地震震源,再分别使用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来探测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的情况,然后把隧道注浆前后的TSP检测结果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再运用处理软件来分析、绘制注浆浆液分布的横或纵断面图、平面图和立体图,从而正确判断隧道注浆取得的效果。
本发明的步骤是:
第一步,数据采集
(1)、根据岩层产状与隧洞轴线的关系,在隧道边墙布置传感器安装孔和炮点装药孔,炮孔距接收器1为16-18米,隧道设有24个炮孔2,炮孔2间距为1.5米;
(2)、对传感器安装孔参数进行复测,然后将接收器套管放入探测孔中;
(3)、对炮点炮孔参数进行复测,用木制炮棍将炸药包安放到位;
(4)、将接收器放入测试套管内,放置时对好方向,连接信号数据传输线,接受信号线一端连接传感器,另一端连接数据记录单元;
(5)、启动记录单元,设置采集参数;
(6)、连接炮点起爆系统,和信号记录触发系统;起爆线一端接电雷管脚线,另一端接记录触发盒;
(7)、在噪音检查模式下测试记录单元功能,做好噪音监视;
(8)、依次单个激发震源炮点,进行地震波信号数据采集;
第二步,数据分析
利用处理软件对TSP探测系统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以下流程:
(1)、设置数据长度,根据地质情况和探测目的,合理设置数据最大记录长度以节约计算时间、内存和存储空间;
(2)、设置带通滤波器参数,对软件处理得到的地震波频谱进行分析,根据以往测试得到的不同岩层的地震波频谱特性,选择合理的滤波参数;
(3)、首先到达信号波的舍取,数据采集过程中接受器采集的信号包括爆破地震波的直达波、反射波和干扰波,干扰波信号可以通过滤波的方式进行处理;
(4)、初至处理,由纵波初至确定横波初至,TSP-win需要横波初至来计算横波速度,并且为了下面的质量估算需要放置一个短的分析窗口在直达横波波形上;
(5)、药炮能量平衡,对每一炮由于弹性能量释放变化进行补偿;
(6)、估算质量因子,由初至波确定衰减参数Q;
(7)、反射波的提取,包括Radon变换和Q滤波,Radon变换是用倾角滤波提取反射波;Q滤波是指通过滤波部分地逆换波的衰减;
(8)、P-S波分离,将X、Y、Z分量记录转换为P、SH、SV分量记录;
(9)、地震波速度分析,包括4个步骤:创建一个速度模型、由此模型计算旅行时间、偏移地震数据到一个同激发距离道集上,以及由这些偏移得出一个新模型;
(10)、反射界面的深度偏移,主要是通过纵、横波偏移将地震振幅由时间域映射到物理空间;
(11)、地震波反射界面的提取,由最终的偏移结果使用影像处理和结果列表提取主要的纵波和横波反射界面,包括P波反射界面的提取、SH波反射界面的提取和SV波反射界面的提取;
第三步,在对隧道掌子面前方注浆施工完成后,在第一次的炮点装药孔位置重新钻取相同深度的装药孔,装入相同的炸药量,信号接收器的位置保持不变。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工作;
第四步,将两次观测的数据结果汇总对比,提交成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隧道注浆效果检测的方法,其工作原理是运用地震波反射原理,在进行注浆效果检测时,由人工制造一系列有规则排列的地震震源,由此产生的地震波向外传播,当地震波遇到岩体的波阻抗发生变化时(比如有裂隙、断层或岩层变化),就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信号携带着所穿越地层岩体的地质信息并可以被接收器所接收,而折射波将继续向前传播,遇到不同波阻抗的介质时继续发生地震波的反射和折射。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一种使用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进行对比探测来检测隧道注浆效果检测的方法,可以清楚地探明浆液在岩体内的分布和走向,以及岩体注浆后的密实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软-硬”岩的TSP系统工作原理图;
图2是“硬-软”岩的TSP系统工作原理图;
图3是注浆浆液分布平面、纵断面示意图;
图4是注浆浆液分布立体图;
图5是TSP系统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使用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进行对比探测来检测隧道注浆效果检测的方法在隧道注浆前和注浆后,分别人工制造一系列有规则排列的地震震源,再分别使用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来探测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的情况,然后把隧道注浆前后的TSP检测结果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再运用处理软件来分析、绘制注浆浆液分布的横或纵断面图、平面图和立体图,从而正确判断隧道注浆取得的效果。可以清楚地探明浆液在岩体内的分布和走向,以及岩体注浆后的密实程度。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第一步,数据采集,参见图5,图中,1-接收器,2-炮孔,3-岩层,4-工作面:
