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凹槽墙体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筑墙体的建筑材料,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镂空结构的墙体构筑材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克服混凝土墙体模块笨重、安装和搬运困难的缺点,采用镂空结构的混凝土墙体模块;为了使浇入墙体内的混凝土或者沙浆能够横向流过模块内部并在墙体内部形成横向的强度构件,采用表面具有凹槽的模块。中国专利CN1323216C公开了一种上表面和下表面各有一个贯通凹槽的空心砖;中国专利CN1206429C公开了一种圆弧形的井壁墙体模块,该井壁墙体模块的下表面有一个贯通凹槽,上表面有一个与下表面上的凹槽相对应的凸台。这些镂空结构的空心砖和井壁墙体模块能够不同程度地减轻其自身的重量,并能够使浇入墙体内部的混凝土或者沙浆横向流过墙体内部,但为了构筑比较厚的墙体,就必须扩大空心砖和模块的宽度,这样其下表面上的凹槽的跨度也随之扩大。由于凹槽的跨度过大,刚刚成型完毕尚未凝固的混凝土模块很容易从凹槽处塌陷,而且在搬运、装卸和运输过程中,模块容易从凹槽处发生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筑厚墙体所需的墙体模块,该墙体模块具有镂空结构,有效降低其自身的重量,并且能够确保浇入墙体内部的混凝土或者沙浆能够横向流过墙体内部,同时还能避免刚刚成型完毕的模块发生塌陷,并能够避免模块在装卸和搬运过程中发生断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墙体模块包括一个前表面,一个后表面,一对端表面,一个上安置面,一个下安置面;所述下安置面上设置有两个以上凹入所述下安置面的凹槽,所述凹槽从一个端表面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所述上安置面上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凹槽数量相同的凸台,所述凸台从一个端表面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所述凸台的形状适于与相邻层模块下安置面上的凹槽一起使相邻层的模块对齐。
具体一点,本发明的墙体模块具有两个凹槽和凸台。也就是说,在所述下安置面上设置有两个凹入所述下安置面的凹槽,所述凹槽从一个端表面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所述上安置面上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凸台,所述凸台从一个端表面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所述凸台的形状适于与相邻层模块下安置面上的凹槽一起使相邻层的模块对齐。
为了构筑井壁墙体或者其他圆形墙体,本发明的墙体模块的所述前表面和后表面为同轴的圆柱形弧面。
为了提高镂空结构的比例,本发明的墙体模块的所述端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凹入所述端表面的半孔,所述半孔从上安置面延伸至下安置面,所述半孔在砌筑时与相邻模块的相邻端表面上的半孔一同形成一个通孔。
为了进一步提高镂空结构的比例,本发明的墙体模块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从上安置面延伸至下安置面的通孔。这样浇入墙体内部的混凝土或者沙浆能够纵向流过墙体内部,并在墙体内部形成纵向的强度构件。
本发明的墙体模块的凹槽为半圆柱形,这样可以使的模块重量分布均匀。
本发明的墙体模块的凹槽的深度大于凸台的高度,使得在砌筑墙体时浇入墙体内的混凝土或者沙浆能够流过相邻层模块的凹槽和凸台之间的空腔,并在该空腔内形成横向的强度构件;该横向的强度构件与流入所述通孔和半孔的混凝土或者沙浆形成的纵向的强度构件在墙体内部构成网状结构的强度构件。
本发明的墙体模块的所述上安置面和下安置面上邻近所述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凸缘。在采用该模块构筑墙体时,上层模块下安置面上的凸缘与下层模块上安置面的凸缘接触,这样在上层模块下安置面与下层模块上安置面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混凝土或者灰浆的空间。进一步地,所述凸缘的顶部为一个平面,能够保证上、下层模块之间的平稳连接。
为了使相邻模块之间能够对齐和牢固连接,本发明的墙体模块的所述端表面之一上设置有自所述上安置面至所述下安置面的榫槽,而在相对的所述端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榫槽配合的自所述上安置面至所述下安置面的榫头。
