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层门的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层门的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464974 U(45)授权公告日 2012.10.03CN202464974U*CN202464974U*(21)申请号 201220008430.4(22)申请日 2012.01.10B66B 5/00(2006.01)B66B 13/02(2006.01)E05B 63/00(2006.01)(73)专利权人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地址 200245 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811号(72)发明人江楫(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代理人戴广志(54) 实用新型名称电梯层门的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层门的。
2、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包括活动锁、固定钩、顶钩、导向件、拨板锁芯和开锁组件;所述活动锁转动地安装在门挂板上并随门挂板移动,所述拨板锁芯转动地安装在层门门板上并随层门门板移动;所述导向件固定在层门门板上,其内部具有一空腔;所述顶钩穿过导向件的空腔且在导向件的空腔内上下移动,其末端设有被导向件底部限位的复位元件,所述门挂板和层门门板连接在一起;所述顶钩与固定钩下侧的钩子卡合形成第一次限位状态,活动锁的钩子与固定钩上侧的钩子卡合形成第二次限位状态。本实用新型安全性高,能强制开锁人员必须完成二次开锁动作,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便捷,不影响目前常用的层门开锁结构,容易推广。(51)Int.Cl.权利要求书。
3、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11 页1/2页21.一种电梯层门的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锁(1)、固定钩、顶钩(12)、导向件(5)、拨板锁芯和开锁组件;所述活动锁(1)转动地安装在门挂板(9)上并随门挂板(9)移动,所述拨板锁芯转动地安装在层门门板(10)上并随层门门板(10)移动;所述导向件(5)固定在层门门板(10)上,其内部具有一空腔;所述顶钩(12)穿过导向件(5)的空腔且在导向件(5)的空腔内上下移动,其末端设有被导向件(5)底部限位的复位元件,所述门挂板(9)和层门。
4、门板(10)连接在一起;所述活动锁(1)具有一个钩子,固定钩靠近活动锁钩子的上侧具有前后两个钩子,背离活动锁钩子的下侧具有一个钩子,所述顶钩(12)与固定钩下侧的钩子卡合形成第一次限位状态,活动锁的钩子与固定钩上侧的后部钩子卡合形成第二次限位状态;或者,所述活动锁(1)具有前后两个钩子,固定钩靠近活动锁钩子的上侧具有一个钩子,背离活动锁钩子的下侧具有一个钩子,所述顶钩(12)与固定钩下侧的钩子卡合形成第一次限位状态,活动锁的前部钩子与固定钩上侧的钩子卡合形成第二次限位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层门的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锁(1)的下侧具有一个钩子,所述固定钩包括一固。
5、定主钩(2)和一固定副钩(3),所述固定主钩(2)的后端与固定副钩(3)的前端连接,且二者固定不动,所述固定主钩(2)的上侧具有一个钩子,固定副钩(3)具有一固定副钩上钩(28)和一固定副钩下钩(29);所述拨板锁芯为双拨板锁芯(4),其转动地安装在层门门板(10)上并随层门门板(10)移动;所述开锁组件由一钢丝绳(7)和一杠杆(8)组成,所述杠杆(8)一端与活动锁(1)连接,另一端与钢丝绳(7)的一端连接,钢丝绳(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双拨板锁芯(4)的右拨板(21)上;所述顶钩(12)在双拨板锁芯(4)左拨板(20)的带动下在导向件(5)的空腔内向上移动,在复位元件的带动下向下运动至双拨板。