(1)、根据岩层产状与隧洞轴线的关系,在隧道边墙布置传感器安装孔和炮点装药孔,炮孔距接收器1为16-18米,隧道设有24个炮孔2,炮孔2间距为1.5米;
(2)、对传感器安装孔参数进行复测,然后将接收器套管放入探测孔中;
(3)、对炮点炮孔参数进行复测,用木制炮棍将炸药包安放到位;
(4)、将接收器放入测试套管内,放置时对好方向,连接信号数据传输线,接受信号线一端连接传感器,另一端连接数据记录单元;
(5)、启动记录单元,设置采集参数;
(6)、连接炮点起爆系统,和信号记录触发系统;起爆线一端接电雷管脚线,另一端接记录触发盒;
(7)、在噪音检查模式下测试记录单元功能,做好噪音监视;
(8)、依次单个激发震源炮点,进行地震波信号数据采集;
第二步,数据分析
利用处理软件对TSP探测系统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以下流程:
(1)、设置数据长度,根据地质情况和探测目的,合理设置数据最大记录长度以节约计算时间、内存和存储空间;
(2)、设置带通滤波器参数,对软件处理得到的地震波频谱进行分析,根据以往测试得到的不同岩层的地震波频谱特性,选择合理的滤波参数;
(3)、首先到达信号波的舍取,数据采集过程中接受器采集的信号包括爆破地震波的直达波、反射波和干扰波,干扰波信号可以通过滤波的方式进行处理;
(4)、初至处理,由纵波初至确定横波初至,TSP-win需要横波初至来计算横波速度,并且为了下面的质量估算需要放置一个短的分析窗口在直达横波波形上;
(5)、药炮能量平衡,对每一炮由于弹性能量释放变化进行补偿;
(6)、估算质量因子,由初至波确定衰减参数Q;
(7)、反射波的提取,包括Radon变换和Q滤波,Radon变换是用倾角滤波提取反射波;Q滤波是指通过滤波部分地逆换波的衰减;
(8)、P-S波分离,将X、Y、Z分量记录转换为P、SH、SV分量记录;
(9)、地震波速度分析,包括4个步骤:创建一个速度模型、由此模型计算旅行时间、偏移地震数据到一个同激发距离道集上,以及由这些偏移得出一个新模型;
(10)、反射界面的深度偏移,主要是通过纵、横波偏移将地震振幅由时间域映射到物理空间;
(11)、地震波反射界面的提取,由最终的偏移结果使用影像处理和结果列表提取主要的纵波和横波反射界面,包括P波反射界面的提取、SH波反射界面的提取和SV波反射界面的提取;
第三步,在对隧道掌子面前方注浆施工完成后,在第一次的炮点装药孔位置重新钻取相同深度的装药孔,装入相同的炸药量,信号接收器的位置保持不变。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工作;
第四步,将两次观测的数据结果汇总对比,提交成果。
参见图1和图2,其工作原理是运用地震波反射原理,在进行注浆效果检测时,由人工制造一系列有规则排列的地震震源,由此产生的地震波向外传播,当地震波遇到岩体的波阻抗发生变化时(比如有裂隙、断层或岩层变化),就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信号携带着所穿越地层岩体的地质信息并可以被接收器所接收,而折射波将继续向前传播,遇到不同波阻抗的介质时继续发生地震波的反射和折射。
参见图3和图4,是本发明的注浆浆液分布平面、纵断面示意图和注浆浆液分布立体图。
本发明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发明的范围,而上述的说明并未指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在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一种隧道注浆效果检测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隧道注浆效果检测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隧道注浆效果检测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隧道注浆效果检测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隧道注浆效果检测的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注浆效果检测的方法,在隧道注浆前和注浆后,分别人工制造一系列有规则排列的地震震源,再分别使用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来探测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的情况,然后把隧道注浆前后的TSP检测结果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再运用处理软件来分析、绘制注浆浆液分布的横或纵断面图、平面图和立体图,从而正确判断隧道注浆取得的效果。本发明是一种使用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进行对比探测来检测隧道注浆效果检测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