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底隧道的应急防淹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37129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0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41835.0

申请日:

2010.04.08

公开号:

CN101839141A

公开日:

2010.09.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D 11/38申请日:20100408|||公开

IPC分类号:

E21D11/38; E21F17/12

主分类号:

E21D11/38

申请人: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发明人:

彭子晖; 李新星; 傅华; 宋振华; 申伟强; 曹文宏

地址:

200032 上海市徐汇区肇嘉浜路23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代理人:

徐小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领域,具体的是指一种水底隧道的应急防淹施工方法。首先在隧道两端的敞开段洞口位置的车道上分别埋设钢板,钢板与路面结构牢固连接;然后将槽形钢板焊接于所述埋设钢板上方,形成门槽结构;将门钢板安置于门槽内,封堵住隧道洞口;在洞口外侧的地面往隧道洞口内倾入渣土,形成堆土,抵靠所述门钢板,抗击隧道两端洞口外的水压冲击。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施工方法采用在隧道敞开段洞口设置钢板堆土作为临时防淹措施,可及时有效的防止紧急情况下江河水灌入隧道,施工方法因地制宜,容易施行,施工方便、快捷。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水底隧道的应急防淹施工方法, 其特征是该施工方法实施步骤如下 : (1) 在隧道敞开段与隧道暗埋段的交接洞口位置, 将一槽形钢板固定于所述洞口处于 隧道敞开段一侧的隧道路面结构上 ; (2) 将门钢板安置于所述槽形钢板内, 形成门槽结构, 封堵住隧道洞口 ; (3) 往隧道敞开段内倾入渣土, 形成堆土, 抵靠所述门钢板, 抗击隧道两端洞口外的水 压冲击。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水底隧道的应急防淹方法, 其特征是步骤 (1) 中所述隧道 路面结构上预埋有车道预埋钢板, 所述车道预埋钢板与所述隧道路面结构牢固连接, 所述 槽形钢板焊接固定于所述车道预埋钢板上。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水底隧道的应急防淹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车道预埋钢板的 板面与隧道路面保持平齐。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水底隧道的应急防淹方法, 其特征是步骤 (2) 中所述门钢 板的高度与宽度均大于所述隧道洞口直径。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水底隧道的应急防淹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门钢板由若干预 制板拼接而成。

说明书


水底隧道的应急防淹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领域, 具体的是指一种水底隧道的应急防淹施工方法。背景技术 建造越江道路隧道时, 必须考虑发生紧急情况时江河水倒灌的问题。比如上海市 城区地势较低, 高程一般处于 3.0 ~ 3.5m, 低于常年的平均高潮潮位。 如上海水底隧道在遇 到突发事故 (如爆炸、 地震、 战争或其他) 而断裂、 破坏时, 江水灌入隧道内, 并由此迅速漫至 城区, 将为危及人民的生命及财产。
     为防患于未然, 消除这种特殊工况下隧道作为进水通道而导致城区被淹的风险, 必须采取一定的临时防淹措施作为应急预案, 在应急情况下将隧道两端封闭, 防止隧道被 淹危及城市。到目前为止在隧道内均没有考虑这种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提出一种水底隧道的应急防淹施 工方法, 在隧道暗埋段洞口设置钢板堆土临时防淹措施, 在应急情况下将隧道两端封闭, 可 即时的防堵江水灌入隧道。
     本发明的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 一种水底隧道的应急防淹施工方法, 该施工方法实施步骤如下 : 1) 在隧道敞开段与隧道暗埋段的交接洞口位置, 将一槽形钢板固定于所述洞口处于隧 道敞开段一侧的隧道路面结构上 ; 2) 将门钢板安置于所述槽形钢板内, 形成门槽结构, 封堵住隧道洞口 ; 3) 往隧道敞开段内倾入渣土, 形成堆土, 抵靠所述门钢板, 抗击隧道两端洞口外的水压 冲击。
     上述步骤 1) 中所述隧道路面结构上预埋有车道预埋钢板, 所述车道预埋钢板与所 述隧道路面结构牢固连接, 所述槽形钢板焊接固定于所述车道预埋钢板上 ; 所述车道预埋 钢板的板面与隧道路面保持平齐 ; 步骤 2) 中所述门钢板的高度与宽度均大于隧道洞口直径 ; 上述门钢板由若干预制板拼接而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施工方法采用在隧道暗埋段洞口设置钢板堆土作为临时 防淹措施, 可即时有效的防止紧急情况下江河水灌入隧道, 并且适用性较强, 施工方法因地 制宜, 容易施行, 施工方便、 快捷。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便 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 附图中标号 1-9 代表的是隧道敞开段 1、 隧道路面 (车道) 2、 车道预埋钢板 3、 路面结构 4、 槽形钢板 5、 门钢板 6、 堆土 7、 敞开开口 8, 隧道暗埋段 9。
     为解决紧急情况下, 将河水灌入水底隧道, 并迅速侵入城区的难题, 本发明方法在 隧道敞开段与隧道暗埋段交接洞口处设置钢板堆土临时防淹措施, 可以在应急情况下将隧 道两端封闭, 防止隧道被淹危及城市, 可作为应急预案。
     本实施例中, 以越江隧道为例。首先, 在隧道两端的敞开段 1 与暗埋段 9 交接处的 路面结构内埋设好车道预埋钢板 3, 预埋钢板 3 与路面结构 4 牢固连接, 此步骤需事先对隧 道进行改建, 以便一旦发生突发事故时, 可以继续后续步骤。为便于平时通车, 车道预埋钢 板 3 的钢板面应与车道路面应保持平齐。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将槽形钢板 5 焊接于预埋钢板 3 的上方, 形成门槽结构 ; 之后 再将门钢板 6 安置于所述门槽内, 封堵住隧道洞口 ; 最后, 在洞口外侧的地面往隧道洞口内 倾入渣土, 形成堆土 7, 抵靠所述门钢板, 抗击隧道两端洞口外的水压冲击。 整个施工方法讲求实效性, 紧急情况发生时尽快将门钢板 6 用吊车吊入门槽内。 隧道敞开段 1 上方位置有敞开开口 8, 将车辆运来的渣土在洞口外侧的地面经由所述敞开 开口 8 向隧道敞开段内倾入。
     本实施例中, 用汽车吊装设备将高度约为 7m, 宽度 1m 的若干预制板, 在隧道暗埋 段洞口拼接排开, 拼接成门钢板。 确保门钢板的高度与宽度均大于隧道洞口直径, 完全覆盖 隧道洞口。
     此外, 由于板堆土方案所需临时土量较大, 抵压水压力所需土方量单个孔口 (两车 道) 约为 350m3, 需考虑土量的来源问题。对于堆土的性状没有特殊的要求, 只要能够满足 形成的土堆隔断江水渗出即可。
    

水底隧道的应急防淹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底隧道的应急防淹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底隧道的应急防淹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底隧道的应急防淹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底隧道的应急防淹施工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领域,具体的是指一种水底隧道的应急防淹施工方法。首先在隧道两端的敞开段洞口位置的车道上分别埋设钢板,钢板与路面结构牢固连接;然后将槽形钢板焊接于所述埋设钢板上方,形成门槽结构;将门钢板安置于门槽内,封堵住隧道洞口;在洞口外侧的地面往隧道洞口内倾入渣土,形成堆土,抵靠所述门钢板,抗击隧道两端洞口外的水压冲击。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施工方法采用在隧道敞开段洞口设置钢板堆土作为临时防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