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 具体指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
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比钢筋混凝土实心楼板耗料少、 楼板重量轻, 现有的钢 筋混凝土空心楼板 ( 专利申请号 200420035588.6) 采用的技术是将钢筋混凝土空心预制构 件, 纵横排列安置在底层钢筋混凝土上, 在纵横排列的空心预制构件间隙处填以钢筋混凝 土成为密肋, 形成空心楼板。这种空心楼板有以下不足 : 钢筋、 混凝土耗料多, 自重大, 增加 了楼板的造价, 并且楼板的整体性不好。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性好, 耗料少、 楼板重量轻、 造价低的钢筋混凝土 空心楼板。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作该空心楼板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 该空心楼板包括现浇 密肋、 预制侧壁、 预制底板、 现浇顶板。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底板底部有凹槽。由 于预制侧壁底部有支撑筋, 预制底板底部有凹槽, 将预制底板放置在支撑筋上时, 支撑筋可 伸入预制底板底部凹槽内, 在预制底板底部粉刷砂浆, 形成整体空心楼板。 预制底板底部凹 槽可增加砂浆与预制底板的接触面积, 增强预制底板与预制侧壁之间的连接, 增强空心楼 板的整体性。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预制底板顶部有二条或二条以上的纵横凸肋, 凸肋之 间有轻质填充物。预制底板顶部的纵横凸肋可增强预制底板的强度和刚度, 凸肋之间的轻 质填充物可使预制底板顶部平整, 同时能减轻预制底板的重量, 有保温、 隔热、 隔音等功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预制底板底部有二条或二条以上的纵横凸肋, 凸肋上 有凹槽。 凸肋可增强预制底板的强度和刚度, 预制侧壁底部的支撑筋可伸入凹槽内, 增强了 预制底板与预制侧壁之间的连接, 提高空心楼板的抗裂性、 整体性。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预制侧壁底部有孔洞或缺口, 孔洞或缺口中有支撑 筋。 预制侧壁底部的孔洞或缺口中可植入支撑筋, 支撑筋可支撑预制底板, 增强预制底板与 预制侧壁之间的连接, 提高预制底板的抗裂性, 增强空心楼板的整体性。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心楼板由预制侧壁、 预制底板、 现浇顶板形成空腔。 施工时, 先将有搁置件的预制侧壁放置在模板上, 预制底板放在搁置件上, 浇筑混凝土并达 到一定强度后, 拆除搁置件, 将预制底板放置在预制侧壁底部的支撑筋上, 预制侧壁、 预制 底板、 现浇顶板之间便形成空腔。预制构件与现浇混凝土组合, 形成共同受力的结构体系, 空心楼板的受力性和整体性更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预制侧壁顶部有锚固筋。浇筑混凝土时, 锚固钢筋能 加强预制侧壁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粘结、 嵌固, 增强预制侧壁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协同工 作性, 空心楼板的受力性能、 整体性更好。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预制侧壁上有搁置件。搁置件可用来搁置预制底板, 预制底板置于搁置件上, 起到模板的作用。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 拆除搁置件, 将预制 底板放置在支撑筋上, 形成整体空心楼板。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预制底板上有隔离层。 为防止现浇混凝土与预制底板 粘结, 浇筑混凝土之前, 在预制底板上铺设隔离层, 这样, 预制底板很容易与现浇顶板分离。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预制底板上有孔洞。 预制底板上的孔洞可用来安置螺 栓, 现浇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 利用螺栓将预制底板与现浇顶板分离, 将预制底板放置在 预制侧壁底部的支撑筋上。
为制作上述空心楼板, 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支模板, 绑扎肋梁钢筋, 放置预制侧壁 ; 将预制底板放置在搁置件上, 浇筑混凝土, 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 拆除 搁置件, 将预制底板放置在预制侧壁底部的支撑筋上 ; 预制侧壁、 预制底板、 现浇顶板形成 空腔, 在预制底板下粉刷砂浆, 形成整体空心楼板。 附图说明 :
