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31738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2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96542.2

申请日:

2014.09.25

公开号:

CN104308650A

公开日:

2015.01.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3Q 11/12申请日:20140925|||公开

IPC分类号:

B23Q11/12; B23Q1/01

主分类号:

B23Q11/12

申请人:

浙江法拿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丽艳

地址: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临港经济区晓墅工业园区浙江法拿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代理人:

裴金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两侧的导轨,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且位于所述导轨之间的倾斜的中心坡道、用于引流来自所述导轨的废油且靠近所述中心坡道侧的内导油机构和用于引流来自所述导轨的废油且远离所述中心坡道侧的外导油机构。本发明构造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引导并排出数控机床底座零部件中的废油,避免其对所述导轨等部位的损害,保证机床工作效率,延长机床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包括底座(1)和设于所述底座(1)两侧的导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1)且位于所述导轨(2)之间的倾斜的中心坡道(3)、用于引流来自所述导轨(2)的废油且靠近所述中心坡道(3)侧的内导油机构和用于引流来自所述导轨(2)的废油且远离所述中心坡道(3)侧的外导油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油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且用于安装所述导轨(2)的支座(11),所述支座(11)具有从所述导轨(2)下端至所述中心坡道(3)的坡面(12)。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12)上设有逐级分布的阶梯条(121),所述阶梯条(121)的上表面为倾斜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1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用于避免废油出现错误流向的挡油片(13)。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油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导轨(2)外侧的所述底座(1)边沿的引流匝道(14)、顺着所述中心坡道(3)设于所述引流匝道(14)尽头的所述底座(1)上的具有流通口(16)的隔板(15)和用于衔接所述流通口(16)及所述中心坡道(3)的引流面(17)。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匝道(14)的宽度为20~30mm、深度为10~20mm,所述流通口(16)的最大宽度为50~60mm。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匝道(14)的外侧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匝道挡板(18)。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匝道挡板(18)高度为80~100mm。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面(17)表面呈由两侧向中部内凹状。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面(17)表面开设由所述流通口(16)至所述中心坡道(3)流向的导油纹路(19)。

说明书

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各运动部件之间的正常运动,油泵会给机床上的滑动轨道提供润滑油,保证数控机床工作台的正常运作,延长滑动轨道的使用寿命。但常用数控机床没有专门的有效排出堆积废油,加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例如铁屑等,其融入润滑油中后若不及时把废油从机床的部件如滑动轨道中排出,会造成机床床体摩擦严重,甚至出现机械故障。如授权公告号CN 202943436 U的发明公开的一种机床鞍座,排油结构仍不完善,线轨中的废油无法有效处理,中心槽中的废油易堆积,对机床部件及其正常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解决现有数控机床排油结构不完善、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两侧的导轨,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且位于所述导轨之间的倾斜的中心坡道、用于引流来自所述导轨的废油且靠近所述中心坡道侧的内导油机构和用于引流来自所述导轨的废油且远离所述中心坡道侧的外导油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内导油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且用于安装所述导轨的支座,所述支座具有从所述导轨下端至所述中心坡道的坡面。
作为优选,所述坡面上设有逐级分布的阶梯条,所述阶梯条的上表面为倾斜面。
作为优选,所述坡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用于避免废油出现错误流向的挡油片。
作为优选,所述外导油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导轨外侧的所述底座边沿的引流匝道、顺着所述中心坡道设于所述引流匝道尽头的所述底座上的具有流通口的隔板和用于衔接所述流通口及所述中心坡道3的引流面。
作为优选,所述引流匝道的宽度为20~30mm、深度为10~20mm,所述流通口的最大宽度为50~60mm。
作为优选,所述引流匝道的外侧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匝道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匝道挡板高度为80~100mm。
作为优选,所述引流面表面呈由两侧向中部内凹状。
作为优选,所述引流面表面开设由所述流通口至所述中心坡道流向的导油纹路。
本发明的技术优点在于所述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构造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引导并排出数控机床底座零部件中的废油,避免其对所述导轨等部位的损害,保证机床工作效率,延长机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号对应的各部位名称分别为:1-底座,11-支座,12-坡面,121-阶梯条,13-挡油片,14-引流匝道,15-隔板,16-流通口,17-引流面,18-匝道挡板,19-导油纹路,2-导轨,3-中心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的实施例,包括底座1和设于底座1两侧的导轨2,还包括设于底座1且位于导轨2之间的倾斜的中心坡道3、用于引流来自导轨2的废油且靠近中心坡道3侧的内导油机构和用于引流来自导轨2的废油且远离中心坡道3侧的外导油机构。中心坡道3作为主要导油流道有倾斜角度且宽阔,其上可以设置多个排油口、排油槽进行辅助排油。
内导油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底座1且用于安装导轨2的支座11,支座11具有从导轨2下端至中心坡道3的坡面12。坡面12上设有逐级分布的阶梯条121,阶梯条121的上表面为倾斜面。坡面1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用于避免废油出现错误流向的挡油片13。
外导油机构包括设于导轨2外侧的底座1边沿的引流匝道14、顺着中心坡道3设于引流匝道14尽头的底座1上的具有流通口16的隔板15和用于衔接流通口16及中心坡道3的引流面17。引流匝道14的宽度为20~30mm、深度为10~20mm,流通口16的最大宽度为50~60mm。引流匝道14的外侧设有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匝道挡板18。匝道挡板18高度为80~100mm。引流面17表面呈由两侧向中部内凹状。引流面17表面开设由流通口16至中心坡道3流向的导油纹路19。
导轨2上的废油从导轨2两侧分别以内、外方式导出,废油经由内导油机构时从坡面12顺势流向中心坡道3,经过一级级的阶梯条121,阶梯条121倾斜的上表面促使废油不断往下流淌,同时阶梯条121的阶梯状层级设置以及上表面倾斜面的设计使废油中的固定渣垢不会囤积在其上,很容易就慢慢地被废油自身冲洗下去,坡面12两侧的挡油片13防止废油错流出;废油经由外导油机构时从引流匝道14流出,通过隔板15尽头的流通口16流向中心坡道3,匝道挡板18同样防止废油错流出,废油从流通口16流出时,通过引流面17及其上的导油纹路19准确有效的引流,进一步防止废油引流过程中错流乱流的情况。

