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光纤多路传像器件 【技术领域】
柔性光纤多路传像器件,属光纤传像器件领域,尤其涉及具有多个图像输入端、一个图像输出端的光纤传像器件领域。
背景技术
光纤技术是当代蓬勃发展的高技术领域,光纤传像技术是该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要组成鄣分,它在光电信息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光纤传像器件大多由单丝直径为十几微米的柔性光纤精密制成。其两个端部(输入端、输出端)呈几何相干排列。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自由度大、无源、抗干扰等诸多优点。打破了传统光学系统必须成直线或空间折线的僵直、呆扳格局。此外,传统硬光学系统弊端是刚性结构,尺寸庞大,重量太重,观察者观察的位置和姿势受到限制。现有的柔性光纤传像器件,只能实现点到点的的图像单路传递,即只有一个传像输入端和一个传像输出端的光纤传像器件。如要实现图像的多路采集和传递,往往需要采用多套单路图像传像器件沿光轴方向进行有机粘接完成。这样,不仅存在多套单路传像器件的可靠粘接技术难题,而且在计算机处理输出图像过程中,单路图像的粘接缝将成为图像处理的干扰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柔性光纤多路传像器件,它可很好地解决图像的多路采集、整体输出难题,最终在输出端获得高质量的输出图像。
它由柔性光纤1构成,其特征在于:它有1个以上的图像输入端2,仅有一个图像输出端3,图像输出端3上无接缝。必要时它的输入端2和输出端3之间还可以含有一件以上地输入、输出单元。每件输入、输出单元中输出端数目为1,输入端数目大于、等于1,例如输入端数目为2,即两进一出单元、数目为3,即三进一出单元。其输入、输出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机械连接件相连接,或通过化学粘接剂相连接。柔性光纤1为以下光纤品种之一:1)多组份玻璃光纤;2)石英光纤;3)塑料光纤。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得的柔性多路传像器件,可将多点采集到的图像传输到同一个输出端上,方便了观察者对所传图像的分析、比较。输出端图像清晰、无接缝干扰。该系统的柔性特征可实现复杂空间内图像的多路传递,可在任意弯曲的状态下完成图像的传输,便于仪器的整体布局。这些特点对工业、交通、民用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在军事领域中潜望与观瞄的应用,更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两路柔性传像器件(件1)示意图;
图2为四路柔性传像器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制作一根长度为800mm、输出端尺寸为10×20×20mm,两个输入端尺寸为10×20×10mm的两路柔性传像器件即两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件1)。光纤单丝采用的是16μm的多组分玻璃纤维单丝。
在排丝机上将16μm的多组分玻璃纤维单丝排列成长度为800mm的丝环,在该丝环中部一段20mm长度范围内,丝与丝之间是无间隙、无重叠的有序排列,并用环氧胶水固定单丝间的位置制成单丝环片。在模具中依次放入丝环单片,将单片有序的20mm长度处相重叠,并涂覆少许环氧胶进行粘结、定位。当丝环单片叠至分路处时,安放分路标记,继续叠片至20mm厚。将叠好的丝片加热至120℃,固化三小时,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在叠片的分路处进行分路操作,形成10×20×10mm的两相同立方体的两路柔性传像器件(件1)见图1。
实施例2
制作一根长度为800mm、输出端尺寸为10×20×20mm,四个输入端尺寸为10×20×5mm的四路柔性传像器件。
依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件1,其输出端尺寸为10×20×20mm,两个输入端(B、C)尺寸相同均为10×20×10mm。采用相同工艺再制造两根输出端尺寸为10×20×10(D、E)mm,输入端尺寸为10×20×5mm,的两路柔性光纤(件2、件3)。
用三件(件1、件2、件3)两路柔性传像器件,将件1的B、C端与件2的D端及件3的E端通过机械连接件对接,即得到输出端3上无接缝的四路柔性传像器件,如图2所示。
实施例3
操作步骤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件1的B、C端与件2的D端及件3的E端通过环氧树脂对接,即得到输出端3上无接缝的四路柔性传像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