6、锁芯(4)处;所述顶钩(12)与固定副钩下钩(29)卡合形成第一次限位状态,活动锁的钩子与固定副钩上钩(28)卡合形成第二次限位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层门的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锁(1)的下侧具有一个钩子,所述固定钩包括一固定主钩(2)和一固定副钩(3),所述固定主钩(2)的后端与固定副钩(3)的前端连接,且二者固定不动,所述固定主钩(2)的上侧具有一个钩子,固定副钩(3)具有一固定副钩上钩(28)和一固定副钩下钩(29);所述拨板锁芯为单拨板锁芯(24),其转动地安装在层门门板(10)上并随层门门板(10)移动;所述开锁组件由一第一钢丝绳(7)、一第二钢丝绳(。
7、25)、一杠杆(8)和若干滑轮(26)组成,所述若干滑轮(26)固定安装在门挂板(9)上,所述杠杆(8)一端与活动锁(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钢丝绳(7)的一端连接,第一钢丝绳(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单拨板锁芯(24)的拨板上,所述第二钢丝绳(25)绕过滑轮(26),其一端固定连接在单拨板锁芯(24)的拨板上,另一端固定连接顶钩(12)的头部;所述导向件(5)的下方设有一固定在层门门板(10)上的限位挡块(31),所述顶钩(12)在单拨板锁芯(24)、第二钢丝绳(25)的带动下在导向件(5)的空腔内向上移动,在复位元件的带动下向下运动至限位挡块(31)处;所述顶钩(12)与固定副钩下钩(29)卡。
8、合形成第一次限位状态,活动锁的钩子与固定副钩上钩(28)卡合形成第二次限位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层门的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锁(1)的下侧具有一个钩子,所述固定钩包括一固定主钩(2)和一固定副钩(3),所述固定主钩(2)的后端与固定副钩(3)的前端连接,且二者固定不动,所述固定主钩(2)的上侧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464974 U2/2页3具有一个钩子,固定副钩(3)具有一固定副钩上钩(28)和一固定副钩下钩(29);所述拨板锁芯为单拨板锁芯(24),其转动地安装在层门门板(10)上并随层门门板(10)移动;所述开锁组件为一直顶钩(32),所述直顶钩(3。
9、2)位于顶钩(12)的后侧,其长度大于顶钩(12)长度,与顶钩(12)共用一顶杆,所述顶杆穿过导向件(5)的空腔,其末端设有被导向件(5)底部限位的复位元件;所述顶钩(12)和直顶钩(32)在单拨板锁芯(24)的带动下在导向件(5)的空腔内向上移动,在复位元件的带动下向下运动至单拨板锁芯(24)处;所述顶钩(12)与固定副钩下钩(29)卡合形成第一次限位状态,活动锁的钩子与固定副钩上钩(28)卡合形成第二次限位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电梯层门的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主钩(2)的钩子具有一固定主钩爬坡斜面(16),固定副钩上钩(28)具有一固定副钩爬坡斜面(27。
10、)。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电梯层门的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钩(12)设有顶钩钩部斜面(17),所述固定副钩下钩(29)设有固定副钩斜面(1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层门的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锁(1)的下侧具有一活动锁第一钩子(22)和一活动锁第二钩子(23),所述固定钩(2)具有一固定钩上钩(30)和一固定钩下钩(30);所述拨板锁芯为双拨板锁芯(4),其转动地安装在层门门板(10)上并随层门门板(10)移动;所述开锁组件由一钢丝绳(7)和一杠杆(8)组成,所述杠杆(8)一端与活动锁(1)连接,另一端与钢丝绳(7)的一端连接,钢丝绳(7。
