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4231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95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29662.7

申请日:

2012.07.04

公开号:

CN102720310A

公开日:

2012.10.1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D 13/064申请公布日:201210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D 13/064申请日:20120704|||公开

IPC分类号:

E04D13/064

主分类号:

E04D13/064

申请人:

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苏

地址: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街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范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通过搭接片行成翻边与屋顶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搭接片与屋顶之间增设有防泛水的材料。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增设防泛水的材料,对原有屋顶与搭接片之间的空隙形成密封,可防止瞬间暴雨过大时天沟满流通过搭接缝隙泛水进入室内,及风压气流通过天沟搭接缝隙进入室内带入雨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通过搭接片行成翻边与屋顶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搭
接片与屋顶之间增设有防泛水的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泛水的材料为防泛水塑料膜带;所述防泛水塑料膜带的长度不限,可小于等于屋顶长度一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泛水塑料膜带的下表面一侧与搭接片上表面粘接;所述防泛水塑料膜带的上表面一侧延伸与屋顶下方的隔热保温板下表面粘接。

说明书

一种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
背景技术
[0002]钢结构屋面边墙及中间设有内排水的雨水天沟,钢板或不锈钢板制作的雨水天沟以搭接得构造形式与屋面结合如图1,由于构造及造价等因素通常搭接翻边较短,且搭接不密封,与屋顶下方的隔热保温板存在空隙,容易造成因为以下原因通过搭接缝隙泛水进入室内:(1)瞬间暴雨过大时天沟满流通过搭接缝隙泛水进入室内;(2)天沟有积水正常排水,但气流较大是在天沟附近产生风压,气流通过天沟搭接缝隙进入室内带入雨水。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性强的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通过搭接片行成翻边与屋顶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搭接片与屋顶之间增设有防泛水的材料。
[0005] 优选的,所述防泛水的材料为防泛水塑料膜带;所述防泛水塑料膜带的长度不限,可小于等于屋顶长度一致。
[0006] 优选的,所述防泛水塑料膜带的下表面一侧与搭接片上表面粘接;所述防泛水塑料膜带的上表面一侧延伸与屋顶下方的隔热保温板下表面粘接。
[0007] 本发明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增设防泛水的材料,对原有屋顶与搭
接片之间的空隙形成密封,可防止瞬间暴雨过大时天沟满流通过搭接缝隙泛水进入室内,及风压气流通过天沟搭接缝隙进入室内带入雨水。
附图说明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现有技术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构造图
图2为本发明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构造图;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09]其中:1、天沟,2、搭接片,3、防泛水塑料膜带,4、隔热保温板,5、屋顶。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实施例: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
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工程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0011]一种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通过搭接片2行成翻边与屋顶5连接,在搭接片2与
屋顶5之间增设有防泛水的材料。
[0012]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泛水的材料为防泛水塑料膜带3;所述防泛水塑料膜带3的长度与屋顶长度一致。
[0013]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泛水塑料膜带3的下表面一侧与搭接片2上表面粘接;所述防泛水塑料膜带3的上表面一侧延伸与屋顶5下方的隔热保温板4下表面粘接,对原有空隙形成密封。
[001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一种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20310A43申请公布日20121010CN102720310ACN102720310A21申请号201210229662722申请日20120704E04D13/06420060171申请人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15021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街9号72发明人陈苏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代理人范晴54发明名称一种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通过搭接片行成翻边与屋顶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搭接片与屋顶之间增设有防泛水的材料。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增设防泛水的材料,对原有。

2、屋顶与搭接片之间的空隙形成密封,可防止瞬间暴雨过大时天沟满流通过搭接缝隙泛水进入室内,及风压气流通过天沟搭接缝隙进入室内带入雨水。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1页21一种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通过搭接片行成翻边与屋顶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搭接片与屋顶之间增设有防泛水的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泛水的材料为防泛水塑料膜带;所述防泛水塑料膜带的长度不限,可小于等于屋顶长度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泛水塑料膜带的下表面。

3、一侧与搭接片上表面粘接;所述防泛水塑料膜带的上表面一侧延伸与屋顶下方的隔热保温板下表面粘接。权利要求书CN102720310A1/2页3一种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背景技术0002钢结构屋面边墙及中间设有内排水的雨水天沟,钢板或不锈钢板制作的雨水天沟以搭接得构造形式与屋面结合如图1,由于构造及造价等因素通常搭接翻边较短,且搭接不密封,与屋顶下方的隔热保温板存在空隙,容易造成因为以下原因通过搭接缝隙泛水进入室内(1)瞬间暴雨过大时天沟满流通过搭接缝隙泛水进入室内(2)天沟有积水正常排水,但气流较大是在天沟附近产生风压,气流。

4、通过天沟搭接缝隙进入室内带入雨水。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性强的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通过搭接片行成翻边与屋顶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搭接片与屋顶之间增设有防泛水的材料。0005优选的,所述防泛水的材料为防泛水塑料膜带;所述防泛水塑料膜带的长度不限,可小于等于屋顶长度一致。0006优选的,所述防泛水塑料膜带的下表面一侧与搭接片上表面粘接;所述防泛水塑料膜带的上表面一侧延伸与屋顶下方的隔热保温板下表面粘接。0007本发明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增设防泛水的材料,对原有屋顶与搭接片之间的空隙形成密封,可防止瞬。

5、间暴雨过大时天沟满流通过搭接缝隙泛水进入室内,及风压气流通过天沟搭接缝隙进入室内带入雨水。附图说明000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现有技术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构造图图2为本发明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构造图;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0009其中1、天沟,2、搭接片,3、防泛水塑料膜带,4、隔热保温板,5、屋顶。具体实施方式0010实施例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工程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0011一种钢结构屋面防泛水天沟,通。

6、过搭接片2行成翻边与屋顶5连接,在搭接片2与说明书CN102720310A2/2页4屋顶5之间增设有防泛水的材料。0012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泛水的材料为防泛水塑料膜带3;所述防泛水塑料膜带3的长度与屋顶长度一致。0013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泛水塑料膜带3的下表面一侧与搭接片2上表面粘接;所述防泛水塑料膜带3的上表面一侧延伸与屋顶5下方的隔热保温板4下表面粘接,对原有空隙形成密封。001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说明书CN102720310A1/2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720310A2/2页6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72031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