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308650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8CN104308650A21申请号201410496542222申请日20140925B23Q11/12200601B23Q1/0120060171申请人浙江法拿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地址313300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临港经济区晓墅工业园区浙江法拿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72发明人徐丽艳74专利代理机构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2代理人裴金华54发明名称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57摘要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两侧的导轨,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且位于所述导轨之间的倾斜的中心坡道、用于引流来自所述导轨。

2、的废油且靠近所述中心坡道侧的内导油机构和用于引流来自所述导轨的废油且远离所述中心坡道侧的外导油机构。本发明构造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引导并排出数控机床底座零部件中的废油,避免其对所述导轨等部位的损害,保证机床工作效率,延长机床使用寿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308650ACN104308650A1/1页21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包括底座(1)和设于所述底座(1)两侧的导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1)且位于所述导轨(2)之间的倾斜的中心坡道(3)、用。

3、于引流来自所述导轨(2)的废油且靠近所述中心坡道(3)侧的内导油机构和用于引流来自所述导轨(2)的废油且远离所述中心坡道(3)侧的外导油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油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且用于安装所述导轨(2)的支座(11),所述支座(11)具有从所述导轨(2)下端至所述中心坡道(3)的坡面(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12)上设有逐级分布的阶梯条(121),所述阶梯条(121)的上表面为倾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1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

4、用于避免废油出现错误流向的挡油片(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油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导轨(2)外侧的所述底座(1)边沿的引流匝道(14)、顺着所述中心坡道(3)设于所述引流匝道(14)尽头的所述底座(1)上的具有流通口(16)的隔板(15)和用于衔接所述流通口(16)及所述中心坡道(3)的引流面(1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匝道(14)的宽度为2030MM、深度为1020MM,所述流通口(16)的最大宽度为5060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匝道(14)的外。

5、侧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匝道挡板(18)。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匝道挡板(18)高度为80100MM。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面(17)表面呈由两侧向中部内凹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面(17)表面开设由所述流通口(16)至所述中心坡道(3)流向的导油纹路(19)。权利要求书CN104308650A1/2页3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背景技术0002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各运动。