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双拨板锁芯(4)的右拨板(21)上;所述顶钩(12)在双拨板锁芯(4)左拨板(20)的带动下在导向件(5)的空腔内向上移动,在复位元件的带动下向下运动至双拨板锁芯(4)处;所述顶钩(12)与固定钩下钩(30)卡合形成第一次限位状态,活动锁的前部钩子与固定钩上侧的钩子卡合形成第二次限位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层门的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钩上钩(30)具有一固定钩上钩爬坡斜面。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层门的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钩(12)设有顶钩钩部斜面(17),所述固定钩下钩(30)设有固定钩下钩斜面。10.根据权利要求1所。
12、述的电梯层门的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元件为嵌套在顶钩(12)下端顶杆上的复位弹簧(13),所述复位弹簧(13)的上端抵在导向件(5)的底部。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层门的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元件为安装在顶钩(12)下端顶杆上的复位重块。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层门的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锁(1)具有一活动锁触片(14),其与一固定触点(11)配合控制电气安全回路的通断,当活动锁触片(14)与固定触点(11)断开连接,电气安全回路切断。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层门的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板锁芯的底部。
13、下方设有一阻挡拨板锁芯转动的销轴(19),所述销轴(19)固定在层门门板(10)上。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464974 U1/7页4电梯层门的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层门侧防坠落防剪切的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背景技术0002 目前,经统计电梯门区的伤害事故占整个电梯事故的90以上,在门区的伤害事故中,很大部分是在三角钥匙开锁时,开锁人员由于疏忽,没有注意到轿厢不在其所在楼层的平层区域,失去重心坠落掉入井道或被移动的轿厢剪切发生的事故。0003 为了保护开锁人员的安全,目前主要采用二次开锁的方法。第一次开锁时,只能打开一段距离,该。
14、距离保证开锁人员无法进入井道,此时开锁人员即使由于疏忽失去重心也不会坠落入井道。当开锁人员观察到井道中轿厢不在平层区域时,可以提高警惕,在确认安全后再进行第二次开锁,这样大大降低了坠落井道事故的发生,能够保护开锁人员的生命安全。0004 现有的二次开锁技术在实现上对层门装置内部安装空间的要求非常高,例如公告号为CN2619918Y的“电梯安全门锁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中,在门挂板上开孔,将1个推杆6伸出门挂板背面,然后将挡板安装在上坎架上,但目前常用的层门装置在该位置一般都有门挂板的下部滚轮,所以下部滚轮在开门方向随着门挂板移动的过程中会与上坎架的挡板发生干涉。而公告号为CN2639467Y的“电。
15、梯门锁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中,则采用将固定钩水平方向延长制成挡块的方式,对层门装置的安装空间的要求也很高。上述两个专利之所以占用层门装置的内部安装空间,都是由于将推杆既用来开锁又用来在第一次开锁后阻挡开门的原因。0005 此外,还有一些技术,如公开号为CN101648665A的“双重锁合电梯厅门联锁”发明专利申请、公告号为CN201428311Y的“电梯层门安全门锁”实用新型专利,虽然能实现二次开锁的效果,但由于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给电梯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压力,而且由于其严重影响目前常用的层门装置开锁结构,很难进行推广或改造旧梯。还有部分技术,如公告号为CN201395459Y的“电梯层门门。