图 1 为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示意图, 2 为预制侧壁, 3 为预制底板, 4 为现浇顶 板, 6 为预制底板底部的凹槽, 7 为预制侧壁底部的支撑筋, 8 为预制侧壁 2 顶部的锚固筋, 9 为搁置件, 10 为隔离层, 11 为模板, 12 为肋梁钢筋, 13 为螺栓, 14 为预制底板 3 上的孔洞, 16 为预制侧壁 2 底部的孔洞。 图 2 为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1 为现浇密肋, 5 为预制侧壁 2、 预制 底板 3、 现浇顶板 4 形成的空腔, 15 为砂浆。
图 3 为预制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 4 为图 3 的俯视图。
图 5 为预制底板另一实施例, 17 为预制底板顶部纵横凸肋, 19 为轻质填充物。
图 6 为预制底板另一实施例, 18 为预制底板底部纵横凸肋。
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如附图 1 ~ 6 所示, 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 该空心楼板包括现浇密肋 1、 预制侧壁 2、 预制底板 3、 现浇顶板 4。所述的预制底板 3 底部有凹槽 6。施工时, 支模板 11, 绑扎肋梁钢筋 12, 放置预制侧壁 2 ; 将预制底板 3 放置在搁置件 9 上, 浇筑混凝土, 待混凝土 达到一定强度后, 拆除搁置件 9, 将预制底板 3 放置在预制侧壁 2 底部的支撑筋 7 上 ; 预制 侧壁 2、 预制底板 3、 现浇顶板 4 形成空腔 5, 在预制底板 3 下粉刷砂浆 15, 形成整体空心楼 板。图 1 为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示意图, 图 2 为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 3 为预制底板 3 结构示意图, 图 4 为图 3 的俯视图。
预制底板 3 顶部有二条或二条以上的纵横向凸肋 17, 凸肋 17 之间有轻质填充物 19。 预制底板 3 顶部的纵横凸肋 17 可增强预制底板 3 的强度和刚度, 轻质填充物 19 可使预 制底板 3 顶部平整, 同时能减轻预制底板 3 的重量, 有保温、 隔热、 隔音等功能。图 5 所示, 预制底板顶部有纵横凸肋 17, 凸肋 17 有轻质填充物 19。
预制底板 3 底部有二条或二条以上的纵横凸肋 18, 凸肋 18 上有凹槽 6。凸肋 18可增强预制底板 3 的强度和刚度, 预制侧壁 2 底部的支撑筋 7 可伸入凹槽 6 内, 增强了预制 底板 3 与预制侧壁 2 之间的连接, 提高空心楼板的抗裂性、 整体性。图 6 所示, 预制底板底 部纵横凸肋 18, 凸肋 18 上有凹槽 6。
预制侧壁 2 底部有孔洞 16 或缺口, 孔洞 16 或缺口中有支撑筋 7。预制侧壁 2 底部 的孔洞 16 或缺口中可植入支撑筋 7, 支撑筋 7 可支撑预制底板 3, 增强预制底板 3 与预制侧 壁 2 之间的连接, 提高预制底板的抗裂性, 增强空心楼板的整体性。
空心楼板由预制侧壁 2、 预制底板 3、 现浇顶板 4 形成空腔 5。施工时, 先将有搁置 件 9 的预制侧壁 2 放置在模板上, 预制底板放在搁置件 9 上, 浇筑混凝土并达到一定强度 后, 拆除搁置件 9, 将预制底板 3 放置在预制侧壁底部的支撑筋 7 上, 预制侧壁 2、 预制底板 3、 现浇顶板 4 之间便形成空腔 5。预制构件与现浇混凝土组合, 形成共同受力的结构体系, 空心楼板的受力性和整体性更好。
预制侧壁 2 顶部有锚固筋 8。浇筑混凝土时, 锚固钢筋 8 能加强预制侧壁 2 与现浇 混凝土之间的粘结、 嵌固, 增强预制侧壁 2 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协同工作性。
预制侧壁 2 上有搁置件 9, 搁置件 9 可用来搁置预制底板 3, 预制底板 3 置于搁置 件 9 上, 起到模板的作用。 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 拆除搁置件 9, 将预制底板 3 放置在支 撑筋 7 上, 形成整体空心楼板。
预制底板 3 上有隔离层 10。为防止现浇混凝土与预制底板 3 粘结, 浇筑混凝土之 前, 在预制底板 3 上铺设隔离层 10, 这样, 预制底板 3 很容易与现浇顶板 4 分离。
预制底板 3 上有孔洞 14。预制底板 3 上的孔洞 14 可用来安置螺栓 13, 现浇混凝 土达到一定强度后, 利用螺栓 13 将预制底板 3 与现浇顶板 4 分离, 将预制底板 3 放置在预 制侧壁 2 底部的支撑筋 7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