6、部件之间的正常运动,油泵会给机床上的滑动轨道提供润滑油,保证数控机床工作台的正常运作,延长滑动轨道的使用寿命。但常用数控机床没有专门的有效排出堆积废油,加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例如铁屑等,其融入润滑油中后若不及时把废油从机床的部件如滑动轨道中排出,会造成机床床体摩擦严重,甚至出现机械故障。如授权公告号CN202943436U的发明公开的一种机床鞍座,排油结构仍不完善,线轨中的废油无法有效处理,中心槽中的废油易堆积,对机床部件及其正常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解决现有数控机床排油结构不完善、效果不理想的问题。0004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7、如下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两侧的导轨,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且位于所述导轨之间的倾斜的中心坡道、用于引流来自所述导轨的废油且靠近所述中心坡道侧的内导油机构和用于引流来自所述导轨的废油且远离所述中心坡道侧的外导油机构。0005作为优选,所述内导油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且用于安装所述导轨的支座,所述支座具有从所述导轨下端至所述中心坡道的坡面。0006作为优选,所述坡面上设有逐级分布的阶梯条,所述阶梯条的上表面为倾斜面。0007作为优选,所述坡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用于避免废油出现错误流向的挡油片。0008作为优选,所述外导油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导轨外侧的所述底座边沿的引流匝道、。

8、顺着所述中心坡道设于所述引流匝道尽头的所述底座上的具有流通口的隔板和用于衔接所述流通口及所述中心坡道3的引流面。0009作为优选,所述引流匝道的宽度为2030MM、深度为1020MM,所述流通口的最大宽度为5060MM。0010作为优选,所述引流匝道的外侧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匝道挡板。0011作为优选,所述匝道挡板高度为80100MM。0012作为优选,所述引流面表面呈由两侧向中部内凹状。0013作为优选,所述引流面表面开设由所述流通口至所述中心坡道流向的导油纹路。0014本发明的技术优点在于所述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构造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引导并排出数控机床底座零部件中的废油,避免其对。

9、所述导轨等部位的损害,保证机床工作效率,延长机床使用寿命。说明书CN104308650A2/2页4附图说明0015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编号对应的各部位名称分别为1底座,11支座,12坡面,121阶梯条,13挡油片,14引流匝道,15隔板,16流通口,17引流面,18匝道挡板,19导油纹路,2导轨,3中心坡道。具体实施方式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一种数控机床的底座卸油结构的实施例,包括底座1和设于底座1两侧的导轨2,还包括设于底座1且位于导轨2之间的倾斜的中心坡道3、用于引流来自导轨2的废油且靠近中心坡道3侧的内导油机构和用于引流来自导。

10、轨2的废油且远离中心坡道3侧的外导油机构。中心坡道3作为主要导油流道有倾斜角度且宽阔,其上可以设置多个排油口、排油槽进行辅助排油。0017内导油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底座1且用于安装导轨2的支座11,支座11具有从导轨2下端至中心坡道3的坡面12。坡面12上设有逐级分布的阶梯条121,阶梯条121的上表面为倾斜面。坡面1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用于避免废油出现错误流向的挡油片13。0018外导油机构包括设于导轨2外侧的底座1边沿的引流匝道14、顺着中心坡道3设于引流匝道14尽头的底座1上的具有流通口16的隔板15和用于衔接流通口16及中心坡道3的引流面17。引流匝道14的宽度为2030MM、深度为102。

11、0MM,流通口16的最大宽度为5060MM。引流匝道14的外侧设有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匝道挡板18。匝道挡板18高度为80100MM。引流面17表面呈由两侧向中部内凹状。引流面17表面开设由流通口16至中心坡道3流向的导油纹路19。0019导轨2上的废油从导轨2两侧分别以内、外方式导出,废油经由内导油机构时从坡面12顺势流向中心坡道3,经过一级级的阶梯条121,阶梯条121倾斜的上表面促使废油不断往下流淌,同时阶梯条121的阶梯状层级设置以及上表面倾斜面的设计使废油中的固定渣垢不会囤积在其上,很容易就慢慢地被废油自身冲洗下去,坡面12两侧的挡油片13防止废油错流出;废油经由外导油机构时从引流匝道14流出,通过隔板15尽头的流通口16流向中心坡道3,匝道挡板18同样防止废油错流出,废油从流通口16流出时,通过引流面17及其上的导油纹路19准确有效的引流,进一步防止废油引流过程中错流乱流的情况。说明书CN104308650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30865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