16、锁”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为CN201258209Y“电梯厅外开锁安全保护装置”实用新型专利,虽然将开锁元件和阻挡第一次开门的活动元件分离成两个部分,但在第二次开锁时需要检修人员伸手去拉井道内的开锁装置,不仅操作麻烦,而且由于可视性差,增加了手被井道内凸起物割伤的风险。实用新型内容0006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层门的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可以保证开锁人员在二次开锁后才能完全打开层门,并且节约安装空间。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层门的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包括活动锁、固定钩、顶钩、导向件、拨板锁芯和开锁组件;所述活动锁转动地安装在门挂板上并随门挂板移动,所述。
17、拨板锁芯转动地安装在层门门板上并随层门门板移动;所述导向件固定说 明 书CN 202464974 U2/7页5在层门门板上,其内部具有一空腔;所述顶钩穿过导向件的空腔且在导向件的空腔内上下移动,其末端设有被导向件底部限位的复位元件,所述门挂板和层门门板连接在一起;0008 所述活动锁具有一个钩子,固定钩靠近活动锁钩子的上侧具有前后两个钩子,背离活动锁钩子的下侧具有一个钩子,所述顶钩与固定钩下侧的钩子卡合形成第一次限位状态,活动锁的钩子与固定钩上侧的后部钩子卡合形成第二次限位状态;0009 或者,所述活动锁具有前后两个钩子,固定钩靠近活动锁钩子的上侧具有一个钩子,背离活动锁钩子的下侧具有一个钩子。
18、,所述顶钩与固定钩下侧的钩子卡合形成第一次限位状态,活动锁的前部钩子与固定钩上侧的钩子卡合形成第二次限位状态。0010 其中优选的,所述活动锁的下侧具有一个钩子,所述固定钩包括一固定主钩和一固定副钩,所述固定主钩的后端与固定副钩的前端连接,且二者固定不动,所述固定主钩的上侧具有一个钩子,固定副钩具有一固定副钩上钩和一固定副钩下钩;所述拨板锁芯为双拨板锁芯,其转动地安装在层门门板上并随层门门板移动;所述开锁组件由一钢丝绳和一杠杆组成,所述杠杆一端与活动锁连接,另一端与钢丝绳的一端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双拨板锁芯的右拨板上;所述顶钩在双拨板锁芯左拨板的带动下在导向件的空腔内向上移动,在复位。
19、元件的带动下向下运动至双拨板锁芯处;所述顶钩与固定副钩下钩卡合形成第一次限位状态,活动锁的钩子与固定副钩上钩卡合形成第二次限位状态。0011 其中优选的,所述活动锁的下侧具有一个钩子,所述固定钩包括一固定主钩和一固定副钩,所述固定主钩的后端与固定副钩的前端连接,且二者固定不动,所述固定主钩的上侧具有一个钩子,固定副钩具有一固定副钩上钩和一固定副钩下钩;所述拨板锁芯为单拨板锁芯,其转动地安装在层门门板上并随层门门板移动;所述开锁组件由一第一钢丝绳、一第二钢丝绳、一杠杆和若干滑轮组成,所述若干滑轮固定安装在门挂板上,所述杠杆一端与活动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钢丝绳的一端连接,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20、在单拨板锁芯的拨板上,所述第二钢丝绳绕过滑轮,其一端固定连接在单拨板锁芯的拨板上,另一端固定连接顶钩的头部;所述导向件的下方设有一固定在层门门板上的限位挡块,所述顶钩在单拨板锁芯、第二钢丝绳的带动下在导向件的空腔内向上移动,在复位元件的带动下向下运动至限位挡块处;所述顶钩与固定副钩下钩卡合形成第一次限位状态,活动锁的钩子与固定副钩上钩卡合形成第二次限位状态。0012 其中优选的,所述活动锁的下侧具有一个钩子,所述固定钩包括一固定主钩和一固定副钩,所述固定主钩的后端与固定副钩的前端连接,且二者固定不动,所述固定主钩的上侧具有一个钩子,固定副钩具有一固定副钩上钩和一固定副钩下钩;所述拨板锁芯为单拨。