本发明的墙体模块适宜构筑比较厚的墙体,在墙体模块的下安置面上设置两个以上贯通的凹槽,这样即使模块的宽度比较大,也可有效缩小凹槽的跨度。这种具有多个凹槽结构的模块,能够提高镂空结构的比例,降低模块的重量,确保浇入墙体内部的混凝土或沙浆能够横向流过墙体内部以便形成横向的强度构件,又能够避免刚刚成型完毕的模块发生塌陷,还能够避免墙体模块在装卸和搬运过程中发生断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多凹槽墙体模块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两个凹槽的墙体模块的立体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具有两个凹槽的墙体模块下安置面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中前、后表面为同轴圆柱形弧面的具有两个凹槽的墙体模块的立体图;
图4是显示本发明中前、后表面为同轴圆柱形弧面的具有两个凹槽的墙体模块下安置面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墙体模块包括一个前表面1,一个后表面2,一对端表面3、4,一个上安置面5,一个下安置面6;所述下安置面6上设置有两个以上凹入所述下安置面6的凹槽7,所述凹槽7从一个端表面3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4,所述上安置面5上与所述凹槽7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凹槽7数量相同的凸台8,所述凸台8从一个端表面3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4,所述凸台8的形状适于与相邻层模块下安置面6上的凹槽7一起使相邻层的模块对齐。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的墙体模块具有两个凹槽7和两个凸台8。也就是说,所述下安置面6上设置有两个凹入所述下安置面6的凹槽7,所述凹槽7从一个端表面3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4,所述上安置面5上与所述凹槽7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凸台8,所述凸台8从一个端表面3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4,所述凸台8的形状适于与相邻层模块下安置面6上的凹槽7一起使相邻层的模块对齐。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构筑井壁墙体或者其他圆弧形墙体,本发明的墙体模块的前表面1和后表面2为同轴的圆柱形弧面。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端表面3、4上分别设置有凹入所述端表面3、4的半孔9、10,所述半孔9、10从上安置面5延伸至下安置面6,所述半孔9、10在砌筑时与相邻模块的相邻端表面上的半孔一同形成一个通孔。在模块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从上安置面5延伸至下安置面6的通孔11。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凹槽7为半圆柱形凹槽。
在本发明中,所述凹槽7的深度大于所述凸台8的高度,使得在砌筑墙体时浇入墙体内的混凝土或者沙浆能够流过相邻层模块的凹槽7和凸台8之间的空腔,并在该空腔内形成横向的强度构件。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上安置面5和下安置面6上邻近所述前表面1和后表面2的位置分别设有凸缘12。进一步地,所述凸缘12的顶部为一个平面。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所述端表面3、4之一上设置自所述上安置面5至所述下安置面6的榫槽13,而在相对的所述端表面3、4上设置有与所述榫槽13配合的自所述上安置面5至所述下安置面6的榫头14。
在本发明中,墙体模块的下安置面6上有两个以上凹槽7,而且可以根据墙体模块的宽度确定凹槽7的数量,控制凹槽7的跨度,这样能够保证镂空部分的比例,确保浇入墙体内的混凝土或者沙浆能够横向流过墙体,在墙体内部形成横向的强度构件,而且通过增加凹槽数量、缩小凹槽跨度,避免刚刚成型完毕尚未凝固的墙体模块在凹槽处发生塌陷,并且能够避免墙体模块在装卸和搬运过程中发生断裂。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很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有很多变通与改变。例如,凹槽7除了可以是半圆柱形以外,还可以是长方体形状以及其他形状;榫槽13可以是槽口与槽底相同宽度的平口式、槽口宽于槽底的企口式、槽口窄于槽底的滑键式以及其他结构形式,榫头14也相应地有不同形状;凸台8的顶部还可以有放置加强件的凹槽。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方便说明所作的举例,而非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不同形式的变换或者组合,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精神引申或指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换或者组合均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