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410084220.3
2004.11.17
CN1604239A
2005.04.06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袁媛文件名称:视为撤回通知书|||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袁媛文件名称:期限届满前通知书|||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袁 媛文件名称: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通知书|||公开|||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袁 媛文件名称:发明专利申请初步审查合格通知书
H01C10/00
袁媛;
袁媛
317000浙江省临海市回浦外国语学校
一种非接触式长寿命电位器,包括壳体、转轴、引脚,其中,转轴上装有遮光片,在遮光片的两边分别设置光发射器和光敏器件,与引脚连接。利用遮光片的渐变式透光孔隙或缝隙,使光敏器件受光量发生改变,因而改变其输出阻值。具有无接触、无磨损,寿命长的优点。
1. 一种非接触式长寿命电位器,包括壳体、转轴、引脚,其特征是:转轴上装有遮光片,在遮光片的两边分别设置光发射器和光敏器件,与引脚连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长寿命电位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光发射器和光敏器件分别是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长寿命电位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光发射器是发光二极管,光敏器件是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长寿命电位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遮光片基体不透明、上面带有渐变式透光孔隙或缝隙。
非接触式长寿命电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器元件,特别是对电位器的改进。 背景技术 电位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家用电器、仪器装置。目前,电位器的结构是,在转动或滑动的轴、钮上固定簧片,簧片与电阻膜片或电阻丝接触,簧片和电阻膜片或电阻丝与引脚连接引出,利用簧片接触位置的移动改变阻值。由于目前的结构是接触式,使用过程中簧片与电阻膜片或电阻丝之间经常摩擦,易造成接触不良,最终的磨损使电位器报废,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结构、长寿命地电位器。 本发明的方案是:一种非接触式长寿命电位器,包括壳体、转轴、引脚,其中,转轴上装有遮光片,在遮光片的两边分别设置光发射器和光敏器件,与引脚连接。光发射器和光敏器件分别采用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或者光发射器采用发光二极管,光敏器件采用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遮光片基体不透明、上面带有渐变式透光孔隙或缝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由于在光发射器和光敏器件之间设置遮光片,在其转动时,上面的渐变式透光孔隙或缝隙相对于光敏器件而言改变了透光面积,使其受光量发生改变,因而改变其输出阻值。具有无接触、无磨损,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剖面图。 图2是遮光片结构图。 图3是电路原理图。 图中1壳体,2转轴,3遮光片,4光发射器,5光敏器件,6引脚。其中3-1是透光隙,R是串联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非接触式长寿命电位器,包括壳体1、转轴2、引脚6,其中,转轴2上装有遮光片3,在遮光片3的两边分别设置光发射器4和光敏器件5,与引脚6连接。光发射器4和光敏器件5分别采用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或者光发射器4采用发光二极管,光敏器件5采用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遮光片3基体不透明、上面带有透光隙3-1,为渐变式透光孔隙或缝隙。 参照图3,光敏器件5与串联电阻R串联。使用时,用作输入的光发射器4发出红外光或可见光,作用于光敏器件5,由于遮光片3的遮挡,在其转动时,透光隙3-1相对于光敏器件而言改变了透光面积,使其受光量发生改变,阻值改变,即电位改变。 本实施例采用转动式,实际应用时也可以制作成滑动式,采用条状遮光片,固定在滑动钮上。
《非接触式长寿命电位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接触式长寿命电位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非接触式长寿命电位器,包括壳体、转轴、引脚,其中,转轴上装有遮光片,在遮光片的两边分别设置光发射器和光敏器件,与引脚连接。利用遮光片的渐变式透光孔隙或缝隙,使光敏器件受光量发生改变,因而改变其输出阻值。具有无接触、无磨损,寿命长的优点。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