21、板锁芯,其转动地安装在层门门板上并随层门门板移动;所述开锁组件为一直顶钩,所述直顶钩位于顶钩的后侧,其长度大于顶钩长度,与顶钩共用一顶杆,所述顶杆穿过导向件的空腔,其末端设有被导向件底部限位的复位元件;所述顶钩和直顶钩在单拨板锁芯的带动下在导向件的空腔内向上移动,在复位元件的带动下向下运动至单拨板锁芯处;所述顶钩与固定副钩下钩卡合形成第一次限位状态,活动锁的钩子与固定副钩上钩卡合形成第二次限位状态。0013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固定主钩的钩子具有一固定主钩爬坡斜面,固定副钩上钩具有一固定副钩爬坡斜面。所述顶钩设有顶钩钩部斜面,所述固定副钩下钩设有固定副钩斜面。说 明 书CN 202464974 。
22、U3/7页60014 此外优选的,所述活动锁的下侧具有一活动锁第一钩子和一活动锁第二钩子,所述固定钩具有一固定钩上钩和一固定钩下钩;所述拨板锁芯为双拨板锁芯,其转动地安装在层门门板上并随层门门板移动;所述开锁组件由一钢丝绳和一杠杆组成,所述杠杆一端与活动锁连接,另一端与钢丝绳的一端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双拨板锁芯的右拨板上;所述顶钩在双拨板锁芯左拨板的带动下在导向件的空腔内向上移动,在复位元件的带动下向下运动至双拨板锁芯处;所述顶钩与固定钩下钩卡合形成第一次限位状态,活动锁的前部钩子与固定钩上侧的钩子卡合形成第二次限位状态。0015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固定钩上钩具有一固定钩上钩爬坡斜面。
23、。所述顶钩设有顶钩钩部斜面,所述固定钩下钩设有固定钩下钩斜面。0016 其中,所述复位元件为嵌套在顶钩下端顶杆上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抵在导向件的底部。或者,所述复位元件为安装在顶钩下端顶杆上的复位重块。0017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锁具有一活动锁触片,其与一固定触点配合控制电气安全回路的通断,当活动锁触片与固定触点断开连接,电气安全回路切断。0018 进一步地,所述拨板锁芯的底部下方设有一阻挡拨板锁芯转动的销轴,所述销轴固定在层门门板上。0019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操作便捷,可以节约层门装置内部安装空间,不会影响目前常用的层门门锁结构,并且开锁人员必须进行第二次开锁。
24、才能完全打开层门,这样付出很少成本的情况下就能大大提高安全性能,保护了开锁人员的生命安全,且适于推广和改造。附图说明0020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22 图2是图1的A-A视图;0023 图3是第一次开锁的示意图;0024 图4是第一次开锁后层门门板移动B尺寸形成第一次限位状态的示意图;0025 图5是第一次开锁后松开三角钥匙的示意图;0026 图6是松开三角钥匙后层门门板继续移动形成第二次限位状态的示意图;0027 图7是第二次开锁的示意图;0028 图8是固定主钩和固定副钩的结构。
25、示意图;0029 图9是固定副钩和顶钩的结构示意图;0030 图10是第一实施例的改进结构;0031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32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33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34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0035 1为活动锁;2为固定主钩;2为固定钩;3为固定副钩;4为双拨板锁芯;5为导向件;6为拨板锁芯旋转中心;7为钢丝绳;7为第一钢丝绳;8为杠杆;9为门挂板;10为层门门板;11为固定触点;12为顶钩;13为复位弹簧;14为活动锁触片;15为活动锁的。
26、转说 明 书CN 202464974 U4/7页7动中心;16为固定主钩爬坡斜面;17为顶钩钩部曲面;18为固定副钩斜面;19为销轴;20为左拨板;21为右拨板;22为活动锁第一钩子;23为活动锁第二钩子;24为单拨板锁芯;25为第二钢丝绳;26为滑轮;27为固定副钩爬坡斜面;28为固定副钩上钩;29为固定副钩下钩;30为固定钩下钩;30为固定钩上钩;31为限位挡块;32为直顶钩。具体实施方式0036 本实用新型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包括活动锁1、固定钩、顶钩12、导向件5、双拨板锁芯4和开锁组件。所述活动锁1的下侧具有一个钩子,所述固定钩包括一固定主钩2和一固定。
27、副钩3,所述固定主钩2的后端与固定副钩3的前端连接,且二者固定不动,所述固定主钩2的上侧具有一个钩子,固定副钩3具有一固定副钩上钩28和一固定副钩下钩29。所述开锁组件由一钢丝绳7和一杠杆8组成,所述杠杆8采用细铁杆弯折的形式,一端与活动锁1连接,另一端与钢丝绳7的一端连接,钢丝绳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双拨板锁芯4的右拨板21上。所述导向件5采用尼龙材料,其内部具有一空腔,所述顶钩12穿过导向件5的空腔,其末端设有被导向件5底部限位的复位弹簧13,所述顶钩12在双拨板锁芯4左拨板20的带动下在导向件5的空腔内向上移动,在复位弹簧13的带动下向下运动至双拨板锁芯4处。所述顶钩12与固定副钩下钩29。
28、卡合形成第一次限位状态,活动锁的钩子与固定副钩上钩28卡合形成第二次限位状态。0037 所述活动锁1还具有一活动锁触片14,其与一固定触点11配合控制电气安全回路的通断,当活动锁触片14与固定触点11断开连接,电气安全回路切断。0038 在本实施例中,活动锁1是目前电梯层站常用形式的活动锁,将其安装在门挂板9上,随门挂板9移动。门挂板9和层门门板10用螺栓连接在一起,两者同时移动。双拨板锁芯4安装在层门门板10上,导向件5通过螺钉安装在层门门板10上。顶钩12底部被双拨板锁芯4的左拨板20顶起时,顶钩12下部向上挤压复位弹簧13,复位弹簧13被导向件5的底部限位产生压缩,此时蓄能,当双拨板锁芯。
29、4的拨板力消除时,复位弹簧13释放能量,使顶钩12向下复位。固定副钩3和固定主钩2都是固定不动的,在本实施例中将固定副钩3焊接在固定主钩2上,这样可以节约上坎架内部的空间。对于活动锁的转动中心15,杠杆8的安装位置保证了当钢丝绳7拉杠杆8时,活动锁1绕其转动中心15旋转是开锁。0039 双拨板锁芯4的锁芯采用标准的带有旋转角度限位的锁芯,这种锁芯能保证锁芯水平时,即使锁芯受到复位弹簧的推力也无法继续转动。当然,也可以采用销轴的方式,如图10所示,在双拨板锁芯4拨板底部下方设有销轴19,所述销轴19固定在层门门板10上。当双拨板锁芯4受到顶钩12复位弹簧13的推力时,双拨板锁芯4受到销轴19的阻。
30、挡无法继续转动,此时双拨板锁芯4的拨板保持水平。0040 本实施例中的三角钥匙安全二次开锁装置的动作过程如下:0041 初始为层门关闭的状态,如图1所示,三角钥匙还没开锁,活动锁1的钩子与固定主钩2的钩子卡合,活动锁触片14和固定触点11搭接,此时安全回路是连通的;0042 三角钥匙第一次开锁时,如图3所示,双拨板锁芯4绕拨板锁芯旋转中心6转动,右拨板21拉动钢丝绳7,钢丝绳7拉动杠杆8,杠杆8拉动活动锁1的头部,如前所述活动锁1头部被拉动时,活动锁1以其转动中心15旋转开锁,活动锁触片14与固定触点11断开,此时电气安全回路断开;同时,双拨板锁芯4的左拨板20向上顶起顶钩12底部,顶钩12说。
31、 明 书CN 202464974 U5/7页8沿着导向件5的空腔向上移动,顶钩12上升后,其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与固定副钩3的下钩重合,其重合的尺寸为C,尺寸C设定大于7mm;0043 层门门板10移动距离B后,顶钩12接触到固定副钩下钩29,并与固定副钩下钩29产生卡合,第一次限位状态如图4所示,设定距离B小于45mm,这样第一次开门的间隙不会太大,人无法出入层门,此时必须松开三角钥匙,让顶钩12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复位,才能解除顶钩12和固定副钩下钩29的卡合;如果是中分门的层门,层门间隙为距离B的2倍,开锁人员通过门间隙可以看清层外的情况,当轿厢不平层时,开锁人员可以防范;0044 当开锁。
32、人员松开三角钥匙时,如图5所示,顶钩12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往下复位,顶钩12和固定副钩下钩29的卡合状态解除;0045 继续移动层门门板10,活动锁1的钩子和固定副钩上钩28卡合,如图6所示,啮合量设置在4mm以上,保证有一定的强度,此时层门门板10无法继续移动,形成第二次限位状态,顶钩12边缘与固定副钩3的边缘留有间隙D;0046 当活动锁1钩子和固定副钩上钩28卡合时,用三角钥匙进行第二次开锁,双拨板锁芯4绕其旋转中心6转动,打开活动锁1,如图7所示,此时顶钩12继续顶起,顶钩12和固定副钩3的间隙D设置在5mm以上,这样顶钩12在顶起时不会受到固定副钩3的阻挡。0047 本实用新型三。
33、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如图11所示,包括活动锁1、固定钩、顶钩12、导向件5、单拨板锁芯24和开锁组件。所述活动锁1安装在门挂板9上,其下侧具有一个钩子,所述固定钩包括一固定主钩2和一固定副钩3,所述固定主钩2的后端与固定副钩3的前端连接,且二者固定不动。所述固定主钩2的上侧具有一个钩子,固定副钩3具有一固定副钩上钩28和一固定副钩下钩29。单拨板锁芯24转动地安装在层门门板10上并随层门门板10移动。所述开锁组件由一第一钢丝绳7、一第二钢丝绳25、一杠杆8和两个滑轮26组成,滑轮26固定安装在门挂板9上。所述杠杆8一端与活动锁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钢丝绳7的一端连接,第一钢丝绳7的另。
34、一端固定连接在单拨板锁芯24的拨板上,所述第二钢丝绳25绕过滑轮26,其一端固定连接在单拨板锁芯24的拨板上,另一端固定连接顶钩12的头部。所述导向件5采用尼龙材料,其内部具有一空腔,所述顶钩12穿过导向件5的空腔,其末端设有被导向件5底部限位的复位弹簧13,导向件5固定安装在层门门板10上,其下方设有一固定在层门门板10上的限位挡块31。所述顶钩12在单拨板锁芯24、第二钢丝绳25的带动下在导向件5的空腔内向上移动,在复位弹簧13的带动下向下运动至限位挡块31处。0048 三角钥匙第一次开锁时,单拨板锁芯24绕拨板锁芯旋转中心6转动,第一钢丝绳7拉动杠杆8,杠杆8拉动活动锁1的头部,活动锁1。
35、以其转动中心15旋转开锁,活动锁触片14与固定触点11断开,此时电气安全回路断开。开锁的同时,第二钢丝绳25向上提升顶钩12,顶钩12沿着导向件5的空腔向上移动,顶钩12上升后,其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与固定副钩3的下钩重合,其重合的尺寸设定大于7mm。0049 层门门板10移动距离B后,顶钩12接触到固定副钩下钩29,并与固定副钩下钩29产生卡合形成第一次限位状态,设定距离B小于45mm,此时松开三角钥匙,顶钩12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向下复位,顶钩12和固定副钩下钩29的卡合解除,由于挡块31抵在顶钩12底部,为顶钩12提供向下的限位,使顶钩12不会掉落。0050 继续移动层门门板10,活动锁1。
36、的钩子和固定副钩上钩28卡合,啮合量在4mm以说 明 书CN 202464974 U6/7页9上,此时层门门板10无法继续移动,形成第二次限位状态,顶钩12边缘与固定副钩3的边缘留有间隙D。0051 当活动锁1钩子和固定副钩上钩28卡合时,用三角钥匙进行第二次开锁,单拨板锁芯24绕其旋转中心6转动,打开活动锁1,此时顶钩12继续顶起,由于顶钩12和固定副钩3的间隙D设置在5mm以上,这样顶钩12在顶起时不会受到固定副钩3的阻挡。0052 本实用新型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如图12所示,包括活动锁1、固定钩、顶钩12、导向件5、单拨板锁芯24和开锁组件。所述活动锁1的下侧具有一个钩子,。
37、所述固定钩包括一固定主钩2和一固定副钩3,所述固定主钩2的后端与固定副钩3的前端连接,且二者固定不动。所述固定主钩2的上侧具有一个钩子,固定副钩3具有一固定副钩上钩28和一固定副钩下钩29。单拨板锁芯24转动地安装在层门门板10上并随层门门板10移动。所述开锁组件为一直顶钩32,所述直顶钩32位于顶钩12的后侧,其长度大于顶钩12长度,与顶钩12共用一顶杆。所述导向件5采用尼龙材料,其内部具有一空腔,所述顶杆穿过导向件5的空腔,其末端设有被导向件5底部限位的复位弹簧13,导向件5固定安装在层门门板10上。所述顶钩12和直顶钩32在单拨板锁芯24的带动下在导向件5的空腔内向上移动,在复位弹簧13。
38、的带动下向下运动至单拨板锁芯24处。0053 三角钥匙第一次开锁时,单拨板锁芯24绕拨板锁芯旋转中心6转动,直顶钩32顶起活动锁1头部,起到开锁作用。当直顶钩32升起时,顶钩12同时升起,顶钩12此时与固定副钩下钩29在水平方向有重叠,并在层门全闭时保持距离尺寸B,门板移动距离尺寸B后,顶钩12和固定副钩下钩29卡合形成第一次限位状态,强迫开锁人员松开三角钥匙。松开三角钥匙后,顶钩12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向下复位,顶钩12和固定副钩下钩29的卡合解除。当层门门板10继续移动到活动锁1钩子和固定副钩上钩28卡合形成第二次限位状态时,就要求开锁人员执行第二次开锁的动作。同样,此时顶钩12升起时不。
39、会与固定副钩3发生干涉。0054 在前述三种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主钩2的钩子具有一固定主钩爬坡斜面16,固定副钩上钩28具有一固定副钩爬坡斜面27,如图8所示,轿厢离开平层位置后,该斜面能使层门在强迫关门时活动锁1能正常爬钩,完成层站门自动关门锁闭动作。为了保证第二次开锁时,顶钩12顶起不会受到固定副钩3的阻挡,除了留有合理的间隙尺寸D(5mm以上)以外,所述顶钩12设有顶钩钩部斜面17,所述固定副钩下钩29设有固定副钩斜面18,如图9所示。0055 本实用新型三角钥匙安全开锁装置的第四实施例,如图13所示,包括活动锁1、固定钩、顶钩12、导向件5、双拨板锁芯4和开锁组件。所述活动锁1的下侧具有。
40、一活动锁第一钩子22和一活动锁第二钩子23,所述固定钩2具有一固定钩上钩30和一固定钩下钩30。双拨板锁芯4转动地安装在层门门板10上并随层门门板10移动。所述开锁组件由一钢丝绳7和一杠杆8组成,所述杠杆8采用细铁杆弯折的形式,一端与活动锁1连接,另一端与钢丝绳7的一端连接,钢丝绳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双拨板锁芯4的右拨板21上。所述导向件5采用尼龙材料,其内部具有一空腔,所述顶钩12穿过导向件5的空腔,其末端设有被导向件5底部限位的复位弹簧13,所述顶钩12在双拨板锁芯4左拨板20的带动下在导向件5的空腔内向上移动,在复位弹簧13的带动下向下运动至双拨板锁芯4处。0056 本实施例的初始为层门。
41、关闭的状态,如图13所示,三角钥匙还没开锁,活动锁第说 明 书CN 202464974 U7/7页10二钩子23与固定钩上钩30卡合,活动锁触片14和固定触点11搭接。三角钥匙第一次开锁时,双拨板锁芯4绕拨板锁芯旋转中心6转动,右拨板21拉动钢丝绳7,钢丝绳7拉动杠杆8,杠杆8拉动活动锁1的头部,活动锁1以其转动中心15旋转开锁,活动锁触片14与固定触点11断开,此时电气安全回路断开。同时,双拨板锁芯4的左拨板20向上顶起顶钩12底部,顶钩12沿着导向件5的空腔向上移动,顶钩12上升后,其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与固定钩下钩30重合,其重合的尺寸为C大于7mm。0057 层门门板10移动距离B后,顶钩。
42、12接触到固定钩下钩30,并与固定钩下钩30产生卡合形成第一次限位状态,距离B小于45mm,这样第一次开门的间隙不会太大,人无法出入层门。此时开锁人员松开三角钥匙,顶钩12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往下复位,顶钩12和固定钩下钩30的卡合状态解除。0058 继续移动层门门板10,活动锁第一钩子22和固定钩上钩30卡合,啮合量在4mm以上,此时层门门板10无法继续移动,形成第二次限位状态,顶钩12边缘与固定钩下钩30的边缘留有5mm以上的间隙D。0059 当活动锁第一钩子22和固定钩上钩30卡合时,用三角钥匙进行第二次开锁,双拨板锁芯4绕其旋转中心6转动,打开活动锁1,此时顶钩12继续顶起,由于顶钩。
43、12和固定钩下钩30的间隙D在5mm以上,因此顶钩12在顶起时不会受到固定钩下钩30的阻挡。006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钩上钩30具有一固定钩上钩爬坡斜面,轿厢离开平层位置后,该斜面能使层门在强迫关门时活动锁1能正常爬钩,完成层站门自动关门锁闭动作。为了保证第二次开锁时,顶钩12顶起不会受到固定钩下钩30的阻挡,所述顶钩12设有顶钩钩部斜面17,所述固定钩下钩30设有固定钩下钩斜面。0061 本实施例的好处在于,由于只有固定钩需要爬坡斜面来完成强迫关门的活动锁钩爬坡,而爬坡斜面在水平方向占了比较大的空间,由于固定钩2只有1处,爬坡斜面也只有1处,这样可以节约空间。但本实用新型与目前常用的层门门锁有很大的区别,适合新机种开发时使用。0062 在四个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弹簧13可以替换为复位重块。0063 本实用新型安全性高,能强制开锁人员必须完成二次开锁动作,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便捷,且不影响目前的常用的层门开锁结构,容易推广和旧梯改造。说 明 书CN 202464974 U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